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乡土地理作为学校地理课程的重要内容起源于清末,在培养学生爱乡爱国情感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百年来乡土地理作为区域地理的组成部分,与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教学顺序发生了很大变化,乡土地理教科书的编写主体、教材结构、教材内容也不断演变。本文通过梳理我国乡土地理课程和教材的百年演变,以期促进深度挖掘乡土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优化地理课程结构,为乡土地理课程的建设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下的乡土地理课堂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蔚 《地理教学》2004,(9):16-18
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落实新课程的理念、目标,是广大地理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以《上海市乡土地理》“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为例,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乡土地理的优势,密切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相似文献   

3.
成继龙 《地理教学》2012,(22):47-50
一、利用乡土资源对教材进行多种方式的“校本化”处理,使地理课程因具有“乡土元素”和“乡土特色”而变得丰满、鲜活。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要素、地理景观、主要地理事物等乡土资源,是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理教材的“校本化”处理是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库的有效途径。通过替换、参照、补充、拓展、实践等方式使地理教学具有乡土特色和地方烙印,  相似文献   

4.
地理实践能力主要包括运用地图的能力、运用地理图表的能力、地理计算能力和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的能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乡土地理内容丰富,包括这个地区的化特征、人口状况、风俗习惯、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和环境保护等。学生对于乡土地理能具体、熟悉地感知或参与,具有直观性,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理解、解决身边的问题,成就感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反过来更有利于教学的实施和知识的巩固,起着良性循环的功用。  相似文献   

5.
韩加强  周尚意 《地理教学》2019,(6):22-25,39
乡土地理资源在地理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地方性的四个层次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乡土地理资源的深度开发与教学实施的策略。该策略梳理了乡土地理资源的类型及开发措施,形成了乡土地理资源深度加工的方法,构建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开展了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和教学活动。实践证明,该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原理,有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海 《地理教学》2014,(10):26-30
正乡土地理教材是乡土地理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乡土地理教育的主要依据。乡土地理教材开发对落实课程改革精神、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各地开发乡土地理教材的热情高涨,已开发出来的教材数量非常庞大,但总体质量却并不高。乡土地理教材在基础教育界的影响力与其应有水平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不过笔者认为,有一个原因必须给予格外关注,那  相似文献   

7.
乡土与地方是中学地理课程的重要内容,乡土地理教学与地方感培养具有内在联系.本文解析与重构地方感影响因素,借助量化研究厘清在乡土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因子、情感因子、功能因子、地理学科价值观因子对学生地方感的影响路径,提出基于地方感培养的乡土地理教学策略,助推地方感的教育实现.  相似文献   

8.
乡土地理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乡土地理课程实施的质量如何,相关的目标是否实现,都需要我们做出评价。"北京市2010年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系统"项目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分析数据:在八年级地理教学质量分析指标中,  相似文献   

9.
地理课是中学必修课之一,地理素质也是国民必备的素质之一,但没有观念的转变就不会有真正的素质教育.根据地理学科的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内含的素质因素,运用各种图表、突出重点、结合生活实例、借助多媒体教学、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乡土地理教育以培养一大批知乡、爱乡、建乡的有用人才为目的,必须使受教育了解本乡土的人地关系。乡土地理教育应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来选择和组织教育材料,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并没设与实施各种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刘明飞 《地理教学》2012,(24):47-49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践,在初中地理课堂中融入乡土地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进行乡土地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乡土地理内容是必学内容的教学要求和对其新的评价理念,对此,为了有效评价基于乡土地理的地理实践能力水平,笔者从校园乡土地理这个综合性的小区域地理入手,以“初中生”为评价对象,以“校园乡土地理教学活动”为载体,并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结合教学实例,探讨对初中生进行基于校园乡土地理的地理实践能力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地理素质的主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每位地理教师必须改变一些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把地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笔认为,在教学语言、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的处理等方面进行适当改变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乡土地理案例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载体,虽然应用非常广泛,但对案例本身在开发技术层面却缺乏系统性的指导方法。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依次由浅入深地探讨中学乡土地理案例开发的新方法,理清乡土地理案例开发各要素的逻辑关系,最后提出"获取乡土地理素材"、"编写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建设乡土地理资源库"、"编制乡土地理教材(校本课程)"四项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是当前中学地理教育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乡土地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感知性,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情境载体。本文以“重庆人口迁移史”作为乡土地理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设计,探索在课堂教学中依托乡土地理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潘慧平 《地理教学》2012,(18):29-32
台湾重视乡土地理教育,积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精神,并把这一理念贯彻于课程中。本文从台湾2009年正式颁布的课程标准来分析台湾地理课程的乡土地理内容,进一步提出可供大陆地理教育借鉴的宝贵经验。一、台湾高级中学地理课程设置概况台湾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潮流与衔接九年一贯课程,自2001年开始,积极修订高中课程标准,并于2006年实施新课程标准。但因课程标准中规划的延后分化,引起社会上的许多专家学者的争论,又开始着手修订2006年地理课程标准。直到2009年,高中开始实施正式的地理课程标准,并将课程标准正式更名为  相似文献   

17.
韩晶 《地理教学》2010,(6):41-43
2001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乡土地理内容标准部分明确提出:“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应纳入地方课程开发的计划中,并切实加以落实。”新课改至今已经有八个年头,在这八年中,我国的乡土地理教科书编写工作掀起了新一轮高潮,全国各省市或地区都依据本区域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出各具特色的乡土地理教科书。本文选用北京市海淀区的《海淀区地理》、上海市的《上海市乡土地理》以及吉林省的《家乡》三本乡土地理教科书进行比较,分析我国乡土地理教科书在编写体例方面的特点,希望为乡土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8.
正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有许多案例分析,多是国内外业已引为经典的事例。这些地理事例图文并茂、事实详尽、特征鲜明,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经典的事例总是与我们的学生有着不能言状的时空距离,仿佛隔着一层纱。所以,能否将学生每天生活着的家乡地域中的日常地理事物或新近发生的乡土地理现象作为教学素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以拉近学生对地理案例的现实感知,成为笔者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并也努力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和实践。几年下来,我发现,将乡土地理素材运用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来并不缺乏契机和知识结合点。笔者把将乡土地理素材融入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这一教学模式取名为"乡土一刻"。  相似文献   

19.
正一、利用乡土地理材料引导学生学习重点、难点地理教材在阐述地理现象和地理基本原理时,考虑到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和典型性,所选的事例和材料全球性、全国性的较多,而初中生理解能力相对欠缺,缺乏亲身体验,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但他们对乡土地理耳濡目染,朝夕相处其间,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能适时恰当地选择乡土地理材料加以举  相似文献   

20.
秦超 《地理教学》2019,(3):46-48
乡土地理在中学地理教材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Landsat遥感数据产品具有时间跨度广、更新周期短、分辨率较高的特点,可为乡土地理教学提供大量的资源。本文通过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手段对西安市植被覆盖度进行提取,以期为乡土地理教学、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以及乡土地理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