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地理》2011,(4):89-89
2011年11月12日,2011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学术年会暨流域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管理学术论坛在南昌市成功举行。会议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和江西农业大学主办,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会议得到各地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来自全国23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70余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主题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流域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2.
2011年11月12日,2011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学术年会暨流域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管理学术论坛在南昌市成功举行。会议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和江西农业大学主办,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会议得到各地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来自全国23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7...  相似文献   

3.
2011-11-12,2011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学术年会暨流域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管理学术论坛在南昌市成功举行。会议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和江西农业大学主办,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会议得到各地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来自全国23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7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主题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流域可持续发展与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4.
由广州大学、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广东省地理学会主办,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承办,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广东省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广州市物流协会、广州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协办的"资源高效利用与区域发展转型"研讨会于2008年12月18日在广州大学图书馆附楼5楼报告厅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5.
"地理学发展与应用--30年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论坛于12月19-22日在广州大学隆重召开.此次论坛由广州大学、中国地理学会、广东省地理学会主办,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和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协办.  相似文献   

6.
姚鲁烽 《地理学报》2006,61(12):1328-1330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于11月1日.2日在福建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福建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省自然资源学会、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创新资源科技,促进和谐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高校和管理部门的36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210余篇。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青海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2013年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7月22-23日在夏都西宁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含港台地区)的正式代表共160余人参会,大会交流学术论文115篇并由青海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刘彦随、卓玛措主编的《中国土地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地理学会、福建省自然资源学会和福建省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资源互补、经济合作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I1月22日至24日在福州举行,随后从福州至厦门历时2天的考察也于11月27日圆满结束。本次会议宗...  相似文献   

9.
何书金  李忠魁 《地理学报》2006,61(9):1004-1005
由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土地资源学系、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和台湾东华大学自然资源管理研究所协办的“第七届两岸三地生态保育与资源环境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8月10日一8月22日在西藏林芝西藏农牧学院举行,大会的主题是“山地生态保育与资源利用”。本次会议正值西藏农牧学院建院35周年之际,来自北京、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山西、河南、河北、湖北、浙江、江苏、江西、广东、福建、台湾和香港等17个省(市、区)50多个单位从事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水资源、环境管理、自然资源管理、环境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管理部门和企业界的代表86人(其中台湾代表22人)出席了大会。本次研讨会报名参会148人,收到论文90多篇,大会交流论文45篇。  相似文献   

10.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三地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7月12日至14日在云南省昆明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云南省地理学会、云南省生态学会、中国地理学会跨境流域与区域合作研究组等单位承办,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地理学系、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协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资源—环境—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1983年12月5—11日,西南师范学院亚热带生物地理研究所、四川省生态学会和四川省地理学会在重庆北碚联合召开了中国亚热带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省计经委、贵州省科委等46个单位112名代表。会议的东道主——西南师范学院自始至终给与热情接待。会议的目的是、交流亚热带地区的研究成果,推动亚热带生物、地理等各学科的研究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与会代表热烈地讨论了我国亚热带的理论、研究方法、合理利用、保护亚热带资源和今后研究方向问题。关于亚热带的划分指标和界线这一理论问题,中外学者众说纷纭。竺可桢教授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提出的我国亚热带划分指标和界线已为多数人所公认。这个问题的解决对全国农业区划,农作物和经济林木的引种推广,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姚鲁烽 《地理学报》2012,67(7):1006-1006
第十三届海峡两岸三地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术研讨会于2012 年6 月15 日至6 月17日在台湾花莲东华大学隆重召开,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和东华大学环境学院防灾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地理学系、农业委员会水土保持局花莲分局、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协办;东华大学环境学院永续资源与防灾研究中心承办。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资源-环境-生态─防减灾。  相似文献   

13.
《热带地理》1999,19(4)
由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热带亚热带环境专业委员会发起,协同广东省地质学会第四纪地质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地理学会地貌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地质矿产局地质环境处联合主办,“华南环境变迁记录的遗迹与旅游资源科学化”现场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10月29日~11月1日在广东省揭西县召开。与会者包括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技交流部、广东省地质学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山大学、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地矿局、广东省地震局、华南师范大学的地质地貌、古生物、地球化学、环境学及旅游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揭阳…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8月22~23日,由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新疆地理学会、新疆自然资源学会具体承办,哈萨克斯坦萨芬·塞夫林农业技术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办事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办事处、国际制图协会委员会等联合协办的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资源与环  相似文献   

15.
《福建地理》2011,(4):63-63
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于2011年12月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从会上获悉,福建师范大学主办、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和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协办的《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于2011年12月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从会上获悉,福建师范大学主办、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和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协办的《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7.
《地理研究》1984,3(2):104-104,102
西南师范学院亚热带生物与地理研究所、四川省生态学会和四川省地理学会于1983年12月5日至11日在重庆北碚联合举办了中国亚热带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46个单位112人。大会收到57篇论文和一批专辑、专著。  相似文献   

18.
第九届两岸三地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26日在台北市立教育大学隆重召开。会议在台湾“行政院农委会林务局”指导下,由台北市立教育大学、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主办,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阳明山国家公园管理处、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特有生物研保中心、中国文化大学、  相似文献   

19.
孙鸿烈  石玉林  李文华  封志明  江东 《地理学报》2020,75(12):2610-26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资源科学研究在自然资源考察的基础上形成了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体系。本文系统总结中国资源科学从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到资源科学综合研究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初期(20世纪50—60年代)、区域资源综合科学考察与资源科学研究时期(20世纪70—80年代)、资源科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2000年)及现代资源科学迈向新发展时期(21世纪以来)等4个阶段,促进了中国自然资源的考察和开发利用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对中国资源科学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当下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两个国家先进发展需求,资源科学研究要以史为鉴,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学科的新概念、新知识与新方法,促进资源科学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师范学院承办、中山大学协办的“2006年全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7月21-23日在广西师范学院隆重召开。本次大会正值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之际,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200余位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73篇。研究内容涉及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区域LUCC及其驱动力、土地可持续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