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岩土钻凿工程》2013,(6):52-52
目前,厦门市城市综合管廊使用费和维护费收费标准开始执行,今后使用厦门市市政空间资源投资有限公司建设的城市综合管廊都得交费了。根据厦门市物价局发出的通知,今后使用城市综合管廊的单位,除了要交一笔管廊使用费外,每年都要交管廊日常维护管理费。  相似文献   

2.
基于WebGIS地下管线探测与信息化建设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书煌 《福建地质》2006,25(1):52-59
分析厦门市地下管线建设现状,规划厦门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方案、技术路线、实施保障体系,运用WebGIS技术构建具权威性、现势性强地下管线数据及公共信息交换服务平台,实现网络化信息共享,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多元化服务。  相似文献   

3.
文章简明介绍了厦门市的环境地质,包括地质地貌,新构造活动,边坡稳定,地基基础,矿产资源,地热资源和旅游资源,厦门岛是一座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海滨花园城市。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质量和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该文对厦门市平原区地下水的有机和无机化学组分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根据"地下水标准"和"矿泉水标准"对地下水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厦门市地下水质量总体一般,可以直接饮用的水占22.9%,经过适当处理可以饮用的水占59.8%,不能饮用的占17.3%.有益人体健康的...  相似文献   

5.
主要根据厦门城市发展的战略需求,针对厦门市社会经济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资源、环境与安全等问题,在充分搜集与整合并数字化厦门已有地质勘察、调查等资料及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化学、钻探方法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手段,全面调查城市地质灾害点与地质地层环境,建立厦门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实现全市地质数据的一体化多层次管理和三维可视化,为城市重要重点项目的规划、选线选址、勘察设计及施工建设与运营管理提供最基础的地质信息化资源与决策平台。  相似文献   

6.
《广西地质》2011,(7):60-60
为充分调动各区、镇、村和基层群众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和保护农田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完成年度补充耕地任务,有效落实基本农田有偿保护制度,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近日,福建省厦门市出台了《厦门市土地开发整理奖励办法》和《厦门市基本农田管护费使用管理办法》,两项政策在福建省均属首创,这将促使厦门市耕地保护工作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厦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加 《水文》2001,21(Z1):52-54
分析了厦门市水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厦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8.
沈盛湘 《地下水》2007,29(2):61-64
通过对厦门市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结合前人资料综合研究,分析了厦门市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及其类型、富水性等,提出了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震危险性、地震危害性和地震易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城市防震减灾工作 ,关键是对未来可能遭遇地震灾害定量化预测。本文论述地震灾害定量化的三要素 :地震危险性 ,地震危害性和地震易损性 ,它们概念完全不同 ,且很容易混淆 ,但又存在因与果的关系。本文还简要介绍厦门市地震科技工作者开展的“闽南地区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0.
郭逢潮 《水文》1997,(1):33-37,28
厦门市马銮湾流域规划中几个水文问题的分析计算郭逢潮(福建省水文总站厦门分站)1问题的提出马銮湾流域是厦门市规划“一环数片”中的“重要一片”,它位于厦门市西港西北隅。因厦门市规划和马銮海堤改造的需要,我们受有关部门的委托,就马銮湾流域规划中有关设计暴雨...  相似文献   

11.
该文在简述“九五”闽南地区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取得的重大进展的基础上 ,重点介绍了“十五”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的内容及其目标 ,以及我省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在数字福建示范工程中的贡献与作用 ,最后对“数字福建”工程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十五”计划是我省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 ,是关系到我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十分关键的五年计划 ,建设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是福建省防震减灾“十五”计划的重点 ,从我省震情、闽东南及闽西地区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闽台地震科技合作与交流来看 ,该工程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在“闽南地区综合防震减灾示范工程”等三大工程建设的基础上 ,进行“一个防震减灾中心、三大地震观测台网和三大基础工程”的建设 ,使福建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 ,基本实现国家提出的防震减灾十年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地震是典型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破坏性极大.本文首先对1996~2005年这10年间的大陆地震发生情况以及地震灾害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列举了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的重大地震灾害,指出大陆防震减灾要有地域特点;然后提出了一些防震减灾建议,如注意防范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加强建筑抗震设计和加固,推广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展防震减灾能力评价,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来减轻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地震预报与地震灾害预报的相互区别及其相互联系 ,并分析通过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两种途径进行地震灾害预报 ,以达到防震减灾的目的。建议 :加强地震预报与地震灾害预报的管理 ,地震灾害预报只能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地区进行 ,而不应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基于GIS的城市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阐明了系统总体设计思想,分析了系统结构设计和主要层面设计以及运行环境,该系统既可为开展城市防震减灾研究工作的工具,又可作为城市防震减灾日常管理工作的工具,及面向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宣传防震减灾知识的演播系统。  相似文献   

16.
讲述福清市制定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汶川地震区典型公路隧道衬砌震害类型统计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汶川地震对震区公路隧道结构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严重影响了灾区震后救援和灾后重建。为了保留汶川地震灾区公路隧道震害的珍贵资料,对震区公路隧道震害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统计和分析。首先按照隧道结构拱部、边墙、仰拱及附属结构进行统计和分析,再对影响隧道震害的六个因素(震中距、地质条件、断层、竖向地震、支护结构及施工质量)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一些抗震设防启示及建议。研究成果一方面为研究汶川地震震区公路隧道震害机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另一方面对于进一步研究高烈度地震区公路隧道抗震及减震技术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防震减灾体系工程 ,在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 ,通过全局上下和各地市地震局的共同努力下 ,2 0 0 1年一年来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领导 ,完善制度 ,精心组织项目实施 ,保证项目资金到位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南郑县地处龙门山大断裂北东延伸方向,距汶川5.12特大地震震中映秀镇约350Km。该县震前共有地质灾害点144处,呈现出突发性、链生性、地域性和季节性的发育规律。此次地震在南郑县境内诱发多起地质灾害,新诱发地质灾害隐患点11处,已经发生2起地质灾害;在震前的13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有3处在地震后明显加剧。根据此次所排查的地质灾害的潜在危险性和险情大小的评估,圈定了重点防治区,提出了监测预警、灾害避让搬迁和灾害治理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历史和仪器地震资料,重点介绍了长江经济带东段地震活动特点,进行了地震区带划分,探讨了该区中心城市的震灾问题,并结合区域地震异常,指出了当前华东沿海和郯庐带南段的地震危险性信息,指出了本区面临的地震安全和防震减灾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