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心清  殷辉安 《矿物学报》1994,14(3):257-264
本文以河南省西峡县杨乃沟泥质片岩为研究对象,在矿物学工作的基础上,把Greenwood矩阵代数投影分析方法成功地运用到了实际的矿物共生分析中,讨论了杨乃沟泥质片岩的矿物共生关系和某些组分对共生关系的影响,更进一步地揭示了该方法的潜在意义和优越性,同时表明:矩阵代数投影分析方法不仅适用于具理想组分的体系,而且也适用于实际的矿物岩石体系。  相似文献   

2.
杨乃沟出露的下古生界二郎坪群小寨组岩性主要为含碳质石榴十字空晶石黑云母石英片岩,含石榴黑云母石英片岩,原约2500米。杨乃沟泥质片岩作AFM和WFM(H_2O-FeO-MgO)投影分析,主要的矿物共生组合有四种: 空晶石-石榴石-十字石;空晶石-黑云母-十字石; 黑云母-石榴石-十字石;空晶石-黑云母-石榴石。以上各共生组合都包含石英、白云母、斜长石、钛铁矿和水。 Na_2O,MnO对矿物共生关系的影响不容忽视。组分H_2O可控制第一种共生组合在Al_2O_3-FeO-MgO次体系内的单变平衡关系。杨乃沟泥质片岩虽然系在接近平衡的条件下形成,但本分析结果清晰地反映出岩石中普遍存在局部平衡现象。所用方法对任何结晶岩石的矿物共生分析都适用,且分析结果符合热力学定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李心清  殷辉安  闻辂 《地球化学》2002,31(4):375-382
自然界的大多数造岩矿的是由两种或多种组分混合而成的固溶体。因此,在矿物,岩石和矿床等地质体的平衡热力学研究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固溶体矿物热力学地为的问题。河南省西峡县杨乃沟红柱石矿泥质片岩中仅出现红柱石而没有蓝晶石和夕线石,红柱石矿物包裹体测温结果为420-600℃。通过矿物共生平衡p-t曲线所计算出的片岩形成温度和压力条件也应位于上述岩石学和岩相学等特征所限定的范围内。以此为基础,通过构筑矿物共生p-t平衡曲线的方法,对片岩中若干固溶体矿物理想性/非理想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斜长石必须以非理想固溶体处理,而石榴子石,黑云母和白云母视作理想固溶体的计算结果同片岩的岩石学和岩相学等特征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新疆阿克苏前寒武纪蓝片岩中多硅白云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阿克苏蓝片岩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保存最好的前寒武纪蓝片岩之一.一般认为蓝闪石片岩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且与板块俯冲有密切联系.本文对阿克苏蓝片岩地体的泥质片岩和砂质片岩中的白云母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通过对得到的Si含量数据进行统计,探讨了蓝片岩地体不同区域所受压力的变化,进而用矿物组合、矿物形变、多硅白云母压力计等分析方法讨论了变质温压区间和温压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阿克苏蓝片岩带南侧岩石承受的变质压力明显大于北侧,这可能指示了古洋壳板块从北向南的俯冲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回顾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和变质反应图解分析法的基础上,论述了录求变质矿物组合之间、同一组合内矿物之间的平衡变质反应的代数方法,即矩阵高斯变换,线性回归分析、矩阵奇值分解。  相似文献   

6.
苏北云台群含蓝晶石岩石矿物组合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安中 《江苏地质》1998,22(1):10-14
中上元古界云台群中的石英岩类、某些片岩类是含蓝晶石的层位。与蓝晶石共生的黄玉、天蓝石、磷钙铝石、叶腊石、金红石等矿物构成高压变质带里原岩为泥质、泥砂质的白片岩或类白片岩的一套矿物组合。它们将成为今后岩石学研究的新领域,同时也是今后寻找金刚石、刚玉、磷、镁等矿产的线索之一。  相似文献   

7.
陶永和 《云南地质》1997,16(1):59-67
寒武系磷矿主要由钙磷酸盐、碳酸盐、硅质及硅酸盐类等矿物组成。文中研究磷矿石中化学组分与矿物组成的对应关系,建立了主要化学组分之间的定量关系式(近似数学模型),适用于磷矿勘查和开发利用对磷质岩、矿石的矿物和化学成分的研究分析及未知化学组分的测算等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戴亚权  罗静兰  王孟  李杪  白雪晶  闫辽伟  程辰 《地质通报》2009,28(10):1465-1471
东秦岭丹凤县东部的郭家沟是丹凤蛇绿混杂岩的典型出露区,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沉积岩主要由夹有少量硅质岩的泥质粉砂岩构成,目前已变为角闪石英片岩和少量黒云石英片岩。这些变泥质粉砂岩显示了活动陆缘岛弧物源区沉积物高CaO、MgO、MnO、Sr、Ba,低K2O/Al2O3比值,轻稀土元素中等富集,Eu异常微弱的地球化学特征。其中,占主体的角闪石英片岩高Co/Th、低La/Sc和Th/Sc比值;黒云石英片岩低Co/Th、高La/Sc和Th/Sc比值,反映其源区以基性物质为主,花岗质物质的供给有限。根据与变泥质粉砂岩共生的硅质岩形成于奥陶纪—志留纪推断,这套沉积岩形成于北秦岭区活动大陆边缘岛弧演化早期弧前沉积盆地环境。  相似文献   

