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2 毫秒
1.
上海世博园后滩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生态环境重点建设区域.后滩湿地生态系统构建历时6个月,对后滩湿地水质特征进行了3a多的研究,针对后滩水生态系统构建和后续维护两个阶段,测试分析了后滩水体溶解氧(DO)含量、化学需氧量(CODMm)、氨氮(NH3-N)含量、总氮(TN)含量和总磷(TP)含量等主要水质参数的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Pi)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Lwq),并对水体氮形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后滩湿地的生态净化作用,水质由V~Ⅳ类提高为Ⅲ~Ⅱ类;后滩湿地主要污染指标为TN,TN含量随NO3-N含量变化而变化;两阶段的Iwq差异显著(p<0.05),目标水质所占比例随时间延续逐渐升高,湿地生态系统由适应性向稳定性过渡.该湿地生态系统构建方法与水质调控工艺对水质净化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海珠湿地作为地处珠江三角洲都市核心区河涌—城市内湖—半自然果林镶嵌交混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为充分发挥其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海珠湿地与众多合作伙伴广泛合作,探索出固定监测站、专业调查、专业赛事和课程实践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生态监测方法。构建海珠湿地鸟类、植物和水环境3个重要的监测指标,解析海珠湿地生态监测体系的运作机制,可为类似的自然保护地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省80个重要湿地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景观、生物多样性及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构建湿地生态状况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对13个评价指标进行分级和赋值,计算每处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的综合得分,定量表征湿地的生态状况。结果表明:浙江省生态状况评级为“好”的湿地有20个,评级为“中”的湿地有36个,评级为“差”的湿地有24个,分别占浙江省重要湿地总数的25%、45%和30%。浙江省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良好,但部分湿地存在水质污染、富营养化和外来物种入侵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湿地生态恢复的主要模式——湿地公园建设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正>湿地公园是湿地生态恢复的一种有效途径和主要模式,是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旨在于培育自然资产,拓展环境容量;在发挥湿地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的同时,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在综合分析开平市土地利用现状、生态环境现状、资源环境约束、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遵循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优先布设国土生态屏障用地,维持自然地貌的连续性,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的形态,维系河道、湖泊及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保留水系、蓄水、泄洪等通道,保护湿地系统,尽量恢复原有的水生生态系统的总体布局要求,围绕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提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生态用地规划方案和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盐城市作为全国唯一的滨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地,湿地资源丰富。近几年,政府以生态发展为动力,坚持规划先行,通过出台地方法规、加大资金投入、资源合理利用等做法,构建了湿地保护管理体系,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1.8%。盐城湿地也面临部分区域生态退化、生态入侵、品牌效应弱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实施生态修复,健全生态补偿、应急预警机制,打造盐城湿地品牌,推动生态、经济协调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湿地生态占补平衡分为简单模式、复杂模式与综合模式。简单模式即湿地面积占补平衡;复杂模式包括湿地生态量、功能与效益占补平衡;综合模式包括地域内、流域内、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的生态占补平衡。不同模式中的湿地生态量、功能与效益等各项湿地指标都必须实现占补平衡。山东省南四湖湿地占补平衡的案例表明,在各项湿地指标都实现占补平衡的条件下,必然会产生生态盈余。  相似文献   

8.
客观评价湿地生态价值补偿质量对衡量相关政策的执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涵盖自然条件、补偿行为和补偿效果3个准则层17个评价指标的西北地区湿地生态价值补偿质量评价体系。以2005—2020年数据为基础,计算各单项指标结果,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评价我国西北地区湿地生态价值补偿质量。结果表明:青海省湿地的自然条件最好,宁夏最差;2015年宁夏补偿投入最多,其余年份新疆投入最多;2010年陕西省补偿效果最好,其余年份青海省最好。2005—2020年湿地生态价值补偿质量由高到低依次为:陕西>青海>新疆>宁夏>甘肃。评价结果反映了我国西北地区湿地生态价值补偿的质量状况,可为该地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的原理、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以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生态类型,具有年轻性、脆弱性、不稳定性等生态特点,在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下,导致部分区域生态恶化和退化。2002年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始实施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在对湿地生态系统论述的基础上,对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背景、湿地退化的原因,论述了实施生态恢复的目的、原理、方法、工程设计及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10.
