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北海岸带垦殖率低,荒草地广阔,植物种类繁多,其中药用植物资源69科288种,总蕴藏量 250 × 104kg,是一块亟待开发的药材资源区; 但因近年来乱采乱挖严重,大量药用植物种群急剧减少,有的已近濒危状态, 又亟待保护和发展。 随“鲁北海岸带植物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研究“课题组,对鲁北海岸带进行了考察。考察范围, 西抵河北省边界的漳卫新河口,东至烟台市的胶莱河口,岸线曲长651.9km,沿渤海湾、莱州湾向内地考查宽度10~15km,面积9 779km2。其中潮间带2 265km2,潮上带荒草地与灌木林地 …  相似文献   

2.
海岸带管理与GIS技术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交互作用的交接、过渡地带。海岸带范围的形象定义可以描述为以海岸线为基线向海向陆两侧延伸拓展一定距离的海陆交互地带。我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规定,海岸带陆界为自岸线向陆延伸10km处,海岸带的海界为自岸线向海延伸至水深15m处。美国海岸带管理法规中规定,海岸带的陆侧边界为受海洋直接影响的沿海陆地,海岸带的海侧边界为美国领海的外界。现在,海岸带尚无全球一致的定义,这与全球海岸的复杂性有关。 海岸带地区是一个特殊的地带。一方面有异常复杂的自然动力条件及其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包括各…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海岸带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岸带地区是福建省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地区。在众多涉海行业和部门都逐渐把开发重点转向海岸带的形势下,使海岸带生态环境面临着较大威胁。本文分析了福建省海岸带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生态环境脆弱、陆源污染加剧、富营养化、海平面上升、海洋灾害和综合管理薄弱等。同时,文章重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提出了解决海岸带生态环境问题的五项对策。 1.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特点 福建省海岸带地处太平洋西岸的我国东南沿海,南接广东省饶平县、北邻浙江省平阳县、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隔海相望,与台湾最近处为平潭县,至台湾新…  相似文献   

4.
江苏沿海滩涂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君  陆丽云 《海洋科学》2001,25(10):23-25
1江苏沿海滩涂后备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1.1后备土地资源数量江苏海岸泥沙供应充足 ,淤积速度较快。唐宋年间海岸线大体在海州、云梯关和范公堤一线附近 ,从1128年黄河夺淮入海之后的700多年里 ,由于黄河改道给江苏沿海带来大量泥沙 ,使海岸线不断向海淤涨 ,大陆面积增长出15000km2。1855年黄河北归后 ,江苏海岸带失去了巨额的泥沙供应 ,从而使滩涂局部岸段发生侵蚀[2]。但纵观整个淤泥质海岸 ,除连云港大板跳至射阳河口、海门东灶港至启东蒿枝港两岸段 (218km)有蚀退现象外 ,其他岸段 (666km)均为淤长型…  相似文献   

