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桑燕芳  王中根  刘昌明 《水文》2012,(4):1-7,73
小波分解层数的合理选择是水文序列小波分析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详细分析和定量描述不同类型噪声的能量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依据水文序列中确定成分和噪声成分的能量分布规律的差异,提出了一个小波分解层数选择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型模拟序列和不同特性实测水文序列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序列组成、噪声含量等因素对小波分解层数的选择结果有较大影响,但噪声类型对小波分解层数选择结果影响较小;应用该方法确定小波分解层数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识别和区分各层上是确定成分或是噪声成分,进而可为序列模拟预测提供依据。由于所提方法基于水文序列不同成分变化特性的差异建立,因此有较好的物理依据且分析结果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2.
水文要素变异的人类活动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点针对人类活动导致的水文要素变异问题从以下3个方面分析了研究进展:①综述了人类活动水文效应研究的定性和定量2类成果,分析了作为揭示人类活动的水文效应机理的综合驱动因子的研究现状,剖析了人类活动水文效应定量化研究的方法模式;②综述了水文要素时间序列变异特征及变异点位置的识别研究成果,分析了现有的统计识别方法和差异信息熵等新技术、新理论在变异点识别中的应用,简析了目前研究尚不多的水文要素空间变异性研究方法;③描述了分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要素影响的2类主要方法:分项调查法和水文模型法,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文系统作用的驱动机理模型,综述了农区下垫面变化对水文要素变异的贡献分解方法.通过综述,指出了现有人类活动水文效应、水文要素变异性识别、下垫面变化对水文要素变异的驱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不足和问题.提出了未来需要重点加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文要素变异驱动机理及贡献分解研究,加强水文要素时空变异特性的诊断,重构水文要素变异环境下洪涝极值等特征量及其重现期的新概念和新定量等.  相似文献   

3.
黄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初步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黄河流域水资源演化规律与可再生性维持机理"的研究,综述了黄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特点和基本结构、分布式水文模型中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水文学基础、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在分布式水文模拟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对未来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究提出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从水文行业统计看水文事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魏新平  张淑娜 《水文》2013,33(5):23-27
全国水文统计对制订水文事业发展规划和指导全国水文行业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全国水文统计年报》,对比分析"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水文站网、设施设备、从业人员、经费投入等行业发展重要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文站网向布局合理、项目齐全、功能完善的体系发展;水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测报设施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先进仪器设备推广力度加大,水文测验方式和技术手段由传统方式向现代化方式转变;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水文经费投入大幅增加,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和水文业务工作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国水文事业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水文现代化水平逐步提升,水文测报和信息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水文问题的研究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过去,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水文研究主要偏重于山区水文,注重山区来水及径流分析,而很少涉及灌区问题和生态问题,对绿洲水文和荒漠水文的研究十分缺乏。以新疆为例,通过对干旱地区河流的基本特征和水文机理的分析研究,从径流形成、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三位一体,即从全流域水文循环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以山区水文、绿洲水文、荒漠生态水文为三大构成要素的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水文系统的新概念,并基于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水文问题的研究实践,提出了各自领域的研究内容和方向,进一步拓宽了水文问题的研究领域,对水文学科的研究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注入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章树安  赵琛 《水文》2005,25(5):28-31,6
对水利行业技术标准《基础水文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标准》(SL324—2005)编制背景、编制原则与主要特点、主要内容作了介绍,着重举例分析了与全国水文数据库表结构方案3.0版的主要差异,给出了贯彻标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管理信息系统出发,分析了水文计划管理的性质,在水文工程建设项目计划管理以及此系统 的任务和目标等方面分析了当前的情况,对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出框架构想。  相似文献   

8.
把小流域水文生态研究,分解为小流域水分行为、生态效应及其优化调控研究3个方面。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其需要系统加以探讨的若干内容,认为由此可构建流域水文生态学的基本框架,进而发展流域水文生态学。  相似文献   

9.
杨明德 《中国岩溶》1995,(Z1):49-55
本文以岩溶水文地貌学的观点,区分出一种属浅潜流带的溶洞新类型-伏流型溶洞,并对其形态结构、发育的水文条件,形成机理和演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和讨论,指出它是发育在浅潜流带和地下水位带的一种水平溶洞。其形成机理是在地表水系向地下水系转化过程中的一定水文地貌环境下按水流塑造地貌的最小功能原理形成。  相似文献   

10.
将远程视频控技术应用在常规水文测报项目中是保障水文测站正常运行的必然选择,能在有效提高水文测验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强化整体监督效果和水平。本文以伊吾水文站和榆树沟水文站视频监控系统为例,对其改造项目进行分析,针对视频监控技术应用在水文测报远程管理中的必要性以及具体路径展开了讨论,旨在满足远程管理的实际需求,促进水文测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