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用修订后的接收函数H-K叠加算法估计了新疆和周边地区90个地震台站下的地壳厚度和波速比Vp/Vs.该地区平均地壳厚度约为52 km,变化范围约为33~79 km.最厚地壳位于西昆仑山的TAG台站,最薄地壳在塔拉斯-费尔干那断层附近的NRN台站.对每个台站的点地壳厚度估计结果进行了线性各向同性变差模型的标准克里金空间...  相似文献   

2.
刘迁  赵瑞  栗宁 《地震科学进展》2021,61(5):230-233
利用襄樊台2015—2018年记录的震中距30°—90°,震级5.5级以上(含5.5级)的高信噪比远震波形事件,通过时间域反褶积方法提取台站接收函数,并用H-k扫描叠加方法得到台站下方地壳厚度和波速比。结果表明,襄樊台下方地壳厚度为35 km,略高于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 km,处于西部山区厚地壳与中东部薄地壳的过渡地带。泊松比偏低,存在因区域内地壳应力积累发生微小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云南及其邻区59个宽频地震台站记录到的30°~100°远震资料,采用P波接收函数方法对云南地区的地壳厚度和地壳平均泊松比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H-k扫描和人工读取震相到时两种方法得到的云南地区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分布情况较为吻合。研究区域内Moho面埋深南浅北深,横向变化达30~40 km。在川滇菱形块体东南缘,地壳厚度等值线呈东南向舌状突出。泊松比呈块体分布特征,断裂两侧差异显著。高泊松比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滇缅泰块体内和研究区域北部以及小江断裂附近,这与该区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俯冲前缘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4.
冯铭业  陈凌  王旭  韦生吉  王新 《地球物理学报》2021,64(12):4364-4377

巽他大陆位于欧亚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俯冲汇聚区域,其地壳结构特征是揭示洋陆过渡带演化及物质能量交换机制的重要依据.本文对巽他大陆及其周缘19个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波形进行P波接收函数分析和H-κ叠加处理,获取了每个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平均地壳波速比信息.为了减少参数的主观选择对结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研究采用了多种参数组合、综合约束策略.将本文结果与前人146个宽频带台站接收函数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我们获得了巽他大陆地区地壳厚度和平均地壳波速比分布,并统计分析了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巽他大陆地壳总体较薄,平均地壳厚度约为32 km,远低于全球造山带平均值,而与全球拉张型地壳平均厚度较为接近,可能反映研究区地壳整体处于拉张应力状态;而呵叻高原盆地地区地壳相对较厚,平均约38 km,与周缘地区明显不同.火山弧地区平均地壳波速比普遍大于1.81,甚至达1.87以上,并且壳内广泛分布低速层,可能受到了火山弧地区熔融物质的影响;非火山弧地区平均地壳波速比则普遍小于1.76,反映地壳组分以长英质成分为主;局部地区高于1.81,甚至高达1.99,表明地壳以铁镁质成分为主或存在部分熔融,可能与铁镁质岩浆底侵作用或地幔热物质上涌有关.中南半岛中西部、婆罗洲西北部和马来半岛中部莫霍面Ps转换波和多次波不明显而且具有多峰特征,可能表明该区域经历了复杂的壳幔相互作用.巽他大陆地区地壳厚度和平均地壳波速比总体无明显相关性,说明上地壳和下地壳结构和成分横向变化复杂;但中南半岛内部呵叻高原附近和东南部火山区两者均呈负相关性,与周围地区明显不同.综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其他多种地球物理观测,推测稳定的呵叻高原盆地阻挡了印支地块的侧向挤出,处于挤压应力环境并发生上地壳增厚;而东南部火山区则处于拉张应力环境并存在基性岩浆底侵,可能与地幔物质上涌有关.

