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华南锑矿带位于华南板块内、扬子陆块东南缘与华南褶皱带过渡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锑成矿带,(张国林等,1998;王永磊等,2013),北部湘中锑矿带自北向南集中分布着符竹溪、板溪、沃溪、渣滓溪、锡矿山、龙山、五峰山和东安等大、中型锑矿床,东安锑矿处于湘中锑矿带南缘的紫云山-牛头寨-四明山北东向串珠状隆起带小牛头寨隆起区中(杨舜全,1986)。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矿山资源储量日趋减少,在边深部寻找隐伏矿体日益紧迫。  相似文献   

2.
云南锑矿地质特征与勘查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开基 《云南地质》1990,9(2):83-94
云南开采锑矿在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9年)已有记载。1909年官商合办的宝华锑矿公司成立,开采文山、广南、屏边、西畴及开远等地之锑矿,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最盛,年产600吨,主要销往香港。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的锑矿地质勘探工作进展很大,发现锑矿床及矿点近百处,探明大型矿床1处,中小型矿床4处,已探明锑金属储量在全国各省区中居第五位。锑矿的开采量也有较大增长,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全省产精锑8000吨,其中出口量为2389吨。已有广南木利锑矿、巍山笔架山和开远羊街炼锑厂等一批骨干企业。据成矿远景分析,云南锑矿尚有广阔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板溪锑矿床位于桃江板溪锑矿成矿带内,开采历史悠久,但对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缺乏深入研究。为了在区域上进一步寻找该类型锑矿,在充分收集前人资料和野外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特征,深入研究控矿因素和成矿时代。结果表明: 锑矿多分布于区域性大断裂旁侧次级断裂与背斜交汇处,深断裂控制金锑成矿带的展布,矿体主要产于NW向、NE向、近EW向、NNW向和NNE向次级断裂中; 区域锑矿的形成开始于加里东期,在燕山期达到高峰。矿区背斜或背斜倾伏端控制了矿床的定位,而背斜中的次级褶皱、断裂、层间破碎带及倾伏端等控制了矿体。矿体主要赋存于前寒武纪冷家溪群、板溪群浅变质岩系中,其次赋存于南华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中; 围岩蚀变主要有毒砂化、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 矿石自然类型有石英-辉锑矿矿石、黄铁矿-石英-辉锑矿矿石、毒砂-黄铁矿-石英-辉锑矿矿石、碳酸盐-石英-辉锑矿矿石; 矿床成矿时代属燕山期。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板溪锑矿床找矿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板溪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板溪锑矿床是湘中锑矿矿集区内的一个中型石英脉型锑矿床,赋存于板溪群五强溪组浅变质碎屑岩中,受NE向的桃江—城步断裂带控制。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板溪锑矿流体包裹体类型包括富液相水溶液包裹体(Ⅰ型)、富二氧化碳包裹体(Ⅱ型)、纯液相包裹体(Ⅲ型)三类;流体盐度为w(NaCl,eq)=3.4%~7.7%,均一温度为181~331℃,流体的密度为0.78~0.92g/cm~3,矿区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特点,成矿流体的pH值为5.72,估计成矿压力为49~91 MPa,成矿的地壳深度为5.6~7.8km;均一温度与盐度呈正相关关系,成矿过程中两种流体发生混合作用而成矿。  相似文献   

5.
渣滓溪锑矿是本队近年来探明的一处大型锑矿床。为继续扩大找矿领域,根据矿床控矿特征,开展了以F3断裂构造为主要对象的构造地球化学找矿工作。经初步实践检验,获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1 区域及矿区地质背景渣滓溪锑矿带位于湘西钨锑金矿带中段的西南侧,西南起自溆浦羊皮帽,经  相似文献   

