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秦皇岛砂滩海洋线虫的数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两年的周期内,对秦皇岛4个砂滩的海洋线虫进行了6次芯样采集。灯塔、新煤码头、汤河口和北戴河赤土山4个砂滩均系分选好的细砂或中细砂,其中值粒径为140-285μm。对连续16个芯样计数的变异性所做的测试证明,1,2和3个芯样计算所得95%C.L.分别是0.539X—1.855X,0.647X—1.547X和0.700X—1.428X。秦皇岛砂滩海洋线虫的年平均密度:中潮带上区为1381±441 inds.10cm~(-2)。中潮带下区为1264±538 inds.10cm~(-2)。灯塔和新煤码头砂滩,8月出现高密度值,与温度的季节变化相符合,而汤河口则出现最低值,可能与污染物的大量排出有关。多数砂滩的大部分芯样显示了明显的重直分布,即种群数量的大部分集中在芯样顶部的两个分层:0~4和5~8cm。没有发现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趋势。与世界其他海区砂滩的资料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对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树上的污损动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调查。共采得污损动物9种。以白条地藤壶(Euraphia withersi)和潮间藤壶(Balanus littoralis)在多数采样点的附着密度最高,但二者在树上的分布有明显的差异;团聚牡蛎(Ostrea glomerata)分布最广,是惟一~种在各采样点均能采到的污损动物;黑养麦蛤(Xenostrobus atraus)主要分布在树干和较粗的枝条上,其密度在向海林缘达到最大,超过牡蛎和藤壶的附着密度。污损动物附着高度与树高的比值(h:H),主干、枝条和叶片上附着的污损动物总量均随林带离岸距离增大而增大,呈明显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厦门中华白海豚的分布和数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文华  黄宗国 《海洋学报》2000,22(6):95-101
1994~1999年在厦门海域进行84航次中华白海豚船只跟踪和照像,记录392只次。设20个监视站,进行239个月的逐日观察,记录12624只次。整个厦门海域700km2均有中华白海豚分布,它可溯河至近淡水的河道,但不游出外海。厦门西港和同安湾口内的近岸最多,跃出海面的次数有明显的季节差异,4~5月最多。厦门海域中华白海豚数量估计不足100只,仅40只左右有确切记录。种群数量目前仍有减少趋势,因而应就地和迁地保护并举,加强对这种国家一级保护物种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塞拉利昂近海经济虾类数量与分布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塞拉利昂近海16条生产船1年(a)生产日志资料(1995-07~1996-06),分析了2种经济虾类[红对虾(Penaeusnotialis)、大西洋仿对虾(Parapenaeopsisatlantica)]的产量分布,指出红对虾主要分布于以2区,44区,85区为中心的3个渔场,主要虾汛时间为6~8月,大西洋仿对虾主要分布于84区,96区,97区,主要虾汛时间为11月。同时,还对2种虾类的月平均单船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根据专业拖虾调查数据和历史资料,研究了东海日本对虾的数量分布和数量变化,结果表明,调查区日本对虾的年平均渔获率为65.9g/h,夏季时较高,为136.5g/h,其次是春季时,秋、冬季时较低。冬、春季时日本对虾主要分布在26°00′~28°00′N海域,其密集中心位于100m水深区域。夏、秋季时整个调查区都有日本对虾分布,最高站位的渔获率为1000g/h以上,主要出现在夏季,且分布于长江口区和温台渔场区。整个调查区日本对虾最高现存资源量为1360.6t,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2485t下降了45%。还讨论了日本对虾资源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和恢复日本对虾资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塞拉利昂近海两种经济鱼类数量与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塞拉利昂近海16条生产船一年的生产日志资料(1995.7-1996.6),分析了两种经济鱼类[洛戈舌鳎(CynoglossusCanariensis)拟牙(Pseudotolithus)]的产量分布,指出洛戈舌鳎跟主要分布于以3区,44区,97区为中心的三个渔场,但产量较低,仅作为兼捕对象。拟牙线主要分布于44区,84区,97区,主要渔汛时间为9~11月。同时,还对二种鱼类的月平均单船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湄洲湾海域甲藻孢囊的时空分布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湄洲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时空分布特征,于2018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19年2月(冬)采集湄洲湾海域7个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甲藻孢囊分析,共鉴定出甲藻孢囊6大类42种和2种未知种。异养型甲藻孢囊种类数和丰度均高于自养型甲藻孢囊,其中又以原多甲藻类孢囊的种类和丰度最高。季节间差异不明显:种类数介于34~38种之间,丰度则在397.8~569.5 cysts/g之间变化,全年平均丰度448.0 cysts/g。工业区附近的站位种类数和丰度均低于养殖区附近的站位和对照点。优势种高达16种,原多甲藻类占绝对优势,但全部优势种优势度均不大。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高,全年的平均值分别为3.45、1.55和0.92。与历史资料对比,新发现19种孢囊,但丰度相差不大。另需注意的是,在湄洲湾海域共发现6种有毒甲藻孢囊,虽然全年丰度均不高,但仍有暴发有毒赤潮的危险,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浙江南部外海鱼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2006年5月、9月、11月和2007年2月浙江南部外海渔业资源调查结果,用渔获率作为鱼类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对浙江南部外海的鱼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季节变化趋势作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南部外海调查海域鱼类种类约有205种,其中海南鲽鲆、长臂沙鲽是2个东海区新记录种。刺鲳、竹笑鱼、发光鲷、条尾鲱鲤、尖牙鲷、短鳍红娘鱼、短鳄齿鱼、带鱼、多棘腔吻鳕、花斑蛇鲻等22种鱼类是调查海域底拖网的主要捕捞鱼类,约占鱼类总渔获量的64.58%,而其它种类的渔获量较少。不同季节的经济鱼类渔获物组成相差较大,渔获量高峰期主要出现在夏、秋季,主要捕捞刺鲳、竹笑鱼、条尾鲱鲤、短鳍红娘鱼、黄鳍马面钝等,而带鱼主要出现在春、夏季和冬季。资源数量分布较高的海区是27°30′-28°30′N海域以及26°00′-27°00′N、121°30′-123°00′E海域,而春季、秋季和冬季虽然资源密度没有夏季高,秋季和冬季调查海域的鱼类资源数量明显下降,但其数量的地理分布趋势与夏季基本相同。主要种类的空间分布特点如下:刺鲳、带鱼、海鳗、日本红娘鱼、日本方头鱼等的主要渔场分布在80-100m水深海域;黑鲮蟓、真鲷、鲐鱼、高体若鳕等的主要渔场分布在100-200m水深海域;而竹笑鱼、条尾鲱鲤、短鳍红娘鱼等则在整个调查海域都有分布,属于分布范围广的种类。  相似文献   

