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万堂 《甘肃地质》2002,11(2):93-96,86
兰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地学旅游资源丰富 ,根据其形态特征、自然属性及成因 ,可分为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地质遗迹等几类。加强地学科普宣传 ,发展地学科普旅游 ,不仅可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打造地球科学文化 ,还可宣传兰州 ,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广东乐昌金鸡岭地质公园以丹霞地貌与喀斯特地貌为主,兼具地质剖面、地质构造、水体等地质遗迹景观,生态环境良好,具有较特殊的地学意义,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地质公园。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分布广,成因类型多样,主要有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地质(体、层)剖面、地质构造、环境地质遗迹景观5大类、8类、9亚类,共计83处景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目前查询地学信息资源的部分主要工具,主要的水资源与环境地学信息数据库的分布格局,提供了相应的网址和主要地学信息库的特征;同时也对互联网上分布的有关地学应用软件系统,地学教育资源等作了简要介绍。这些内容不仅给我国地学研究,特别是从事大尺度地学环境、水资源研究的人员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也可以帮助初步接触网络的地学研究人员了解目前地学资源信息库的发展现状和水平,促使我国地学环境信息库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地质背景与信阳茶叶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平  吴宏伟 《岩矿测试》2007,26(4):313-316
从地学角度分析了信阳毛尖茶叶产地的地质背景对土壤中元素组合、土壤类型和地貌景观的影响,探讨了地质背景与茶叶主要品质的关系,认为花岗岩母质土壤,海拔300~800m高,有一定坡度、植被茂盛的环境适宜优质信阳毛尖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强笑笑 《地质与勘探》2021,57(3):640-646
为了推广地质景观素描在地质公园的应用,提升地学旅游品味与质量,本文以素描为例,对地质景观的艺术展示技术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地质景观素描的特点及其与传统地质素描的区别。按照所绘制景观形态的不同对地质景观素描进行了分类,系统阐述了地质景观素描的绘制原理和方法,并以敦煌雅丹地貌为例展示了地质景观素描的具体绘图步骤与技巧。地质景观素描是对具有观赏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地质遗迹景观的绘制,既注重表达地质景观深层的科学内涵,又注重艺术性与生动性。此外,本文就地质景观素描在地质公园中的应用也进行了讨论,主要包括地质公园推广宣传、地质公园解说牌、地质公园纪念品、地质公园网站以及地学科普,并针对这些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长宁石林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最具代表性的景观资源是岩溶地貌,有溶洞、石林、天坑、漏斗、地缝、暗河、瀑布等,并有其他多种配套景观资源。这些地质景观资源具有重要的地学科研和美学观赏价值,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7.
董茜  李江风  方世明  马筱 《地球学报》2015,36(6):799-806
湖北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是以(秦岭)造山带地质构造为特征的构造地貌及山地生态综合性地质公园。公园内地质遗迹和景观类型多样,共包括地质(体、层)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矿物与矿床、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环境地质遗迹景观7个大类、20个类共100多处地质遗迹景点,其中世界级地质遗迹景观共计5处。在前人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就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的地貌学、构造地质学、地层岩石学、化石及古生物等方面的地学意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湖北神农架世界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种类丰富,具有较高的科研、科普价值,园内多处地质遗迹具有全球对比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详细论述了千岛湖西部旅游资源的特点,据其功能发为水文景观,生物景观,地学景观,地史遗迹,休闲渡假,人文景观和土特产品7大类,并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提出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9.
