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敏  欧光习 《地质论评》2019,65(Z1):201-202
正近年来,流体包裹体已成为常规油气地质领域研究油气成藏期次和时间、成矿流体性质、来源、油气运移充注途径和古地温恢复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方法(卢焕章等,2004)。目前,流体包裹体并未被广泛应用于的页岩油气藏研究中,主要是因为页岩油气储层中的成岩矿物普遍过于细小,给包裹体的测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困扰了流体包裹体研究在页岩中的发展。但是,以往的研究发现,页岩  相似文献   

2.
流体包裹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世纪前十年(2001年-2010年),国内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和应用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包裹体流体体系PVTX性质的模拟、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和成矿机制研究以及油气包裹体和成藏过程研究等——进行了总结。国内包裹体流体体系PVTX性质的模拟研究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各种天然流体体系的状态方程被应用于包裹体研究中。结合国际上流行的流体包裹体合成技术,国内学者利用人工流体包裹体,已经开展了流体包裹体形成机理、包裹体中流体体系相平衡和流体包裹体分析设备标定的研究工作。成矿流体和成矿机制研究仍然是流体包裹体的主要应用领域,一些国际前沿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如金属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的红外显微测温技术,单个流体包裹体成矿元素的LA-ICP-MS测定方法,以及流体包裹体组合(FIA)研究方法等,被国内学者在研究中采用。油气包裹体研究越来越受到石油地质学家的重视,其在油气成藏机理尤其是油气充注以及成分演化史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除了上述主要研究领域,利用熔体包裹体研究地幔流体,通过超高压变质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变质流体,应用表生环境下蒸发岩(石盐)中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古气候,这些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本世纪的前十年,国内流体包裹体研究与国际研究紧密结合,中国学者创立的ACROFI系列会议目前也已经成为国际流体包裹体界的重要系列会议之一。  相似文献   

3.
含油气沉积盆地流体包裹体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有机)流体包裹体在含油气沉积盆地分析研究中的作用日愈重要。首先论述了流体包裹体应用于盆地分析的理论基础,然后简介了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方法。最后讨论了流体包裹体在油气生成、运移及勘探、评价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流体包裹体在油气地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流体包裹体研究是油气形成和成藏定量化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油气藏中流体包裹体的地质地球化学意义及其在石油、天然气研究中的应用,探讨了烃源岩和储层流体包裹体在确定源岩演化、沉积环境、有机母质类型、成熟度、油气运移充填期次等方面的应用,指出目前流体包裹体油气地球化学研究应关注的几个前沿方向:①在流体包裹体分析实验技术中,单个包裹体分析技术在油气地质定量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②通过有机包裹体自然剖面与模拟实验对比研究烃类流体运移分馏,为建立油气成藏过程地球化学示踪指标提供基础参数;③通过储层中不同期次有机包裹体的化学组成、同位素组成、生物标志化合物与圈闭中已经聚集成藏的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确定圈闭中油气的成因、来源和充填过程;④有机包裹体成烃作用研究为碳酸盐岩生烃和深层油气成因理论提供依据;这些方向的研究成果为深化油气理论、提高勘探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河口凹陷流体包裹体成藏年代和充注期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体包裹体技术已被证实在含油气盆地的成藏年代和运移期次的研究中是一个有效的手段。关于包裹体在成藏期次方面的研究已有许多,但系统介绍包裹体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则少见。为推动该方法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本文从样品制备、分析仪器、流体包裹体镜下特征、均一温度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利用流体包裹体确定油气成藏年代与充注期次的方法,以及该方法在黄河口凹陷油气勘查中的应用研究成果:确定了该凹陷普遍发育较低成熟液态烃包裹体、成熟气液态烃包裹体、较高成熟气液态烃包裹体和气烃包裹体3类包裹体,确定了黄河口地区沙河街组油气充注至少有3期:第1期、第2期油气于明化镇组沉积时期开始注入储层(10~5Ma),第3期较高成熟油及伴生气于第四纪开始注入储层(小于3Ma);利用包裹体均一温度还确定了位于黄河口凹陷与渤中凹陷交界的BZ25构造第1期油气来源于渤中凹陷。  相似文献   

