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是综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推出的重大举措,对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刘伯恩,2015)。"一带一路"包括65个国家,除中国外,还包括蒙古、俄罗斯和中亚5国、东南亚11国、南亚8国、中东欧16国、独联体其他6国和西亚北非16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着丰富的油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期间,分别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将"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具体要求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随后,我国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又成功地设立了丝路基金,并正在积极筹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近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  相似文献   

3.
《岩土力学》2019,(9):3655-3655
2020年5月22―24日,重庆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相似文献   

4.
<正>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优先领域新疆、福建将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核心区本刊讯记者吕俐王艺静报道近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一带一路"建设优先领域;新疆、福建分别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翘盼已久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正式发布。面对"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勘察设计企业该如何应对?当前,中国勘察设计企业与其他工程企业一样,在逐步确立自身全球地位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发展平台期的更大约束。进一步认识"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和丰富内涵,深刻理解"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一带一路"建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既是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实现包容、长期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也是深化区域合作,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7.
<正>前言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作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一带一路"将给中国以及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带来巨大的机遇。本期,我刊特别策划了《"一带一路",中国的机遇》专题报道,刊登有关"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原文、图文分析、政府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及领军企业领导的思考性文章等,以期为企业了解"一带一路"战略,抓住机遇、规避风险提供参考与借鉴。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9.
序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春峰  丁巍伟  孙珍  姚永坚 《地球科学》2021,46(3):前插1-前插2
海洋科学是地球系统科学的前沿之一,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战略目标.近半个世纪以来,海洋科学尤其是深海海底地球科学,推动了整个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并加速了多海洋学科的交叉.中国的海底科学在几十年来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科考船的足迹遍布边缘海、三大洋和南北极,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10.
<正>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水泥院")成立于1953年,是大型国家骨干工业设计院之一。66年来,伴随中国水泥工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从勇担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的开发重任,到"一带一路"展现大国央企风范,再到新时代开启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的新征程,如今的天津水泥院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国际化工程公司。进入21世纪,国际水泥工程总承包市场增长迅速,这为在技术、装备方面有一定比较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听起来高大上的"一带一路"究竟是怎么回事?要怎样建设?将给中国的开放格局带来哪些影响?为什么要搞"一带一路"?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相似文献   

12.
露天部分     
一个露天开采的矿床从发现到采完,是一个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长期过程.按照工作的顺序,可将它分为普查找矿、矿区评价和矿区勘探等几个阶段.矿区勘探包括矿床开采前的"地质勘探"和矿床开采过程中的"开发勘探"(即"矿山地质勘探")这两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中叶中国需水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利用基于宏观经济的分行业需水预测模型,对21世纪上半叶中国的需水形势进行展望。进入21世纪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水资源紧缺仍然将困扰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供需矛盾有可能进一步加剧。2030年前后预计将会出现缺水的高峰,2030年后供需缺口有望减缓,到21世纪中叶实现水资源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14.
勘探阶段、各阶段勘探工作的目的、矿石工业品位指标和储量级别,都应与勘探对象统一,即随着勘探对象的改变(由"矿田"依次变为"矿区"、"矿带"和"矿体")而逐步改变.在苏联出现这种观点比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要晚的原因是:他们的勘探工作与开采工作的不统一对科学发展起了阻碍作用.作者认为上述五个概念应当统一于"勘探对象",而不是"勘探目的"(探明储量的用途),这是他的特殊见解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传统的古丝绸之路是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连接中亚河中地区、波斯湾及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历史上,这条通道是我国与中亚、西亚、南欧、北非进行经贸、文化交流的大动脉。经历岁月变迁,贸易、投资、合作及交流在古丝路上再度活跃。为了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要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西亚及波斯湾、地中海等;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  相似文献   

16.
地球深部与表层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汪品先 《地球科学进展》2009,24(12):1331-1338
板块理论和全球变化是20世纪地球科学中的2大突破性进展.进入21世纪,地球系统科学进入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探索地球深部和表层系统的相互作用,即"固体地球动力学与行星循环(planetary cycle)"的新阶段.根据最近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关于2013年后学术新方向的讨论,从俯冲带加工厂、大洋中脊与巨型火成岩省3个方面进行介绍,提出我国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迎接新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北京的长安街西畔,有一座古朴的院落,闹中取静。这里,就是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恩菲",英文简称"ENFI")的所在。1953年,作为国家设立的首批有色金属行业设计机构,中国恩菲的前身——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即成立于此。2013年,作为中国有色金属和新能源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国恩菲风雨兼程的科学发展历程迈入第60  相似文献   

18.
李响 《辽宁地质》2012,(11):5-7
在全球已进入资源、环境制约经济发展瓶颈期的今天,沿海国家和地区正纷纷将竞争的视野转向海洋,并加快调整海洋战略,制定海洋发展政策,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被称为“海洋世纪”的21世纪,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的中国,自然不能落后.  相似文献   

19.
祝云华  刘新荣  舒志乐 《岩土力学》2009,30(10):3215-3216
首先,非常感谢潘岳、戚云松、李爱武老师对2009年第3期"深埋隧道开挖围岩失稳突变模型研究"(以下简称"原文")一文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王平  奚小环 《中国地质》2004,31(Z1):11-15
"农业地质调查规划要点"(下文简称"要点")经国土资源部审查批准,已于2004年1月正式颁布."要点"规划了"十五"至"十一五"期间的农业地质工作,是为农业地质调查绘制的宏伟蓝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