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陨星撞击是太阳系各行星及卫星演化、地质历史中导致古气候环境灾变与生物灭绝和新生的主要营力之一,在地球演化早期是一种较为普遍发生的事件。研究陨星撞击作用及其影响是探讨地球演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在基础理论方面还是在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对于陨星撞击的地学意义研究,主要集中在撞击事件与地球环境灾变、地球生命更替、板块构造动力学、富集成矿(藏)等关系方面。撞击构造是判识陨星撞击事件最明显和最直接的记录,其形态和规模、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构造和地球物理等特征是判识撞击构造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岩崩坡面撞击破碎是运动轨迹难以预测的重要原因,其中坡体几何特征是影响破碎块体运动变化特征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岩崩撞击破碎过程及坡体几何特征对岩崩块体运动特征的影响,利用离散单元法(PFC2D)模拟技术,通过统计典型岩崩灾害点岩体结构与坡体几何特征,建立了岩崩自由落体-撞击破碎-运动堆积模型,剖析了在不同坠落高度、撞击角度条件下岩崩坡面撞击碎裂过程,获得了块体运动速度、裂纹数量和冲击力变化曲线,同时采用双参数Weibull分布对碎裂块体破碎程度进行了描述。实验结果表明:破裂过程分为接触-解体、挤压-碎裂及独立运动3个阶段;岩体碎裂由撞击点开始,沿结构面先出现解体,再产生新断裂面的岩石破碎;块体速度、裂纹数量和冲击力的骤变均发生在接触-解体与挤压-碎裂阶段,块体速度骤降,呈现出“阶梯效应”,冲击力骤升,表现为“双峰现象”,同时随着坠落高度增加或撞击角度减小,“阶梯效应”与“双峰现象”更为明显;同一撞击角度条件下,坠落高度的增加使得撞击动能增加,进而增大了破碎程度,导致粒径分布范围与特征粒径尺寸的减小;同一坠落高度下,撞击角度的增加,意味着接触面积的减小,进而降低了破碎...  相似文献   

3.
现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存在着很多危机,所有的这些灾害当中,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是对地球最大的杀手. 关于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祸"与"福".我举个例子. 恐龙灭绝事件.恐龙灭绝是第二大生物灭绝事件,地球上大约70%的物种消失了.当小天体大约直径10公里左右撞击在墨西哥的一个半岛上,冲过大气层的时候把所有能够燃烧的东西全部燃烧,因此引起了森林大火和全球大火,它撞击地球表面的时候挖掘出一个巨大的撞击坑,引起了强烈的地震和巨大的海啸.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分析了震旦纪与寒武纪张家界天门山天体撞击事件,对天体撞击事件影响生物演化的作用与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坚硬的地壳并不是“铁板一块”,位于地表以下70-100公里厚的岩石层也不象蛋壳那样完整。无论是在大洋底下或大陆底下的岩层,原来都是由一块块大板块构成的。在这些大板块之间不是大洋中脊的裂口,就是几千米深的海沟或者是巨大的断层。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 1984~ 2 0 0 1年间越南地球物理研究所开展的地壳形变 (应变 )监测研究工作及其初步成果。文章指出 ,研究地壳运动时 ,应针对不同的情况 (如构造运动周期 )采用不同的方法 ,而本文着重介绍了地球物理仪器方法 ,此法 (有时与大地测量方法结合 )既可用来监测从几秒到几十年的运动 ,也可监测微小的局部位移。监测用的是前苏联制造的石英管伸缩仪 ,采用光电传感器换能 ,照相记录 ,灵敏度为 10 - 8m m。在用于观测固体潮汐应变时 ,观测精度还取决于应变的周期 :对周日波及更短周期 ,精度可达 10 - 9~ 10 - 1 0 ;而对缓慢的运动则只能达到10 - 7~ 10 - 8,但此时记录具有高稳定性。但用于监测所在地区是否存在断裂活动则无疑具有肯定的效果。最后 ,根据已有的 2处台站 10余年的观测成果 ,得出下列结论 :1.Phu L ien台站位于 Dong Trieu- Cam Pha断裂与红河断裂为边界的区域内 ,而此断裂自古至今都有活动 ,发生过 6级左右地震。但这一地区在 1989~ 1991期间却构造稳定 ,只记录到缓慢的运动速率 (1× 10 - 6 /a) ,也未观测到地震前兆性的应变现象。2 .而在 1993年才开始观测的 Hoa Binth台站 ,到 1997年止 ,则观测到比较大的地壳运动速率 ;其绝对最大幅度高达约 10 0× 10 - 6 ,日均值为 6 0× 10  相似文献   

