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沙漠地区近地层能量交换特征研究初步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沙漠地区近地层能量交换特征研究的主要进展概况和热点问题.介绍了沙漠地区特有的结构复杂、水汽含量低、沙尘含量高等特征,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对于沙漠近低层的辐射和能量收支特性、湍流通量特征等进行了总结.指出国内外在未来沙漠地区近地层湍流研究方面面临的一些主要科学问题,以及对未来沙漠地区近地层湍流能量特征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近地层湍流结构及输送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陈铭夏  李宗恺 《气象科学》2000,20(2):111-119
本文利用"城市生物气溶胶研究”中的超声风温仪观测资料,对南京市近地层大气的湍流强度、相关系数、速度谱及通量输送等进行研究,得到南京市近地层湍流结构及输送特征的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大雾成因剖析   总被引:7,自引:8,他引:7  
为了构建“四川盆地大雾天气客观化预报系统”,采用天气学与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盆地大雾天气的成因进行了剖析。分析表明,四川盆地多雾同四川盆地的地理环境所形成的近地层空气湿度大密切相关。形成四川盆地大雾天气的有利条件为:近地层层结稳定、近地层风力弱、近地层准饱和,大雾预报最为重要的是判断未来是否有降雨产生和辐射冷却强度。  相似文献   

4.
利用“中国科学探险协会2002年北极科学探险考察”期间在北极朗伊尔宾地区获得的大气风温微气象脉动资料,讨论了该地区近地层湍流能谱、湍流方差、感热通量、动量通量、温度结构参数以及动量整体输送系数等的分布规律,给出了这一极端环境区夏季近地层微气象场的基本结构,分析了北极地区极昼期间陆地下垫面地-气之间能量交换,丰富了人们对该地区近地层湍流输送过程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5.
近地层辐射及湍流通量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卡丁顿等多个近地层大气试验的资料,分析、研究和讨论了利用常规或较易得到的气象资料估算近地层辐射和湍流通量的方法,包括净辐射的简化估算、梯度方法的应用、阻尼方法中有关参数的确定等。估算结果与观测值符合较好,方法亦较简便,适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北极斯瓦尔巴德地区近地层大气观测研究Ⅱ.湍流场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中国科学探险协会2002年北极科学探险考察"期间在北极朗伊尔宾地区获得的大气风温微气象脉动资料,讨论了该地区近地层湍流能谱、湍流方差、感热通量、动量通量、温度结构参数以及动量整体输送系数等的分布规律,给出了这一极端环境区夏季近地层微气象场的基本结构,分析了北极地区极昼期间陆地下垫面地-气之间能量交换,丰富了人们对该地区近地层湍流输送过程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7.
藏北高原草甸下垫面近地层能量输送及微气象特征   总被引:61,自引:9,他引:52  
利用GAME/Tibet 1998年IOP观测资料,分析研究藏北高原草甸下垫面近地层的地面加热场、地表能量平衡、地面阻曳系数CD及感热通量整体输送系数CH等特征,得到了一些有关藏北高原草甸下垫面近地层能量输送及微气象特征结构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近地层能量输送与微气象特征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4  
利用青藏高原北麓河冻土综合试验站自动气象站2002年5月30日~6月24日观测资料,计算分析了该地区近地层的地表能量平衡、地表加热场、感热、潜热、地表反照率、动量和热量总体输送系数等特征量场的变化特征,首次得到高原北麓河地区近地层能量输送和微气象特征。  相似文献   

9.
王锦明  罗与品  邓廷楷 《气象》1982,8(7):26-27
我们从县站预报的角度出发,使用近地层空气饱和度预报未来大—暴雨的产生、持续和结束,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饱和度S值的定义 饱和度S值是表示预报时刻的近地层空气的绝对湿度(常以e表示)与第二天近地层空气的最低气温对应的饱和水汽压之差,用如下公式表示:  相似文献   

10.
层结大气中近地层湍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从先 《气象学报》1958,29(2):73-82
本文对稳定层结大气中近地层湍流的层结订正函数导出了新的形式.据此而对的湍流普遍函数作出了新的规定.根据该方案对近地层湍流特徵作了若干讨论.最后并绘制了计算近地层湍流特性量的图表,藉此可以很方便而准确地由梯度观测直接估各市地近地层湍流状况.  相似文献   

