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短羽始中国羽龙小型带羽毛兽脚类伤齿龙科恐龙,体长仅30厘米,头骨长约4.3厘米,股骨长度约4.8厘米,尾巴相对较短,后肢保存的羽毛也相对较短,不仅保存了完整的骨骼化石,而且还保存了羽毛印痕;是迄今体型最小的带羽毛恐龙之一。化石该恐龙的后肢  相似文献   

2.
正1引言作者等对发现在中国河北晚侏罗世髫髻山组地层,约1.6亿年前的一件小型恐龙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采用CT和扫描电镜等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化石进行分析,获取了包括软体组织上保存的黑色素体在内的宏观和微观信息,还分析了化石围岩和化石的化学组分。研究发现,奇翼龙的前肢和后肢上长一种特殊的僵直长丝状羽毛,长丝状羽毛具有多样化的黑色素体形态;具有一个长长的棒状骨  相似文献   

3.
自孔子鸟、中华龙鸟发现以来,冷寂了好长时间的关于鸟类起源的话题又爆热起来,古生物学家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似乎看到了解决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这一困扰古生物学界一百余年的世界性难题的曙光。1999年2月在美国耶鲁大学举行的奥斯特罗姆鸟类起源和早期演化国际学...  相似文献   

4.
图文报道     
正//1月13日,来自欧洲收藏家无偿捐赠的7件带羽毛恐龙化石和1件原始鸟类化石运回中国,落户辽宁省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廷栋院士、刘嘉麒院士,著名恐龙学家董枝明、徐星教授,以及来自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的相关负责人出席了接收仪式。据了解,2017年1月,法国化石收藏家艾斯奎里等人委托比利时恐龙学家哥德弗洛伊特教授,给辽宁古生物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在辽宁省西部北票、朝阳、凌源、义县等地区晚中生代(130亿年)地层中,相继出土了一大批世界罕见的古生物化石,这些化石的主要特点是珍、稀、奇。其中有以孔子鸟和华亘鸟为主的两大古鸟类群化石标本,发现了近10种的带羽毛恐龙化石标本。此前,尽  相似文献   

6.
在地球上先有了龙尔后才有鸟,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从龙到鸟是如何进化的,目前还是一个待解的“扣”。1861年,在德国索伦霍芬的地方发现了一枚鸟化石,这就是后来被称为始祖鸟的生活在1.45亿年前的鸟化石。在以后的100多年里,又陆续在该地区发现六枚。到了本世纪80年代,在中国辽宁西部一个叫四合屯的小山村,突然“飞”起了一“群”生活在中生代的“鸟”,不能说遮天盖地,但也成方成阵了,着实叫全世界的古生物学家惊呼了一阵子。辽西的鸟化石首先是一位叫阎志友的农民老爹发现的,他把这枚化石标本无偿地献给了国家。辽西发现了鸟化…  相似文献   

7.
辽宁化石十大惊世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古生物门类丰富、保存精美,特别是辽西热河生物群化石的新发现被学界称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古生物发现。代表性分子包括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身披羽毛的恐龙化石,原始的早期鸟类,早期哺乳动物,以及原始的被子植物等。  相似文献   

8.
化石是地球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对于研究古地理、古环境 ,研究各种生物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人们可以了解地球及其周围环境的变化,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辽宁化石,特别是辽西中生代化石,正处在生物进化的关键时期——恐龙还没有灭绝,鸟类和被子植物开始出现,哺乳类动物正在进行早期演化,这些生物的遗体、遗物和生活遗迹石化成化石。这是大自然的恩赐,是全人类共同的珍贵遗产。 鸟类起源是古生物学界的四大难题之一。 1861年,在德国的巴伐利亚州索伦霍芬地区首次发现了始祖鸟化石, 100多年来,鸟类起…  相似文献   