河岸湿地研究的理论与应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水陆之间的过渡带与生态交错区,河岸湿地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和多种生态服务功能。鉴于河岸湿地在流域规划、河流保护与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河岸湿地生态学研究已经开始得到重视。中国学者对河岸湿地生态学研究历经十余载,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和完备的学科体系,因而迫切需要加强该领域的系统研究工作。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河岸湿地基础理论,包括河岸湿地的定义、边界、结构和功能及其机理的研究;以及河岸湿地应用技术,主要包括河岸湿地生态模型与GIS技术的运用、岸坡稳定的生物工程技术和河岸湿地生态恢复的理论与实践等,提出了适应学科发展需要,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构建河岸湿地生态学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的设想,以期推动河岸湿地生态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扎龙湿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扎龙湿地作为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正处于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总结了2000年以来扎龙湿地的土地覆盖、湿地环境、生态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结果如下:(1)扎龙湿地土地覆盖研究以遥感手段为主,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研究认为,核心湿地趋于破碎,土地利用趋于多样化和均匀化,湿地景观完整性较差,有湿生景观向旱生景观转变的趋势,但湿地整体仍处在稳定状态;(2)近几十年来的湿地退化造成土壤有机碳流失严重;(3)湿地在自然条件下的蓄水量呈下降趋势,天然补水量小于生态需水量,而且水体已呈现出富营养化状态,个别水体重金属元素的污染已达到极强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4)自然因素对扎龙湿地的总体变化影响显著,但人类活动对一些典型区域的退化起主导作用;(5)扎龙湿地研究近期应注重长时间序列湿地监测资料的积累和遥感研究工作,在耦合水文、生态、气象、土壤等多环境因素下,开展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参数的定量研究、湿地生态服务价值研究和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构建,以及探讨定量方式在扎龙湿地生态系统变化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区间机会约束规划方法,在不确定性条件下,构建了永定河洪泛区中湿地的优化布局模型,综合考虑湿地生态需水量和湿地生态服务价值,确定了多种供水保证率和调水情景下洪泛区中湿地最优布局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供水保证率确定的条件下,随着年调水量的增加,洪泛区湿地的总面积也在增加,例如,当供水保证率为90%时,洪泛区湿地的总面积...  相似文献   

13.
岸线是湿地生境独特的线性空间,传统做法倾向于硬质驳岸为主,硬质驳岸主要考虑行洪安全,忽视了湿地生境营造,造成湿地功能缺失。福建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和建设中采用了松木桩自然式生态驳岸,既可保持良好的湿地生境,又可坚固驳岸,达到防冲刷和防侵蚀的作用。湿地岸线设计和施工应尽量运用自然形式,在水流冲刷和侵蚀大的岸线可采用松木桩自然式生态驳岸。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市首个小微湿地保护修复示范项目近日在北四环中路北辰中心花园建成,面积4 100m~2。通过地形地貌恢复、湿地植被恢复、生态护岸等手段,使原本景观欠佳、黄土裸露的场地变成小微湿地,为周边居民营造了就近休闲、生态科普场所。小微湿地建设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通过整理地形、驳岸,基底铺设沙土乱石层,营造近自然水系。湿地种植了芦苇、千屈菜、水葱、金鱼藻、萍蓬草等10余种水生植物,岸边还有元宝枫、蒙古栎、海棠、山楂、金银木等浆果类、坚果类、蜜源类植物20余种,面积虽小,但有乔木林、灌丛、浅滩、生境岛和深  相似文献   

15.
