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笔者的实践,重点介绍了在地图集编制过程中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如数据的坐标转换、数据格式转换、符号替换、图幅裁切等。  相似文献   

2.
针对参心坐标系向地心坐标系转换后数据处理方法存在的缺陷,本文以数字线划图(DLG)分幅数据为例,结合CMAP软件,提出了批量处理方法,完成数据的批量拼接、快速坐标转换以及转换后数据的编辑、裁切等工作,批量生产了满足图式规范要求的标准分幅DLG数据,同时能较好地解决批量DLG数据坐标转换后存在的问题。该方法有效地减少了生产中的重复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为以后分幅数据坐标转换批量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影像图幅的拼接与裁切是影像地图编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获得一幅完整的表示某一制图范围的基础影像底图。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方法的不足,然后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自动拼接与裁切方法,该方法能方便地处理任意多幅源影像的拼接与裁切问题,有效地提高拼接与裁切的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4.
带状图具有折点位置难处理、生成算法复杂等特点,是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的难点之一。本文基于ArcEngine组件对象模型,提出了一种通过计算带状图图幅顶点坐标的途径生成带状图的方法,对带状图顶点坐标计算方法及折线端点处理方法进行了重点研究,提出了基于ArcEngine索引图的带状图批量制图输出方法,并且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田文波  余代俊 《北京测绘》2012,(5):14-16,25
主要介绍利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NET编写的地形图分幅编号查询与面积计算程序。通过该程序,根据经纬度坐标或高斯坐标,可查询该点所在各种基本比例尺下的图幅编号、西南图廓点的经纬度坐标以及在不同坐标系下的图幅面积。  相似文献   

6.
基于ArcObject二次开发的遥感影像裁切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生产中批量影像裁切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遥感影像分幅裁切的特点,重点讨论了根据纠正后的遥感影像范围确定分幅图幅编号与批量裁切,而后利用Visual Basic 6.0对ArcObject进行了二次开发予以实现,并在生产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7.
ArcGIS系列软件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地理处理工具,模型构建器和Python脚本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地形图数据库批量图幅裁切问题为例,按照数据准备、单图框裁切、重复单图框裁切的思路将这一地理处理过程分解,用模型构建器和Python脚本两种工具分别实现了矢量数据批量裁切的功能,详细地介绍了两种方法的技术要点及细节,获得了预期的结果数据,并比较分析了两者的优劣势及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8.
在地图瓦片数据库制作中,通常使用标准地形图图幅对影像数据切片,在相邻图幅接边处,由于数据不完整瓦片的相互压盖,造成显示地图时出现空白区域,使用改进的非标准图幅作为数据裁切框,可有效解决该问题。本文阐述了改进的数据裁切框生成的原理和流程,并基于GDAL/OGR开源库,在Visual Studio中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海图图幅设计存在的主观性高、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分析海图图幅类型、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面向海图图幅设计涉及的相关参数,采用大地坐标转换、投影计算等基础数学方法,提出了海图图幅的自动设计算法,实现了给定图幅参数条件下比例尺、图幅规格的自动转换。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保某项目数字线划图、数字正射影像图和数字高程模型3种数据能在虚拟三维系统中完整地表现地理景观及地形特点,针对大批量DEM数据格式不统一、不同期生产、数据换带和数据不满幅等处理难点,提出DEM整合处理思路,并通过编写DEM处理程序包,很好地解决了DEM数据格式转换、接边检查和裁切检查等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带状图具有折点难处理、生成算法复杂等特点,是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的难点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计算带状图图幅顶点坐标以生成带状图的方法,并对折线、折点处理进行了重点阐述,简单介绍了带状图的打印出图,最后利用ArcGIS Object平台与C#编程实现了地下管线数据带状图生成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心坐标系的推广应用,在现有地形图坐标转换的过程中,图廓整饰是一个重要环节和难点.图幅进行坐标转换时会发生平移、旋转、缩放,导致原图廓转换后不符合国家标准图式规范.为了保证输出时图廓信息的完整性,本文总结了坐标转换时图廓整饰的特点和处理方法,实现了现有地形图坐标转换中的图廓整饰处理,并已应用于三调、油田、林业、城市规划,多个省、市基础地理信息坐标转换软件的开发中.实践证明,此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地形图图廓整饰的坐标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坡度分级图建库中DEM坡度计算模型、边界平滑算法、分县数据裁切批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选取Horn算法作为坡度计算模型,采用PAKE算法对图斑边界进行平滑,并建立分县裁切模型进行批处理。研究成果对于类似区域坡度计算具有借鉴意义,为栅格数据自动矢量化及类似建库工作提供技术参考,并可为灾害评估、环境治理等领域提供有效的评价因子。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VB环境下,实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号的转换,以及通过任意点的坐标或经纬度查找图幅号,并同时输出该点所在图幅的四点坐标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带状影像数据处理是数字正射影像图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现针对传统带状影像处理方式的不足,根据影像坐标配准信息的特点,提出基于仿射变换的带状影像数据裁切处理方法,并以带状矩形为基本数据处理单元,利用ArcGIS Python语言实现了带状影像数据的自动处理,简化了数据处理流程,减少了成果影像的数据冗余,对于提高数字正射影像图的生产和使用效率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以易拼图(EPT)软件制作数字正射影像的过程,分析利用易拼图(EPT)对影像匀光匀色、正射影像生成、拼接、分幅裁切、图幅接边,以及正射影像编辑等。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内外图像处理软件在图像分幅、裁切方面的缺点,提出了遥感图像自动分幅、裁切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结合遥感图像的存储形式、波段、分辨率等特征和所包含的空间位置信息,详细阐述了诸如SHP格式存储、图像自动分幅、裁切和RAW格式存储等关键问题及其实现方式,并以VB为平台,进行了软件开发.  相似文献   

18.
在1∶1万地形图施测过程中对其中必须做好的后序工作——图历簿的填写甚感麻烦,除图幅编号外,还有图廓元素数据(图廓点坐标、边长、面积、子午线收敛角等),均需在填写前将其依次计算好,然后逐个填入。我国从1993年3月1日起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实行新的分幅和编号的规定。为此就要编制出符合新规定要求的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9.
我国1:1万、1:5千及更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的是三度带高斯-克吕格投影。为了进行1:1万地形图图幅元素的数据准备,专门编制出版了《1:1万比例尺高斯投影图廓坐标表》(第一册、第二册)。利用该表可以直接查取1:1万图廓点坐标,而1:5千图廓点坐标是利用1:1万图廓点坐标内插求得。但更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廓点坐标只能单独通过计算求得。  相似文献   

20.
地形图图幅编号的自动查询与检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于付国 《测绘通报》2000,(11):32-33
通过编写程序,可对地形图图幅编号进行自动查询与检索。若给出某点的经纬度坐标,可自动查询该点所在的指定比例尺图幅编号,若给出某区的经纬度坐标范围,可自动检索该区指定比例尺所有图幅编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