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退耕还湿土壤生态恢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湿是湿地生态恢复的重要举措,土壤生态恢复是退耕后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从湿地土壤概念、退耕后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生物化学性质变化及土壤生态恢复进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对退耕还湿后土壤生态恢复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 ,从炎黄子孙可持续繁荣富强的高度作出的伟大决策 ,是治理生态环境、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保证 ,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非凡气势 ,也为林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在不久前召开的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温家宝总理再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 ,必须“扎实搞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风沙源和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这项投资之多、规模之大、效益之广在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浩大工程继续如火如荼的展开。然而 ,由于退耕地…  相似文献   

3.
长江上游退耕还林区的土壤退化与肥力重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何毓蓉  张丹  宫阿都 《山地学报》2000,18(6):526-529
长江上游退耕还林战略举措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要模清主该区土壤性状和退化问题,进而肝取行之有效的土壤退化防治措施,尽快恢复生态、保护长江全安。以占该区面积最大的紫色土退化为例,提出了该区土壤退化特征、类型和发生现状。指出该区环境的脆弱性和人为干扰是土壤退化根本成果,建议:(1)建立保护区全面封禁管护(2)构建网格生物篱保持水土增厚土层(3)加强土壤碳氮物质循环强化培肥(4)分带治土造林建立垄沟种植培肥体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三江平原退耕还湿空间决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三江平原为研究区,探讨了利用遥感和GIS技术确定退耕还湿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的可行性。通过建立土地利用、现有沼泽湿地缓冲区、环境背景因子(高程、土壤类型、地貌类型、河流缓冲区)、耕地生产力数据等栅格GIS数据库,选取具有区域特色的退耕还湿指标,利用各指标构建了基于GIS的一、二级退耕还湿决策模型及其空间复合模型,并且得到一、二级退耕面积分别为525652hm2、194029hm2,分别为现有耕地面积的8.76%和3.23%。最后,将其分别与研究区行政区数据进行空间叠加统计分析,得到各县级行政区退耕还湿情况。研究结果可以为三江平原的湿地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坡耕地退耕还草的水沙变化特征   总被引:22,自引:15,他引:22  
根据野外观测资料 ,比较不同农耕地的产流产沙与草地 ,分析了退耕还草后减流减沙效应随降雨特征、坡度以及时间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 ,退耕还草减流减沙主要是在大雨量时 ,尤其是减流效应 ,在小雨量降雨时很弱 ,甚至不减流。退耕还草减流减沙效应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大 ,且减沙效应增长速度大于减流效应 ,退耕还草应尽快退掉 2 5°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草减流减沙在多雨和暴雨多年份以及在暴雨多的季节效应强 ,主要削减的是大暴雨、高含沙的地表径流。在任何情况下 ,退耕还草的减沙效应都明显大于减流效应。  相似文献   

