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津沙 《海洋世界》2011,(8):33-35
除了埃及金字塔外,陆地上大概没有哪些遗迹保存得比深海沉船更完好的了.从这个角度讲,沉船就是我们探视历史的一扇窗.现在就让我们推开这扇窗,打开那些被尘封的记忆.海底博物馆当沉船以每小时100英里的速度撞击海底,“着陆”的时候很有可能已经面目全非,成为乱糟糟的一团.潜水新手在寻找沉船的时候,很有可能和它擦肩而过,能辨出庐山...  相似文献   

2.
薛钊 《海洋世界》2010,(6):77-80
"海洋是地球上最伟大的博物馆,你不必从海底把东西带上来观赏。‘远程参与’可以把你带到那里,带到现场。真实的遗址远比遗物重要。事实上,从历史遗迹中取走东西会给下一代造成损失。我们现在拥有了技术,可以清楚创造、展示水下博物馆并让人们在家里舒舒服服地探访它们。我们不必要毁坏这个世界来欣赏它。"——罗伯特·巴拉德  相似文献   

3.
薛钊 《海洋世界》2010,(5):78-80
<正>我们为什么忽视了海洋?比较一下美国宇航局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所得到的投入,我们可以看到前者一年的预算足可以支持后者对海洋进行1600年的探  相似文献   

4.
С.  АН 《海洋地质前沿》1996,(8):15-17
海底热液和海水混合时磷与氢氧化铁的共同沉积按现代的概念,海底热液是很多化学元素(其中包括铁)以溶解形态进入海洋的主要源泉之一。不考虑在河—海边界上的损失,河流每年输入海洋190万t溶解铁,而与海底热液一起进入海洋的铁,每年有57万t,为河流输入量的3...  相似文献   

5.
利用海底烃类嗅测仪可以检测到因海底烃类渗漏而在海水中存在的烃类地球化学异常。烃类嗅测仪可检测到的指标主要是甲烷,也包括重烃类气体和芳烃类。利用烃类嗅测仪可以有效地识别海底宏渗漏的存在。海底沉积物的地球化学异常可以指示海底烃类渗漏的存在。通过沉积物柱状取样,地球化学分析和异常解释,渗漏烃来源分析,以及对热成因烃类源区有机质类型、沉积环境、热成熟度、时代以及油气属性等信息的提取,为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和评价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津沙 《海洋世界》2012,(1):62-63
在俄罗斯北极地区,有很多奇特的海洋生物,仿佛来自遥远星球的奇怪生命体。这些看起来像果冻的透明生物,生活在地球上最偏远、环境最恶劣的一片水域,或许正是这种深水生命形式,使得它们成为世界上长相最怪异的一批生物。  相似文献   

7.
沉船考古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水下环境复杂、文物打捞操作困难、海洋人文资料缺失等因素制约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沉船考古工作不仅要对沉船本身及所载器物进行考古发掘,还要结合陆域考古学、海洋学划分重点沉船区域进行系统性发掘研究,对沉船本身及所载器物所处的海底环境和受腐蚀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为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自海上贸易开辟以来,海底沉船就成为神秘的宝藏,吸引着众多探险家.寻宝猎人和考古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估算,在全球的大洋海底,有300万艘船舶在此长眠,有一小部分沉船已经被考古人员发现,但大部分沉船依然在这幽静、昏暗的海底长眠,等待着有缘人。  相似文献   

9.
朵朵 《海洋世界》2011,(4):60-63
《洛杉矶之战》中的男主人公告诫战友:"想战胜这些异形,必须先知道他们的弱点。"深海异形的弱点在哪里?它们、根本、没有!阳光普照洛杉矶,海面波光点点,生活平淡匆忙。当海水突然沸腾的时候,战争降临了。钢筋水泥的都市成为枪炮隆隆的战场,惊恐的哭喊和大厦崩裂的巨响化作城市的新乐章。冷酷屠城与奋起抵抗,人类的噩梦能够醒来么?  相似文献   

10.
在简单巨羽流生成模型基础上,考虑下渗海水对循环热液的稀释作用设计建立了管状模型,旨在讨论下渗海水(在海底普遍存在)对热液循环系统的影响。在保持原模型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代表下渗低温海水稀释作用的D区。模型着重对D区中的低温下渗海水(未经反应区加热)与释放区热液的混合,从而对实现热液稀释的作用进行分析。首先建立系统中两个循环体的控制方程,然后在有限条件下对模型求解,并对求解的结果进行实际意义的分析。主要结论包括下渗区D区作为释放区时,D区释放流体的物质流速已明显大于C区中流体的物质流速,下渗区成为另一个喷溢区;如果在烟囱体下部有裂缝或者其外壳的渗透率较高时,对系统所释放流体的温度、物质通量等指标的估算不能再按常规方法单纯地考虑烟囱体的喷口,因为周围的"高渗区"可能是更大的释放区;对于巨羽流系统,由于释放区C区的压力较小,所以不太可能发生上述情况;具有明显低温流的天然系统不可能位于本模型的参数空间;对热液系统发育的不同阶段应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首先回顾了基于海底缆线的海峡水通量观测理论方法的发展历程,对基于电压测量的水通量反演方法进行了梳理,重点阐述了其中的关键观测要素和主要误差来源。为了提升系统可靠性、摒弃外界因素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感应电流测量的观测方法。对比传统方法,分析了本方法的优缺点,评估了基于本方法的海洋观测系统建设需求和可能性。最后应用本系统建立的一个理想海域——青岛胶州湾湾口各类海洋要素的典型取值范围,通过合理的特征尺度估算和量纲分析,估计了基于电流测量的观测系统中的各类设备的参数要求,其中关键测量器材——电流表至少应满足观测量程覆盖10~(–1)~10~1 m A,观测精度大于1μA,取样频率大于1/60 Hz。在电学测量仪器中,适应本系统要求的器材较普遍,可选择的测量仪器种类较丰富。  相似文献   

