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覃辉 《四川测绘》1997,20(2):55-58
本文从角度观测方程出发,推导了一个简单、实用的后方交会点位精度计算公式,通过分析交会点的误差椭圆提出,适当加测的一方交会方向中的某些光电测距边,可以明显地改善位于危险圆附近的后方交会点观测方程系数矩阵的条件数,提高交会点的点位精度。  相似文献   

2.
后方交会的精度估计和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角度观测方程出发,推导了一个简单、实用的后方交会占位精度计算公式,通过分析交会点的误差椭圆提出,适当加测后方交会方向中的某些光电测距边,可以明显地改善位于危险圆附近的后方交会点观测方程系数矩阵的条件数,提高交会点的点位精度.  相似文献   

3.
后方交会点在选点灵活、观测工作量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故地形测量中增设解析点以加密平面控制时多乐于采用。惟计算方法很多,不少测绘工作者为了使其简化和教学方便起见,还不断对解算方法和公式推导上力求改进。本文采取用简单三角函数先计算两个内分角然后按一般方法针算边长和座标,是解算后方交会点的另一方法,且公式推导简捷,  相似文献   

4.
空间前方交会测量中,基线长及基线方向值的误差对所有观测点的坐标影响是系统性的。本文提出一种方法,利用空间交会测量中的多余观测,可以精确计算出这些系统误差,同时在交会点的坐标中也消去了基线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方向观测后方交会的点位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安明 《测绘工程》1998,7(4):32-37
以虚拟误差方程,经严密推证,给出了以方向作为独立观测值的后方交会点位精度估算公式。以大桥施工控制网为例,介绍了3个方向与4个方向后方交会的精度状况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轨道精调中后方交会点三维严密平差方法是以全站仪自由设站三维后方交会的斜距、水平角、天顶距三个观测值来列误差方程,通过间接平差,计算出全站仪的坐标中误差的过程,而在此计算过程并未考虑到CPIII点的误差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顾及CPIII点精度的严密平差方法进行研究,推导了顾及CPIII点精度的严密平差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配置原理,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后方交会点三维严密平差方法中考虑CPIII点精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在后方交会点的计算中,为避免待定点接近于通过三已知点的圆周产生不定解,须在已知点展点图上用绘出观测方向线的透明胶片以后方交会的方法确定待定点点位,根据三起算点之点位,用几何作图法找出“危险圆”圆心并作圆(或圆弧),然后分别量取该圆(或圆弧)之半径和待定点到圆(或圆弧)之最小距离,以判别待定点到该圆周(或圆弧)之距离是否小于1/5圆半径。此项工作操作繁琐,尤其在有大量的后方交会点的计算任务时,在这方  相似文献   

8.
CH991705 方向观测后方交会的点位精度/赵安明(中南勘察设计院)∥测绘工程.—1998(4).—32~37以虚拟误差方程,经严密推证,给出了以方向作为独立观测值的后方交会点位精度估算公式。以大桥施工控制网为例,介绍了3个方向与4个方向交会的精度状况及其应用。图4表2参4  相似文献   

9.
《测绘通报》1982年第1期发表的《测角交会的通用公式及其简捷算法》一文(以下简称原文),所确立的一整套交会点计算的通用公式及统一计算用表,经我们在实践中应用,确实感到公式结构形式一致,解法统一,能加快计算速度,是便于使用各类电子计算机进行交会点计算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各种地形测量,工程测量中,常用各种交会法定点,而计算各种交会点坐标的程序很多.对计算较繁的后交点,一般均单独编制程序.有些前交点程序不能用来计算侧交点的坐标。如果编出交会点的通用程序,一次输入便可解算各类交会点的坐标,那就方便得多了.  相似文献   

