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和街铅锌矿矿体沿断层带产于三叠系上统白土田组中厚-厚层状细粒、中粒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泥岩构造破碎带中,呈脉状、似层状。矿石类型为蚀变构造角砾岩型硫化铅锌矿石,含矿岩石为石英砂岩质碎裂岩、构造角砾岩。初步认为属于热液型脉状铅锌矿床。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
哈拉山铅锌矿床属高锌高氧化矿,矿区海拔高度4300 m以上.矿体赋存在断裂构造带内的次级构造破碎带中.区内岩性较为简单,矿体与围岩有一定的电性差异,通过频率域激电测量,圈定出低缓视幅频率(Fs)异常,经综合分析推测为s矿异常.经工程揭露,圈定出数条高氧化铅锌矿体.说明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下,频率域激电法对寻找氧化矿有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型金属矿床在盆地内部及其边缘被发现。传统的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对盆地及盆山边缘覆盖区无能为力,深穿透地球化学探测技术为解决盆地及其边缘覆盖区找矿难题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文章通过对沉积砂岩盆地铀矿、火山岩盆地银多金属矿、变质岩盖层铜镍矿和沉积盖层金矿开展探测试验,得出:(1)砂岩型铀矿中活动性铀主要以铀酰络阳离子的形式存在,铀酰络阳离子很容易受地下水运动及蒸发蒸腾作用而发生迁移,迁移通道包括砂岩的孔隙、构造裂隙等,到达地表后,铀酰络阳离子易与土壤中带负电的黏土矿物结合而赋存其中,使用微细粒分离和活动态提取两种方法均能圈定矿致异常;(2)火山岩盆地中,与火山岩近乎同期形成的矿床,矿床形成过程中含矿流体携带成矿元素银、金、铜等沿构造裂隙运移,迁移到地表后被土壤中的黏土矿物所吸附,使用土壤活动态测量和微细粒分离测量均能有效圈定已知矿体,异常直接位于矿体上方;(3)变质岩盆地超基性岩体在侵位过程中,岩体与变质岩接触带将产生大量的构造裂隙,因此当流体通过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时,将携带矿体中铜、镍向上迁移至地表,形成环状异常;(4)洛宁盆地金矿成矿过程中,成矿元素金、银等以络合物、纳米级单质或合金等形式通过流体携带顺着构造破碎带向上迁移,地表岩石风化发生成矿元素解离,后期被黄土覆盖,矿体或岩石解离的化合物或纳米颗粒可以穿过黄土孔隙向上迁移至地表,并赋存于表层黄土的细粒级黏土中,因此采用土壤微细粒分离测量可圈出矿致异常。本文根据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应用效果,异常的形态,并结合盖层的特点,成矿元素的存在形式、迁移方式以及在地表的赋存状态,初步建立了盆地金属矿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模型,为盆地盖层区地球化学勘查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尹红光  蒋政  高扬  杨芬 《云南地质》2021,(2):170-176
云南双柏县石羊厂铅锌银矿体为隐伏矿体,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F4-1断层构造破碎带中,近矿围岩为三叠系上统白土田组第二段(T3b2)砂岩、粉砂岩,主要成矿元素为银、铅,次要成矿元素为锌,矿床成因类型为断层构造破碎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矿床工业类型为泥岩、碎屑岩容矿的银铅锌矿.  相似文献   

5.
土壤微细粒分离测量是一种可应用于隐伏矿勘查的地球化学技术,亟需开展多景观、多矿种有效性实验.本文以位于湿润低山丘陵区的江西通江岭铜矿为研究区,开展土壤微细粒分离测量试验,并讨论其异常形成机理.结果显示,主成矿元素Cu与Zn、Pb、Ag、Au等有较强的相关性,该组元素富集系数大、空间变异强,在研究区内趋于强烈富集.面积性试验结果显示Cu-Pb-Zn-Au多元素组合异常与已知矿体有良好对应关系.剖面试验表明断层和地层接触界面土壤成矿元素含量较高,Cu、Pb、Zn等异常可以指示隐伏矿体.根据元素组合及空间分布特征,预测研究区东部第四系覆盖区存在隐伏铜金矿体以及19线南段深部有隐伏多金属矿体,其中19号线南段在2019年详查工作中钻获铜铅锌多金属矿体.以上结果证实了低山丘陵景观区土壤微细粒测量探测隐伏矿床的有效性.断裂带、地层接触带既是容矿空间,也是深部成矿物质向地表迁移的主要通道,灰岩地层中的溶蚀缝与构造缝是次要迁移通道.深部成矿物质在多营力作用下迁移至地表,并被土壤微细粒中的铁锰氧化物、黏土矿物和无定型硅铝氧化物所捕获,在地表形成地球化学异常.  相似文献   