  相似文献   

5.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30个台站的高质量宽频带远震数据,采用H-k叠加搜索法对中国境内的地壳结构进行研究,获得了研究区内的地壳厚度和vP/vS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中国境内的vP/vS值介于1.6—1.9之间,地壳厚度变化剧烈,在29—81 km之间.100°—110°E之间存在一个地壳厚度陡变带, 将中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地壳厚度相对均匀,为31—36 km, 西部地区地壳厚度相对较厚且变化较大,中部地区地壳厚度为34—49 km.总的看来,青藏高原地区地壳最厚,可达81 km;天山、准噶尔盆地和内蒙古地区地壳厚度次之;华南地区地壳最薄.另外,中国大陆地壳平均波速比为1.738(σ=0.253),比全球大陆平均波速比1.78(σ=0.269)低.较低的波速比可能暗示中国境内地壳低速层的存在或者铁镁质成分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利用接收函数、面波频散和重力数据联合约束地壳厚度、vP/vS和平均P波速度的改进方法,并基于两种地壳模型对改进后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地壳厚度和波速比的估计精度,还能更准确地估计地壳平均P波速度。在此基础上,将该方法应用于华南地区两个固定台站的地壳结构分析,相关结果也证实了该方法在确定地壳结构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江西九江—福建宁化剖面沿NW--SE方向穿过华南大陆东部的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两个地质单元. 通过收集沿该剖面布设的35个流动宽频带地震台站2012—2014年记录的远震波形资料, 采用P波接收函数H-k扫描叠加和CCP叠加两种方法, 对该剖面下方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分布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沿剖面地壳厚度为29—33 km, 扬子地块东南边缘与华夏地块的莫霍形态差异明显, 萍乡—广丰断裂北侧的萍乐凹陷带深部存在明显的莫霍面上隆现象, 为研究区域中地壳最薄处; 研究区大部分台站下方的泊松比值相对较低, 介于0.21—0.24之间, 萍乡—广丰断裂两侧泊松比值稍高, 可达0.26, 表明不同构造单元地壳深部岩石组成存在差异; 萍乡—广丰断裂可作为江绍拼合带的自然西延, 是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在赣北地区的拼合界线, 推测其深部的物质组成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8.
接收函数作为地震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在间断面成像、S波速度结构反演方面应用广泛.然而,接收函数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成本挑选可用的数据,这不利于我们快速准确地获得地下结构,因此发展快速准确的数据自动处理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自动挑选接收函数,并使用中国地震局的牡丹江地震台(M...  相似文献   

9.
根据西秦岭构造带及其周边地区117个宽频带地震台站的高质量波形数据,利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的H-k叠加方法,求得地壳厚度和平均波速比.通过分析地壳厚度、波速比及其关系和接收函数CCP叠加剖面,研究了该区域的地壳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地壳结构差异大,呈过渡带特征.地壳厚度总体上呈北北西向分布,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小.羌塘块体地壳厚度为72km,渭河盆地附近为39km.西秦岭构造带的地壳厚度为42—56km,南北向莫霍界面平坦.研究区域P波与S波波速比平均为1.74,其中西秦岭构造带平均为1.72.较低的波速比主要分布在西秦岭构造带、祁连山块体、松潘—甘孜地块北部以及香山—天景山断裂区域,这可能是由于含长英质酸性岩组分的上地壳叠置增厚而导致的.该区域缺少超高波速比,表明这一区域发生岩浆底侵或上地壳熔融的可能性很小.综合分析表明,西秦岭构造带及邻区的地壳结构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隆升并在向东北向扩张中受到周边块体的阻挡而引起的地壳构造变形所致.西秦岭构造带的莫霍界面变化和波速比分布与该构造带经历碰撞地壳增厚后的伸展走滑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10.
根据西秦岭构造带及其周边地区117个宽频带地震台站的高质量波形数据, 利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的H-k叠加方法, 求得地壳厚度和平均波速比. 通过分析地壳厚度、 波速比及其关系和接收函数CCP叠加剖面, 研究了该区域的地壳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 研究区域内地壳结构差异大, 呈过渡带特征. 地壳厚度总体上呈北北西向分布, 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小. 羌塘块体地壳厚度为72 km, 渭河盆地附近为39 km. 西秦岭构造带的地壳厚度为42—56 km, 南北向莫霍界面平坦. 研究区域P波与S波波速比平均为1.74, 其中西秦岭构造带平均为1.72. 较低的波速比主要分布在西秦岭构造带、 祁连山块体、 松潘—甘孜地块北部以及香山—天景山断裂区域, 这可能是由于含长英质酸性岩组分的上地壳叠置增厚而导致的. 该区域缺少超高波速比, 表明这一区域发生岩浆底侵或上地壳熔融的可能性很小. 综合分析表明, 西秦岭构造带及邻区的地壳结构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隆升并在向东北向扩张中受到周边块体的阻挡而引起的地壳构造变形所致. 西秦岭构造带的莫霍界面变化和波速比分布与该构造带经历碰撞地壳增厚后的伸展走滑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11.
从公式推导、 不同模型数值试验和实际资料处理等3个方面, 系统研究了P波速度vPP对接收函数H(地壳厚度)-k(波速比)叠加搜索结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vPP的变化与H正相关, 与k负相关; 且地壳模型越复杂, vPP对H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2.
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四川地区地壳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军  朱介寿  江晓涛  吴朋 《地震》2015,35(1):65-76
采用接收函数反演和共转换点(CCP)偏移叠加成像方法, 利用四川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的52个区域固定地震台站和布设的两条52个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台站的远震地震波形数据资料, 对四川地区地壳结构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四川地区的Moho面深度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差异明显, 在川西高原地区地壳厚度为52~68 km, 在川滇地块地壳厚度为50~60 km, 在中地壳内存在不连续的低速层分布; 而在四川盆地地壳厚度为38~45 km, 地壳内没有低速层存在。 Moho面深度从川西高原的60多公里至四川盆地的约40 km, 在二者的交界处龙门山断裂带下面, 存在厚度约30 km左右宽的下降过渡带, 说明其下的Moho面可能受断层影响, 结构比较复杂; 在高原地区的上地壳界面和下地壳上界面比四川盆地的相应界面深; 高原地区在中地壳的上部有不连续的低速层分布, 在松潘—甘孜地块的上地壳下部存在向南东运动的脆性推覆体, 在羌塘—理塘地块的上地壳下部存在向南东和南运动的脆性物质流动。  相似文献   

