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许冰  徐祖德  雷颖 《铀矿地质》1999,15(3):181-185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新的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制过程。电极由三辛胺萃取UO2(SO4)4-3形成的三辛胺-UO2(SO4)3离子缔合物为电活性物质,以三辛胺为离子交换剂构成。其结构简单,在铀含量为5×10-5-1×10-2mol·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响应斜率接近Nernst理论值。本电极已初步应用于溶浸液中铀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金,铀,硅溶解性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正义  张家富 《铀矿地质》1994,10(4):212-219
在PH2O为150MPa,pH为10的Na2CO3溶液中混合花岗岩的金、铀、硅溶解实验表明,温度350—400℃时有利于金的溶解,200—300℃时有利于铀溶解,而硅的溶解随温度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在PH2O为150MPa,350℃状态下,铀、硅的溶解随Na2CO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用HCl调节Na2CO3溶液的pH值时,金偏向溶于碱性介质,铀偏向溶于酸性介质。在PH2O为150MP。,350℃不同的碱性溶液中,金与硫化物、氯化物,铀与碳酸盐或碳酸盐-硫化物关系密切,表现金的亲硫性和铀的亲氧性。“焙烧”实验表明,构造、岩浆活动等热事件对金、铀、硅溶解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四价铀和六价铀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的是测定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铀(Ⅳ)和铀(Ⅵ)的新方法。本分析方法设计了独特的样品分解体系和溶解、分离程序。从矿样在低温下(40℃±5℃)分解、四氟化铀沉淀的形成、铀(Ⅵ)及部分干扰离子溶解进入溶液,到固、液两相的分离,整个过程在2min内完成。本方法确保了样品处理过程中铀的价态不变,并使铀(Ⅵ)完全溶出,铀(Ⅳ)快速沉淀以及两者定量分离,是测定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铀(Ⅳ)和铀(Ⅵ)的简便、快速的分析方法,其准确度和精密度可满足地质科研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何明友 《矿床地质》1997,16(2):181-188
利用热力学方法计算了西秦岭铀矿床含矿热液中铀的迁移形式。结果表明,从含矿热液早阶段到主成矿作用发生之前,热液中的铀主要以「UO2(CO3)^0」形式迁移;在晚阶段残余热液中,铀的迁移形式改变为「UO2(SO4)^0」为主。铀迁移形式改变的原因与大气降水中SO^2-4离子的大量带入有关,表明含矿热液来自深部而非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5.
据产出在闽北中生代陆相长英质火山质中受陷爆碎屑岩控制,以铀、银、钼共生为特征的570矿床流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570矿床成矿温度为150-180℃,成矿流体以富含HCO3、F、SO4^2-、K、Na等组分为特征,铀主要以UO2(CO3)2^2-,UO2(UO3)3^4-、UO2F4^2-、UO2F3形式运移,成矿富集作用与两种不同成因水溶液(火山热液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有关。对火山岩、基底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以磷酸三丁酯为固定相,大孔聚乙烯苯(X-5型)为担体的浸渍树脂、垂直型反相色谱柱,对铀分离富集的基本性能,以及铀(Ⅳ)-间硝基苯基萤光酮(m-NPF)一氨三乙酸(NTA)-吐温-80显色体系的反应条件,提出了TBP(X-5)分离,m-NPF-NTA-吐温-80光度法测定铀,经标准样品验证,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512矿床可地浸砂岩铀成矿环境模拟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正义  戚大能 《铀矿地质》2000,16(6):362-374
本文要野外观察取样的基础上建立实验型并完成6组铀、钼、硒的深解和还原实验,取得了179个分析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形成层间氧化带强氧化的溶液为酸性含氢溶液。铀沉淀的主要因素是溶液pH值的改变、CH4等气体还原及深液中SO^2-4与HCO^-3浓度比值的变化。硒与铀、钼不同,可在氧化亚带中沉淀。实验还证明,512矿床初始含铀溶液为富钠的酸性溶液,它在强氧化亚带内“驱赶钙”(及铀、钼、硒),保留硅、铁“  相似文献   

8.
碳硅泥岩型铀矿床铀与有机质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江西修水、湖北通城地区碳酸盐型、黑色页岩型铀矿床的部分含矿围岩、矿石铀含量及有机碳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按照有机质氯仿沥青质分析操作规程,进行了抽提、分离工作。初步探讨了铀与有机质衍生物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铀与有机质及氯仿抽提物呈依附关系;(2)外生铀矿床中有机质演化途径不尽相同;(3)非烃与铀关系密切,可作为外生铀矿床聚铀作用的指示剂。  相似文献   

9.
水-岩反应的铀系不平衡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兴章  闵茂中 《地球科学》1998,23(5):537-541
天然体系中水-岩反应的铀系不平衡判别,是基于水-岩反应使岩石中天然铀衰变系子体核素^234U,^226Rb和六价铀的选择性溶失,造成原始放射性平衡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因而可利用现今测得的岩石中3组核素放射性活度比值A(^234U)/A(^238U),A(^230Th)/A(^234U)和A(^226Ra)/A(^230Th)反演判别该岩石曾经历了近代水-岩反应的大致强度和出现,持续时间,这是近十余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江西修水,湖北通城区碳酸盐型,黑色页岩型铀矿床的部分含矿围岩,矿石铀含量及有机碳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按照有机质氯仿沥青质分析操作规程,进行了抽提,分离工作,初步探讨了铀与有机质衍生物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铀与有机质及氯仿抽提物呈依附关系;(2)外生铀矿床中有机质演化途径不尽相同;(3)非烃与铀关系密切,可作为外生铀矿床聚铀作用的指示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