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洛阳龙门地区出露连续的寒武系第三统张夏组碳酸盐岩,层内发育大量的风暴沉积构造,是研究碳酸盐岩风暴沉积的良好剖面。研究区发育了6种典型的风暴相关沉积构造,根据风暴岩的沉积序列,识别出5种风暴沉积岩;研究了该区风暴沉积中遗迹化石,依据遗迹化石的分布特征以及镜下特征,划分出了3个风暴沉积序列层段,识别出6个遗迹属,建立了研究区遗迹化石的风暴沉积分布模式图,得出了研究区沉积环境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棋盘山仲官屯组为一套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广泛发育有干裂、双向交错层理、浪成沙纹层理、B—C层序、波痕、层纹石等特征的潮坪沉积标志,其形成条件应属潮坪环境。此潮坪环境进一步划分为潮上、潮间、潮下等环境。仲官屯组发育有多层风暴流沉积——风暴岩。风暴岩风暴沉积标志清楚,见有冲刷面、粒序层理、丘状层理、倒小字型构造等。依据风暴沉积所处的沉积环境和风暴沉积标志组合特征,将棋盘山风暴岩划分为潮间原地风暴沉积、潮下高能近源异地风暴沉积和潮下泻湖近源异地风暴沉积三种类型。依据风暴岩在潮坪环境中形成和保存条件,提出潮坪环境中的潮坪风暴沉积的探索性模式。  相似文献   

3.
东濮凹陷文南—刘庄地区沙二下亚段浅湖风暴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暴沉积是一种特殊的事件沉积,反映了区域特定时期的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变化.通过区域古地理研究和精细地层对比,探讨了东濮凹陷文南—刘庄地区沙二下亚段沉积时期浅湖风暴沉积证据及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风暴沉积模式.结果表明:沙二下亚段沉积时期湖盆沉积层序主要受气候条件控制,气候频繁变化导致风暴沉积广泛分布、多期发育;风暴沉积主要发育在湖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沉积早期发育在深水区,而到沉积晚期分布范围扩大;风暴沉积一般发生在每期砂组的边界附近,作为短期、等时的一种事件沉积,可以用来作为层序划分的辅助标志;研究区风暴沉积模式主要有Ⅰ类和Ⅱ类两种;Ⅰ类风暴沉积为类深水风暴沉积,发育A-D段沉积的类鲍马序列层序,但粒度要较深水风暴沉积细得多,多见于漫湖沉积环境相对深水区;Ⅱ类风暴沉积不发育Ⅰ类风暴的B和D段沉积;风暴流在风暴停止时越靠近湖盆中央,其沉积特征就越类似深水风暴沉积,反之则越类似Ⅱ类风暴沉积.  相似文献   

4.
风暴沉积(或风暴岩)作为事件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近二十年来得到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其进展推动了事件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的进步。相对于漫长的地史时期来说,风暴作用或风暴事件不过是“瞬间”完成的。然而,正是由于风暴作用可以在短暂的时间内作用于较广大的区域,并在沉积物中留下独特的“痕迹”,才使得风暴岩成为同一盆地内或一定区域内等时对比的一种良好标志,风暴沉积也因此具有重要的地层学意义。 皖北望山组属上元古界徐淮群顶部的一个组,主要出露于皖北宿县栏杆一带,厚约480~560m,主要岩性为含泥质的碳酸盐岩。本文所探讨的风暴沉积层位处于该组中上段,此层位的发现与报道在本区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5.
准中4区块侏罗系头屯河组滩坝及风暴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准噶尔盆地中部(简称准中)4区块侏罗系岩心观察的基础上,考虑粒度分析、薄片镜下观察及古气候恢复成果,认为该区头屯河组沉积时期发育滨浅湖滩坝沉积;以典型风暴沉积构造的识别为基础,提出一种与滩坝相伴生出现的新的风暴岩类型——滨浅湖风暴岩,并建立理想垂向序列模型,自下至上依次为:递变、块状层段(Sa),平行层段、冲洗交错层段(Sb),波状层段(Sc);断续纹层段(Sd)和滨浅湖泥岩段(Se).该类风暴岩发育在正常浪基面之上的滨浅湖地区,与半深湖风暴岩相比,更易遭受后期波浪改造而难以完整保存;因其发育的平面位置不同,滨浅湖风暴岩序列顶底的沉积物可以是氧化色调的滨浅湖泥坪沉积物或是正常的滨浅湖滩坝沉积物.滨浅湖风暴岩的提出完善了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为研究区古地理、古气候特征的恢复提供线索,为滩坝的成因和沉积环境研究提供思路,对准噶尔盆地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河南鲁山县下寒武统辛集组含磷层段中发现了典型的丘状交错层理。其主要类型有两种:包括复合型(削顶式、生物扰动式)和叠加型。它的发现,说明辛集组含磷层段为非正常沉积,而属于风暴事件的产物,剖面序列特征表明此风暴沉积物应属远源风暴沉积。根据丘状交错层理的类型和特点,否定了前人对辛集组含磷层段沉积环境为沙坝-障壁滩的认识,重新确认其沉积环境为受风暴作用明显的陆棚环境。  相似文献   