6.
京津风沙源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退耕还林地的植被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京津风沙源区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大兴安岭南部亚区2004年退耕的榆树-小叶锦鸡儿林及山杏林和浑善达克沙地亚区2002年退耕的榆树-小叶锦鸡儿、小叶锦鸡儿退耕林及榆树疏林沙地设置监测样地,对植被盖度、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等进行了连续4年的监测调查,结果表明:在大兴安岭南部亚区,退耕后4~7年,榆树-小叶锦鸡儿林总盖度和总生物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的蒿类草地(p<0.01),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山杏人工林总盖度在前期低于天然胡枝子灌丛,但后期优于对照;山杏人工林总生物量逐年增加,并在2010年和2011年显著大于胡枝子灌丛(p<0.05)。榆树-小叶锦鸡儿和山杏人工林及其对照样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均呈波状变化,差异不显著。在浑善达克沙地亚区,退耕后6~9年,榆树-小叶锦鸡儿林地的总盖度显著高于小叶锦鸡儿和榆树疏林沙地(p<0.05),但榆树疏林沙地在年际间的变化更稳定,榆树疏林沙地总生物量在2008-2010年间均高于榆树-小叶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人工林,但人工林逐年增加的趋势更明显。小叶锦鸡儿人工林和榆树疏林沙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明显高于榆树-小叶锦鸡儿林地,并且都呈波状增加趋势,而榆树-小叶锦鸡儿林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出与降雨变化同样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和退耕还林草对中国耕地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和1999 年开始启动的退耕还林草生态工程对耕地的分布与生产能力产生了重要影响。本研究应用由TM 遥感影像获取的1980s-2000 年与2000-2005 年两个时间段耕地变化数据,结合以多时相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的耕地生产力光能利用率遥感模型估算两个研究时段耕地生产力变化特征,比较城市化与退耕还林草政策主导下两个时期耕地转移对各区域耕地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研究时段因城市占用损失的耕地生产力占土地利用变化(LUCC) 导致的耕地生产力减少总量比例均在60%以上。在20 世纪90 年代,全国新增耕地生产力总量比被占用耕地生产力高87%,耕地转移使中国耕地生产力增加。2000-2005 年间,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启动和快速城市化进程对耕地的持续占用导致耕地生产力占补正平衡指数由前一时段的正平衡变为负平衡,转出耕地生产力总量比新增耕地生产力高31%,耕地转为林草地和建设占用损失的耕地生产力分别较前一时段提高57%和85%。城市化与退耕还林草政策等驱动因素作用下耕地开垦区与占用区的空间分布差异使得耕地生产力占补平衡状态和趋势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异。  相似文献   

8.
以安庆沿江农田不同退耕还湖方式——低坝高网式水产养殖和湿地自然恢复区的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并以邻近的水田和旱地土壤作为参照,研究退耕还湖后湿地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变化.结果表明,退耕还湖18a(1991~2009年)后,在湿地自然恢复区,湿地土壤(深度为0~30 cm)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磷酸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大,土壤脲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减小;由水田退耕18a的湿地亚表层土壤(深度为15~30 cm)脲酶活性和表层土壤(深度为0~15 cm)过氧化氢酶活性与由旱地退耕18a的湿地无明显差异,由水田退耕18a的湿地表层土壤脲酶活性和亚表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蔗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都明显高于由旱地退耕18a的湿地.退耕还湖18a后,进行低坝高网式水产养殖的湿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减小,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大;由水田退耕18a的湿地表层和亚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与由旱地退耕18a的湿地无明显差异,由水田退耕18a的湿地表层和亚表层土壤脲酶活性、表层土壤蔗糖酶活性和亚表层土壤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由旱地退耕18a的湿地,而其亚表层土壤蔗糖酶、表层土壤磷酸酶、表层和亚表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低于由旱地退耕18a的湿地.天然湿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和磷酸酶活性明显低于已退耕还湖的湿地和参照农田土壤.退耕还湖后,湿地的不同利用方式及其历史利用方式影响湿地土壤生物化学性质;湿地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和水文条件变化是导致湿地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退耕还湖后菜子湖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安庆菜子湖区退耕还湖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退耕还湖后退耕年限、植被恢复状况及人类活动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恢复良好的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地表裸露;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上升趋势,退耕20年后湿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基本达到原始湿地水平,而亚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仍显著低于原始湿地;圩内水产养殖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低于圩外水产养殖湿地和原始湿地。结果分析表明退耕后植被恢复状况及水产养殖等人类活动影响退耕后湿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减少人类活动干扰有利于退耕后湿地生态自然恢复。  相似文献   

