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雹灾概况1996-07-09~14,榆林地区发生了连续6d的降雹过程,其中以7月12日的降雹持续时间最长,面积最大,全区有7个县降雹,中心位于横山和绥德、米脂县一带,平均雹径20mm(测站),最大雹径27mm(测站),造成严重的损失。2天气形势21500hPa形势7月9~14日本地区一直受脊前偏北气流的影响,在7月12日08:00500hPa图上(图1)在北纬40~45”,东经105~115“蒙古到我国华北一带维持稳定少动的一个冷涡,槽线约在呼和浩特一太原一西安一线。榆林地区处于槽后西北气流冷平流之中,不稳定能量一旦被触发释放,将造成强对流天气。2.2700… 相似文献
2.
一、天气概况 1990年6月28日石河子出现了一次强冰雹天气过程,这次过程的特点是降雹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局部地区强度大。121、122等10个团场,都出现了不同强度的冰雹、受灾面积总计约11万亩,受害作物有冬春小麦、玉米、棉花、甜菜、瓜菜等。受灾最重的是121、144、148、142等4个团场,分别分散在垦区的4个灌区。据炮台气象站取样调查,冰雹最大直径40mm,平均重量6g。二、500hPa形势场及其温湿风场配置特征 1.形势场 (1)主导系统——北欧高压脊东南垮天气发生前3天(25日)大西洋东部的低槽在欧洲沿岸分支成南北两支锋区,北支锋区位于新地岛附近,南支锋区位于黑海、 相似文献
3.
4.
1977年5月27日,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出现一次强冰雹天气。18时首先在该旗西部的(艹只)芁梁公社降雹,然后沿大青山东移,一直波及到自治区的首府——呼和浩特市(图1)。在冰雹经过的东西长达70公里、南北宽达20公里的范围内,造成程度不同的损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998 年3 月9 日冰雹天气的成雹天气系统、日本FSAS预报产品及本站气象要素变化进行分析, 为今后的强对流天气预报服务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998年3月9日冰雹天气的成雹天气系统,日本FSAS预报产品及本站气象要素变化进行分析,为今后的强对注天气预报服务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用常规观测资料及济南齐河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分析了2004年6月24日鲁西北、鲁中地区的冰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降雹过程是华北冷涡型天气系统影响下产生的;期间鲁西北、鲁中等地区先后出现4块冰雹云,冰雹云持续时间在1.5~5.5h,最大反射率在云的主要阶段都超过50dBz,最强时超过60dBz。最大VIL值在不同的冰雹云中差别很大,强雹云最大VIL值超过了50 g.m2弱雹云VIL值最大为29g.m2。0.5km以下的近地面层主要盛行东南风、东北风和偏东风,0.5~1km是东南风,大于1km高度则主要是西南风转西北风。 相似文献
8.
1996-07-10-18:30~20:40(本文所用时间均为世界时)咸阳机场雷雨,降水量为13.3mm,其间19:51~19:55下了黄豆般大的冰雹,历时4min,当时地面阵风达10m·s-1。本文就针对本次过程进行一次定性及物理量定量分析。1环流背景和主要影响系统1.1500hPa形势由当日00时资料看,副高活动在南海及青藏高原上,整个华北及西北主要是受西北路来的系统影响,当时在河套东部有一气压槽,配合有一个572的低压中心,温度槽落后于气压槽,并配合有一12C的冷中心,其位置位于银川附近,气压槽后出现了大片的负变高和负变温区。平凉凸H。。—-7… 相似文献
9.
对奎玛流域一次冰雹天气的分析表明,在巴尔喀什湖低槽加强东移的环流背景下,低层水汽辐合、抬升启动和层结不稳定有利于该地区强对流的发生、发展,中尺度强对流云团的形成、发展是产生这次冰雹天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11.
12.
程相坤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1990,(8)
一、过程综述 1987年11月24-27日,出现了一次全疆性强天气.南疆的喀什是有记录以来最强降温,日平均气温下降10.3℃,过程降温22℃,最低气温达-11.1℃.给冬菜及畜牧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该过程可以概括为大风升温和东灌降温两个阶段.23日,天气晴朗,24日夜间西北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天气学方法、动力气象学、数值预报产品技术对库车县1995年7月27日一次强冰雹天气进行了分析,结合本地地面、高空资料分析强冰雹形成的条件、路径、特征,为提高冰雹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16.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RA(0.25°×0.25°)再分析资料、通辽多普勒雷达(CINRAD/CB型)探测资料和卫星云图(FY-4A)资料,对2022年6月20日通辽市冰雹天气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冷涡底部短波扰动和低层低涡切变环境中雹暴云团发展,低层适当的水汽条件、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中高层干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湿空气上形成了对流不稳定层结、较强垂直风切变和地面干线的触发作用下不稳定能量释放。对流有效位能(CAPE)、K指数、SI、总指数(TT)等参数均达到强对流天气阈值。两个尺度较小的雹暴云团均沿着环境引导气流方向自西北向东南移动。反射率因子剖面图上,呈中高层回波悬垂,低层弱回波区、回波墙、假尖顶回波等特征。移动较快的“W”形弓形回波有明显的前侧入流缺口和后侧入流缺口。前侧入流缺口有强的上升气流,有利于冰雹的增长,后侧入流缺口表明有强的下沉气流,可能引起雷暴大风。垂直累计液态水含量跃增并维持较高值。雷达产品特征均较好地反映发生冰雹天气。 相似文献
17.
湘潭市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把握冰雹天气的特点、环流形势、物理量特征,该文利用每日4次NCEP 1°×1°再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FY-2E卫星TBB资料,对2013年发生在湘潭境内一次罕见的大范围冰雹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25~500h Pa之间强烈的温差是冰雹发生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有热力垂直环流和湿度场垂直环流以相同的环流方向在相互加强,使冷锋附近的垂直运动比只有温度梯度时大得多;冰雹不是发生在高能区内,而是发生在高能舌北侧附近。强对流天气发生在对流不稳定区的北侧梯度较大地区;冰雹出现在强对流云团移动方向的正前方;雷达图上飑线、三体散射等都是冰雹出现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18.
19.
20.
阿克苏地区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10月7日新疆库车、沙雅、新和(以下简称库、沙、新)区域3县出现罕见冰雹灾害,利用地面、高空观测资料和天气图、FY-2C卫星云图资料对这次冰雹天气成因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冰雹灾害天气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由巴尔喀什湖低槽,中、低层偏东风和中、小尺度风场辐合及南疆特殊地形等共同影响所致;强对流云团在库、沙、新区域西北上空生成后东移、南下中不断加强,TBB资料能较好地反映对流云活动及其强度变化特征,对冰雹发生和短时预报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