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CT理论与应用研究》1987,(1)
一、宗旨鉴于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计算机层析成象技术、在科学和技术上的重大意义,日益为北京和中国学术界许多人所认识。为了在中国迅速推进CT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及时交流有关的研究讯息与成果,以使我国能在短期内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促进四化建设为中国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2.
3.
根据第一作多年来从事用断裂动力学的解析解来表示强震地面运动的振幅、速度、加速度,所得的结果与两次名强震地面运动的记录进行了比较,二符合较好,故提出应用断裂动力学的研究成果来制定确定性的地震烈度区划方法的初步探讨意见。 相似文献
4.
5.
6.
7.
8.
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下,美国科学家正在制定一项新的大洋地幔动力学计划,目的是用新一代高分辨率海洋观测设备,检验板块构造和对流的地球动力学模型。板块构造革命为描述固体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提供了一个定量的运动学框架。35年来,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观测和数 相似文献
9.
太湖流域洪水调度方案的制定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太湖流域洪水运动特点和流域防汛工作任务,通过对近几年太湖流域洪水调度方案的制定和洪水调度实践,表明洪水调度方案应紧密结合流域下垫面条件的改变而逐步完美,科学调度洪水效益明显。回顾太湖洪水调度方案的制定与实践,有助于其它湖泊洪水的管理,通过进一步修订洪水调度方案,可使太湖的防洪防涝效益更大。 相似文献
10.
S.Adlen E.E.Brodsky T.Oki A.J.Ridley L.Sanchez C.Simionato K.Yoshizawa U.Shamir王文旭 郭德科胡凤英 廖武林 《世界地震译丛》2004,(6):3-5
上个世纪,地球科学的发展已具有很强的了解和预测地球系统事件的能力。过去的10年,定量地球科学研究蓬勃发展。随着观测系统和计算工具的进步,人们能以前所未有的时空分辨率来模拟和预测地球物理过程,地球科学也将继续加速发展。随着这些进步,需要反思地球科学研究的现状,重新评估地球科学研究发展的方向和明确能实现的现实目标。 相似文献
11.
制定工矿企业抗震防灾规划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大战略措施,具有长远的社会经济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工矿企业的特点及当前制定此类规划中的问题,提出了制定此类规划的基本做法,并举例说明了规划工作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13.
地球物理学是地球科学中的重要基础分支学科。基于近代地球物理学观测数据及精度,所进行的研究规模已极大地推动了当代地球科学的研究进程,丰富了人类的知识。地球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涉及地表以下的岩石层、地幔乃至地核内部结构,也涉及地表山川湖海的物理现象及过程,还涉及地表以上的大气层、电离层乃至外层空间的各种物理现象及过程。从微观上说,研究的对象已涉及岩石内部的细微结构;从宏观上说,地球物理学的研究涉及地球内部物质组构运移及演化,从而也必涉及全球性的资源分布及区域性地质构造的演变。地球物理学利用各种现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电学、光学、声学、核物理学、磁学、热学等)对地质现象及过程进行量化的研究,从而使地球科学从定性直观形象的描述跨入定量研究的阶段,逐渐形成为一门精细的科学。 相似文献
14.
乌什县城地处天山南缘西部和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位于北东向构造带和东西向构造带交汇部位。这里,新构造运动活跃,差异运动强烈,断裂发育,构造应力相对集中。自60年代以来,乌什地区先后发生了3次6级以上地震,3次5级以上地震。特别近年来在乌什县及其周围地区相继发生了一系列中强地震。乌什县根据这些地震活动背景和多方面资料综合分 相似文献
15.
虽然过去几年在欧洲各地和相邻地区发生地震灾难可以说是正常的现象,但从统计学来说,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则需大力加强抗击这种灾难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6.
国家地震局曾于1983—1985年组织全国地震系统各预报方法的清理攻关,作为第一个阶段,对各手段观测条件的考查,资料可靠性的论证和震例的鉴别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同时对某些预报方法的效果也有了初步的估计。但是此次清理攻关工作应当是一项较长时期的任务。我认为,近一二年以上一阶段清理成果为基础,把制定各项方法预报工作条例作为主要内容,同时对八十年代预报研究现状作深入调研,对某些有可能较早 相似文献
17.
18.
19.
自十九世纪中期以来,世界较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已把地学情报系统地用于制定公共政策。自从1835年大不列颠地质调查局作为英国的一个政府机构成立以来,世界上出现了150多个国家级的地学情报机构,无论其名称如何不同,但其基本职能则只有两个:①向政府部门提供地学情报和建议;②作为一种基础“公益”,“发布”地学情报。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强地震影响背景区投资的风险来源,讨论了强地震影响背景区投资政策制定的基本内容,认为应考虑引入禁入机制、保险机制、风险投资机制和强化抗震设防管理机制。最后对我国强地震影响背景区投资政策的制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