11.
用近地层温差因子改进广东沿海海雾区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0—2011年的NCEP 1 °×1 °的再分析资料和2010—2011年的台站海雾观测资料,分析了近地层温差因子(T1 000 hPa-T2 m)与海雾发生的关系;尝试将近地层温差因子作为GRAPES模式的预报变量因子,改进广东沿海海雾区域预报。(1) 近地层温差因子与海雾发生有着比较明确的对应关系:当台站出现海雾时,近地层温差一般处于某一时间段的高值区,近地层温差负值明显减小或转为正值。这是近地层暖湿空气平流逐渐加强的结果,存在海雾发生发展的可能。(2) 广东沿海地区暖湿平流的输送具有阶段性和跳跃性,而且是不断增强的;同时,暖湿平流的向北推进与中国沿海海雾自南向北推进的演变过程相一致。(3) GRAPES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和实现近地层温差因子,引入该预报变量因子后,海雾区域预报的准确率、Ts和Hss评分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李平 《大气科学》2000,24(2):283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持召开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近地层风测量系统”技术鉴定会于 1999年 12月 2 4日在北京举行。在卫星发射中心的厂房内完成火箭联合体的垂直总装、测试后 ,要将其安全地垂直运输到发射场。由于近地层风对地面高大物体的运动有较大的影响 ,所以需要在垂直运输和发射中提供近地层风数据。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委托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从 1998年开始进行“近地层风测量系统”的研制工作。安置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这套系统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行一年多来 ,尤其是在我国第一…  相似文献   

13.
贺建林  王介民 《高原气象》1997,16(3):258-264
利用相似性理论,假设在稳定层结下近地层的垂直风速方差σW是高度Z的弱函数,推导得到了近地层的σW/U*与Z/L的函数关系式。该式可以解释稳定层结下的σW/U*非常数等事实。  相似文献   

14.
1近地层风速的应用 近地层风的变化是判断临近天气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近地层风速急剧变大预示着地面将很快出现大风,风向的变化对于降水的临近预报也很有帮助,同时近地层风的变化对于研究城市或区域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近地层大气的湍流微结构和谱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UVW脉动风速仪资料分析了广州市区近地层大气的湍流强度、相关系数、尺度和速度谱,并获得了不同稳定度条件下的速度谱模式.结果表明,城市近地层大气湍流在惯性副区接近局地各向同性、速度谱符合Kolmogorov相似理论;气流方向上下垫面粗糙度的增加,使沿海城市近地层大气湍流能量(特别是铅直方向)比平坦、均匀下垫面上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干旱气象》2021,39(4)
2019年4月19—20日(简称"4·19")和4月26—27日(简称"4·26")陇东南出现2次区域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通过诊断锋生函数、温度平流、垂直风切变等物理量对2次过程的动力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次过程均存在高空冷平流、低层冷暖气流交汇,地面分别有明显的冷锋和冷式切变辐合线,属于斜压锋生类强对流。(2)在同样显著的斜压大气环境条件下,2次过程动力特征存在明显差异,"4·19"过程冷空气较为深厚,中、低层强冷平流驱动低层锋生,对流发生在锋面强迫抬升的动力不稳定条件下,呈现出锋面降水特征;"4·26"过程低层及近地层有冷空气扩散,对流发生在近地层锋生与低空急流共同作用下,由热力不稳定主导,对流性降水特征显著。(3)700 hPa和850 hPa锋生函数可分别定量描述低层和近地层影响系统的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由于近地层触发系统受地形影响难以界定,尤其"4·26"过程低层及近地层冷空气路径复杂,锋生函数可作为近地层触发系统判定的物理量指标。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珠峰绒布河谷地区大气近地层观测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7,他引:12  
刘宇  邹捍  胡非 《高原气象》2004,23(4):512-518
利用“珠峰环境监测2001”期间获得的绒布河谷近地层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珠峰地区近地层大气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地表温度和辐射等气象要素的日间平均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诸如下垫面性质、地形特征、水陆分布差异等造成珠峰地区气象要素特殊分布的原因,为全面认识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结构,考察珠峰环境,研究该地区地-气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提供科学的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两次台风过程近地层湍流度和阵风因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005年台风"麦莎"和"卡努"期间青岛海岸实测三维风观测资料,挑选6个10 min平均风速≥8 m/s的强风时段,使用矢量分析方法研究台风影响华东地区时近地层的平均风速风向变化、湍流度和阵风因子变化等湍流特性,结果表明台风影响期间,近地层湍流脉动风速不稳定,水平方向、垂直方向风速风向快速变化;虽然台风"麦莎"、"卡努"入海地点不同,不同强风时段近地层湍流度差异也较大,但湍流强度都表现为Iu(横向)>Iv(纵向)>Iw(垂直向).两次台风影响过程不同强风时段近地层阵风因子的变化与湍流度的变化是一致的,在风速增大风向转变的时段,湍流度和阵风因子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9.
2008/2009乌鲁木齐近地空间逆温层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8年6月—2009年5月乌鲁木齐探空站每日07时、19时400 MHz电子探空数据为基础,统计了距地高度5 000 m以下近地层垂直空间逆温层的特征,并以每日、各月和全年的方式进行了归类分析;对乌鲁木齐市5 000 m以下近地层空间逆温层的出现频次特征、层次特征、第一逆温层特征、地表逆温层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和...  相似文献   

20.
边界层最下部的几十米到一百米范围通常定义为近地面层。在该层内大气运动呈明显的湍流状态,铅直方向的湍汽通量(如动量通量、热量通量及水流通量)可近似作为常量。研究近地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便于使用的近地层特征参数表达式。由于近地层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非常密切,因此.研究其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