7.
《地质科技通报》2017,36(5):156-163
识别不同的页岩岩相是非常规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步骤。下扬子地区下寒武统海相页岩沉积于深水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为潜在的页岩气勘探目的层系。划分出下扬子地区XY1井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页岩的岩相类型,并确定了岩相与有机质丰度(TOC)的关系。根据沉积物的岩性、沉积构造、矿物组分、含有物、伽马测井等特征,识别出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页岩段的4种岩相:①纹层状硅岩岩相;②含海绵骨针硅质页岩岩相;③灰质泥岩岩相;④纹层状灰岩岩相。XY1井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页岩形成于深水下斜坡相-盆地相。纹层状硅岩岩相和含海绵骨针硅质页岩岩相沉积于盆地相,沉积界面位于风暴浪基面和碳酸盐岩补偿深度(CCD)之下,缺氧的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纹层状硅岩w(TOC)>10%,含海绵骨针硅质页岩w(TOC)为2%~10%。纹层状灰岩岩相和灰质泥岩岩相沉积于下斜坡相,其沉积界面位于碳酸盐岩补偿深度(CCD)附近或之上,不利于有机质富集,w(TOC)一般小于2%,表明岩相控制了有机质丰度(TOC)。   相似文献   

8.
济阳坳陷细粒沉积岩形成环境及沉积构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膏岩盐、碳酸盐岩分布规律和地层水特征,结合锶同位素、碳同位素和薄片资料,研究济阳坳陷沙四上—沙三下亚段高灰质泥页岩细粒岩沉积形成环境.结果表明:沉积岩属于封闭半咸化—咸化安静湖盆的产物,不仅发育大量代表静水条件的纹层,还发育代表水动力较强环境的交错层理、冲刷面等沉积构造.纹层主要包括波状钙质纹层、水平隐晶钙质纹层、水平亮晶钙质纹层、水平泥质纹层和水平含粉砂泥质纹层,形成主要受气候、盐度、水深及物源供给等因素控制;交错层理和冲刷面为该地区最为特殊的沉积构造,成因与风暴、泥质浊流和絮凝作用有关;脊突构造与泥岩中水快速排出有关.这些沉积构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细粒沉积动力机制研究,也为细粒沉积体系划分、细粒沉积层序地层等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综合考虑陆源碎屑物供给、内源碳酸盐岩沉积、沉积物侵蚀与再沉积、重力流沉积以及构造升降和水平位移等诸多地质因素 ,建立了一个能够模拟各型盆地的综合数学物理方程式。实际可容空间变化往往由多因素复合作用所致 ,尤其湖平面变化与基底构造沉降的叠合。在综合分析研究区实际地质资料的基础上 ,建立了下第三系核三上段沉积时期湖平面变化及基底构造沉降曲线理论模型 ,并求取了其可容空间变化速率曲线。据此 ,采用自行研制的定量层序地层模拟系统 ,模拟了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上段沉积时期可容空间变化过程与陆相层序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10.
利用羌科1井元素录井数据,采用频谱分析方法,综合沉积环境分析及海平面变化,研究北羌塘盆地雀莫错组三段混合沉积层系的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长周期海平面较低的位置,容易形成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的高频混合沉积层系;长周期海平面较高的位置,不容易出现高频混合沉积现象,岩性较稳定。混合沉积发育规律是沉积环境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长周期海平面变化引起沉积环境的变化,产生陆源碎屑输入与碳酸盐岩生产力的变化,控制大尺度的混合沉积发育特征;短周期海平面变化受天文旋回的控制,引起高频海平面波动,产生高频混合沉积层系。