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下面介绍一种变形的方格法——“231”几何图形控制法的作图步骤:一、建立“231”几何图形控制网:用方格法缩放地图,关键是建立方格控制网。但在图形弯曲多变处,又可在有关方格内加绘对角线、中位线等,从而将“方格”变形为三角形、长方形等。依据这一原理,在画中国轮廓图时,我们只要按一定的比例关系,建立一套由2个正方形、3个三角形,1个长方形组成的控制网即可(如图1)。其画图顺序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用经纬网单元编制人口密度图的方法和效果.前两部分介绍京津唐地区的范围、大小和基本情况,以及这种制图方法具有不受政区变动的影响、能和全国网格系统相匹配等特点.第三、四、五部分,介绍在1:10万地形图上和1:50万编稿底图上网格建立的方法;在1:10万地形图上编制人口点描图和人口密度图的方法、步骤;以及根据1:10万人口密度图转绘1:50万网格密度图的方法、步骤.最后阐述经纬网格密度法克服以统计区为单元的分级统计图法的不足,能详细地反映出人口分布规律和区域差异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新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自然环境复杂,用常规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状况的地面调查,所需时间长,费用高,劳动强度大,有些地方无法实测。利用卫片编制各种专业图件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手段的重大改革和突破。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计算机成图还未普及,有相当一部分专业人员在卫片制图上还是靠目视编绘,因卫片存有多中心误差,不少人存有无法措手之感。本文从卫片编图的实际出发,结合新疆情况,根据制图原理,分析了卫片象元信息、影象图案与土地利用图斑的关系,讨论了如何从卫片上确定土地利用类型界线。为能直接利用  相似文献   

4.
编制中小比例尺土地资源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区大比例尺地貌图编制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栓科 《南极研究》1996,8(3):36-45
分析制图说和综合制图说是目前国内外占主导地位的两种地貌制图体系。本文阐述了这两种体系的优劣。并设计出适合拉斯曼丘陵区的地貌图系统,分步骤对地貌形态的五大要素进行分析取舍。并辅以营力分区图,古剥蚀面图等力件,使综合地貌图信息更丰富,同时清晰度和直观性亦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6.
李栓科 《极地研究》1996,8(3):39-48
分析制图说和综合制图说是目前国内外占主导地位的两种地貌制图体系。本文阐述了这两种体系的优劣。并设计出适合拉斯曼丘陵区的地貌制图系统,分步骤对地貌形态的五大要素进行分析取舍。并辅以营力分区图、古剥蚀面图等图件,使综合地貌图信息更丰富,同时清晰度和直观性亦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7.
针对密林山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有效采集地表特征点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通过点云采集、滤波技术获取地表坐标信息。基于机载激光雷达采集的点云数据与传统RTK测量采集的特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机载雷达测绘系统外业效率高、周期短、精度高,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密林山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相似文献   

8.
忻欣 《中国地名》2014,(3):60-61
《辽宁省领导工作用图2011》是一部包括自然地理、政治、文化、经济等信息的综合性地图集,足展示改革开放成果、展示全省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综合成就的重要载体之一。为了体现全新的制图理念,本文从理论的层面对地图集的编制方法、采集信息的手段、图册的特点等进行了描述,对现代制图技术与艺术表现形式的完美结合手法进行了全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大比例尺地理、地名信息数据缩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缩编前要做好数据结构和数据表属性项的设计工作,使地理信息数据规范化、标准化。通过有关的程序自动处理、完成相关的工作,可以提高效率。要满足入库和输出成果图的不同要求,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0.
分层设色地势图(简称地势图)是一种专门地图,阅读较易,立体感也较为明显。它的用途很多:国家各部门对于国家自然概况,特别是地理、地貌和水文的研究和了解;国家各部门进行区域规划,如交通的规划、河系的整理、运河的开辟、工农业的配置、  相似文献   

