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孢粉相是反映沉积物及其成岩作用环境的沉积有机质组合。为了评价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中下侏罗统烃源岩生烃潜力,对中下侏罗统孢粉相进行了详细研究,基于有机质组份的鉴定和统计,将中下侏罗统划分为5个孢粉相带:第Ⅰ孢粉相带为煤质—具结构陆生质有机质组合,分布在小煤沟组;第Ⅱ孢粉相带为无定型有机质组合,分布在大煤沟组1段;第Ⅲ孢粉相带为煤质—草质有机质组合,分布在大煤沟组2~4段。第Ⅳ孢粉相带为无定型—草质有机质组合,分布在大煤沟组5段;第Ⅴ孢粉相带为无定型—半无定型—结构水生质有机质组合,分布在大煤沟组第7段。大煤沟组第1段、第7段烃源岩孢粉相带有机质类型最好,是最有利的生油气层段,其次是大煤沟组第5段,其它层段生烃潜力差。  相似文献   

2.
冀北滦平盆地火斗山乡张家沟大北沟组一大店子组剖面连续、出露好、沉积序列全、化石十分丰富。介形类的研究可划分为1个延限带、4个组合带和7个亚带。其中第1(Luanpingella-Torinina-Eoparacypris)组合带及所包含的1、2(Luanpingella posta-cuba和Torininaobesa)亚带,分布于大北沟组,显示了晚侏罗世晚期的特征。第Ⅱ一Ⅳ(Yanshanina-Cypridea-Rhinocypris,Cypridea-Yanshanina-Timiriasevia和Cypridea sulcata-C shanyingensis)组合带及所包含的3-7(Cypridea stenolonga,C xitaiyangpoensis,Cluanpingensis,Csulcata和Cshanyingensis)亚带分布在大店子组,Cypridea开始并相继大量出现和繁盛,明显地具有早白垩世早期的特征。故侏罗系—白垩系的界线应置于第1组合带与第Ⅱ组合带,即第2亚带与第3亚带之间。  相似文献   

3.
梁钢 《江西地质》1995,9(1):52-61
江西万年虎家尖银金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双桥山群第四岩组内,严格受一组东向韧性剪切带内的构造挤压破碎带控制,矿区恺恬矿化硅化破碎带10余条,其中Ⅶ,Ⅵ等矿带具工业利用价值。主要有用组分为银,伴生有用组分为金,铅,锌及硫等。矿床规模巨大,达中一大型,本文着重阐述矿床的矿化特征,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桐庐沈村剖面船山组,主体为深灰色泥晶灰岩,厚138.77m,与下伏地层黄龙组、上覆地层梁山组均呈整合接触,是一个跨系的岩石地层单位。在该组中划分出5个化石带:下部为①Streptognathodus elegantulus牙形刺带和②Triticites subcrassulus(ting)带,归属逍遥阶;中部为③sphoeroschwagerina subrotunda(ting)带,归属紫松阶;上部为④EoparcoCusulina pseudosimplex(ting)带和⑤Sweetognathus paraguizhouensis牙形刺带,归属隆林阶。石炭系与二叠系的界线位于Triticites subcrassulus带与sphaeroschwagerina subrotunda带之间,即沈村剖面第15层与16层之间。船山组可划分出3个正层序(Os)和7个四级层序(Ss),主要成岩环境为潮坪相、台地相和台地边缘相3种类型。对船山组中-上部高频旋回研究显示,每个米级旋回层时限约0.3Ma,主要受地球偏心率长周期400ka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根据地层中类化石的分布规律 ,福建沙县船山组地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 5个化石带 :5 ) Eoparafusulinapararegularis带 ,4 ) Sphaeroschwagerina sphaerica带 ,3) Zellia chengkungensis带 ,2 ) Pseudoschwagerina miha-ranaensis带和 1) Triticites shikhanensis compactus带。通过与邻区及我国华南部分地区的对比 ,认为本区含第 2至第 5个类化石带的船山组上部地层的地质时代应为早二叠世早期 ,石炭系 -二叠系界线位于 Pseudoschwagerinamiharanaensis带之底  相似文献   