6.
湖南雪峰弧形构造隆起带(中-上元古界)囊括了该省80%以上的原生金矿(“沃溪式”金矿)和90%以上的砂金,也是世界名的金-锑-钨综合矿化带。其中,赋存于上元古界板溪群马底驿组紫红色板岩中,位于湘西北沅陵县的沃溪金-锑-钨矿,即湘西金矿为代表性矿床。它也是我国仅次于湘中锡矿山的第二大锑矿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正在开创地学研究新途径,将传统的定性地质研究方法推向定量研究的高度。锑矿是中国的传统优势矿产,但目前已有赖于进口,成为典型的关键金属(Critical Metal)。文章基于锑矿地质大数据,系统展示中国锑矿在Ⅰ、Ⅱ、Ⅲ级成矿区带的空间分布特征,总结中国锑矿的空间分布规律,定量分析中国省、市、县级及Ⅲ级成矿区带的锑矿成矿密度、成矿强度。研究表明,中国锑矿在各成矿域中均有分布,华南成矿省集中了全世界59%以上的资源储量,是中国锑矿最重要的成矿区域。中国锑矿以湖南省数量最多、成矿强度最大;按地级市统计,以广西河池市锑矿床数量最多,以湖南娄底市锑矿成矿强度最大;按县级统计,以河池市南丹县锑矿床数量最多,娄底市泠水江市锑矿成矿强度最大,达3330 t/km2;按成矿区带统计,江南隆起西段成矿带(Ⅲ-78)锑矿产地数量最多、成矿密度最大,湘中—桂中北成矿带(Ⅲ-86)成矿强度最强。随着勘查工作的进展,新增资源量不断向湖南板溪、龙山等危机矿山深部及西藏等西部地区转移,今后锑矿地质找矿和矿业开发的重点也将向重要矿区深部及中国西部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8.
锡矿山锑矿成矿流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著名的超大型锑矿—锡矿山锑矿已采锑金属量加上保有资源储量在200万t以上,相当于国外迄今探明的锑储量的总和。本文通过对历年来该矿床的硫、碳、氢、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的研究,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认为该矿床的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伍登浩  潘金权 《地质论评》2016,62(S1):133-134
贵州半坡锑矿田属于我国华南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贵州省重要的锑生产基地之一。矿田位于华南褶皱带与扬子准地台的过渡部位,区域性的松桃-镇远-独山大断裂由矿田西侧通过,属著名的三都-丹寨汞锑矿带的南延部分。区域基底为前震旦系的下江群和板溪群,其上由震旦系至三叠系均有出露。矿田内锑矿床主要产于黔南坳陷带的独山箱状背斜轴部向南倾伏部位,现已探明的锑矿床有半坡(大型)、巴年(中型)、蕊然沟(小型)等,发现有找矿前景的靶区10余处。贵州省独山箱状背斜锑矿整装勘查项目实施以来,半坡锑矿床外围找矿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同心锑矿床产于新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变质砂岩和板岩为矿体赋存的直接围岩.五强溪组地层中锑丰度高,比克拉克值高出90~500倍,比区域背景值高出3~25倍,为矿源层.由主干断裂派生而成的次级构造——断裂、裂隙、层间破碎带和层间剥离,都是矿体赋存的场所,通过华夏系断裂构造改造、迁移而富集成矿.矿床受一定的地层控制,改造富集作用明显,成矿物质来自地壳上部矿源层.初步认为同心锑矿为沉积-改造层控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
桃江县板溪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构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楚南 《湖南地质》1991,10(4):317-320
桃江县板溪锑矿,主要开采2号矿脉,它赋存在上元古界板溪群五强溪组上段,由中矿脉、东支脉和西盲脉组成,矿石矿物主要是辉锑矿,平均厚度0.40 m,平均品位Sb 25.48%,属燕山期中低温热液型锑矿床。矿区成矿构造V_2和V_(2-1)断裂,成矿前显张扭性,成矿期转化为压扭性质,西盲脉,则充填V_(2-2)断裂派生的“多”字型构造。它们为矿区富厚矿体提供了主要成矿空间,展示了构造与矿床的密切成生联系。  相似文献   

