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有明  陈勇 《气象》1992,18(7):28-31
随着天气预报业务技术的发展,对气象信息共享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很显然,必须采用提高通信速率和建立计算机网络来满足这种要求。 我省天气预报业务计算机网络的一个基本结构,是一个逐级共享树状结构,即省台共享武汉区域中心的资源,各地(市)气象台共享省台的资源,而各县站则共享各自地(市)台的资源。形成共享武汉中心资源,省台局地网络,地(市)级远程终端以及县站终端等4个层次。 江西省天气预报实时业务计算机网络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区通信台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实际业务应用的需要 ,对区局现有的计算机局域网络结构进行优化 ,进一步提高各网络间的互联能力 ,提高各系统工作运行效率 ,提高信息共享能力 ,同时更好地保证通信网络主要系统的安全。由于网络结构和设备的改变、网络传输业务的合理调整、网络故障不可预知性等特点 ,造成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而影响通信业务服务质量的现象 ,使我们的网络维护和业务监控工作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针对新的通信业务工作的要求及新的通信业务环境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区的通信业务质量 ,加强对网络传输业务的监控 ,我们研…  相似文献   

3.
宽带IP网络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气象信息信息传输量大,实时性强。在黑龙江省、市、县站之间采用的分组数据交换网络(其通信速率仅为9.6Kbps),难以满足业务需求。近两年黑龙江省新增了3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大批的预报产品,这些信息受通信能力限制已无法传输,其信息不能共享。目前通信状况已成了制约本省气象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为了使黑龙江省气象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陕西气象通信网络系统和全国省以上气象通信网络系统分别建成地面宽带通信网,省级气象信息传输流程和路由随之进行调整。随着气象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拓展,气象信息种类、数量急剧增加,不同的气象信息其传输流程和传输路由不同。网络业务人员如果能够熟练掌握各类气象信息传输的流程和路由,将有利于及时排除故障,保证各类气象信息的正常传输,提高各类气象信息的传输时效和通信质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基于WEBGIS的农业气象信息共享与发布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象部门观测台站通信网络,开展了基于WebGIS技术的农业气象信息共享与发布技术研究。根据气象行业标准和网络数据标准,对农业气象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选用SQ L Server 2000建立了WebGIS应用系统所需的网络共享数据库,利用IIS、ArcIMS (Internet Map Server) 构建农业气象信息服务WebGIS平台。采用JavaScript、ArcXML和ActiveX编程方式,结合ArcGIS和ArcIMS Manager地理信息软件和管理工具,开发服务端的相关应用软件。在客户端实现了从属性到空间和空间到属性的农业气象信息双向查询以及农业气象信息专题地图分析功能,为用户提供详细、丰富、高质量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6.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建立信息管理体系,构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使之成为地球观测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的战略举措,本文在对有关省局研讨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有关情况。重点总结了气象行业资源、信息共享方面的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加强气象行业资源、信息共享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WMO信息系统中气象元数据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祝婷  李湘 《应用气象学报》2012,23(2):238-244
随着越来越多基于网络、自动化的信息共享系统的广泛使用,元数据已成为不同学科间共享信息的关键。近年来气象数据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气象数据面临着海量信息流通共享的迫切需要,由此气象元数据应运而生。该文介绍的气象元数据是在满足WMO (世界气象组织) 信息系统提出的包括提供在线元数据、数据目录服务和提高元数据定义、收集、归档和交换的标准化水平在内的总体需求的背景下,依据WMO核心元数据标准设计并由自开发程序自动生成的。北京GISC系统是WMO信息系统中承担区域间及全球资料交换的主干通信中心之一,至2012年1月,北京GISC系统制作并提供系统内全部数据对应的气象元数据,共计约12万条。  相似文献   

8.
网络与气象信息共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信息化是促使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使人类对信息资源的利用进入了高效、专业化、多样化、共享化的现代方式.信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核心和国家的战略资源.1 气候、气象信息共享系统的总体结构气候、气象信息共享环境是一个综合的多层面的系统,其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基于Internet服务的气候、气象信息共享环境,促使科学数据共享机制的形成,使用户能方便快捷地从网上查询气象资料目录,进而获取所需信息.该系统的建立充分利用了迅速兴起的Internet技术,综…  相似文献   

9.
2004年8月3~10日,根据中国气象局和朝鲜气象水局第十二次气象科技合作计划,中国气象局派出由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通信台台长孙修贵、高级工程师李湘和监测网络司网络处副处长屈鹏组成的通信专家组赴朝商谈北京—平壤气象专线电路的升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气象公众服务、决策服务和远程服务信息的制作、发布、管理等一系列流程 ,结合网络技术提出了较规范的市、县气象信息服务平台的结构和系统整体设计思想 ,给出了一个完整的基于 Web的市、县共享气象服务平台 ,为气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有效共享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