11.
全站仪设站测量的人工整平是目前既有线铁路天窗期外业轨道测量效率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实现全站仪的不整平后方交会测量,本文首先提出了基于斜距观测值的三维后方交会测量平差模型,经过实验验证发现,基于单一斜距观测值的后方交会测量平差模型存在一定缺陷。之后对上述平差模型进行了两种不同方法的改进,分别是基于斜距观测值的后方交会测量迭代平差和斜距观测值与竖盘读数观测值逐次平差。经实验数据验证与分析,改进后的两种平差模型均可以计算出较为可靠的后方交会点三维坐标与设站精度,说明改进模型具有可行性,同时提出了该方向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前方交会法实施高层建筑物倾斜测量具体操作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三方交会情况下,通过增加多余观测,利用间接平差原理来确定点位的坐标平差值的方法。同时,根据三角形性质定理确定交会点位的最优值,评定其点位精度,其精度高于前方交会法,并与小角法倾斜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实地测量成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在象片控制野外作业中,常常要使用后方交会变形计算,在规范和其它参考书中,只介绍了用对数计算的方法,而用函数计算的方法,只是正常图形的方法,它不适合计算变形后方交会点。这里介绍一组用计算机计算变形后方交会公式,这组计算公式不但用在变形后方交会点的计算上,而且,也可以用在正常图形后方交会点计算。该计算格式尚未经生产实践使用,其中一定有不少的缺点与毛病,希望同志们提出批评指正,以期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4.
常同元 《东北测绘》1998,21(2):20-20,39
本文导出了在设站点间不通视的情况下,用前方交会法计算交会点坐标的实用公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导出了在设站点间不通视的情况下,用前方交会法计算交会点坐标的实用公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赫尔默特公式导出了后方交会点位的精度公式,并对它进行了分析。此公式比现有的同类公式形式简单,勿须中间计算,并弥补了现行教材之不足。从而把后方交会的精度公式与计算交会点坐标的赫尔默特计算公式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7.
读者与编者     
读者来信问:《测绘通报》1965年第6期刊登的“利用现成计算表解算后方交会点”中要用《三角测量边长表》,那么此表是那里编印,何处购买呢?我们在这里告诉读者:本刊第6期介绍的“利用现成计算表解算后方交会点”中所用《三角测量边长表》,指的是冶金工业部勘察总公司测绘研究室所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956年4月出版的。请向新华书店了解,看目前是否有存书可买。不过,即使无法获得《三角测量边长表》时,亦可采用反查《座标增量计算表》的办法来代替,即将文中的公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最小二乘法原理,对交会点连续发展的不同形式,进行了严密的精度分析,认为各种形式的连续发展,其点位误差公式基本一致,即连续内插发展的点位误差,其余发展形式当仪器确定后(m_β为定值),M_n的值仅取决于ΣS~2的大小,且它数值上等于诸三角形间隔角顶点至所求点n的距离平方和。为便于应用,交会点连续发展的规定应为:发展次数不限,但任一交会点至连续推算这一点的三角形间隔角顶点的距离平方和ΣS~2应满足(=常数)。这个结论是符合实际的,计算起来也较方便。  相似文献   

19.
一种更严密的双介质立体摄影测量折射改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斌  朱述龙  邱振戈  曹彬才 《测绘学报》2017,46(9):1182-1192
提出一种更严密的双介质立体摄影测量物方坐标折射改正算法。该算法用水下目标的空中同名直线光线公垂线段的中点作为摄影测量交会点的理论位置,解决了空中同名直线光线延长线不相交情况下摄影测量交会点不存在导致的点位关系不确定性问题,使摄影测量交会点到真实物点的坐标折射改正公式能够严格推导出来。分析了空中同名直线光线不相交情况对物方大地坐标折射改正的不利影响,研究了摄影测量交会点与水下真实物点的相互位置关系,推导了水下目标点的水深和大地坐标计算公式(即折射改正公式),通过WorldView-2立体影像浅海海底地形测量试验对算法的正确性和测量精度进行验证。研究表明,不论水下目标的空中同名直线光线延长线是否相交,该算法都是适用的,且能显著改善水下目标的高程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0.
王明星  周宝  许勇  李霖 《现代测绘》2015,(2):14-15,18
根据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特点和测绘要求,提出全站仪自由设站法测量更新城市地形图。在介绍自由设站基本原理和坐标求解过程的基础上,推导了交会点坐标的严密平差计算公式,并得出交会点和测设点的精度估计方法,分析影响设站点精度的因素。阐述了地籍图测量中无图根控制点条件下,自由法是应用于修测的一种实用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