12.
板溪锑矿控矿因素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板溪锑矿控矿因素的分析,结合热液活动与地质构造的研究,阐明了构造运动是驱使区内成矿物质运移的主导因素,成矿构造的成生、发展不仅为含矿流体提供了运移通道和聚积空间,而且制约了锑矿床的空间分布、形态、产状与规模;通过对控矿因素的认识,预测区内F1断裂与蒋家冲背斜交汇部位的2号脉带深部地段及小港背斜邹家段有锑矿床存在。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的勘查研究显示,西藏地区的锑矿分布较为集中,具有带状分布特征,层控特征明显,资源储量较多,具有较大的工业价值。笔者就西藏地区锑矿的区域成矿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西藏地区今后的锑矿找矿工作能有所裨益。1锑矿资源概况目前西藏地区共发现锑矿产地90处,其中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7处,小型矿床2处,矿点、  相似文献   

14.
《湖南地质》2010,(11):10-11
“世界锑都”“江南煤海”湖南冷水江市正面临一场艰难的转型战。在持续开采超过年限110年之后,冷水江占全球60%的锑矿储量,服务年限仅剩4.6年,煤矿仅剩5~10年。“不转型,经济发展将成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15.
滇黔桂是我国重要锑矿成矿远景区,已知有大型锑矿床五个,中型锑矿床六个,小型锑矿床四个,锑矿点、矿化点189个,这些矿床(点)组成了五条锑矿带和两条锑矿化带,构成了地质特征各异的三个成矿区(带)。 作者近年来从事汞锑矿跨省成矿远景区划,考察了黔南、桂北和黔西南一些大、中型锑矿床,根据区划成果,对本区锑矿成矿规律进行初步探讨,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桃江-城步断裂带是湘中“拗拉槽”中主要复活断裂之一,由于多期复活,因此具有规模大、切割深、控岩控矿明显的特点,为为湘中地区重要的控矿断裂带。北东段即指南西自安化廖家坪,北东至桃江板溪的走向长度约40km的地段,该段主要切割了雪峰期及加里东期两个构造层,并有中-大型规模脉状锑矿产出,而正是这些脉状锑矿逐渐改变湘中锑矿储量的比例,通过对该锑矿类型、特征、控矿构造组合型式、锑矿成矿规律、成矿-找矿模型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认识,并根据所建模型预测了大福坪锑矿和廖家坪金矿,经验证分别达到了中型及大型规模。  相似文献   

17.
对渣滓溪锑矿带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矿床赋存于元古代火山—沉积岩系中,赋矿地层具有成矿元素高含量、高离散和双峰态分布特征。成矿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脉成群、成组、带状分布,侧伏延深,属中低温热液充填脉状锑矿床。考虑到湖南锑矿找矿现状,该类型矿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锑矿床研究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余金杰  闫升好 《矿床地质》2000,19(2):166-172
锑矿床研究的重点包括:锑矿床分类;不同构造环境下锑矿庆的成因模式;锑的来源。今后锑矿床分类将以锑矿庆形成的构造背景为主,结合锑矿床成因方式和容矿主岩特点来进行。文章介绍了几种典型构造环境下(大型走滑、造山挤太和造山崩坍)锑矿床形成机理和成因模式。现有的资料表明锑矿床受壳幔相互作用所制约(如拆沉作用,delamination),这无疑会成为锑矿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9.
从乱到治,以此来形容湖南冷水江的锑业是最合适不过了,近几年时间,有着“世界锑都”之称的湖南冷水江市经过严格落实保护性开采矿种的管理工作,加大对锑矿开采冶炼企业的整治,使得冷水江的锑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行业环境,随着国际锑业市场价格的大幅回升,冷水江的锑矿产业可谓过上了好日子。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锑矿成矿远景区划分与资源潜力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省的锑矿资源储量和产量在国内外均具有重大影响,主要矿床类型有热液型锑矿、石英脉型锑矿和破碎蚀变岩型锑金矿三大类。湖南省的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根据湖南省锑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结合锑矿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划分出9个锑矿成矿远景区,其中A类成矿远景区3个,B类成矿远景区2个,C类成矿远景区4个,预测未探明的锑矿资源储量达531×104t,同时也为合理规划全省锑矿勘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