5.
浙江乐清湾海岸带功能区划分与海洋产业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乐清湾为浙江省重点海湾之,资源的多宜性与不同行业开发利用的矛盾冲突是当前海湾可持续发展面I临的主要障碍。本文从乐清湾海岸带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出发,探讨了开展海岸带功能区划的必要性,提出了区划的基本方案。在分析乐清湾海岸带地区海洋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该湾近期海洋产业的发展方向与主导产业。最后,讨论了实现海洋产业协调发展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地处渤海湾,有海岸线153km,滩涂370km2,海岸带约2266km2。按现行规定管辖海域面积约3000km2。天津是我国最重要的沿海大城市之一。海洋对于天津的发祥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海洋工作,1996年批准成立天津...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海洋公益服务的重大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海洋开发历史悠久 ,长期以来为支持和保障开发利用海洋和海岸带资源 ,浙江省在海洋公益服务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例如海塘建设 ,海岸带、海涂、海岛资源调查 ,海洋功能区划 ,海洋渔业调查与区划 ,海洋能资源区划 ,海洋环境和灾害预报 ,海洋地质矿产勘探 ,海洋测量 ,海洋遥感等。这些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合理利用海洋、海岸带资源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是推动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海岸带综合管理作为沿海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对沿海地区科学有效地利用海岸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国家、省、市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当前海岸带综合管理制度现状和实践状况,提出了在海岸带综合管理立法缺失、权属不清、海陆统筹不能兼顾、海岸带规划与评价不足、管理技术亟待升级、海岸带基础数据尚不完备等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国内外对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经验和实践,从加快海岸带立法、完善海岸带规划、协调综合管理、兼顾陆海统筹、提升管理技术、加强管理效果评价以及夯实基础信息等方面提出海岸带综合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措施和建议,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海岸带综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海岸带及其边界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岸带是陆地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生态过渡地带,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非常独特的一种景观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社会以及经济效益,文章指出海岸带边界的确定是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前提与基础,阐述了海岸带的概念及各沿海国家对海岸带的界定,并对我国海岸带的界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海岸带以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丰富的海陆资源支撑着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优化海岸带开发保护空间格局,对提高惠州市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研究惠州市海岸带发展存在的海岸带管理部门协调不够、部分近岸海域开发秩序混乱、海岸带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出发,提出了海岸带优化开发的主要思路,并从进一步发挥规划引导作用、加快产业调整和自主创新、注重统筹形成合力、坚持生态优先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概述长乐沿海的自然环境特点、西施舌的生态习性和资源现状。讨论了西施舌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保护长乐沿海西施舌资源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浙江省海岸带资源综合调查取得大量成果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发挥调查成果的作用,省科委聘请了有关专家,于1987年4月12日正式成立了“浙江省海岸带资源综合研究开发专家组”。该专家组隶属省科委领导,是浙江省海岸带资源综合调查研究、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的专业顾问与咨询组织。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加强海岸带资源调查、开发、保护和管理,在国家海洋局的支持下,浙江省编制委员会正式批准继续保留省海岸带资源调查办公室。该工作机构实行国家海洋局和浙江省双重领导,以省为主,归口省科委,编制及其费用由省确定,国家海洋局给予相应支持。该机构的建立,标志着浙江省有了海洋和海岸带管理工作的专门常设机构。它实现了从原来以调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技术在海岸带资源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概述了海岸带资源环境的特点及存在的环境问题,分析了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在海岸带资源环境管理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报道了地理信息技术的数据搜集、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的强大功能在海岸带资源环境管理的若干应用,并以福建省和厦门市为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
试论我国海岸带综合管理中的边界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岸带CoastalZone,又称海岸地区,是陆地与海洋相互作用的地区。最近十几年来,该地区倍受世人瞩目,尤其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以后,开发海岸带综合管理IntegratedCoastalZoneManagement,简称ICZM已成为众多沿海国家的共同选择,各沿海国家纷纷制定了海岸带综合管理计划。海岸带综合管理是一种通过控制开发来保护海岸带资源与环境的特定政府规划SorensenMc-Creary19901,其主要价值乃在于对海陆一体化的认识,即海岸带的海陆相互联…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福建省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边界范围的确定、基本单元的划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等关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的范围必须涵盖海洋资源开发活动的集中区域,福建省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边界范围为:陆域界限为海岸线向陆一侧的沿海县(市、区)行政管理界线,海域界限为海岸线至海湾外20 m(等深线);划分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基本单元时把海域及依托的陆域作为一个整体,把沿海县(市、区)行政管辖的陆域和海域作为基本评价单元,福建省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单元为24个,区划陆域面积为27 689 km2,海域面积为13 393km2;筛选了23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土地面积、海域面积、森林覆盖率、人均海岸线长度等;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W),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综合指数进行等级划分(低、中、较高、高4个等级),最后得出福建省海岸带区域各基本单元的资源环境承载力(A1)、现有开发密度(A2)和发展潜力(A3).研究结果基本符合海岸带区域管理实际,为其他海岸带主体功能区划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振克 《海洋通报》1996,15(5):91-96
黄渤海沿岸海岸线漫长,资源丰富,区位优越,21世纪拥有巨大发展潜力,海岸带台风,风暴潮,海岸侵蚀,地面沉降,海水内侵等灾害给沿海经济建设造成极大危害,未来环境变化趋势也将深刻影响黄渤海沿岸持续发展的进程。分析了黄渤海沿岸未来环境向暖湿方向的趋势及其环境影响、指出应加强黄渤海沿岸资源环境工程建设与海岸带管理,改善区域自然环境,减轻海岸带灾害损失,为黄渤海沿岸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8.
全球海岸带灾害治理研究对保障沿海地区的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厘清海岸带灾害治理过程中的热点方向,掌握海岸带灾害治理研究历史发展逻辑,挖掘灾害治理驱动因素成为海岸带治理的现实需要。海岸带灾害治理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奠定基础阶段、实践探索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研究热点的变化呈现出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规律,分析得出海岸带灾害治理是在法规政策、自然灾害事件、经济社会三重因素下发展与演进,该结论为全国各沿海省市海岸带灾害治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继续加强海岸带资源调查、开发、保护和管理,在国家海洋局的支持下,浙江省编制委员会正式批准继续保留省海岸带资源调查办公室,该工作机构实行国家海洋局和浙江省双重领导,以省为主,归口省科委,是一个处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及其费用由省确定,国家海洋局给相应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两部分,首先简要地介绍了浙中海岸带的资源特点,以便更全面了解浙中海岸带的资源状况;然后根据资源特征以及浙中沿海地区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论述了海岸带资源开发的途径和重点,从港口建设、滩涂开发、海洋水产资源利用、海岸带旅游业的开拓以及海岸带工业的发展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