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铝土矿矿石中鲕、豆、碎屑等组构均具红土性质,结合化学成分特征、稀土元素特征、氧同住素特征、锆石等副矿物特征及含矿岩系底部岩层与下伏中奥陶纪灰岩关系和矿床分布与古陆、古岛的依赖关系等方面分析,铝土矿的成矿物质多是异源的,多为古陆上的铝硅酸盐岩红土风化产物,经流水以机械碎屑形式被搬运至海盆,沉积成矿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生代铝土矿矿石结构构造成因命名及矿床命名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士范 《贵州地质》1991,8(2):109-118
我国古生代铝土矿矿石的结构、构造及矿物组成均具有红土化风化作用形成的特点,与水体中形成的或机械碎屑沉积的完全不同,它是古风化壳铝土物质,与现代风化作用形成的红土铝土矿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组合、同位素组成等均相同,都不是水体中形成的或机械碎屑沉积。因此作者建议将这种铝土矿命名为古风化壳铝土矿为宜。这类矿石的结构、构造命名为红土豆、红土鲕、红土结核、红土结石、红土碎屑、红土碎块等,使之更具成因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我国古生代沉积型铝土矿含矿岩系的特征,形成条件分析,并与含金的红土型铝土矿含矿系进行对比,认为在我国古生代沉积型铝土矿含矿岩系下部铁质粘土岩中具找金的可能性,文中还分析了铝土矿形成过程中金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富集方式。  相似文献   

4.
赵婕  唐将  陈林华  傅林 《贵州地质》2019,36(3):246-249
通过南川大佛岩铝土矿矿床特征的分析及对铝土矿体中Al_2O_3与Ti、S含量关系的研究发现,铝土矿体中TiO_2与Al_2O_3含量成正相关关系。在含矿岩系中若无连续成片的TiO_2含量大于2. 0%的地段,说明原生沉积阶段红土化程度低,初始铝土矿形成条件差,难以形成铝土矿工业矿体,TiO_2含量可作为初始铝土矿含矿岩系质量(红土化程度)优劣的指示元素。铝土矿中硫含量的高低,受后期改造影响明显,可以将S作为铝土矿区后生改造程度强弱的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5.
贵州北部铝土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机制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讨论了黔中古陆北部及黔北古陆下石炭统铝土矿床,即所谓的息熄式铝土矿床。本类型铝土矿床系古陆经过长期红土化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古风化壳原地残积和原地堆积的。下伏基岩为碳酸盐岩的为原地堆积侣土矿床;下伏基岩为页岩、粉砂岩及细碎屑岩有连续过渡的现象的为原地残积铝土矿床,均属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床。其共同特点是:矿体中均含红土化风化壳物质;无水体中沉积结构、构造;无动物化石及其碎屑。碎屑、豆鲕红土化形成时的特征明显,如豆鲕外壳有较多的氧化铁包壳薄膜。  相似文献   

6.
铝土矿矿床成因与类型(及亚型)划分的新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士范 《贵州地质》1998,15(2):139-144
全球铝土矿都是在南北纬23°~25°以内(热带、亚热带)在适宜的地理、地形的海洋气候条件下,由风化作用形成的。为此其矿石结构、构造都是风化作用形成的红土豆、红土鲕、红土结核、红土碎屑、红土砾块,无一例外,统称为风化壳(红土)铝土物质构成。它们迁移就位以后便形成风化壳铝土矿床(红土铝土矿床)。其迁移就位不同便形成不同的亚型红土铝土矿床。在第四纪以前的红土(风化壳)铝土矿床深埋地下,再随地壳上升迁移到地表或地壳浅部,经过酸性地下水将其中硅质溶解淋失,便形成多孔隙的土状、半土状富矿的古风化壳铝土矿床。其亚型的划分与红土铝矿矿床的亚型相同。  相似文献   