9.
赣东北构造带中的“放射虫硅质岩”主要分布于樟树墩—茅桥一带的赣东北蛇绿杂岩带之张村群中,与周边岩石地层呈断层接触关系,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一致显示为泥质硅质岩,岩石遭受低级绿片岩相区域变质作用的改造,与泥质千枚岩、变质火山岩、蛇绿岩密切共生,含有“可疑的”晚古生代放射虫化石;茅口(孤峰)组硅质岩遍布于赣东北—皖南广大地区,整合于乐平组煤系地层之下、小江边组灰岩之上,具稳定的层位压盖关系,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反映为纯硅质岩,岩石无变质重结晶现象,与碳质泥岩、灰岩互层,含大量的、珊瑚及腕足类化石,地层时代为二叠纪。因此,两者应分属不同的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10.
牡丹江地区出露的黑龙江杂岩是由变质基性岩、泥质片岩、大理岩和变硅质岩系列组成的类似于蛇绿岩层序的构造混杂岩,代表了佳木斯地块西南缘碰撞增生的产物。钠长石和绿帘石变斑晶中共生的矿物组合(钠云母+蓝闪石+多硅白云母+绿帘石)的地质温压计估算结果表明,黑龙江杂岩的峰期变质的温压条件为 T=320~480℃, p=800~1600MPa,为典型的绿帘-蓝片岩相高压变质作用。黑龙江杂岩带中泥质片岩所含的多硅白云母单矿物给出的40Ar/39Ar坪年龄为164.9Ma±0.5Ma。根据白云母中K-Ar同位素体系的封闭温度(350~430℃)接近于得到的黑龙江杂岩的峰期变质温度,可以认为40Ar/39Ar坪年龄指示了这期高压变质事件的年龄,也证实了黑龙江杂岩带中普遍存在一期中侏罗世末期的变质-热事件。  相似文献   

11.
金属矿物材料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环境矿物学角度,对金属矿物材料(铁氧化物与氢氧化物、锰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铁硫化物)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金属矿物材料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根据某些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结合一些新资料,对固溶体的出溶结构、矿物晶体成因类型,尤其对矿物结晶粒度的概率统计特征、矿石中元素组合及其演化规律的定量分析,首次提出新见解。在实际应用上,这些新见识对矿床成因研究乃至矿床的评价将起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许多矿山都面临着后备资源危机问题,西部地区甘肃境内的龙首山、祁连山成矿区(带)里的矿山也不例外。从“成矿系统”的观念出发,深入分析了区域成矿构造背景,认为区内存在华北古陆西南和柴达木-中祁连北部两种大陆边缘;提出应利用非传统矿产理念进行新一轮矿产勘查,在龙首山、祁连山成矿区(带)不仅要加强传统矿种的勘查,也要注意新类型矿产的开发,同时注意环境保护;最后,还强调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工作离不开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勘查经验的高素质勘查人才,也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保证。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陆动力成矿系统-成矿系列-矿床组合的地球化学类型及矿石建造的系统研究与分析方法,对扬子地块南缘及邻区大陆动力成矿系统与成矿系列进行了研究,认为本区大陆动力成矿系统有震旦-寒武纪大陆伸展动力成矿系统、泥盆纪-中三叠世大陆伸展动力成矿系统、中生代(热点构造)垂向大陆动力成矿系统和大陆挤压收缩动力成矿系统,提出本区12个成矿系及其相应矿床组合的地球化学类型和矿石建造类型,指出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由于矿床定位影响因子较多,并且这些因子与矿床位置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所以一直以来,矿床定位只能实现定性化预测。RBF神经网络可以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高度非线性映射,能够使矿床预测由定性预测发展为定量预测。这里应用RBF神经网络法对浙江某地区铅锌矿进行了综合物化探找矿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高的准确率,与实际地质情况吻合率很高,可以定量用作对隐伏矿床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北山地区植被稀疏、地势平坦,而且基岩出露好,是遥感地质研究的理想区域。文章利用ASTER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北山方山口地区的铁染与羟基蚀变矿物信息进行了提取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结果中蚀变矿物的属性特征能够较好地与实际地质属性相符,且通过野外实地验证蚀变矿物信息发现了矿化点,即利用ASTER数据进行蚀变矿物信息提取可为北山地区矿产资源勘查提供有效的矿化指示遥感信息。  相似文献   

17.
浅成热液成矿系统模型研究评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国内外矿床模型研究的一个明显发展势是研制成矿系统的地质成因模型,即建立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的不同矿种的矿系列成因模型。分析了近年来浅成热液矿床概念,分类、成模型式研究进展,评述了浅成热液矿床矿系统研究现状,并对我国此类矿床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邓阜仙、老牛山和石家湾花岗岩稀土元素与主要氧化物之间逐步回归分析,认为岩石中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主要和CaO成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富Ca矿物中稀土元素赋存能力的研究及有关岩体实际资料的分析表明,稀土元素主要赋存于榍石、褐帘石、磷灰石和锆石等副矿物中,并且这些副矿物的含量和组合特点的变化,基本上反映了岩石中稀土元素含量和配分型式的变化。这一研究,对探讨岩体的成因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区域化探数据库信息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区域化探数据库信息系统,在物探队于1996年6月建成,并通过了地矿部和陕西地勘局检测验收。该数据库内容齐全,功能完善,能为矿产勘查选区规划和异常评价优选等进行开发利用。同时还能为基础地质、环境地质、农林等方面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新疆西准噶尔托里金矿带为例,基于ETM数据源,在矿区矿化蚀变体系系统研究基础上,以典型岩、矿石地物波谱的差异性为依据,设计出适合本区的混合矿化蚀变信息分解-复合提取方法,通过混合蚀变信息分解、多变量蚀变信息增强、对增强图像(复合)合成3个工作环节,形成最终的蚀变信息提取图像.经对比后,有18处遥感异常为已知金矿的反映,有3处遥感异常已提供国土资源大调查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