贵州旅游地学资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沛 《贵州地质》2000,17(3):213-217
根据贵州特点,将贵州旅游源分为9大类:地学景观类,地学遗迹类,水文景观类,运动、疗养、休闲、度假类,天象景观类,生物景观类,人文景观类,民族风性类和土特产品类。为合理开发和保护贵州旅游资源,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达古冰山地质公园以现代山地冰川地貌景观为核心,辅以古冰川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和冰水堆积地貌景观,融类型丰富、规模宏大的地表碳酸盐岩钙华堆积地貌、各类水体景观和构造地质遗迹资源为一体。通过对各类地质遗迹进行分析,探讨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地学意义。研究表明,该地质公园在冰川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岩溶地质学、和岩石学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极为典型的地学科普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四川地质学报》2019,(1):169-172
达古冰山地质公园以现代山地冰川地貌景观为核心,辅以古冰川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和冰水堆积地貌景观,融类型丰富、规模宏大的地表碳酸盐岩钙华堆积地貌、各类水体景观和构造地质遗迹资源为一体。通过对各类地质遗迹进行分析,探讨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地学意义。研究表明,该地质公园在冰川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岩溶地质学、和岩石学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极为典型的地学科普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什邡县、彭州市、都江堰市、汶川县等地,分布着诸多的旅游景点,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集山景、水景、生景、气景和文景的旅游片区。根据景点的开发情况和地质地貌景象特征,可以划分为已开发旅游景区、待开发旅游景区、地学景观资源区三大类。本文对待开发旅游景区、地学景观资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详细论述了千岛湖西部旅游资源的特点,据其功能划分为水文景观、生物景观、地学景观、地史遗迹、休闲渡假、人文景观和土特产品7大类,并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提出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震是一种对人类造成难以抗拒危害的自然灾害,也留下了珍贵的地震遗迹景观。对四川叠溪地震遗迹系统调查,明确以串珠状堰塞湖、半埋状蚕陵重镇遗址等保存系统完整,类型典型多样的地震遗迹景观,分为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环境地质遗迹景观5大类。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典型和宏大的地震遗址之一。通过地震遗迹国内外对比分析,在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地震学、次生地质灾害与防治学以及经济地质学方面,具有极高的地学意义。为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震活动规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现场证据。  相似文献   

15.
地震是一种对人类造成难以抗拒危害的自然灾害,也留下了珍贵的地震遗迹景观。对四川叠溪地震遗迹系统调查,明确以串珠状堰塞湖、半埋状蚕陵重镇遗址等保存系统完整,类型典型多样的地震遗迹景观,分为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环境地质遗迹景观5大类。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典型和宏大的地震遗址之一。通过地震遗迹国内外对比分析,在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地震学、次生地质灾害与防治学以及经济地质学方面,具有极高的地学意义。为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震活动规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现场证据。  相似文献   

16.
地震是一种对人类造成难以抗拒危害的自然灾害,也留下了珍贵的地震遗迹景观。对四川叠溪地震遗迹系统调查,明确以串珠状堰塞湖、半埋状蚕陵重镇遗址等保存系统完整,类型典型多样的地震遗迹景观,分为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环境地质遗迹景观5大类。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典型和宏大的地震遗址之一。通过地震遗迹国内外对比分析,在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地震学、次生地质灾害与防治学以及经济地质学方面,具有极高的地学意义。为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震活动规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现场证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洛阳市旅游资源的分布特征,详述了该市自然景观形成的机理及其主要演变阶段的特征。作者根据地学基础原理和研究成果,提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该市旅游资源、正确处理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关系、科学规划景观(点)组合及运用地学成果寻找并评价开发新景点等4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金坛市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包括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产地与古文化遗址、地质构造形迹、地质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岩溶洞穴、矿产产地与观赏石景点8大类。对其应遵循原态保护的原则,以茅山风景名胜区为重点,因地制宜地开展有特色的大众地学科普旅游,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四川华蓥山构造岩溶地质公园地质景观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曹俊  彭东 《四川地质学报》2004,24(2):121-125
华蓥山地质公园地质景观丰富,为不同阶段岩溶作用的产物。地表石林以高登山石林为代表;地面湖泊天池为四川省最大的构造一高位岩溶湖泊;地下岩溶洞穴在园内分布有上百处。此外,华蓥山大断裂是四川盆地内最重要的基底断裂之一,在园区连续出露40km以上,故其是研究此断裂的最好地区。该地质公园内地质景观具有重要的地学科考价值,其美学价值和观赏性也极具特色,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丰富的岩溶洞穴资源的开发,目前多处于供观赏形态的初期阶段,未赋予旅游地学内涵。将岩溶洞穴堆积研究与旅游地学相结合,不仅可恢复洞穴古水文状况,探究洞穴成因,具有科学研究价值;而且可以指导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保护这些地质遗迹,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