10.
乌裕尔河滨河湿地不同退耕还湿方式下土壤养分恢复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乌裕尔河滨河湿地退耕还湿示范区为研究对象,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湿地恢复方式下,研究典型湿地植物群落土壤的p H、有机质含量、速效氮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退耕时间的增加,与人工修复方式相比,自然恢复方式对土壤的改良作用更显著;在不同植物群落中,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群落对实验区湿地的土壤养分恢复更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 宁夏国土面积为5.18万平方公里,辖4个地级市、23个县和县级市(区),总人口563万,回族人口占1/3。按地貌特征和自然条件大体可分南部黄土丘陵山区,中部毛乌素和腾格里沙区和北部平原即引黄(河)灌区。由于宁夏处在我国三大自然区域结合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基本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8。全区现辖5盟7市、101个旗县市区。总人口2377.5万人,其中蒙古族404万人。内蒙古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全区现有耕地面积10635万亩(2001年底数),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第一。草场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基本情况 鄂尔多斯市位于黄河中上游鄂尔多斯高原腹地,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带,总面积8.68万平方公里,下辖七旗一区,108个乡(苏木、镇),总人口139万,其中农牧业人口93万。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流经全长728公里,是黄河中上游严重水土流失区和风  相似文献   

14.
<正> 鄂托克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西部,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全旗辖12个苏木乡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全旗经济以畜牧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鄂托克旗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拥有天然草牧场2575万亩,已探明可供开采的矿产48种。2002年,全旗GDP达到16.94亿元,人均财力居全区前列。  相似文献   

15.
<正> 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客观上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解决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制约和生态恶化问题,积极改善日愈恶化的生态环境,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的重大举措。理论上则是依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县域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时空耦合关系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刘彦随  李裕瑞 《地理学报》2010,65(12):1602-1612
利用1996 年、2000 年和2005 年中国县域耕地与农业劳动力数据,基于GIS 技术和模型方法,分析了县域耕地面积与农业劳动力变化态势及其时空耦合特征。研究表明:① 县域耕地面积和农业劳动力变化均呈先增后减态势。1996-2000 年,耕地总量、劳动力数量分别增长2.70%和1.40%;2000-2005 年,耕地总量、劳动力数量分别减少1.51%和8.18%。②“胡焕庸线”是刻画中国耕地和劳动力变化格局的重要分界线。沿此线带状区域内因退耕还林造成耕地快速减少,而农业劳动力转移滞后;其西北部区域耕地快速增加,农业劳动力也在增长;其东南部区域耕地明显减少,而农业劳动力减少速度更快,二者呈现协调态势。③ 耕地非农化进程中县域劳动力转移效率呈下降趋势。1996-2000 年和2000-2005 年,全国分别有447 个和505 个县域的耕地减少和劳动力转移呈良性变化,90%的县域劳耕弹性系数(LFEC) 的中位数分别为4.58 和2.97。④ 基于SOM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聚类方法,可将1996-2005 年中国县域耕地与劳动力变化的耦合特征划分为9大类型区。多情景模拟分析表明,2005-2015年的LFEC趋势值为2.55。  相似文献   

17.
<正> 这次重点实验室建设座谈会是经局领导批准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也是1995年第一批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以来专题召开的第二次重点实验室建设座谈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林业重点开放性实验室8年来建设工作的经验,研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 ,要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 ,国家遵循什么原则调整林业行政机构呢 ?中央最近作出了重要决策。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 :“根据加快林业发展的需要 ,强化林业行政管理体系 ,加强各级政府的林业行政机构建设”。这是中央文件第一次就林业行政机构问题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也是鲜为少有的强调行业机构建设的文件。说明林业机构建设摆到了国家政权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位置 ,强化林业行政机构…  相似文献   

19.
县级农用地分等评价单元划分方法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叠置法、地块法、详查图斑法和动态网格法是划分农用地分等评价单元的四种主要方法。该文结合实例 ,对以上四种划分方法作了介绍 ,并逐一比较、评析了其优缺点、适用地域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北京市平谷县人民政府果品办公室 天津市:天津市林业局营林处 河北省:河北省林业科学院 山西省:山西省林业技术推广站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辽宁省: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吉林省: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省: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 上海市:上海市林业病虫防治检疫站 江苏省: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安徽省:安徽省林业外资项目办公室 福建省:福建省建瓯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江西省:江西省萍乡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山东省:山东省林业技术推广站 河南省: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湖北省: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湖南省: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广东省: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自治区: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