7.
高精度GPS观测及其在福建东南沿海地壳形变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建东南沿海GPS地壳形变监测网的两期观测资料的处理方法及其精度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根据复测资料的对比,对该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两期GPS观测资料经严密处理后其基线重复性精度优于10- 8,高程分量的精度固定误差小于7m m ,比例误差优于10- 8,满足了研究该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基本需要。利用统一处理后的两期GPS观测结果获得了该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基本图象,表明该地区相对于全球ITRF框架整体呈南东东向运动,台湾和福建沿海大陆相对运动是北西向压缩。这个结果和本地区北西向主压应力的构造应力场状态一致。GPS测区范围内测点的相对运动表明测网所跨越的北东、北东东向断裂呈右旋走滑趋势,其活动量为毫米。  相似文献   

8.
基于单层位理论,利用动态大地测量基本方程,选取Bjerhammar虚拟球作球近似,同时将地面观测数据δgt(重复重力)和δHt(重复水准)等解析延拓至Bjerhammar球面上,得到求解地壳内部密度时间变化及相关重力位场时间变化的一组公式,并给出了相应的迭代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地球上已经得到确认的撞击坑有190余个,其中直径小于1 km的简单撞击坑绝大部分是由铁质撞击体撞击形成的。由铁质撞击体撞击而成的撞击坑周边存在大量的铁陨石物质,这些铁陨石物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对研究撞击坑的撞击过程和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铁元素的异常富集也可作为探寻地球表面疑似撞击坑的重要信息。为了获取撞击坑周围的铁陨石残片,早期主要通过人工方式进行实地调查,但这种方法效率低下且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基于铁陨石独特的光谱特征,利用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手段可以很方便地获取撞击坑周边的铁陨石物质。根据铁陨石矿物的波谱特征,以美国亚利桑那州巴林格撞击坑(Barringer Meteor Crater)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 8 OLI数据,采用目前提取蚀变信息的常用方法:波段比值(BandMath)—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撞击坑周边铁陨石信息的提取。提取结果与前人实地调查获取的铁陨石分布情况契合程度较好。撞击坑东侧、东南侧、西南侧等处的铁陨石聚集区在提取结果图上均有较好的反映。表明利用波段比值-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巴林格撞击坑周边铁陨石信息是可行的,实验结果准确地获得了该撞击坑周围的铁陨石空间分布信息,为探寻地球表面撞击成因的环形构造提供了可行方案,同时为未来同类撞击坑信息提取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一些震例震前的垂直形变特征,对垂直形变高梯度带和隆起区的形成机制和孕震原理作了分析,认为这两类形变异常区作为中长期地震危险区预测的地域标志是合理的。讨论了震级与形变异常区范围的一般关系,最后讨论了按贝叶斯公式计算形变异常区发生地震概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同震变形分析中不同地球结构模型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及地球结构的非均匀性、分层和球体特性,定量研究了球体分层模型、球体均匀模型、半空间均匀模型分别作用于地震断层(走滑断层,逆冲断层)产生的地表同震变形的差异。计算结果显示,相对实际地球模型,利用半空间均匀位错模型计算的同震变形差异很大,大大超出现有高精度测量技术的精度。如果利用实测资料(例如GPS,VIBL,InSAR等高精度测量数据)进行反演研究,必须根据实际地壳构造情况考虑地壳分层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评述了卫星重力大地测量的最新发展及其对地球科学的重大影响。为了更好地理解地球内部物理构造与海洋动力学,以及大陆,冰川和海洋的相互作用,改善现有地球重力场模型(包括精度和空间解析度)是非常重要的。IUGG等国际组织对此已经强调了很多年。最近,由德国的GFZ(GeoForschungsZentrum),美国的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tration)以及欧洲宇航局ESA(European Space Agency)开发研制了最先进的地球监测技术-SST(Satellite-to-Sateilite Tracking)。其主要特点是利用现有的GPS连续追踪新发射低轨道卫星,并由低轨道卫星对地球重力场作精密观测。已经发射和即将发射的卫星有3颗:GHAMP(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 for Geophysical Research an Application)已经于2000年发射;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rt)定于2002年发射;GOCE(Gravity Field and Steady-state Ocean Cirulation Explorer)计划2004年发射,它们可以统称为重力卫星。载有SST技术的人造卫星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具有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高空间解析度的全球重力场和大地水准面模型,加强人们对地球内部构造的理解并为海洋和气象研究提供更好地参考。上述3个重力卫星工作在有明显区别的不同波谱内,它们有不同的科学应用,仅有一小部分重合。所以,就应用而言它们是完全互补的。它们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将是广泛的,特别对于固体地球物理学,海洋学以及大地测量学等领域,它们将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其意义不亚于GPS。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万有引力常数G与宇宙年龄成反比这一原理,利用古生物资料,讨论了G减小与地球半径r'的关系模式。认为G减小引起地球内部压强减小,从而引起地球膨胀,而各国层、各块体的膨胀状态有差异,从而产生地壳运动;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是地球膨胀的直接结果。  相似文献   