6.
油气生成运移和成藏过程会在岩石中留下烃类流体包裹体,对这些微尺度的流体化石记录进行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为反演油气成因和运移成藏提供了重要信息。本文回顾了含油气盆地流体包裹体分析和解释的基本原则,结合国内外油气包裹体分析和研究进展,分析讨论了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过程研究中应用的关键问题,包括:油气成藏过程是否有完整的流体包裹体记录;如何从烃类流体包裹体识别油气藏、古油气柱和运移途径;从流体包裹体分析油气成藏期次和古压力,油气包裹体成分分析等问题,并讨论了如何实现流体包裹体数据与其他不同尺度和分辨率的数据融合和相互约束,规范含油气盆地流体包裹体分析和解释技术,提高流体包裹体在分析油气运移成藏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流体包裹体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体包裹体是矿物结晶时所获的成岩流体,因此它是成岩、成矿作用流体的原始样品,反映了该流体的本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在金属矿床的勘探中得以普遍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只是近10余年来,才逐步应用于沉积岩及油气地质领域。在推断沉积岩的成岩历史、储集岩的孔隙演化史、恢复古地温及有机质热成熟史、油气运移、聚集时间等方面均有明显作用。本文着重介绍近年来流体包裹体在沉积岩及油气地质  相似文献   

8.
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人对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流体包裹体的各种分类方案和主要的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包裹体在研究油气藏烃源岩排烃史、油气形成时物化条件、油气运移演化、成藏期次和时间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在矿床类型、成矿流体来源、成矿条件、成矿物质搬运及成矿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新进展。大量的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在理论、原理和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逐渐在地质领域发挥其重要作用,已经成为解决某些地质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充分收集整理前人研究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以流体包裹体技术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展开对塔河油田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储层流体包裹体主要分为H2O包裹体、有机质包裹体、有机质-H2O包裹体3类;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经历过5期热流体活动;得出3个盐度值;流体密度变化范围从0.90~1.15g/cm3;系统阐述了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流体包裹体在成岩环境、高温热水作用、低温多旋回、油气成熟度及油气充注等多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含油气盆地中热流体活动的流体包裹体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晓蕾  高玉巧  刘立 《世界地质》2005,24(4):350-355,377
为寻找含油气盆地中热流体活动的证据,根据国内外含油气盆地中与热流体有关的包裹体的对比研究,阐述了流体包裹体宿主矿物产状、形貌特点及均一温度实测值高异常等特征。研究表明,脉体矿物多数是与热流体活动有关的包裹体的宿主矿物,有些碎屑矿物成岩愈合微裂隙中的包裹体也与热流体活动有关。沸腾包襄体反映了油气成藏与热流体的脉动式活动密切相关。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高异常是由热流体活动所导致的。因此,流体包裹体研究对识别古热流活动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包裹体研究──盆地流体追踪的有力工具   总被引:67,自引:5,他引:67  
刘德汉 《地学前缘》1995,2(4):149-154
矿物包裹体在研究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恢复盆地的热演化历史,指示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矿物包裹体是盆地流体的原始样品,它记录了地质历史中盆地流体的很多信息,有效地测定各期矿物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是直接了解盆地热流体活动的重要数据;系统测定各类流体包裹体的初熔温度和冰点温度,能大致判断流体的矿化类型和矿化程度;流体包裹体的p-V-T-x研究,是探讨流体温度、压力的依据;荧光显微镜等对有机包裹体的有效鉴别,色谱方法对流体包裹体有机和无机成分的分析能提供流体组成和烃类赋存的多种信息;特别是近年来大力发展的单个包裹体的激光拉曼光谱等探针分析,以及包裹体群的GC-MS和δ ̄(13)C、δD、δ ̄(18)O同位素分析在追踪盆地流体性质、成因及其与油气等矿产的关系方面将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沉积盆地流体包裹体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流体包裹体作为地质流体研究的重要手段,在沉积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分析和有机/无机矿产共存、共生关系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鄂尔多斯北部、塔里木东北部、辽西-冀北坳陷中-新元古界等地的油气藏、砂岩型铀矿为例,通过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偏光-荧光特征、显微测温、显微傅里叶红外和包裹体同位素定年技术,结合盆地构造、地层埋藏史、热演化史等资料,探讨了流体包裹体在定性、定量分析有机/无机矿产的成矿流体性质、来源、期次、流体运/聚时空及油气成藏演化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各类分析技术和研究方法的快速发展促使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油气储层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已经取得一些共识,包括:1)自生矿物生成顺序是确定包裹体期次的基本依据;2)油水共生的流体包裹体可以记录油气成藏期次;3)一定要采用流体包裹体组合(FIA)来限定成因和世代关系;4)沉积成岩成藏体系中的流体包裹体容易发生再平衡;5)热力学PVT模拟方法是获取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度和压力的可靠方法。但是,因为油水  相似文献   

14.
油气运移史是油气成藏体系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包裹体测试技术的发展 ,矿物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已成为油气运移史研究的一种有效方法 (郑有业 ,1998;何知礼 ,1996)。矿物流体包裹体是矿物生长时 ,一部分成矿溶液被包裹在矿物晶体缺陷或窝穴里 ,至今尚存在于矿物中 ,并与矿物有相界线的那一部分物质。它是分析成矿条件的直接依据 ,可反映出成矿时介质的温度和盐度等。识别包裹体组合类型是运用该技术研究油气运移史的关键。笔者在湖北当阳地区二叠系—三叠系裂缝包裹体的研究中 ,利用地表各组系裂缝的相互切割关系、裂缝充填物同位…  相似文献   