6.
华北地层大区东南区寒武纪早期地层对比与统一划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华北地层大区东南区的寒武纪早期地层 ,宜统一划分为6个三叶虫化石带(Shantungaspis,Yaojiayuella ,Qiaotouaspis,Redlichia(Pteroredlichia) ,Megapalaeolenus和Hsuaspis)和3个组(毛庄组、馒头组和猴家山组)。毛庄组包含Shantungaspis带 ,Yaojiayuella带和Qiaotouaspis带一部分 ,馒头组包含Qiaotouaspis带大部分、Redlichia(Pteroredlichia)带和Megapaeolenus带 ,猴家山组仅含Hsuapis带。前2带属毛庄阶 ,第3、4带属龙王庙阶 ,后2带属沧浪铺阶。中、下寒武统界线划在毛庄阶与龙王庙阶即Yaojiayuella带与Qiaotouaspis带之间。毛庄组属下—中寒武统 ,其它2组属下寒武统。按各组的岩层组合特征 ,统一划分为15个岩性段  相似文献   

7.
广西玉林早泥盆世早期腕足动物生物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玉林樟木地区早泥盆世北均塘组、良合塘组、樟木组35属48种腕足动物演化和地层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6个腕足动物生物带(自下而上):1.Quadrithyrinaexpansa-Prodavidsoniamirabilis带;2.Grayinamagnificaguangxiesis-Schizophoriasulcatina带;3.Reticulariopsiscostatus带;4.Grayinamagnificasinica带;5.Quadrithyrisrobusta-Boucotia带;6.Qrientospiriferwangi带。依据国际对比和与笔石的层位关系认为:第1-3带为晚洛赫柯夫期,并且1、2、3带很可能分别相当晚洛赫柯夫早、中、晚期;第4带为早布拉格早期;第5、6带分别相当中、晚布拉格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山东济南市九龙山剖面为主剖面,考察了山东、河北、安徽、辽宁等地的12条剖面,经对比和综合研究,对崮山组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进行了重新界定。崮山组底界以灰色或青灰色页岩夹灰色薄层瘤状灰岩出现为标志(在九龙山剖面为第93层);而顶界划在浅灰色竹叶状灰岩夹页岩之上,以暗红色和深灰色薄层含海绿石灰岩的底部(在九龙山剖面为第152层)作为炒米店组的开始。在华北地台的东区,本研究将崮山组(自下而上)划分为9个三叶虫带(组合带):Damesella paronai-Ajacicrepida ajax组合带;Damesella paronai-Teinistion typicalis组合带;Wongia (=Cyclolorenzella或Jiulongshania) rotundata带;Wongia triangulata带;Wongia subcylindrica带;Wongia regularis带;Neodrepanura-Liostracina tangwangzhaiensis组合带;Neodrepanura premesnili带和Diceratocephalus armatus...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泥河湾盆地43条剖面和6个钻孔晚新生代地层和微体古生物(介形类和有孔虫)的调查研究,发现非常丰富的介形类,计26属70余种,有孔虫4属4种,其中介形类自下而上可明显地划分为5个组合带:(1)Potamocypris plana-Candoniella-Ilyocypris组合带;(2)Leucocythere-Ilyocypris-Candoniella组合带;(3)Leucocythere-Cytherissa-Limnocythere组合带;(4)Ilyocypris-Limnocythere flexa-Limnocythere dubiosa组合带;(5)Limnocythere dubiosa-Limnocythere sancti-Patricii-Ilyocypris组合带。按以上5个介形类组合带的分布,第1组合带及所含地层红崖村组和石匣组的时代为上新世;第2~4组合带及所含地层泥河湾组的时代为早更新世;第5组合带为中-晚更新世,分布于虎头梁组和许家窑组,虎头梁组置中更新世为宜,许家窑组为晚更新世。根据5个介形类组合带和有孔虫的分布及介形类的始现、繁盛、兴衰的演替特征,对泥河湾古湖和盆地的形成经历了上新世的起始,早更新世早期的扩展,中、晚期稳定、发展、湖面最大,中更新世向西部退缩和晚更新世消亡、桑干河水系形成五个发展阶段的演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十红滩矿区西山窑组沉积、砂体特征和西山窑组层间氧化带纵横展布规模、规律及层间氧化带前锋与铀矿化的关系,尤其对西山窑组第二岩性段、层间氧化带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分析了氧化带形成的地质背景;总结了十红滩铀矿床各矿带的空间展布、矿体形态、规模、铀矿化特点;认为在该矿区西山窑组第一、第二、第四岩性段中有望找到新的铀矿床.  相似文献   