13.
The geometry of faults at seismogenic depths and their continuation into the ductile zone is of interest for a number of applications ranging from earthquake hazard to modes of lithospheric deformation. Teleseismic passive source imaging of faults and shear zones can be useful particularly where faults are not outlined by local seismicity. Passive seismic signatures of faults may arise from abrupt changes in lithology or foliation orientation in the upper crust, and from mylonitic shear zones at greater depths. Faults and shear zones with less than near-vertical dip lend themselves to detection with teleseismic mode-converted waves (receiver functions) provided that they have either a contrast in isotropic shear velocity (V s), or a contrast in orientation or strength of anisotropic compressional velocity (V p). We introduce a detection method for faults and shear zones based on receiver functions. We use synthetic seismograms to demonstrate common features of dipping isotropic interfaces and contrasts in dipping foliation that allows determination of their strike and depth without making further assumptions about the model. We proceed with two applications. We first image a Laramide thrust fault in the western U.S. (the Wind River thrust fault) as a steeply dipping isotropic velocity contrast in the middle crust near the surface trace of the fault; further downdip and across the range, where basin geometry suggests the fault may sole into a subhorizontal shear zone, we identify a candidate shear zone signal from midcrustal depths. The second application is the use of microstructural data from exhumed ductile shear zones in Scotland and in the western Canadian Shield to predict the character of seismic signatures of present-day deep crustal shear zones. Realistic anisotropy in observed shear fabrics generates a signal in receiver functions that is comparable in amplitude to first-order features like the Moho. Observables that can be robustly constrained without significant tradeoffs are foliation strike and the depth of the foliation contrast. We find that an anisotropy of only a few percent in the shear zone is sufficient to generate a strong signal, but that the shear zone width is required to be >2 km for typical frequencies used in receiver function analysis to avoid destructive interference due to the signals from the boundaries of the shear zone.  相似文献   

14.
The results of studying the deep structure of the Earth’s crust and upper mantle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Russian platform from receiver functions are presented. The records of teleseismic waves by the Monakovo small-aperture seismic array in the region of the northwestern slope of the Tokmovskii Arch of the Volga–Kama anteclise are used.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P-receiver function method (Vinnik, 1977) suggested in (Sanina et al., 2014) for analyzing the receiver functions in the regions with a complexly structured upper part of the section and the presence of a thick sedimentary cover is applied. The method is based on separating the high- and low-frequency components of the seismic record and successive reconstruction of the V-s velocity section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crust, which is performed first and, next, the entire deep section of the crust and the mantle down to a depth of ~300 km. The positions of the seismic conversion boundaries in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beneath the Monakovo array are determined. The upper mantle velocity section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s at the Mikhnevo array (Sanina et al., 2014) is compared with the world data on the ancient Precambrian platform.  相似文献   