11.
分层设色地势图(简称地势图)是一种专门地图,阅读较易,立体感也较为明显。它的用途很多:国家各部门对于国家自然概况,特别是地理、地貌和水文的研究和了解;国家各部门进行区域规划,如交通的规划、河系的整理、运河的开辟、工农业的配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异常评序的常用指标、方法,应用实例对不同指标组合的评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于1∶1万大比例尺化探异常评序提出:分区块采用纯地球化学指标对主成矿元素异常进行评续即可;地球化学指标的选用不是越多越好,采用四指标(面积、最大值、平均值、变异系数)方法简便、评序结果客观准确,可以有效甄别矿致异常。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编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星影像图”的方案设计、卫星资料的选择、MSS底片的处理,彩色合成和银嵌整饰等技术方法作了全面介绍.并利用影像图上丰富的干旱区地理信息、农林牧业分布、水系变迁,地图修饰等领域进行了应用性的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陆锦华  郭迎胜 《中国沙漠》1995,15(4):385-391
通过航片、地形图分析,结合野外实地考察资料,研究编制1:10万巴丹吉林高大沙山典型区景观图的技术方法和图形分析,说明地貌发育成因过程。  相似文献   

15.
数字地形图作为一种特殊的、基础性的商品,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关注它的发展状况、专业标准、行规对其生产质量进行评估,进而用其指导、规范重要的基础性的地形(地名)图生产。数字(地名)地形图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使用效果的优劣,甚至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本文分析了地形图的特性,剖析了数字地形图的生产与验收。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数据的更新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依靠常规的手段不仅更新速度慢、难以主动发现变化区域,而且成图周期长、误差大。依靠遥感(RS)手段可以主动快速地发现变化区域,运用差分GPS技术可以精确获取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和性质,GIS则是管理土地利用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如土地利用类型、权属、图斑号等)的有效工具。基于RS、GIS和GPS的集成技术建立面向工程目标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新方法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18.
化德县大兴牧村一带属华北陆块北缘晚古生代增生带,地层系统属华北地层区内蒙古草原地层分区.古元古界宝音图岩群岩石组合为一套变质陆源碎屑沉积一火山地层,为测区最古老的变质地层,呈不规则状捕虏体或残留体产出,总体呈北东东向条带状展布,地层内部褶皱构造发育,断裂构造以挤压、走滑为特征.宝音图岩群为一套低绿片岩相的变质岩系,其变质共生矿物组合为红柱石、白云母、黑云母、石榴子石.由变质作用形成了红柱石,变形作用使得红柱石产生了显微变形构造.  相似文献   

19.
 通常认为极干旱区土壤水分来源于降水、大气或凝结水,深埋区不存在潜水蒸发。然而通过使用拱棚法初步证明在极干旱深埋区存在潜水蒸发,而潜水是土壤水分的重要来源。为了进一步求证土壤水分来源,开挖200 cm×200 cm×200 cm的土坑,完全隔绝与下层土壤及四周的水分联系,回填后监测土壤10、30、50、100、150 cm的空气温湿度;同时设置与四周隔绝但底面联通的对照坑。27 d后都模拟25 mm降雨。监测发现模拟降雨前联通土壤的水分含量、空气相对湿度、绝对湿度都明显高于隔绝土壤。1 a后远离降雨时土壤水分的检测发现隔绝土壤水分含量低于联通对照,但因隔绝土壤处于潜水蒸发漫溢的相同气象环境,其湿度不会无限下降。隔绝对比实验反演证明深埋极干旱区存在潜水蒸发。  相似文献   

20.
用拱棚法对极干旱区GSPAC水分运转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典型极干旱气候条件下,在敦煌莫高窟窟顶戈壁上搭建封闭塑料拱棚,经235 d的膜面凝结水分的持续抽取和土壤水分监测表明:在潜水埋深200 m以下的极干旱区,有2.1 g.m-2.d-1的水分向上运转与输出;在长期的水分输出后,土壤湿度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明显高于初始湿度和对照;棚内外土壤空气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温度的监测发现,存在水分向上连续运转的条件和机制,可排除水分来自外部土壤和大气侧入的可能。由此判定,在埋深较深的极干旱地区存在潜水蒸发,潜水是土壤水分的重要来源,并通过土壤的"呼吸"与大气保持着交流。土壤盐分对土壤水分的运转和时空异质分布有重要影响。极干旱气候、地热和上层土壤的温度变化是引起GSPAC水分运转和潜水蒸发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