11.
青城子矿田小佟家堡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佟家堡子金矿床产于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第四,五层之间的互层带和大石桥组三段五层与盖层组地层的接触面上。矿化类型为含金黑云变粒岩型,含金硅质岩型。矿体受层滑断层控制呈层状,似岐状,地持特征和测试数据显示,容矿岩石黑云变粒岩,硅质岩 辽东裂谷中晚期海底火山-喷流作用形成的地质体。  相似文献   

12.
采自广东南澳韧性剪切带和莲花山韧性剪切带的6个单矿物的40Ar/39Ar年龄谱数据可分为3组:151~162Ma、117.5~129.7Ma、66~97Ma。第1组年龄代表较深层次逆冲、褶皱和动热变质的时代,该期间沿莲花山断裂带开始出现火山活动;第2组年龄(2/3样品40Ar/39Ar坪年龄值集中于这一组范围内),代表强烈韧性剪切、左行平移兼逆断层活动的时代,即韧性剪切带的形成时代,此期在南澳断裂带还发生了混合岩化和花岗岩化作用;第3组年龄代表后期热扰动,即韧脆性转化、右行平移正断层活动和地壳伸展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山东省淄博地区太原组小有孔虫类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出小有孔虫11属22种及部分未定种。根据有孔 虫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建立了两个小有孔虫化石组合带:IBradyina-Plectogyra 组合与IITetrataxisNodosaria-Palaeotextularia 组合。通过与邻区及华中华北其它地区的有孔虫进行对比,并结合前人对本区 类化石的研究结 果,确定了各组合带的地质时代:太原组小有孔虫动物群第I组合带地质时代归为晚石炭世,第II组合带地质时代归为早二 叠世,其层位相当于山东地区太原组 类Pseudoschwagerina带之底。  相似文献   

14.
冀北滦平张家沟大北沟组—大店子组的剖面连续、沉积序列完整、介形类化石十分丰富,可分为:Ⅰ.Luanpin-gella-Eoparacypris-Pseudoparacypridopsis,Ⅱ.Yanshanina-Cypridea-Rhinocypris和Ⅲ.Cypridea-Yanshanina-Timiriasevia3个组合带。Ⅰ组合带分布在大北沟组,显示了晚侏罗世晚期的特征,Ⅱ、Ⅲ组合带分布于大店子组,Cypridea开始大量出现,明显地具有早白垩世早期的特征,故侏罗—白垩系的界线应置于第Ⅰ组合带与第Ⅱ组合带之间,即大北沟组与大店子组之间。两组间的砾岩和砂砾岩在张家沟剖面已相变为砂泥岩互层,其间未找到生物化石的岩层厚度,由大店子东沟剖面的56m至张家沟剖面已减少至仅为9.11m,张家沟剖面优于井上—大店子东沟剖面,可作为中国北方陆相侏罗—白垩系的界线层型剖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浅谈苏阿苏地区构造特征和铀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种明  王保群 《铀矿地质》2002,18(5):273-277
苏阿苏地区划分为南部向斜带、中间凸起带和北部单斜带3个次级构造单元。章认为铀成矿作用发生在这些次级构造单元形成之后,且具有找矿前景的是南部向斜带水西沟群第Ⅱ、Ⅲ、Ⅴ、Ⅶ旋回砂体和北部单斜带水西沟群第Ⅰ、Ⅱ、Ⅲ、Ⅴ旋回砂体及小泉沟群砂体,从容矿层位连续性、分布面积、砂体特征及层间氧化带发育特征等成矿条件看,北部单斜带铀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均优于南部向斜带。  相似文献   