14.
?????о??????????????????·??????????????????????????÷??????????????????????????????????????????????????ó?????????????????????????????????????????????  相似文献   

15.
把地球考虑为在径向上由n层具有不同物理—力学性质的物质所组成的球体,由此出发,推导了计算地壳中由地球自重、匀速自转、天体引力、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所产生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的公式。对由地壳和地幔以下物质所组成的二层体情形进行了详细推演,数值计算表明:作为诱震因素,天体引力特别是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似乎比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所起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6.
大陆碰撞造山过程对理解板块构造登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但相关研究还存在较多问题。例如,几乎每个造山带都存在初始碰撞时限的争议,碰撞造山阶段存在多种划分方案,碰撞成矿作用的地球动力学机制不清楚等。通过综合对比研究扎格罗斯和喜马拉雅造山带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发现碰撞造成的强烈挤压变形明显滞后于大陆初始碰撞时间。同时,碰撞过程还会出现滞后型弧岩浆作用。将这些碰撞初期出现的滞后型构造岩浆事件单独划分成一个碰撞造山阶段,称之为软碰撞阶段。由此,碰撞造山过程由软碰撞、硬碰撞和后碰撞3个阶段组成。其中,软碰撞阶段主要发育与低速率应变有关的变形构造和与俯冲大洋板片有关的岩浆事件;硬碰撞阶段主要为高速率应变的变形构造和大陆岩石圈俯冲诱发的岩浆事件;后碰撞阶段则会出现大量伸展构造来调节挤压应变,同时发育与大陆岩石圈拆沉、断离和撕裂有关的岩浆作用。软碰撞和硬碰撞阶段的挤压作用会造成铅锌矿床就位在褶皱逆冲带内,硬碰撞和后碰撞阶段发育的大型走滑断层控制斑岩型铜矿床的产出,后碰撞阶段出现的伸展构造赋存有金锑多金属热液矿床。碰撞造山带内保存有早期俯冲和后期碰撞阶段的新生地壳,为碰撞造山带金属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7.
变质侵入体主要分布于桑格斯帕地区,是从达肯大坂岩群中剔除的一套变质侵入体,和达肯大坂岩群一起构成欧龙布鲁克微陆块的变质基底。变质侵入体常量元素属高分异铝过饱和钾玄岩、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岩;微量元素显示岩石具火山弧花岗岩特点;稀土元素总体显示轻稀土较为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变质侵入体属于古元古代晚期因不同块体碰撞形成的具有挤压环境特征的火山弧花岗岩。  相似文献   

18.
早石炭世花岗质岩体主要沿昆中断裂带两侧断续分布,多呈岩床、岩株状产出,根据岩性特征可划分为3类,即浅肉红色斑状二长花岗岩、肉红色正长花岗岩、肉红色中细粒碱长花岗岩.主量元素特征显示花岗质岩体全碱含量较高,显示出壳源的特点,为过铝质偏铝质花岗岩,属Ⅰ型花岗岩.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岩石属轻稀土富集型,重稀土相对平坦,轻重稀土分...  相似文献   

19.
利用细观损伤力学模型建立了地壳损伤演化过程与地球重力场变化的关系 ,讨论了利用重力观测资料计算地壳微裂纹密度参数变化分布的理论与计算方法。利用河西地区 1992~ 1999年多期重复重力观测资料对该地区的裂纹密度参数变化进行了计算 ,并将计算结果与该地区的各观测时间段内相应发生的一级以上地震活动进行了对比分析 ,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太古宙和古元古代花岗岩成分判别分析,提出了鲁东地区早前寒武纪花岗岩类可能分为3期,第一期为中太古代TTG组合,发育不完全;第二期为新太古代T1T2G1组合,具有贫K2O的奥长花岗岩演化趋势;第三期为古元古代早期G2组合,仅具富K2O的钙碱性演化趋势。探讨了不同组合花岗岩的形成环境,新太古代T1T2G1组合为岛弧环境,古元古代早期为大陆碰撞环境;不同的花岗岩类岩石组合分别对应的陆壳成熟度为:T1T2G1组合为新生的初始不成熟陆壳,G2组合则为最终的成熟陆壳。鲁东早前寒武纪花岗岩类随时间从新太古代至古元古代早期的演化,记录了鲁东大陆地壳形成的完整的地质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