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Colour impairments influences access to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which is usually represented by colour maps. Three dimensions of colour: Hue, Saturation and Value (HSV), are intuitive and most critical visual variables in map design. In this paper, we specifically focus on colour deficiency of red-green colour impairments. A controlled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and conducted to explore how three colour dimensions (HSV) affect the abilities of people with normal colour vision or with red-green colour impairments to distinguish colours in maps. An eye-tracking approach was applied to quantify the accuracy and response time by capturing user eye movements to analyse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In this study, we used one sec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map of Hebei Province to test participant responses to area features. Differences of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across normal colour vision and red-green colour impairments were compared. Multiple comparisons among Hue, Saturation and Value were analysed. Results show that for both normal colour vision and red-green colour impairments, Hue is the most differentiable than Saturation and Value. Saturation and Value are at the same level to be differentiated and more difficult to be distinguished. Guidelines of designing maps for both normal colour vision and red-green colour impairments were deriv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be helpful to improve the map designs for colour deficiency.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GIS组件与演绎数据库推理功能相结合的一种集成方法.阐述了二者结合的优势,提供了一种用Horn子句表达空间查询规则的方法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4.
5.
6.
印刷颜色再现涉及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本文主要讨论了其中涉及的部分物理问题。重点阐述了印刷网点与人眼最小分辨角;纸张及油墨的光渗透、光散射对印刷品呈色效果的影响及解决方法;灰元取代的色度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地形起伏度最佳分析区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形起伏庹是指定分析区域内最大相对高程差,反映地面相对高差,描述地貌形态的定量指标.确定实验样区的最佳分析区域是地形起伏度提取算法中的核心步骤和决定区域地形起伏度提取效果与有效性的关键.基于64幅实验样区数据进行多尺度地形起伏度计算,试图确定地形起伏度的最佳分析区域.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样区的地貌特征和最佳分析区域并不存...  相似文献   

8.
一种物质遇光后即发生颜色的变化,从而形成图象的过程谓光致色变。本文是利用聚乙烯咔唑与四溴化碳和指示剂所组成的一种感光层。受光后,不需显影处理,即能实时显示图象。经过简单的定影处理后,就能获得稳定的图象,因此操作十分方便。此外,这种感光层还可以再生,即晒好的图形可以全部褪去,然后,又可以在不作任何处理的情况下重复使用。目前是将其应用于刻图膜上,使刻图膜层具有感光性。  相似文献   

9.
明确色彩在地图中的作用,更好地利用色彩的特性及其相互间的配色,提高地图的艺术性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The Cartographic journal》2013,50(3):293-299
Abstract

Although people rarely think of relief models when speaking about cartographic products, these artefacts are probably the most impressive way of visualizing landscapes. Unlike traditional maps or globes, most relief models are unique, vulnerable hand-made objects. Digital archiving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their preservation. There are special tools for this task, but these equipments are rather expensive, and libraries or other institutes that usually own these models cannot spend too much. The authors examined various on-line tools to create digital 3D representation of relief models using a set of photographs as source. These tools create point cloud and textured triangle mesh based on matching patterns on the photos. A workflow was developed which uses these web services and produces the digital 3D version of relief model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thod, discusses the details of successful photographing, the possible post-processing of the results. A new web site, using the X3DOM technology to show the digitized models to the general public, is also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11.
3维数字地形图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岚 《测绘通报》2002,(5):10-11
传统的纸质丝划地形图和2维数字地形图由于采用正形投影的方式表达地物和地貌,无法全面和准确地反映地物的高程与破碎地貌,为了克服其在空间表示的应用方面的不足,提出建立3维数字地形图的想法,并着重探讨3维数字地形图的表示方法和应用价值及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三维地貌表示方法的演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游雄 《测绘工程》2000,9(4):1-6
在地图上表现地貌的三维形态.是地图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地貌表示法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代表了地图学的进步。回顾地貌表示方法的演进,有助于把握地图学发展的历史脉搏.加深对地图学未来发展的认识。表文按年代顺序,来描述地貌表示法的三种主要类型一写景符号法、水平投影法和地景仿真法的发展演变及其文化与技术背景和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13.
GIS在救灾物资运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经典的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设计物资的调运方案,根据气象预报及历史经验,决定提前做好某种防洪抗涝物资的储备的方法,阐述了Dijkstra算法的改进步骤。  相似文献   

14.
晕渲图的设计与制作一直是地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使用晕渲图展示地形直观、形象、立体感强.目前有多种思路被提出用于改善晕渲图的显示效果,但是在制作小比例尺晕渲图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地形破碎导致难以把握地形宏观骨架,缺少海洋地形或海洋地形过于具体干扰到陆地要素表达,传统的DEM与山影数据叠加的模式使得美观与地形清晰无法兼得,这就需要重新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本文以晕渲图的基本理论为出发点,采用地貌晕渲与分层设色相结合的方法,讨论全球范围的晕渲图制作过程中,不同显示比例尺下DEM分辨率配置技巧、海洋地形展示方法与地形可视化新思路.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保证晕渲图在每级显示比例尺下都能展示出良好的地形效果,为中小比例尺晕渲图增强表现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应用到地图设计、制作和出版等各个领域中,使得晕渲技术得到飞速发展。针对不同格式的数据源,介绍不同数据的前期处理及三维晕渲的制作过程和方法,分析各过程参数的选取对三维晕渲效果的影响,探讨三维晕渲在地图制图中的表现方式以及在Photoshop中进行晕渲与影像融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周卫 《测绘通报》2004,(12):45-46
地形要素代码设计是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涉及到诸多的技术问题,直接影响到系统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论述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地形要素代码设计与符号化的基本原则、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QUICKBIRD影像的正射纠正及地形图更新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Quick Bird影像的波段合成、分辨率融合、图像增强以及自然色彩变换等技术,阐述了Quick Bird影像的正射纠正的方法、纠正后的精度分析、纠正后应用于地形图及空间数据更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光照模型是影响数字地貌晕渲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参照传统晕渲着色规则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地貌晕渲的投影方式及视点、光源的设置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Lambert漫反射模型、基于坡向光照模型的特征;分别利用规则物体和地形数据对这两种光照模型所产生的效果进行了实验和对比;结果表明漫反射模型更适合起伏较平缓地区的晕渲,基于坡向的光照模型更能突出山体的起伏特征。最后结合理论分析讨论了产生这种实验结果的原因并提出了3点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计算机、3S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为灾害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正被以各种方式应用于灾害管理的各个阶段。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基础支撑框架和信息共享平台,不但提供了获取、集成、分析、存储和显示空间数据的工具,而且成为其他各类信息汇聚、融合的基础。本文针对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过程中对空间数据及信息集成的需求,给出了能够支持应急响应、灾害评估和灾后重建工作的汶川抗震救灾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20.
对净空条件下,通过公路大规模运输应急救灾物资和人员时,如何分配沿不同道路行驶的车辆,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救灾物资和人员运到目的地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汽车刹车距离模型的基础上得出了最大公路交通流、最大流行驶速度,重点建立了最短通行时间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一个有效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应急救灾以及军事机动中大规模运输车辆的最优分配问题.该成果可以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中的路网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