同时,不同尺度海平面变化的叠加,控制雀莫错组三段长周期和短周期混合沉积层系发育的相互关系。该研究对认识羌塘盆地侏罗系的地层特征和沉积演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山东沂水沂沭断裂带西部寒武纪地层发育.中、下寒武统岩石地层单位划分4个组9个正式和非正式段。早期为滨海相陆源碎瞩岩夹碳酸盐岩沉积,晚期为滨—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属于陆表海环境,为发育鲕粒摊和藻礁的缓坡盆地相模式.划分出七个三级沉积旋回.通过对比表明:沂水西部与复州地区中下寒武统岩石地层单位相当、沉积环境相似,为郯庐断裂带左行平移量估算及沉积古地理恢复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2.
沾化凹陷桩西地区沙三段-沙一段沉积时期构造复杂,沉积类型多样。在研究区17口取心井岩心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测井、录井等资料,对桩西地区沙三段-沙一段的扇三角洲、浊积岩和滩坝等沉积体特征及演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选取砂砾岩厚度、砂砾岩百分含量、碳酸盐岩厚度及生物灰岩百分含量分布等单因素,对桩西地区沙河街组不同层段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探讨了其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桩西地区沙三段沉积时期在靠近长堤断层的湖盆边缘沉积扇三角洲砂体,在湖盆中心同生断层下降盘沉积浊积岩砂体;沙二段沉积时期在靠近长堤断层的湖盆边缘沉积扇三角洲砂体,在桩西潜山周缘和研究区西北边缘处沉积互层的砂质滩坝和生物滩;沙一段沉积时期主要在靠近湖盆边缘沉积生物滩和湖相碳酸盐岩,在湖盆中心部位沉积泥岩和油泥岩。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娄烦县新开铝土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特征的研究,及对其矿床成因分析,可知,该铝土矿位于奥陶系碳酸盐岩侵蚀面上的一水硬铝石沉积铝土矿矿床,即我国华北地区统称的G层铝土矿;含矿岩系为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一段;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基底的碳酸盐岩风化残积物钙红土,经沉积成矿;娄烦新开铝土矿床为一矿体厚度中等、品位较好的小型铝土矿床.  相似文献   

14.
桂西乐业地区二叠系荷叶藻风暴岩的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叠系荷叶藻风暴岩在广西属首次发现。它广泛发育在乐业背斜构造的二叠系中。本文通过对两条典型剖面研究,论述了风暴岩的层序、沉积特征、组合类型及其分布,并探讨其沉积模式。认为:该风暴岩主要产于下二叠统栖霞组中部和茅口组底部两个层位的生物屑灰岩中,由荷叶藻及其它生物屑构成各种风暴沉积特征(如粒序层、平行层、丘状层、底面构造……),风暴沉积形成于孤立碳酸盐台地环境,并具有从台缘→台地中心、由近积风暴岩→远积风暴岩→次风暴岩分布规律。指出风暴岩的发现不仅具有沉积学意义,而且对二叠系的地层对比和藻灰岩的成因提供了依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宁武县西红河铝土矿区地质特征的研究,可知:铝土矿为位于奥陶系碳酸盐岩侵蚀面上的一水硬铝石沉积铝土矿矿床,即我国华北地区统称的G层铝土矿;含矿岩系为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一段;铝土矿成因类型为碳酸盐岩古风壳钙红土沉积的矿床;西红河铝土矿床为一矿体厚度中等、品位较好的中型铝土矿床。  相似文献   