16.
松科1井是中国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井,由松科1井南孔和松科1井北孔组成,获取了嫩江组888.18m长的完整岩芯资料。通过对嫩江组1550块岩芯样品的热退磁和或交变退磁分析,获得了嫩江组完整的古地磁极性剖面,即由嫩江组下部的正极性带和其中、上部的反极性带构成。综合浮游有孔虫产出层位的地质时代分布、嫩江组二段斑脱岩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和嫩江组磁极性带构成分析,认为嫩江组二段下至嫩江组一段的正极性磁条带对应于地质年代表中白垩纪静磁带CNS(C34n带)上部,嫩江组二段中部至嫩五段的反极性带对应于白垩纪静磁带之上的第一个反极性带C33r,嫩江组对应的地质时限为中Santonian期至早Campanian期。  相似文献   

17.
甘肃小西弓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小西弓金矿矿体产出特点与规律,认为金矿化受韧性剪切带,老地层,后期脆性断裂等多重因素控制,前长城系西尖山群第四岩组的二云片岩,绢云石英片岩是成矿的主要物质来源和直接的赋矿围岩,华力西期的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是成矿的热动力来源,区域性杨圈沟-西尖山-华窑山大断裂和小西弓-乌龙泉韧性剪切带具有切割深,活动时间长的特点,是成矿的导矿构造,发育于小西弓-乌龙泉韧性剪切带之上的3条次级韧性剪切带和叠加其上的脆性断裂提供了流体运移的通道和容矿空间,矿床属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多因复成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18.
上海粘性土剪切带倾角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李蓓  赵锡宏  董建国 《岩土力学》2002,23(4):423-427
采用可量测局部侧向应变的平面应变仪,对上海地区第(2)层褐黄色粉质粘土和第(6)层暗绿色粉质粘土的原状土样,进行固结不排水平面应变压缩试验,观察土样的局部化变形过程,量测剪切带倾角,研究剪切带倾角随固结压力的变化情况,计算剪切带倾角的传统土力学理论解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根据剪切带内局部剪胀角的近似估算,初步研究剪切带内的变形机理,认为剪切带的形成与孔隙水的运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第四纪气候演化的非线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原  李智明 《沉积学报》1996,14(3):169-181
南沙群岛及其邻近海区近18.5万年以来气候与环境非线性研究表明曾发生三次明显气候转变,形成四个映射区。其中氧同位素第5期与第4期转变较明显,其次是氧同位素第6期与第5期的转变,最后是第3与第2期之间的变化,这与全球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得到了氧同位素和古生物资料的进一步印证。半深海-深海海底沉积物有机质演化阶段在海进海退过程中表现出垂直分带和非线性变化。上陆坡以氧化堆积带为主,有机质供给多、但消耗迅速且水动力相对强;中陆坡为利于有机质保存的还原带;下陆坡为有机质缩合阶段,陆坡下缘-远洋为有机质沉降氧化带与沉积埋藏阶段的植烷形成带。这几个带在古气候、古海平面非线性变化中是沿海底向上或向下迁移的,其变化是非线性的。  相似文献   

20.
86号带是一复杂的控矿断裂构造组带,是希望矿床主要的储矿构造带。文中提出并阐述了86号组带的概念,以及组带沿走向和倾向呈有规律而不均衡的展布特征;矿体产出幅度。密集部位,矿段划分,富铀矿展布特征;铀矿富集的特殊构造组合和变异部位特征;以及以富矿为主的西矿段向西南侧伏部位和构造交接复合夹持部位,是今后深部探查研究重点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