6.
银坑矿田位于南岭东段,是赣南最重要的Au-Ag找矿勘查区,区内最主要的矿床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为了对银坑矿田进行深部找矿,采用地质-土壤-汞气综合剖面测量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土壤元素和深穿透汞气的异常特征。结果显示,矿田土壤中,Au、Ag元素富集明显,Pb、Zn元素次之;不同地层所对应的土壤表现出不同的元素富集,如上施组地层区Au、Ag、Pb、Zn异常明显,隐爆角砾岩区Au元素较富集。土壤中汞气测量结果表明,破碎带、矿体都表现出明显的异常,矿体表现出高值异常,其峰背比均值达13.4,汞气最高值达5680ng/m3。根据异常特征,并对比地质信息及已有勘探成果,综合圈定出破碎带蚀变岩型银(金)铅锌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3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找矿远景区1处。  相似文献   

7.
银坑矿田位于南岭东段,是赣南最重要的Au-Ag找矿勘查区,区内最主要的矿床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为了对银坑矿田进行深部找矿,采用地质-土壤-汞气综合剖面测量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土壤元素和深穿透汞气的异常特征。结果显示,矿田土壤中,Au、Ag元素富集明显,Pb、Zn元素次之;不同地层所对应的土壤表现出不同的元素富集,如上施组地层区Au、Ag、Pb、Zn异常明显,隐爆角砾岩区Au元素较富集。土壤中汞气测量结果表明,破碎带、矿体都表现出明显的异常,矿体表现出高值异常,其峰背比均值达13.4,汞气最高值达5680ng/m3。根据异常特征,并对比地质信息及已有勘探成果,综合圈定出破碎带蚀变岩型银(金)铅锌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3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找矿远景区1处。  相似文献   

8.
维拉斯托岩浆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南段西坡白音查干,已探明矿石量881.14万吨,平均品位Cu:0.79%、Zn:4.29%、Ag:65~85 g/t。矿体的产出严格受NE向断裂带控制,总体走向NE—NEE,倾向北。维拉斯托矿区北侧第四系覆盖区域是否存在隐伏矿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维拉斯托矿区北侧第四系覆盖区成矿条件与主矿区类似,本文应用重力、磁法、激电中梯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对其进行了隐伏铜多金属矿体的探测和研究,构建了覆盖区岩浆热液脉型隐伏矿体定位勘查流程。首先,针对全区的重力方向导数异常圈出三个NE-NNE向的"条带状"重力方向导数高值带,推测为F1、F2和F3三条断裂;同时,在上述"条带状"重力方向导数高值带内,利用磁场化极和上延圈出一"月牙形"高值异常带(含多个串珠状磁异常),推测为含矿岩体;对应"月牙形"串珠状高磁异常带,运用激电中梯视充电率和视电阻率圈定M1和M2两个视电阻率低值、视充电率高值异常区域,推测为矿化岩体;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面积性地球物理探测研究成果,在重力、磁场和激电异常区域进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研究中发现2处反演电阻率低值异常点(均位于NW向和NEE向断裂交汇处),推测为富含硫化物矿体引起,据此圈定两处矿体,且推测该区深部可能存在更大规模的隐伏矿体。依据本文研究成果,预测维拉斯托矿区北侧覆盖区存在隐伏矿体。  相似文献   

