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瑞士联邦工业大学地质研究所许靖华教授和原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何起祥讲师等十九名作者联合在《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2年第一期撰文,题为“白垩纪末期生物大批死亡引起的环境变化及其演化意义”,并在美国科学院和月球行星协会举办的“巨型星体冲击作用与地球的演化”学术讨论会,报告了他们在这方面的最新成果(美国地质学会190专辑)。  相似文献   

2.
王学印  王森林 《现代地质》1994,8(2):236-237
对阿拉善地区白垩纪末地球大灾变的初步认识王学印,王森林(中国人民解放军84994部队银川750021)1977~1982年,在内蒙西部的阿拉善地区实施水文地质普查和牧业供水勘察时发现,在部分钻孔岩芯中有特异岩性层。在中蒙边界南部乌力吉的乌8号钻孔中发...  相似文献   

3.
4.
地外撞击作用与地球灾变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撞击理论是美国物理学家Alvarez等(1980)根据白垩系-第三系(K/T)界线粘土层中发现的贵金属元素铱的异常所提出的。十几年过去了,科学家们围绕着这一理论开展了广泛的争论和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到目前为止,在世界各地白垩系-第三系界线上发现的异常已有百余处。不少地方还发现了冲击变质矿物和冲击层。研究还发现显生宙来以生物的大量绝灭和地外物体的撞击具有近乎一致的周期性,大约为26Ma。最  相似文献   

5.
包括地外事件在内的地球中阵发性的意义重新引起了18世纪均变论与灾变论之间的论争。看来有些前寒武纪构造热事件可能关系到和代表着大直径(Dp10km)抛射物大型撞击的最终效果。特别是,影响到构造上活动、地热上活跃的即硅镁壳下厚度小于20km的地区,可望引发区域性及全球性的亚岩石圈扰动、岩浆突发作用和大岩浆省的形成。对地壳活动带大型撞击的结果可能难以与完全由内因触发的事件相区别,因为①由撞击反应的地幔绝热熔融形成的、热传导能够广泛的再结晶和有关的变形覆盖初始冲击变质效应;②隆起地区的剥蚀、埋没和俯冲可能使初始撞击效应广泛消失。因此最终的,包括滑塌堆积、混杂堆积、浊积沉积、微波陨石(microtextite)及微晶柱(microcrystite)(气化小行星和标准物质的球粒冷凝液)与地球化学异常一起提供了揭示前寒武纪撞击史的钥匙。主要撞击事件撞击期的论据可从保存的撞击标志、岩墙群、火山岩序列及碱性侵入岩的同位素年龄值分布直方图的热峰值的比较中获取。文章对前寒武纪地壳记录中这些事件标志的确认有两个前途:①用西澳具有保存良好的太古宇至新元古界(215~1Ga)的约2000km2的Pilbara克拉通地区为例进行区域研?  相似文献   

6.
刘祯 《吉林地质》2001,20(3):64-68
本文根据应力与应变原理对地球上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灾害发生原因的不同,将其分为一般灾害和特殊灾害两种类型。本文还介绍了每种灾害类型的特点,危险及其相互关系,通过综合研究,掌握了地球上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后,人类对各种灾害的预防工作就会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7.
Glik.  AY 《地学前缘》1997,4(3):23-46
包括地外事件在内的地球中阵发性的意义重新引起了18世纪均变论与灾变论之间的论争。看来有些前寒武纪构造热事件可能关系到和代表着大直径抛射物大型撞击的最终效果。特别是,影响到构造上活动地热上活跃的即硅镁壳下厚度小于20km的地区,可望引发区域性及全球性的亚岩石圈扰动,岩浆突发作用大岩浆省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文章讨论了岩石圈的联合古陆事件,生物圈的重要生物类别的出现,生物爆发事件和集群绝灭事件中,水圈和大气圈的海平面变化事件和气候的变冷,变暖事件。联合古陆事件包括陆核型联合古陆,初始原地台型联合古陆,成熟原地台型联合古陆,地台型联合古陆和大陆型联合古陆事件;生物圈事件包括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后生动物,带壳后生动物的出现事件,寒武幻生物大爆发事件,奥陶纪-志民之交,晚泥盆世弗拉斯-法门期之交,二叠纪-三  相似文献   

