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动理论基础知识及其在地震工程中的初步应用(续)廖振鹏,袁一凡(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150000)ESSENTIALKNOWLEDGEONWAVETHEORYANDITSPRELIMINARYAPPLICATIONTOEARTHQUAKE...  相似文献   

2.
3.
4.
5.
6.
地下生命线工程地震反应的超声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进忠  赵鸿儒 《地震学报》1992,14(1):104-110
本文应用超声地震模型实验方法研究地下生命线工程的地震反应.按一般的场地条件,根据相似原理设计了地下生命线工程非均匀场地,均匀场地实验模型.除进行了解释震波传播的震相分析外.还重点展开了以质点振动为中心的一系列分析工作,结果表明:距离震中越近,地震地面运动的强度变化幅度及变化速率越大,从而对地下管线越不利;在软土覆盖层中,压缩波主要造成管线的径向弯曲变形.剪切波则主要引起管线的轴向伸缩变形或派生纵弯作用;当覆盖层较薄(厚度小于震波波长)时,地震地面运动强度的节律性变化,主要受基岩中震波波长的控制;地表覆盖层岩土性质,对地震地面运动强度有显著影响;不同性质的覆盖层介质对地震地面运动各分量的影响程度不同;波的传播效应使地表在不同时刻处在不同时刻处在不同的质点振动状态下,在横向突变的非均匀覆盖层条件下,不同岩土单元的的接触部位,将存在显著的振动相位差异和强度差异:由于地下管线与周围岩土层变形一致,故上述关于地震地面运动的结果,也即不同条件下地下管线的变形特点.需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地下管线的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7.
工程结构地震破坏概率矩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工程结构地震坡坏概率矩阵的方法,建立了地震地面运动模型和结构分析模型,对结构进行了随机地震反应分析,并获得了结构随机分应的统计量,进而采用双参数的结构破坏模型,给出了教育处结构地震破坏概率的表达式,利用此方法计算了一座按8度要求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型,给出了计算结构地震坡坏概率的表达式,利用此方法计算了一座按8度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破坏概率矩阵,本文提出了方法可以在确定抗震设防标准和进行震害预测时采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以微机配套设计的多用工程振动测量仪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法。本仪器性能稳定、可靠,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文将几种地震反应解答-主上界解、次上界解、无贡献的零解答、主模解、次模解、三模解、拟静解以及准主、次上界解都用矢量表示如平面和立体图中,清楚显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正交关系,大小关系及和差关系。  相似文献   

12.
13.
14.
地震工程中的地基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对国外几家保险公司近几十年来承保的跨海桥梁隧道、核电工程、高技术设施、重要实验室、城市基础设施等地震保险进行了初步调查,试图总结这种责任保险和商业保险提供的经验和启示。调查分析结果以报告形式提供给有关单位。  相似文献   

16.
重大工程设定地震动确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概率一致反应谱通常高估设计地震动的中长周期成份,不能真实代表地震环境下的样本实现,为了合理地估计设计地震动反应谱,本文结合工程结合的动力特性和峰值加速度的经验设防标准,建议了一种重大工程设定的地震确定方法,然后依据设定地震和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设计地震动反应谱。  相似文献   

17.
工程场地地震安评中加速度反应谱标准化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计算了不同地震输入模式下的拱桥地震反应,讨论了输入指定地震波进行时域计算结果和按对应的反应谱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异,特别分析了分别按地震波的实际反应谱和经过标定的反应谱计算得到的拱桥地震反应之间的不同.数值结果表明:在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中,采用标准反应谱的方式所提供的场地地震加速度参数,将会抹杀土层场地动力特性对地表地震动的影响.因此,按此地震动参数进行结构反应计算时,有时会低估结构的地震反应,留下结构抗震不安全的隐患.  相似文献   

18.
介绍以微机配套设计的多用工程振动测量仪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法,本仪器性能稳定、可靠,有较大的实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根据管渠工程的实际需要,通过综合分析计算,实现其地震危险度评价。详细介绍综合分析计算的思路与方法。最后以克拉玛依水源系统管渠工程为例,进一步说明了地震危险度评价的实用化方法,同时提出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