15.
Izvestiya, Physics of the Solid Earth - The possibility of jointly inverting the receiver function waveforms and the seismic noise horizontal-to-vertical spectral ratio to study the Earth’s...  相似文献   

16.
接收函数方法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远震P波波形数据中包含了大量在台站下方地壳上地幔速度间断面所产生的P-S转换波及其多次反射波的信息,是研究台站下方局部区域S速度分布理想的震相,由此产生的接收函数方法是反演台站下方S波速度结构的有效手段。接收函数方法可以通过波形反演拟合接收函数的径向分量,对观测台站下方地球介质的S波速度结构进行估计,也可以通过偏移叠加获得的接收函数道集(地震剖面图)追踪速度间断面。这种方法避免了对天然地震震源及其附近结构混响效应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对S波速度的垂向分布敏感,垂向分辨率高。由于宽频带流动地震台阵的发展,用此方法还可获得研究区域速度结构的横向变化,横向分辨能力主要取决于台站的间距。本文回顾20年来接收函数研究的进展,探讨了方法研究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对地壳-上地幔结构的部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上地幔过渡带的结构形态对于研究上覆岩石圈的构造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横跨华北克拉通中东部的一条北西向的测线L上分布的35个宽频带台站记录的远震数据进行接收函数的计算和共转换点叠加成像,得到了测线下方上地幔过渡带的结构。成像结果表明:华北克拉通的三个陆块处于不同的构造环境,西部陆块较为稳定,中部造山带位于地幔对流较强的构造环境内,而东部陆块由于受到太平洋俯冲板块的影响,所处环境温度较低,说明中部造山带内的裂陷盆地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地幔对流作用的影响较大,而东部陆块内的新生代裂陷盆地在形成过程中,可能主要是受到右旋拉张力的作用,两者的形成主要动力或有不同。  相似文献   

18.
王琼  高原  钮凤林  陈运泰 《地震》2016,36(2):14-25
使用接收函数研究壳幔速度间断面和速度结构已是常用的技术,但介质各向异性或倾斜的莫霍(Moho)界面,都会造成接收函数波形的复杂性。本文利用远震P波接收函数计算台站下方的地壳各向异性,通过信噪比测试和谐波分析两种方法来验证各向异性结果的可靠性。通过甘肃地震台网的两个台站记录,讨论各向异性和倾斜界面对接收函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台站BYT(白银)下方具有各向异性,而台站WYT(渭源)下方由于可能存在倾斜界面,得到的各向异性结果则有待进一步分析。为了更好地认识倾斜界面对各向异性计算结果的影响,采用合成理论地震图,计算接收函数,然后利用合成接收函数进行各向异性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快波方向不会受到倾斜界面的影响,但是时间延迟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接收函数研究河北及邻区地壳厚度与泊松比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猛  李信富  张素欣  罗燕  曾祥芳  刘丽 《地震》2015,35(2):34-42
本文收集了河北及邻区174个宽频带地震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记录到的全球范围内体波震级6.0以上、共488个远震波形资料。利用H-k叠加搜索方法得到河北及邻区143个台站下方接收函数、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值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北及邻区地壳厚度具有明显的分块特征并与区域构造背景有较好的相关性,泊松比值在0.25上下变化,与全球的泊松比估计值相当。河北及邻区地壳厚度以太行山山脉为界呈现出东薄西厚的特征并与地表地形起伏呈正相关;山西地震带南北地壳厚度存在明显差异,大同、宁武及安泽盆地地区泊松比值超过0.3;张—渤地震带的地壳厚度自东向西逐渐增厚,泊松比值则表现为相对较强的横向变化。华北平原带的薄地壳和低泊松比值特征可能与华北克拉通拆沉作用相关联。  相似文献   

20.
远震接收函数方法从远震P波波形中提取出台站下方主要速度间断面的信息,是研究地壳、上地幔结构的有效方法。该方法通过拟合转换波波形来约束间断面深度和横波速度。传统的接收函数线性反演方法强烈依赖于初始模型的选取,其反演结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为此新的基于非线性的反演方法逐渐发展起来,另外,接收函数与面波联合反演以及S波接收函数方法的提出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反演结果的非唯一性。接收函数方法在大陆区地壳结构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对于海区和岛礁区的研究却非常缺乏,本文回顾了国内外一些岛礁区的接收函数研究实例,介绍了西沙群岛琛航岛的天然地震观测及其结果,探讨了接收函数方法在岛礁区地壳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