9.
白垩纪末期生物大批死亡引起的环境变化及其演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SDP 524区中生代最晚期和第三纪最早期的沉积物中,保存着白垩纪末期环境变化和生物演化的详细纪录。我们对该孔进行了加密取样,样品间距大致相当于100年或1000年的时间间隔,同时对样品进行了碳酸盐含量、微量元素成分及碳氧同位素分析。我们所得到的数据可以解释为白垩纪末期生物大批死亡的结果,当时大量远洋地区的生物扫地以尽。养料锐减导致部分从河流带来的溶解CO_2转移到大气圈,致使在长达40,000年的时间内,空气中的CO_2剧增。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就是氧同位素所揭示的温度升高的原因。 第三纪最早期沉积物中,包括来自“白垩纪生物群”中的化石,有的已经过再沉积作用,有的则是这场灾难的最后幸存者。我们的资料表明,大量远洋生物的灭绝是在第三纪最早期的不利环境中发生的。而这种异常的环境则是生物大批死亡的结果,且持续有几千年之久。恐龙就是因为温度灾难性升高产生的热异常而灭绝的。 大洋中生物大批灭绝的原因,与巨大的天外星体的陨落有关,界线附近的铱异常即其标志,我们的资料与许靖华不久前发表的彗星冲击说是不抵触的。  相似文献   

10.
巨大撞击对地球演化的系统灾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巨大地外物体撞击事件对地球产生的一系列剧烈灾变效应,包括撞击事件诱发或产生的各类地质作用变化、古气候波动、古生物灭绝和古地磁倒转等。同时指出,全面深入地研究巨大撞击的灾变效应对认识地球演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粤北白垩纪基性岩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总被引:174,自引:23,他引:174  
对粤北白垩纪基性岩脉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基性岩脉主要形成于-140Ma、d-105Ma、-90Ma三个阶段,其化学成分以拉斑质玄武岩为主,高的εNd(T)值(+5)表明其母岩来源于一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长期较亏损的地幔源。  相似文献   

12.
田树刚 《地球学报》1991,12(1):167-178
湘西北地区各研究剖面的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地层,夹有多层火山喷发物成因的粘土岩。地层内富含铁质微球粒,微球粒的铁元素含量与磁铁矿近乎相同,缺少陨石特征元素,其形态构造具有喷发物的特征。层内还含有以造岩元素为主的火山灰颗粒。所含大量的六方双锥石英不仅指示了高温热液的环境,而且晶体具有的菱形破碎纹理还证明当时存在强大的应力场。结合已发表的华南其它地区的资料,本文认为湘西北地区、乃至整个华南当时存在剧烈的火山喷发;并进一步指出火山喷发和古地理变迁等地内因素是促使二叠纪末期生物大规模绝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白垩纪缺氧地质事件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松辽盆地白垩纪出现多期缺氧地质事件,它与全球白垩纪的地质事件相对应。青山口组一段及嫩江组一段出现较明显的缺氧地质事件,表现为有机质丰度高的源岩沉积。可溶有机质具有较低的姥植比,生物标志物出现了28,30 双降藿烷及保存了相对较为完整的C34或C35藿烷、重排甾烷的含量很低、有伽马蜡烷的存在等特征。松辽盆地在白垩纪时存在缺氧事件和海侵事件,与此同时,缺氧事件造成了这些地层中富含并具有高度分散性区域特征的生物化石的组合,形成了层序地层学上的密集段;缺氧事件又反作用于底栖生物,导致了松辽盆地古生物演化史上的生物绝灭事件。松辽盆地以持续沉降为主,湖盆水域迅速扩大,水体加深,近岸湖水表层生物生产率提高,底层水循环不畅导致了湖水底层水体缺氧,引发了古湖泊缺氧事件。在松辽盆地的缺氧事件中形成了青山口组一段及嫩江组一段的黑色泥岩(部分地区发育页岩),成为松辽盆地的主力油源层,为大庆油田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煤矿巷道底板冲击矿压发生的原因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巷道底板水平应力是导致底板冲击矿压发生的主要因素,根据巷道底板冲击矿压的特点,建立了底板冲击矿压发生条件与影响因素的力学模型,初步确定了底板冲击矿压危险性系数的表达式。当底板岩层泊松比一定时,底板冲击矿压危险性系数与巷道埋深、巷道宽度的平方、水平构造应力、巨厚坚硬老顶影响系数成正比,与弹性模量、巷道底板软弱层厚度的平方成反比。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巷道开挖后底板煤层的水平应力升高和垂直应力降低的规律,底板应力极易达到煤层破坏极限,在支护不当和外界扰动下容易发生底板冲击矿压。最后确定了底板强度弱化减冲原理,在跃进煤矿25110工作面下巷采取底板爆破卸压措施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研究成果为解决类似条件底板冲击矿压防治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地球的放气作用是重大环境事件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的放气作用是重大环境事件的原因朱永峰(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100871)来自地球深部的气体对地球表层的环境发生着明显的影响。来自地球深处的水汇集成海洋,来自深部的N2、CO2、SO2、H2O、HF及惰性气体等汇集形成大气圈。水圈和大气圈形成之...  相似文献   

