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极大陆架的国际法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国际法框架体系下,文章首先通过对大陆架涵义的探讨,得出大陆架的科学与国际法双重定义,以及对涉南极大陆架划界案的分析得出南极大陆架主张国的实质要求。然后根据大陆架的定义和涉南极大陆架划界案,得出并不存在国际法意义上的南极大陆架,南极大陆架纠纷实质是南极领土纠纷的缩影。  相似文献   

2.
海科 《海洋世界》2011,(4):68-69
在南极考察队员中流传一句话:南极的冷不一定能冻死人,南极的风能杀人。南极是"暴风雪的故乡"。而寒冷的南极冰盖则是孕育暴风的产床,它像一台制造冷风的机器,每时每刻都用冰雪的躯体冷却空气,孕育风暴。由于南极大陆是中部隆起向四周倾斜的高原,一但沉  相似文献   

3.
南极的暖季     
Newsen 《海洋世界》2014,(1):14-19
南极的暖季是南极鸟类的孵化期,贼鸥、雪燕等鸟类都会在暖季下蛋孵化,一个个小鸟就会在南极的暖季出生、成长,在南极寒季来临前已经长大的小鸟们就会跟着大鸟飞离南极大陆,到第二年的暖季会再次回到南极大陆来捕食、繁衍后代。  相似文献   

4.
《海洋世界》2007,(11):8-8
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的大陆,而且是唯一一个无常驻居民、没有主权国家的大陆。迄今为止,已经有4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80多个考察站,对南极进行了多学科考察。研究发现,南极洲存在着煤、铁、金、银、铜、铂、铬、锡、铅和石油、天然气等220多种矿产资源和能源,有世界上最大的铁山、煤田和富饶的海洋生物资源,堪称地球尚未开发的最后"聚宝盆"。针对这个"聚宝盆",相关国家1959年签署了《南极条约》,冻结了各国对南极的领土要求。  相似文献   

5.
有问必答     
《海洋世界》2010,(5):F0003-F0003
<正>1.南极和北极哪个地区更加寒冷?答:南极更寒冷。据统计南极年平均温度要比北极低26℃,冬季平均温差也比北极低44℃,这主要是两极的海陆分布不同所致,南极是海洋包围着大陆,北极是大陆包围着  相似文献   

6.
使用BEDMAP2关于南极大陆及周围海域和JGP95E关于全球表面高程、冰厚和冰下及水深地形数据,采用球坐标系下的扇形球壳块重力效应公式,在极方位投影直角坐标网格节点上计算了南极大陆及周围海域的近区及远区的地形和艾黎均衡重力效应。南极大陆冰盖带来可观的正重力效应,南大洋负重力效应又影响到了南极内陆,全球地形/均衡重力效应与局部地形高低有关联性,而低负值区主要分布在环南极的陆坡。获得的约1n mile间距的地形和艾黎均衡重力效应网格数据可用于南极大陆及周边海域的重力改正,提供准确、一致的布格重力异常和艾黎均衡重力异常。  相似文献   

7.
南极是南极洲和环绕着它的南大洋浩瀚水域的总称。南极洲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的岛屿。南极大陆是人类在地球上最后发现的大陆,也称第七大陆,它是我们星球上研究得最不够的地区。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为欧洲的1.5倍,几乎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洲的2倍。从面积上看,它是地球上的第五大洲。  相似文献   

8.
企鹅是南极的土著居民,人们把它看作是南极的象征。那末,南极企鹅的老家在什么地方,企鹅的祖先会不会飞,企鹅是由什么动物进化来的?这些关于企鹅起源的问题,迄今为止仍然是个谜。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南极洲的企鹅来源于冈瓦纳大陆裂解时期的一种会飞的动物。在大约距今2亿年前,冈瓦纳大陆开始分裂和解体,南极大陆被分裂出  相似文献   

9.
张侠 《海洋世界》2009,(7):75-77
可以说,这些南极外大陆架划界案的提出,释放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它提醒国际社会,南极大陆领土主权的归属问题不会因为《南极条约》而真正冻结。  相似文献   

10.
1820年2月28日,两艘俄国考察船“东方”号和“和平”号在海军大尉别林斯高晋的率领下,前往南极探险。这两艘俄国帆船绕南极大陆航行一周,曾九次靠近南极海岸,取得了三百多年来许多国家航海家没有取得的结果——南极大陆总的轮廓。在南极早期发现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为纪念这位俄国航海探险家的功绩,苏联设在乔治岛的科学考察站被命名为别林斯高晋站。  相似文献   