12.
与现代海底热液系统所伴生的金属硫化矿床是人类未来矿产资源的可靠储备。热液硫化物矿体形成后,在相对漫长的后期改造过程中,金属硫化物成为深海微生物群落可靠而稳定的能量来源,并遭受着微生物的风化蚀变作用。而这种微生物与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逐渐成为目前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简述了现代海底硫化物堆积体的微生物风化过程研究现状,从当前现存待解决的问题出发,展望了未来几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包括矿体尺度上微生物因素对风化作用的贡献程度及矿物蚀变次序、细胞尺度上的微观成矿机理、氧化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富集及同位素分馏规律,以及涉及到蚀变作用中的微生物种属与有机生物标志物的特征等几个方面,以期加深人们对深海热液环境中微生物与矿物相互作用的理解,同时,为陆地环境中类似矿体的演化规律的研究提供现代视角上的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3.
laura 《海洋世界》2012,(10):20-23
长期以来,火山爆发始终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自然奇观,自地球形成之日起,火山喷发便从未停止过。历史上很多次火山爆发,都会吸引人们亲赴现场,感受并记录那些震撼的画面。古罗马时期,老普林尼为了记下维苏威火山给整个文明带来的冲击,在地中海的小船上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海底火山的爆发作为难以被观测到的景象,更是吊足了世人的胃口。也不乏有幸运者观测到  相似文献   

14.
海底声学底质分类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海底声学底质分类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目前典型的底质分类设备、软件以及可采取的分类方法,探讨了我国开展海底声学底质分类技术研究、开发的可行性与具体实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海底沉积物孔隙度与声速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0,他引:15  
唐永禄 《海洋学报》1998,20(6):39-43
给出大陆架海底沉积层中声速(压缩波)Vp依赖于沉积物孔隙度n的一个新的经验公式,该公式当n=100时,Vp=V0,V0为海底水声速.公式的计算值与我国周边大陆架测量值吻合较好,并将其结果与国内外成果作了对比讨论.  相似文献   

16.
海底滑坡与天然气水合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底滑坡是具有巨大危害作用的海洋地质灾害之一,近来发现其与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有重大的关系。详细分析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和分解对海底沉积物的影响;提出了4种自然因素引起水合物分解,导致海底滑坡的观点;列举了国内外滑坡研究的具体事例;从另外一方面讲,海底滑坡对寻找天然气水合物又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天然海泥(BMFC-0)、外添加葡萄糖的海泥(BMFC-1)和外添加丹皮酚的海泥(BMFC-2)作为底物构建海底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BMFCs),研究外源添加物对BMFCs电池性能及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丹皮酚对海泥中微生物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葡萄糖提高海泥中微生物的产电性能。通路状态下,BMFC-1的阳极电位低于BMFC-0,BMFC-2的阳极电位高于BMFC-0。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BMFC-1阳极生物膜中产电菌电化学活性高于BMFC-0,而BMFC-2产电菌的电化学活性受到抑制;BMFC-1和BMFC-2的阳极相对动力学活性分别是BMFC-0的1.91倍和0.67倍。BMFC-1的平均输出功率密度为7.294m W/m2,分别是BMFC-0(0.875m W/m2)和BMFC-2(0.106m W/m2)的8.3和68.8倍。根据添加物对阳极表面生物膜电容特性影响的分析,提出阳极表面电容性质对电极及电池性能影响的独特机理。  相似文献   

18.
为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防范海底地质灾害和保护生态环境,文章梳理福建省近海海底麻坑的类型和成因,并分析海洋工程与灾害性地貌的联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受板块挤压和海平面波动等的影响,福建省近海海底地形和沉积环境复杂多变,流体活动形成的海底麻坑主要包括单元麻坑、圆形麻坑、拉长形麻坑、链状麻坑和复合麻坑5种类型,在北部泥质区、南部砂质区、河口区和海湾区有不同分布,其成因主要包括海相生物气、生物气和海陆生物混合热解气;应高度重视海洋工程与海底麻坑等灾害性地貌的联动效应,避免发生海底地质灾害和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研究海底峡谷的形成、演化并充分开发利用海底峡谷,通过对国内外海底峡谷分类与识别有关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归纳,综合考虑海底峡谷的多项因素,建立了一套新的分类体系,同时对海底峡谷的识别方法进行了概述分析。新建立的分类体系能够更好地满足海底峡谷的分类要求,海底峡谷识别方法优缺点的总结可为大规模海底峡谷识别提供支持。对海底峡谷分类与识别的研究综述将会为以后的研究以及相关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吴炳昭 《海洋测绘》2004,24(5):65-66
通过海上比对试验,对海底表层底质探测系统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主要测试项目包括底质采样与识别、走航测量、底质识别最大深度和重复一致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