7.
吴波  邓明秋  张中福 《贵州地质》2016,33(1):24-28,63
贵州修文红黄铝土矿床位于黔中铝土矿成矿带,铝土矿体产于下石炭统九架炉组中部或中下部,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矿石按自然类型可分为碎屑状、半土状、致密状三种,一水硬铝石为主要矿物,为沉积型铝土矿床。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及资料综合分析,总结了红黄铝土矿地质特征及矿体的变化规律,矿体与含矿岩系的厚度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区内铝土矿严格受地层岩性、构造、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等控矿因素的制约。提出了该区铝土矿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初论贵州之铝土矿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本文从构造控矿角度探讨了贵州铝土矿的分布特征,把受NNE向Ⅲ级隆起构造控制的大区域性矿化单元定名为黔中—川南铝土矿成矿带。该成矿带内铝土矿含矿岩系由南向北具明显穿时性。含矿岩系自下而上由铁质段、铝质段和不完全的碳质段组成。据铝土矿因子分析及含矿岩系特征,推论铝土矿的最终形成经历了红土化、沉积和表生作用三个阶段。从铝土矿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基底地层时代、岩性等,将该成矿带划分为三个物质来源不同的沉积区.  相似文献   

9.
孙朋飞  江思宏  韩宁 《地质学报》2018,92(3):587-603
Darling Range位于西澳大利亚地区,红土型铝土矿资源丰富。本文对Darling Range地区红土型铝土矿及相关岩石开展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并对铝土矿中的碎屑锆石和其下伏的花岗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目的是探讨西澳地区红土型铝土矿的成矿作用及其源区。结果表明,西澳地区红土型铝土矿的主量元素以Al2O3、Fe2O3、SiO2和TiO2为主,Al2O3与SiO2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TiO2则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铝土矿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去Si富Al、Ti的过程。铝土矿微量元素富集Th、U、Nb、Ta、Zr、Hf、Ti,相对亏损Ba、K、Sr、P、Sm;稀土总量较低,为1.36×10~(-6)~65.58×10~(-6),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曲线略微向右倾斜,富集轻稀土。铝土矿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于1167Ma和1267Ma与2539~2696Ma(16颗)两个年龄段,分析锆石来源前者可能来自Albany-Fraser造山带;后者加权平均年龄为2579±15Ma(MSWD=1.16),与研究区本次获得的太古宙花岗岩加权平均年龄2585±12Ma(MSWD=0.83)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铝土矿中的锆石除了来自本区太古宙花岗岩,还有少量的锆石来自Albany-Fraser造山带。结合元素地球化学钛率(Al2O3/TiO2)、lgCr-lgNi、微量元素比值、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对铝土矿源区进行示踪表明,Darling Range地区的太古宙花岗岩为红土型铝土矿的主要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0.
盛章琪  廖莉萍 《贵州地质》2010,27(4):255-258
铝土矿沉积方式为胶体沉积及碎屑沉积,古红土化及沼泽化是形成铝土矿的主要成矿作用,地下潜水面以下200 m不是铝土矿深部找矿的红线。  相似文献   

11.
我国铝土矿资源相对匮乏,但需求量大。澳大利亚铝土矿资源丰富,是我国铝土矿进口主要国家之一。Darling Range地区为澳大利亚铝土矿主产地之一,了解该区的铝土矿成矿特征将有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在该地区或相似地区找矿提供依据。Darling Range位于西澳大利亚的伊尔岗克拉通,该区铝土矿以红土型为主,铝土矿的显著特点是品位较低,铁、硅含量高,但对铝土矿冶炼有害的可溶性硅含量低,资源潜力巨大。铝土矿产于红土层中,厚度受后期剥蚀作用控制。红土剖面从上到下依次分为覆盖层、硬壳、碎屑层和底部粘土层。覆盖层以砂砾为主,具有经济意义的铝土矿主要集中在碎屑层和硬壳中,底部粘土层则阻止铝土矿继续向下运移。铝土矿中的矿石矿物主要是三水铝石,也有少量一水软铝石,主要由花岗岩或基性岩(如辉绿岩、绿岩)中的长石经过风化淋滤形成。Darling Range地区铝土矿根据基岩的种类可分为花岗岩类铝土矿和镁铁质类铝土矿,分别以Jarrahdale铝土矿矿床和Mount Saddleback铝土矿矿床为代表。铝土矿的成矿主要受气候、母岩、地貌、排水和植被等因素控制。气候主要通过控制气温和降水影响红土化作用的进行;母岩通过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矿物组成控制铝土矿的形成;地貌和排水影响铝土矿的风化速度;植被的作用既保证了土壤风化淋滤所需的渗透性,又降低了外部因素对土壤的侵蚀速率。在各种成矿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最终形成了红土型铝土矿。  相似文献   