16.
白垩纪中期(约125~88Ma)海相富有机碳沉积广泛发育于全球各主要洋盆和沉降区,是许多大油田的重要烃源岩。文中从地球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当时海相富有机碳沉积的地质背景和主控因素,认为在白垩纪中期全球事件频发的特殊背景下,保存条件(大洋缺氧)和生产力的提高共同控制了有机质的富集。大洋缺氧不但加快了海洋生物的灭绝和更替,使有机质大量堆积,而且促进了营养元素(P、N、Fe等)的再生和厌氧自养型海洋微生物(如蓝细菌、绿硫细菌和古菌类等)的极度繁盛,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而高的生产力又反过来加剧了海洋的缺氧。新的研究成果(Os同位素证据)表明,白垩纪大规模海底火山作用引发了持续的温室效应和海水循环的静滞、紊乱以及弱上升流发育,进而导致生产力的提高和大洋缺氧事件(OAE)的发生,最终造成有机质的广泛堆积和保存。  相似文献   

17.
18.
藏南白垩纪缺氧与富氧沉积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藏南Cenomanian-Turonian界线缺氧沉积和Santonian-Campanian富氧沉积的稀土元素特征,重点探讨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变化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缺氧事件层ΣREE增加30%,Ce和Eu含量分别增加40%和114%;富氧沉积层ΣREE明显增加,其中以Eu含量增加107%最为明显,Ce增幅最小,表现为相对亏损。缺氧沉积稀土元素分布型式为Ce和Eu富集的右倾型,富氧沉积分布型式以Ce亏损和Eu富集为特征。Ce异常显示缺氧事件期间为稳定而持续的低溶解氧还原条件,而富氧事件由古海洋瞬间的氧化事件和逐渐趋于正常状态的氧化条件两个阶段组成。  相似文献   

19.
白垩纪时期赣杭构造带的伸展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前人研究认为赣杭构造带在晚中生代有两个阶段拉张活动:第一阶段发生于晚侏罗世,造成中酸性-基性火山岩喷发;第二阶段发生于早白垩世晚期,形成断陷红盆带,伴随基性玄武岩喷溢。以白垩纪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数据为依据,认为两个阶段玄武岩浆喷发均发生于白垩纪时期,但对早期构造-岩浆活动的认识与之不同,且赣江断裂带对这期活动有限制和转换作用。早期((143±1.1)~(139±0.7)Ma)在赣杭带西端没有酸性岩出露,赣江断裂带附近的玄武岩浆来自亏损地幔,没有地壳物质混染,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列,属于板内拉张作用的产物。晚期(105~98 Ma)的玄武岩浆来自于富集地幔,有俯冲陆壳成分的不均匀混染,岩石属于拉斑玄武岩和碱性橄榄玄武岩系列,玄武岩浆喷发伴随着强烈的区域伸展作用,形成一系列红层盆地。  相似文献   

20.
地球上的总水量为1386×10~(15)立方米。其中淡水为35×10~(15)立方米,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1351×10~(15)立方米,占总水量的97.5%均为盐水。可再生的部分为每年500×10~(12)立方米(约占总水量的0.036%),其中从海洋上蒸发的为430×10~(12)立方米,从陆地上蒸发的为70×10~(12)立方米;海洋上的降水量为390×10~(12)立方米,陆地上的降水量为110×10~(12)立方米。在参与循环的水中,理论上可用的水量每年为40×10~(12)立方米,实际可用的水量每年为14×10~(12)立方米。在淡水中,有70%的水,分布在两极和高山地区的冰川中,其余近30%的水分布在地下含水层中,而所有河流的淡水仅占淡水总量的0.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