9.
台湾海峡小型底栖生物数量的量分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海洋小型底栖生物是海洋生态环境中一重要生物类群,在海洋环境中表现出种类繁多、数量大、生命周期短、生产量高等特点,是底栖生物食物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在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中具有重要作用,已在生态研究中把它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4年7月~2015年5月进行的四个航次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了北部湾金线鱼(Nemipterusvirgatus)的数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北部湾金线鱼主要出现在40~100 m水深海域,以80~100 m水深出现频率最高。北部湾金线鱼数量分布存在季节和空间变化,秋季资源密度较其他三个季节低(春季:1.33 kg/km2;夏季:1.34 kg/km2;秋季:0.72 kg/km2;冬季:2.32 kg/km2),资源密度高值区主要出现在湾中部,与其产卵习性相关。分析表明,水深、底层温度和底层盐度是影响金线鱼资源分布的主要原因,但影响因子存在季节差异。与历史调查资料对比发现,50年间金线鱼资源密度波动较大,总体呈下降趋势,亟需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11.
防城港水化学要素含量的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廷和  韦蔓新 《台湾海峡》2002,21(4):422-426
本文利用1996年12月和1997年7月的调查资料,首次对防城港水化学要素含量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港湾水化学要素含量具有明显的河口区特征,pH值和DO含量呈枯水期高于丰水期,营养盐含量则与此相反;物理混合作用对该港湾水体营养盐含量的分布起主导控制作用;各营养盐含量之间具有很好的同源性,尤以枯水期的较显著。  相似文献   

12.
2016年5、8、11月和2017年2月对防城港湾海域开展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研究了河口湾甲壳类群落结构的空间和季节变化,并分析了甲壳类群落结构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全年调查共捕获甲壳类60种,隶属于2目19科35属,暖水性种和暖温性种分别占60. 0%和40. 0%。春季有51种,夏季有34种,秋季有35种,冬季有26种,秋、冬季间种类相似性指数最高。周年优势种有亨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ungerfordi)、钝齿蟳(Charybdis hellerii)、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 ensis)和近缘新对虾(Metapenaeus affinis)等5种,主要种有须赤虾(Metapenaeopsis barbata)、长毛明对虾(Fenneropenaeus penicillatus)、中型新对虾(Metapenaeus intermedius)、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周氏新对虾(Metapenaeus joyneri)和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等6种。4个季度最大优势种分别为亨氏仿对虾(春季)、刀额新对虾(夏季)、近缘新对虾(秋季)、钝齿蟳(冬季)。全湾甲壳类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2 201尾/km2和212. 29 kg/km2,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差异。甲壳类各站位种数变化范围为2~17种,种类多样性指数(H')在0. 200~3. 160之间,丰富度指数(d)在0. 200~2. 230之间,均匀度指数(J)在0. 160~0. 988之间;种数、H'、d和J表现出显著性空间差异,种数和J表现出显著性季节变化。聚类分析、相似性分析及相似性百分比分析表明该海域甲壳类群落存在一定程度的时空异质性。生物-环境分析表明影响该海域甲壳类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存在季节差异。  相似文献   