16.
对山东平邑盆地柏林剖面古近系卞桥组一段19件湖相碳酸盐岩样品的岩性特征、碳氧同位素特征、主量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平邑盆地古近系卞桥组一段的岩性从地层底部到顶部整体变化依次为粗碎屑岩、核形石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颗粒灰岩、泥晶灰岩/泥灰岩。碳酸盐岩δ~(13)C值主要为-3.5‰~-2.5‰,平均值为-2.9‰;δ~(18)O值主要为-8.5‰~-6.5‰,平均值为-7.6‰;碳氧同位素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说明平邑盆地在古近系沉积时期是水体停留时间较长的封闭性湖泊系统。碳酸盐岩Sr/Ba值主要为0.25~31.55,可以认为平邑盆地古近系沉积时期水介质主要为咸水环境;Mg/Ca值主要为0.004 2~0.011 9,结合氧同位素组成,反映平邑盆地古近系沉积时期的古气候变化经历了潮湿环境→半干热环境→干热环境3个阶段。根据岩性序列垂向演化及薄片特征,可以推断出平邑盆地在古近系卞桥组一段沉积时期,湖盆水动力随着地层变新而减弱,湖盆水体逐渐由高能转入低能环境。  相似文献   

17.
晚寒武世,华北地台不仅为克拉通内稳定的浅海沉积环境,且处于低纬度赤道飓风带控制之下,风暴作用频繁,风暴沉积极其发育,在该区的上寒武统地层中留下了丰富的风暴沉积记录。风暴岩广泛分布于九龙群炒米店组,据砾屑来源与其沉积环境,砾屑灰岩(风暴岩)分为原地型砾屑灰岩和异地型砾屑灰岩。结合该区的风暴沉积特征,将风暴成因的砾屑灰岩形成机制概括为风暴涨潮流—回流、风暴漫流和风暴旋流3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广西泥盆纪早埃姆斯期盆地相和台地相两条含矿岩系剖面的研究,认为:早埃姆斯期沉积事件主要是风暴事件、缺氧事件和生物礁的兴衰交替和消亡在盆地、台地环境中反映不尽相同;根据沉积事件的发生、发展可划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由弱到强的周期性风暴事件,在缺氧环境的盆地中形成一套呈黑色的含碳质角砾状泥岩、碳质泥岩、硅质岩互层的岩石组合与石煤、钒银(铀)矿床共生,而在台地边缘相中形成一套礁、滩、坪、凹交替的碳酸盐岩和风暴岩与成岩—后生铅锌矿床共(伴)生。晚期,为海侵缺氧事件,在盆地中表现为一套呈黑色的含碳质泥岩与石煤、沥青煤共生,而在台地边缘相中表现为碳质泥岩益复礁云岩组合与成岩型铅锌矿床共生。因此,研究沉积事件与矿产关系,对于泥盆系沉积、层控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根据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压汞实验、物性参数测定,结合岩心、测井资料对储层进行精细描述,分析巴什托油气田石炭系巴楚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巴楚组为碳酸盐台地沉积,主要发育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两种亚相,巴楚组上段生屑灰岩段为巴什托石炭系油藏主要储层,岩石类型以泥晶云岩、粉晶云岩等碳酸盐岩为主;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孔隙、孔洞、裂缝三大类,其中白云岩段为细喉、中孔—中渗孔隙型储层,灰岩段为微细喉、低孔—低渗裂缝型储层。储层发育受多种因素影响,沉积相是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优质储集相带集中在白云岩段的局限台地云坪、灰云坪微相中;溶蚀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形成大量次生溶孔,改善白云岩段储层储集性能;构造作用产生的裂缝为溶蚀作用提供渗流通道,提高储层渗透性。研究结果为巴什托碳酸盐岩储层勘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四川渠县三叠系膏盐产于碳酸盐岩中,二者交互沉积,具明显的旋回性。根据岩性组合、生物组合、沉积构造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该区碳酸盐岩形成于潮下至潮上的各种环境,而膏盐则主要沉积于潮上带的浅水盆地和大陆盐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