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服务功能和很高的生态效益,因此恢复或重建退化湿地非常重要。针对目前湿地恢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恢复举措等宏观方面,缺乏在整体上考虑湿地之间的连通性及其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等问题,在流域为尺度上,对湿地的可恢复性进行评价,综合考虑湿地结构、湿地景观特征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建设活动干扰下流域下垫面等因素对整个流域内湿地恢复的影响,以永定河上游流域为例,建立一个基于GIS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对湿地的可恢复性进行评价。具体研究步骤包括指标信息提取、指标赋值及归一化和多指标综合。首先,选择河流等级、坡面流长、河流水质、饱和指数、水成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作为评价指标;然后,针对指标参量对湿地恢复的贡献度进行赋值,并做归一化处理以消除不同指标量纲对结果的影响;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指标权重,计算加权值,根据加权值的正态分布对流域内湿地的可恢复性进行等级划分,并使用优序图法对评价结果进行佐证。研究结果表明,永定河上游流域研究区内可恢复湿地面积约979km2,占流域总面积的2.18%;其中,阳原县的可恢复湿地面积最大,约为131.6km2,其次为怀来县,为129.1km2;可恢复的湿地类型以水库/坝区型湿地和河流为主,分别占可恢复区域总面积的11.75%和11.33%。研究成果为湿地的管理和恢复工程选址的合理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参考,避免了依据单一生态环境要素或局部区域特征进行恢复对象选择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湿地生态健康理论,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以广西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中75处重点湿地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广西重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指标、权重、评价方法和评价等级。结果表明:广西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好"的湿地占37.3%,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中"的湿地占57.4%,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差"的占5.3%。广西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一般,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湿地仍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主要表现在水质污染、不合理利用等方面,应受到保护管理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中国退化河口湿地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宋晓林  吕宪国 《湿地科学》2009,7(4):379-384
湿地退化、恢复和重建是当前湿地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中国湿地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作为一种典型的海岸湿地,河口湿地在围垦、水利工程建设和环境污染等多重因素的干扰下,面临着自然来水减少、水盐失衡、植被退化、生境质量下降等多种威胁。介绍了当前中国河口湿地的分布情况以及四大主要河口湿地的退化现状,针对已经开展的河口退化湿地恢复的现状,总结了目前中国河口退化湿地恢复所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河口退化湿地恢复研究的趋势:开展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演替与退化机制研究;发展河口湿地生态恢复技术;加强河口湿地生态恢复示范研究以及建立动态监测和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退化现状及所实施的生态修复工程,以正负参照系选取了4块不同修复年限的样地,从湿地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结构与功能的角度构建了湿地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黄河三角洲盐渍化芦苇湿地的修复效果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4年修复期的样地评价得分为4.01,2年修复期的样地评价得分为3.16,对应评价结果分别为"优"和"良"的等级。相比负向对照,修复区的水体指标和土壤指标参数显著改善,而植被生物量和密度与自然样地还有较大差距,说明生物群落的建立需要更长的时间;同时,湿地水资源管理是该区芦苇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应根据芦苇不同生长期的需水量,制定合理的抽灌制度,达到洗碱脱盐和植被建群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9.
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生态占补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的功能与效益并不完全相同。实现湿地生态占补平衡,必须考虑占补湿地的替代性与同质性。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的替代性是解决湿地生态占补平衡的关键问题之一。建立自然湿地与人工湿地占补平衡的约束机制,占用自然湿地时,可以新建人工湿地,还可以恢复自然湿地。通过确保自然湿地生态量、生态功能与生态效益的均衡,减少湿地的生态损失。尽可能在同一水文单位或同流域内实现湿地生态占补平衡。资金投入要兼顾现有自然湿地的生态恢复与新建人工湿地。  相似文献   

20.
图们江下游地区湿地生态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图们江下游地区典型湿地的实地调查,借鉴国内外湿地生态评价的指标和方法,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选用反映湿地生态保护功能和服务功能的13项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图们江下游地区湿地进行生态评价。先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序次,再对生态评价因子进行等级化处理,然后为评价因子赋分,计算综合的评价指数(CEI)。评价结果显示,图们江下游地区湿地大部分区域生态环境较好,该湿地的主要功能是生态服务功能;根据综合评价指数CEI,将图们江下游地区湿地的生态质量分化为3个等级,CEI在(0.7,1]之间为生态质量较好的湿地区域,共有5处,依次是图们江流域,龙山水库区域,五道泡南—龙山水库西侧沼泽湿地,圈河流域和五道泡区域;CEI指数在(0.5,0.7]之间为生态质量一般的湿地区域,共有3处,依次是鲁田地区(Ⅺ)、三道泡区域(Ⅲ)、人工水田区(Ⅹ);CEI指数在(0,0.5]之间为生态质量较差的湿地区域,共有3处,依次是头道泡区域(Ⅰ)、四道泡区域(Ⅳ)、二道泡区域(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