9.
刘莎  艾国梁 《江苏地质》2023,47(1):91-99
湖南清水塘铅锌矿位于邵阳—郴州断裂带上,是典型的中低温热液充填脉状铅锌矿床。矿体呈网脉状、脉状、透镜状赋存于硅化破碎带中,赋矿围岩为寒武、奥陶系板岩。在该区开展了地面高精度磁法、激电中梯测量以及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等工作,对物化探异常特征进行综合研究,总结物化探找矿标志。结果表明,中高值磁异常结合激电中梯异常特征可有效推断断裂构造位置,铅锌矿体呈低阻高视幅频率的异常特征,Pb、Zn地球化学异常是该区铅锌矿体最主要的找矿标志。经工程查证,在异常区均发现了铅锌矿体,进一步证明物化探方法在清水塘铅锌矿区的应用效果较好,为矿区下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对于同类型矿床的找矿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藏南金锑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又称北喜马拉雅成矿带,是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康马地区虽处于EW向和SN向断裂交汇的有利成矿位置,但由于海拔高覆盖厚,本区构造控矿规律不明、缺乏有效的勘探方法和可借鉴的找矿范例,这致使找矿工作长期未获突破.近年来,布主金(锑)矿等一批矿床的发现彻底填补了本区的找矿空白.但由于缺乏对矿区断裂带内部组成及其控矿作用的深入认识,布主金(锑)矿的普查勘探工作受到严重制约.本文在详实地质调查基础上,对矿区NW-近EW向和近SN向断裂带内部结构进行了系统剖析,发现两组断裂带均由中部的断层核和外围的破碎带构成.在NW-近EW断裂带,其断层核控制着强揉皱含黄铁矿方解石石英脉型等矿体,而破碎带控制着平直陡倾含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型和富毒砂石英脉型矿体.在近SN向断裂带,断层核由劈理化带和角砾岩带组成,几乎不含矿.而破碎带中近顺层节理则控制着发育强褐铁矿化和黏土化的高品位矿体.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建立了布主矿区断裂带形成、发展及控矿的三阶段演化模型.并在此指导下,以地质事实为基础,结合1:1万土壤化探综合异常及围岩蚀变、矿化露头等找矿信息,圈定找矿靶区6处.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靶区进行优选,得到A、B、C级靶区各2个.通过对布主矿区断裂带结构、控矿规律、断裂带演化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和结合化探综合异常的靶区圈定,以期为布主矿区及康马地区矿床成因研究和找矿勘探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纪昆 《华北地质》2017,(3):231-237
笔者利用激电测量和EH4电磁测深两种方法,对河北省丰宁县二道沟银多金属矿区进行了测量,并对该矿区岩石-矿石物性特征、激电异常特征和EH4连续电导率剖面特征等与矿化蚀变带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1)黄铁矿方铅矿化蚀变岩总体表现为相对低阻高极化特性,采用EH4电磁测深和激电法寻找本区隐伏矿体条件良好;2)矿区的激电异常特征与矿(化)体特征吻合较好,激电异常带与矿化带相互对应,与岩石地球化学组合异常相对应,通过激电测深反演,分析极化率、电阻率异常特征,可推测深部隐伏蚀变矿化带;3)本区断裂构造控矿特征明显,利用EH4连续电导率剖面测量较好的反映了本区深部构造特征,特别是断裂构造特征,指示出找矿的有利部位.这表明利用激电测量和EH4电磁测量对该类型矿床的找矿具有良好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团结沟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电法勘查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对于隐伏矿体预测及电法勘查评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团结沟金矿的研究认为其成矿地质条件是老基底变质杂岩、斜长花岗斑岩、构造破碎带及裂隙带,其中构造破碎带是最主要成矿地质条件.构造破碎带为该区电法勘查提供前提.地质及电法勘查结果表明:金矿石是本区主要极化体;在团结沟及张才沟地区均获得低阻高极化异常体和高阻高极化异常体(ηs≥4.5%);高阻高极化异常体可能找到含金石英脉,而低阻高极化异常体可能找到含矿破碎带.该区的验证孔中发现了矿体,证明了在团结沟电法找金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江城县松山林铅锌矿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近东西向的断层破碎带中,矿体近矿围岩为下白垩统景星组(K_1j),矿石岩性为碎裂岩化的石英砂岩、粉砂岩、岩屑石英砂岩;构造控矿明显,该铅锌矿为热液型矿床。沿断裂带分布的地球化学异常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小热泉子矿床开展高精度重力、激发极化面积性测量和高密度相位激电测深,对其物探异常特征进行分析解释,推断异常性质.经钻探工程验证,发现矿体与中高剩余重力、高极化率、中低电阻和高(负值)视相位异常对应较好.  相似文献   