12.
滇东南地区铝土矿床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仁新 《云南地质》1992,11(2):121-129
滇东南地区的铝土矿床,层位时代为晚二叠世乐平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古风化壳红土型铝土矿床,由基性火山碎屑岩经红土化作用残积而成,红土化在剖面上从上而下逐渐减弱,矿层中仍部分保留了残余火山碎屑结构,一水硬铝石的δ~(18)O值为10.38%(SMOW);另一种是半局限海碳酸盐台地上的碎屑沉积铝土矿,矿层呈单层或复层,产于生物碎屑灰岩与炭质页岩的互层中,矿石中除常见的碎屑结构外,尚有蠕状变形的假鲕,其中细粒状、草莓状黄铁矿呈环状分布,表明有部分水铝石可能呈微粒悬浮在水体中后经沉积成岩而聚集成矿,δ~(18)值为15.62-19.29%(SMOW)。这两类矿床均程度不同地发育了氧化带,有的还能形成第四纪岩溶堆积矿床,较原生矿更有工业价值。上述两类铝土矿床在滇东南地区保留十分典型的成因特征标志,有助于当前国内铝土矿床成因的讨论和类型的建立,藉以认识第四纪以前的铝上矿床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3.
贵港式三水铝土矿是我国首次发现的特大型的钙红土型三水铝矿床,是继福建漳浦、海南蓬莱和台湾大屯山发现三水铝土矿床之后,再次发现的第四个三水铝土矿床。本文意图通过介绍该类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富集规律为依据。进而论述其成矿条件,探讨其成矿机理,为扩大找矿成果,提出了今后找矿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陈喜峰 《地质与勘探》2021,57(6):1203-1215
非洲是全球铝土矿资源最丰富的大洲,以产有多个世界级铝土矿矿床而著称。为分析该地区铝土矿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和找矿前景,本文在总结非洲铝土矿资源禀赋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铝土矿资源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类型、成矿条件、成矿特征、时空分布规律和成矿演化过程,划分了成矿区带。研究表明:①非洲铝土矿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非地区,具有储量巨大、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等特点;②矿床类型为红土型,是在成矿构造环境、成矿母岩、古气候、古地形地貌等多种成矿条件耦合下,铝硅酸盐岩及富铝变质岩发生深度红土化作用的产物;③成矿母岩以中新生代基性侵入岩、火山岩及古元古代变质岩、古生代变质岩为主;④赋铝土矿红土风化壳具有垂直分带性;⑤成矿构造单元以西非克拉通为主;⑥主要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新生代。根据铝土矿的成矿构造环境、成矿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将非洲铝土矿划分为西非铝土矿成矿省和东南非铝土矿成矿省2个成矿省及6个一级成矿带,这些成矿省、成矿带是非洲重要的铝土矿矿产地和找矿远景区,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5.
红土型铝土矿是加纳共和国铝土矿资源的主要矿床类型。阿瓦索铝土矿床产于西非克拉通古元古界比理姆岩系(泥板岩类)的表层红土中,是典型的红土型铝土矿。通过分析阿瓦索铝土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以及矿石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发现,铝土矿石的化学组分以Al_2O_3、SiO_2、TFe_2O_3为主,TiO_2次之,碱金属元素含量极低;风化过程中Zr、Hf、Nb、Ta等微量元素含量稳定;Cr—Ni关系图显示比理姆岩系为铝土矿的矿源岩,三水铝石主要由比理姆岩系中的黏土矿物经过风化淋滤形成,表层铝土矿在后期风化和红土化作用下结构构造发生一定的变化,铁氧化成以赤铁矿为主的铁壳,最终形成一个大型的红土型铝土矿。  相似文献   