15.
FI技术在油气地质研究中的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体包裹体(FI)为研究油气地质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方法和手段。通过分析流体包裹体的类型、特征、丰度、均一温度、盐度、压力和成分,可以了解油气热演化程度,为油气生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流体的来源等研究提供重要信息;在油气运移、聚集过程中,温度与成分等特征发生相应的交化,通过对不同阶段所捕获的FI的研究,可以确定油气的运移时间和深度,探明油气运移的通道和方向,评价油气资源潜力以及预测油气的勘探远景区。此外,作还用流体包裹体势图和流体包裹体地层学方法,从宏观上描述了油气的运聚方向和通道,指出了其会聚的最有利区段,为直接指导油气的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有机包裹体研究的某些进展施继锡(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兰文波(中国科学院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有机包裹体,油气勘探和金属有机成矿,分析方法有机包裹体及其在油气勘探与金属有机成矿中的应用,已成为流体包裹体研究的...  相似文献   

17.
曹青  柳益群 《岩石学报》2007,23(9):2309-2314
通过镜下观察,并对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不同包裹体组合特征和显微测温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确定不同产状内包裹体形成的先后关系,同时依据烃类包裹体特征可以分析储层的烃类组成、烃类充注史、古流体压力和古流体势。根据三塘湖盆地包裹体岩相学特征、组合类型以及与烃类包裹体伴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不同微裂隙内的包裹体按照其产状可分为两类:网状微裂隙内捕获的包裹体和单向微裂隙内捕获的包裹体。根据不同产状内的包裹体特征,分析得出它们是由不同流体来源在不同时期捕获的。根据古地温演化趋势图,通过测温数据推算三塘湖盆地条湖凹陷内大量烃类包裹体被捕获的时间在晚侏罗世,马朗凹陷内大量烃类包裹体被捕获的时间在晚白垩世。在计算包裹体流体势基础上做出古流体势图,显示各凹陷的北部较利于油气聚集,预测位于油气运聚路线上的马中构造带是有利油气聚集区。  相似文献   

18.
北三台地区侏罗系储层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的改造.对研究区11口井101块流体包裹体样品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侏罗系储层具有多期次的油气充注特征.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油包裹体的荧光颜色(强度)等测试结果表明,研究区侏罗系储层经历过4期热流体活动,捕获了3期油包裹体和1期天然气包裹体,分别对应地质历史时期3次油充注和1次天然气充注过程.3期油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别为40~65,65~80,80~120℃.油包裹体和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以及盐水包裹体盐度的统计结果表明,第2期和第3期热流体活动占主导地位.结合埋藏史分析可知,油充注发生于燕山期,天然气成藏发生在喜山早期.研究区现今油气与古油气无论在油气组分还是在成熟度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与油气早期成藏后期遭受改造破坏有关.综合研究区烃源岩的生、排烃史,侏罗系储层埋藏史以及构造活动演化史的分析可知,燕山晚期是北三台地区侏罗系储层的主成藏期,燕山晚期充注的油气是现今油气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矿区延长组流体包裹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体包裹体在划分油气运移充注期次、确定油气藏形成时间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笔者通过镜下观察流体包裹体的发育产状, 划分其类型, 描述其特征, 并与成岩作用相结合来确定包裹体形成期次。通过对与烃类共生的盐水包裹体进行均一化温度测试, 结合其他相关地质资料, 认为延长矿区延长组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集中分布在105~125℃范围内, 且包裹体均一温度有随埋深增加而增高趋势。对比研究区埋藏史、地热史分析得出, 延长矿区至少存在一期主要的油气成藏期次, 发生在距今100~110 Ma, 即早白垩世晚期, 为该区主要的油气成藏期。  相似文献   

20.
覃军  赵洪  刁慧  马清  黄山 《地质与资源》2022,31(3):450-458
在梳理含油气盆地流体包裹体测试常用技术以及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研究中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东海陆架盆地流体包裹体分析测试及应用研究经验,提出石英次生加大边中包裹体的可测性、均一温度测试对象的选取、后期演化对包裹体颜色分析的影响、肉眼鉴别包裹体荧光颜色的误差等包裹体分析测试时需注意的问题;提出包裹体GOI值受地应力场、储层非均质性等多重因素影响,在用于充注强度或古油藏研究时需谨慎;提出非连续埋藏型储层中包裹体均一温度数据的利用需要充分结合圈闭演化、输导体系演化、烃源岩生排烃演化等成藏条件演化,不宜简单利用均一温度厘定成藏期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