11.
南极冰盖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对全球海平面有重要的影响。有必要测定冰盖在气候变化期中的波动以检测其行为模式。南极冰期的精确起始年代尚待测定 ,且对冰期前的生物数据所知甚少。有关目前南极冰盖随全球气候变暖是生长还是消亡资料并不多 ,特别是上新世和更新世期间的东南极冰盖的稳定性还存在争议 ,对南极冰盖更新世期间变化的了解仅限于罗斯海和横贯南极山脉区。本航次将依据南极大陆边缘钻孔的沉积记录建立冰盖生长和消减的详尽历史 ,并了解冰盖自身对毗邻大洋气候变化是如何响应的。正确地评估南极大陆不同历史时期被…  相似文献   

12.
《海洋世界》2009,(4):5-5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深埋在南极大陆冰盖中的沙尘,可以帮助人类揭开过去气候变化的各种细节。这项由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发现,末次冰期的最冷时期是与南极大陆上浮尘最多的时期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3.
南极冰雪大陆并非人们想像的那样寂寞,每年9 月,正是海豹繁衍产仔时期,我国南极考察队员拍下这样珍贵的景象。  相似文献   

14.
<正>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位于南大洋,距离南极大陆约1700千米,在澳洲西海岸珀斯西南约4100千米的海洋深处。有些岛屿是近南极大陆岛屿中唯一的活火山岛,被称为是"通往地球的窗口",意思是这些火山岛为科学家们提供了观察冰川地貌变化的机会。其中,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又有着与众不同的保护价值,因为这里存在着世界罕见的原始岛屿生态系统,几乎完全没有外来的植物和动物物种,而且人类活动的影响也很少。赫德岛主要由一个叫"大本"的活火山构成,该火山的高度为2745  相似文献   

15.
《海岸工程》2003,22(2)
南极是唯一保持着地球原始生态环境的大陆 ,是地球留给人类不可再生的最后一块处女地。在 1 40 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大陆和环绕其四周的海域 ,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其地质演变、冰川及冰雪的形成机制、特有的高空大气物理现象和南极臭氧洞 ,与我们生息的绿色世界是密不可分的。南极是一个特殊的地区 ,在政治、经济、科学和军事上具有其它地区无可比拟的特殊重要意义 ,因此南极的存在和发展会影响许多国家的利益 ,未来南极的地位将会更加重要 ,各南极协商国更是把南极考察作为特殊的国家政策和战略给予重视和支持。开展南…  相似文献   

16.
南极陨石     
李兆龙 《海洋科学》1986,10(3):66-66
收集和研究南极陨石是南极科学考察的任务之一,对于建立完善的陨石学说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 自1912年澳大利亚人在南极发现了第一块陨石以来,已收集到6000多块陨石,大部分是由日本和美国等考察队收集到的。使人感到吃惊的是,这些陨石几乎都是在南极大陆内部的裸冰带的表面上发现的,而在雪面上或埋入冰中的陨石是极为罕见的。南极的裸冰带分布在海岸地区和大陆内部山脉的周围,其面积不到南极大陆面积的1%。在南极的一些裸冰带,陨石的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两块,已在一个约4000平方公里的裸冰带找到了1000多块陨石。在收集到的陨石中,有5600多块是球粒陨石,只有很少量的铁陨石、石陨石和碳质陨石。最大的陨石超过5公斤,最小的为10克左右。  相似文献   

17.
南极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自7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对这些资源的关注日益增强。 1975年,美国地质勘测局曾估计,西南极罗斯海、威德尔海和别林斯高晋海可发现的石油储藏量为450亿桶,天然气为115万亿立方英尺。苏联水文气象部门估计,南极的石油储藏量将超过阿拉斯加。日本估计南极大陆架的石油为45亿桶,天然气为3.3万亿立方米。这些估计均基于地质上的假设或粗浅的数据,还不足以证明南极确切的油气储量。这些估计数只能称为“假设的资源”。但南极大陆架上存在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勘探和开发南极的  相似文献   

18.
李曾中  袁佳双 《海洋学报》1991,13(6):860-863
人类生存的地球是由不同质态的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及生物圈等共同组成。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南极冰雪盖是地球水圈一个特殊形态组成部分。它由南极大陆上终年不化的冰雪及其周围的海冰所构成。一般认为,南极大陆冰雪反照率变化不大,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较小;而海冰的反照率则变化较大,与大气的相互作用亦较显著。南极四周海冰北界随着经度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别,同时不同年份亦有重大的差异。因此,研究南极海冰北界的变异规律无疑对了解南极冰雪对全球大气环流及天气气候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是南极旅游旺季。自从1956—1957年度首开南极旅游以来,诘难南极旅游的声音从未停息过;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南极旅游人数的迅猛攀升和世界范围内环境意识的增强,南极旅游遭遇了来自各国官方和民间汹涌的批评浪潮。反对者指责南极旅游污染南极海洋环境,损害南极大陆的动植物及其所依附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20.
人类在南极的探索已取得辉煌成就。但人类在南极也有许多障碍尚待跨越——“南极病”就是一例。“南极病”可能是一种心理障碍,但它在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活在南极田里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伊丽沙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维斯托登半岛上,地处南极圈之内,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