16.
贵州务川-正安-道真地区铝土矿产出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州务川-正安-道真地区铝土矿,目前共发现2个超大型矿床、9个大型矿床、14个中型矿床,估算各级资源储量7×108余t,是贵州乃至全国重要铝土矿产出地。本区含矿岩系与上覆中二叠统梁山组之间有明显的沉积间断;区内含矿岩系岩石类型主要由粘土岩类、铝质岩类和铁质岩类组合而成;矿体赋存在上石炭统大竹园组的中上部,与铝土岩和粘土岩共生,矿体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矿体形态以层状、似层状为主;矿石自然类型有灰白、浅灰色碎屑状至土状铝土矿,灰、深灰色致密状铝土矿和灰色豆鲕状铝土矿3种;矿石结构有碎屑结构、豆鲕结构、泥晶结构、粉晶结构和碎屑—豆粒复合结构等5种类型,矿石构造有块状和半土状两种构造。通过含矿岩系含矿岩系时代特征、岩石类型、剖面类型、厚度变化及底板灰岩变化、矿体产出形态、矿石的结构、构造等特征阐述,总结了贵州务川-正安-道真地区铝土矿的产出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广泛分布着中生代(Mz)基性岩浆岩,但由此形成的风化残积红土型铝土矿床主要集中在低纬度带。也就是说,除成矿母岩外,低纬度带的自然气候环境是红土型铝土矿成矿的另一决定性因素。但在低纬度带的成矿母岩分布区域内,是否成矿或矿体的优劣,取决于矿源层的厚薄、地形地貌特征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铝土矿的形成过程,是自成矿母岩风化初始阶段至红土形成阶段,铝铁物质逐渐富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铝土矿地质与成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庆飞 《地质与勘探》2012,48(3):430-448
[摘 要]我国铝土矿矿产时空分布广,类型多样,铝土矿地质与成因研究对促进铝土矿地质学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铝土矿矿床分类、铝土矿的矿体形态与内部结构、矿体层序、物质组成、物质来源、成矿环境和成因机制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铝土矿地质学的研究进展,阐释了我国铝土矿的部分特征,提出了近年我国铝土矿研究的部分新方法与观点;应用铝土矿中碎屑锆石U-Pb 和Lu-Hf 同位素特征, 判识了多个喀斯特型铝土矿集中区的物质来源,提出多数喀斯特型铝土矿多具有异源特征,与区域重大地质事件具有成因联系,是洋陆俯冲、大陆漂移以及集中风化等多因耦合的结果。提出了我国喀斯特型铝土矿迁移机制,认为华北板内铝土矿(山西、河南) 成因机制主体为“离子结晶与碎屑沉积冶综合成因;而华南铝土矿(贵州、广西)成因机制主体为“离子结晶冶成因。  相似文献   

19.
由于已知国内的红土型三水铝土矿矿床均为小型,且矿石质量也偏差,多为小规模开采利用,而国外多为大型—特大型矿床,质量也好.笔者长期在境外开展红土型三水铝土矿的资源勘探和资源评价工作.在结合矿山开采的选矿工作和生产氧化铝的拜耳法工艺,对红土型三水铝土矿按照边界品位即是否需要洗矿,提出了全新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刘平 《贵州地质》2001,18(4):238-243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表明,铝土矿的形成主要受构造和气候两大因素制约。在地质发展过程中,广西运动,紫云运动和道真运动对石炭纪沉积铝土矿的形成至关重要。通过对铝土矿为含矿岩系基底地层岩石,微量元素,矿的成分以及铝土矿中各种稳定组分富集率的研究认为,各矿带铝土矿都有各自的物源补给区。铝土矿的形成,经历了红土化,沉积和表生作用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排除杂质和富铝的过程,含三水铝石的红土风化壳是沉积铝土矿的成矿母质,表生作用使沉积铝土矿再次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