9.
封面故事     
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是困扰古生物学界一百余年的难题。自1861年产于德国索伦霍芬的鸟化石被确认为鸟的始祖———始祖鸟以来,一百余年过去了,在世界各大洲相同时代的地层中均未发现鸟化石。老天何以独钟索伦霍芬?这“谜”沉甸甸地压在古生物学家心头整整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2021年6月广西东兴市东兴镇在建高速铁路东兴市站(站前路)发现的恐龙化石产出层位、化石产地的古生物特征、古环境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化石产于侏罗系东兴组下段上部,化石散布于褐红色、紫红色厚层含钙粉砂质泥岩、含钙泥质粉砂岩、含钙质粉砂岩中,初步判断恐龙骨骼化石为经过移位或水流搬运后沉积形成的异地保存化石。综合区域地质特征,其地层时代为晚侏罗世,化石产出于炎热干燥的滨湖至滨岸环境。东兴恐龙化石是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位置最南的沿海沿边的恐龙骨骼化石,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晚侏罗世恐龙化石发现点,其研究对区域地层划分对比、古生物群、沉积环境和古地理以及大地构造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对研究恐龙一些类群的起源和演化具有关键作用,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科普研学和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华龙鸟"的发现,提供了由爬行动物向鸟类进化的新证据,震动了全世界。地质学家们认为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者遗迹,可以帮助我们划分地层层位、确定地质年代、研究地球演变、生物起源和进化问题。所以,化石是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科学依据,也是人类审视自我、认识社会、探索真理的重要实物证据。可见,化石十分重要,保护化石的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2.
瓮安生物群与宽川铺生物群中球形类化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获自瓮安生物群与宽川铺生物群中大量球形类化石的系统研究,建立了便于交流和深入讨论的球形类化石形态分类方案,对各种类型的球形类化石进行了属性探讨,并按形态属描述球形类化石4个新类型(相当于形态属),8个新种类(相当于形态种)。研究表明球形类化石是一个多源的非正式生物类群,包括动物性和植物性球形类化石。具有丰富的研究内涵,对揭示早期生物的起源、演化、多样性及胚胎发育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我国豫西晚前寒武系白草坪组中发现的一种可能的蠕虫状后生动物实体化石:Ruyangia Cylindrica Hu et Meng,1989。化石产于砂岩表面浪成波痕之波谷中,圆筒状,已压扁,中空,可见长度4.5~9.5cm,直径4mm左右,虫体外壁具体环,环背间距1.5~2mm,虫体一端较大,具平行纵向边缘的纵纹,可能为头部;另一端渐尖,可能为尾部。与该实体化石伴生的有大量遗迹化石。已知白草坪组的时代超过1400Ma,因此,该实体化石的发现对研究地球上后生动物起源与早期演化等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辽宁北票鸟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层主要包括金岭寺群上部土城子组和热河群下部义县组。保护区鸟类化石群保存完好,仅“核心区”2km2就共采出鸟化石约800枚,已鉴定出6属8种,创下了古鸟类研究史上鸟化石数量最多、鸟化石层位最多、埋藏密度最大的纪录,同时它们与7门18纲27类化石共存。保护区的鸟类化石、被子植物化石对其起源和早期演化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国家有关方面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辽宁北票鸟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世界文化遗产或重要科学遗址。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中国东北辽宁省一直是探珍寻宝的热点地区:寻找发现介于恐龙与鸟类之间遗失的演化环节。1.2亿年前,该地区的火山喷发将各种各样的生物掩埋于精细的火山灰中,这十分有利于它们化石遗体的保存。在20世纪90年代,辽宁的一个大胆的中国农民用骨骼和羽毛状的印痕拼合成一块标本,酿出了一个科学骗局。但是今年4月,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古生物学家季强博士和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古生物部主任马克·诺利尔博士领导的科研小组宣布,他们发现了真正的化石:一枚保存在两块细粒石板中全身披覆羽毛的恐龙化石。这是一种生活在13…  相似文献   

16.
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小壳化石处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第一幕,对于揭示后生动物起源至关重要。对陕南宽川铺地区早寒武世早期宽川铺组第一个小壳化石组合带中发现的动物球状胚胎化石进行大量观察,发现了两枚Olivooides-like的新型动物胚胎化石。此类化石的胚胎表面并非Punctatus Emeiensis常见的密集分布的典型或非典型的尖刺状结构,而是呈基端具螺旋状环褶、末端较圆滑的锥状突起。新型动物卵的发现暗示了早寒武世梅树村期动物化石卵的多样性很可能发端于新元古代埃迪卡拉纪。  相似文献   

17.
信息在线     
中国科学家对脊椎动物起源的研究获得重六进展中科院南古所陈均远教授在昆明西山海口附近采集了300余块海口虫化石标本,井和美国脊椎动物专家J.Mallatt教授对海口虫开展了系统分支生物学的研究。研究结果证明海口虫是一个处于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的中间类型生物。海口虫这一中间类型的特殊地位,好像是一块解开埃及古文字之谜的罗赛特碑,为人类解开脊椎动物起源之谜提供了科学实证。海口虫化石发现于昆明海口附近五亿三千万年前早寒武纪的古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产自贵州瓮安新元古代陡山沱期磷块岩中的瓶状微化石2属3种,进一步证实瓮安生物群中已具有最早的能分泌硬体的原生动物存在。通过对这些瓶状微化石的立体形态、岩石薄片中的切面形态及外壁结构研究,认为瓮安生物群中的瓶状微化石在外壁具单层或多层结构,壳壁成分为磷酸钙质等特点,与陕南宽川铺生物群中的瓶状微化石相类似,但在化石的大小和外形特征方面又与高家山生物群中的瓶状微化石非常一致。这些化石的发现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瓮安生物群的内容,而且为探讨具分泌硬体能力的原生动物的起源、分布和早期演化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9.
《华北国土资源》2012,(4):34-35
7月1日晚22时30分,从俄罗斯圣彼得堡传来喜讯,经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6届会议投票表决,云南"澄江化石地"被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澄江动物化石地是我国著名国家地质公园和东亚优先一等古生物遗址,是展示5.3亿年前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状况的"窗口"。据了解,这是我国已经入选的9项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中唯一的化石产地,填补了中国没有古生物化石自然遗产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文章回顾20世纪以来,在广西发现的重要古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包括4个巨猿化石地点、13个晚期智人化石地点以及一系列旧石器.对柳江人遗址等的地层和年代学进行了综合研究,对国际学术界关于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连续演化说"将提供强有力的证据;百色盆地旧石器的综合研究,将对恢复早中更新世的环境和早期人类迁徙、扩散的模式,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