15.
四川巴塘县夏隆银铅锌矿床特征与找矿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青 《四川地质学报》2010,30(4):447-449,461
夏隆银铅锌矿床产在燕山晚期绒依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北西侧,矿体赋存于上三叠统图姆沟组变质砂岩、板岩中的北北西向构造破碎带中,为富银铅锌矿床,已圈定矿体6个,其中KT1、KT2是主矿体。该矿床位于夏塞矿床南侧,成矿条件、控矿因素、成因类型及矿体特征均与夏塞相似,工作程度低,矿化线索多,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16.
石墨矿具有低阻高极化的电性特征,其找矿标志较为明显.通过开展自然电场法、激电测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物探电法相配合的找矿方法,在四川庙坪石墨矿找矿中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本文通过自然电场法测量在研究区发现自然电位异常场的电位负异常带3处,且异常带形态、规模与石墨矿及其矿化带吻合较好.激电测深测量控制了 Ⅱ号异常体...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相对缺乏铅锌银矿产,为加大对山西本土铅锌银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文章结合物化探方法对吕梁市方山县黄圈塔铅锌银矿的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铅锌银矿体主要受断层破碎带控制,呈脉状产出,通过激电法对矿(化)带进行形态追踪,显示出矿(化)带具有相对较高的视电阻率和极化率异常,异常空间位置与F1断层位置基本一致,异常体向深部延伸并逐渐转向西南。沿矿带走向上,Pb、Zn、Ag以及其他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组合异常明显,异常长轴约300 m,长轴方向与激电异常基本一致。矿石自然类型为赤铁矿化铅锌矿氧化矿石,矿床成因类型属于热液蚀变破碎带层控型矿床。找矿时应多关注高角度断裂构造破碎带、构造角砾岩、地层内发生的碳酸盐化、褐铁矿化,同时也是地表找矿的直接标志。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调兵山硅灰石矿为特大型矿床,矿床分为3个矿段,控制程度较高的为泉眼沟矿段.硅灰石矿体主要产于古生界富拉堡子岩组硅化大理岩层内,矿体受层位、岩性和岩浆岩的控制.矿体走向NEE向,倾向SE,矿化带长约2000m,出露宽度14~65m.矿化带伴生有金、钼、铅锌、银等金属元素.鉴于矿体与围岩有较显著的物性差异,特选择覆盖区段进行激电中梯剖面测量,获得3条走向NNE向的电阻率异常带.推测视电阻率在2400~900Ω·m之间的异常区域为隐伏大理岩和硅灰石矿体赋存的最有利部位.6个钻孔的验证均见到硅灰石矿化,揭示了区内进一步扩大硅灰石储量的远景.  相似文献   

19.
大场金矿床位于巴颜喀拉造山带北缘西段。矿区内主要赋矿地层为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砂岩、粉砂岩及炭质板岩。矿体严格受NW向逆冲断裂构造控制,呈带状、透镜状沿NWW向构造破碎带产出,具有波状弯曲、分支复合特征。矿(化)体具有平面上左行右阶、垂向上右行左阶,并向SE方向侧伏的展布规律。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等蚀变与成矿关系密切。成矿过程可划分为贫矿化石英、金-硫化物-石英、金-辉锑矿-石英、石英-碳酸盐4个阶段。土壤地球化学测量Au、As、Sb 3种元素异常明显,浓集中心突出,带状异常与矿体分布基本吻合。剖面上元素含量变化曲线峰值与矿体位置对应良好。据此建立了大场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经工程验证,证实其对大场国家级整装勘查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进一步找矿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萨吾斯铅锌矿床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阿尔泰晚古生代活动陆缘的泥盆纪—石炭纪弧后盆地中。矿床赋存于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酸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夹陆源碎屑岩及碳酸盐岩中,是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矿区位于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的Pb-Ag-As-Zn-Bi-Cu-Mo-Au-Sb-Co-Ni综合异常内,其中Ag、As、Pb、Zn异常套合较好,与矿体基本对应,特别是Zn异常中心与矿体位置完全对应。矿区激电异常具有低阻、高幅频率、多峰值的特征,与地表矿化蚀变带对应。磁异常与激电异常相对应,异常宽度小于激电异常。TEM测深工作在矿区圈定了3个TEM低阻异常,均处于Ⅱ号矿化蚀变带内。在综合分析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异常、地球物理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该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式,对类似矿床的发现和评价能够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