13.
厦门岛岩相潮间带生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荣冠  江锦祥 《台湾海峡》1996,15(3):293-298
本文报道了厦门岛岩相潮间带生物276种,其中藻类、软体动物和其他动物占总数的65.21%,夏季和冬季平均生物量为1365.09g/m^2,平均栖息密度为3110个/m^2。生物量以甲壳动物居首位,软体运动居第二位;栖息密度以本动物居首位,甲壳动物占第二位。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6年5月获得的海底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样品测试资料,分析了钦州湾海底沉积物中有害元素Hg的平面分布和垂向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平面分布上,钦州湾口门附近Hg含量较高,Hg影响较大,湾内的Hg含量则较小,湾外向外海方向Hg含量逐渐降低;垂向分布上,海底表层的Hg含量高,向下则逐渐降低,至海底表层70cm以下,Hg值趋于稳定。根据沉积速率,确认约700年前开始,钦州湾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逐渐增加,至约130年前,人类活动影响加剧。对比历史事件,认为钦州湾海底沉积物Hg含量变化与人类活动相关。总体上,钦州湾海底沉积物Hg测量值均低于标准值,说明其环境目前尚好。  相似文献   

15.
验潮站的布设和潮位资料应用中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目前验潮站的布设现状进行了评析,并对站址的选择及潮位资料的处理和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验潮站设置的若干基本原则和潮位观测及资料应用的注意事项,从而对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广西近海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2006~2007年4个航次的大面调查数据,分析讨论了广西近海4个季节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海域在春、夏、秋三季,活性硅酸盐和溶解无机氮分布趋势是近岸高,远岸低,由北向南呈梯度快速递减,高值区主要出现在廉州湾、铁山港和茅尾海三个区域;夏季磷酸盐在雷州半岛与涠洲岛之间出现高值;冬季3类营养盐在调查海区内分布均匀且为一年最低值。对该海区营养盐结构分析表明,硅在该海区过剩,溶解无机氮基本能满足浮游植物的生长需要,但在春季溶解无机氮和磷浓度都较低,属于寡营养型;夏季该海区磷浓度充足,在秋冬两季磷为该海区的限制性元素。  相似文献   

17.
湛江徐闻西海岸柳珊瑚的物种多样性和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8月对湛江徐闻西海岸柳珊瑚资源进行调查,共采得柳珊瑚16种,分别属于7科14属;基本查清该海区柳珊瑚的分布状况。根据柳珊瑚群体颜色及骨针的形态学特征,系统阐述徐闻西海岸柳珊瑚的系统分类关系,第一次系统研究了徐闻柳珊瑚的资源状况。结合国际上最新的柳珊瑚分类系统,对国内原有的形态分类系统作出了更新和改进,这将有助于国际上认同和了解中国柳珊瑚资源情况。研究发现了1个新记录科、4个新记录属和1个新记录种。等柳珊瑚科Parisididae为新记录科,Parisis、Paraplexaura、Villogorgia、Dichotella为新记录属,鞭柳珊瑚Ellisella maculataStuder,1878,为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8.
PN断面黑潮流速垂直分布特征及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丽静  魏皓  汪嘉宁 《海洋通报》2014,33(5):519-526
基于全球海洋再分析模拟GLORYS2(Global Ocean Reanalysis Simulation 2)结果,分析了PN断面(126.0°E-128.2°E,1 000 m以浅)黑潮流速垂直结构的季节和年际变化,探讨了黑潮流速垂直结构形成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1)PN断面黑潮夏季流量最大,春季次之,秋、冬季节最小;气候态平均的冬、夏季流速最大值都位于次表层,春、秋季节流速最大值位于表层;夏季相对流速较大、最大值深度较浅;等密线在黑潮主轴区下凹,冬季更为明显。流速最大值深度和密度水平梯度为零的深度均表现出了较大的年际差异,该年际变化甚至超过季节差异;2)流速与密度符合热成风关系。黑潮通量由太平洋大尺度风场及中尺度运动两者共同决定,但局地的热通量和环流对温盐的输运共同影响密度场,调节黑潮流速的垂直分布,影响水通量的分配及营养盐输运;3)有些年份夏季流速最大值出现在表层,可能是夏季西南季风诱导陆架水离岸输运进入黑潮上层导致的结果。非线性、非地转物理过程的影响没有考虑在本研究中,热成风关系能够解释黑潮流速垂直分布形成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