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91年主持召开了6次学术会议,其中国内5次,国际学术会议1次。6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878篇,出席会议的代表1196人次。本文分别介绍了各次会议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及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于1979年11月7日至22日在大连举行。 参加会议的有地震学会会员286人和列席共300余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605篇。大会宣读的专题报告有5篇:  相似文献   

3.
“1987年年中全疆地震趋势会商会”于6月23—26日在乌鲁木齐召开。会议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主持。自治区地震局各有关处、室、队、地震台及自治区各市、专区、州地震办公室的代表和业务人员共45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回顾了上半年地震活动情况,指出:1981年以来,我国大陆共发生10次5级以上地震。其中6次发生在新疆,而元月24日乌什6.4级地震是我国大陆上半年发生的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与去年相比,今年新疆的地震活动有明显增强,且主要分布在南天山地震带上。  相似文献   

4.
1988年新春伊始(1月5日—8日)于乌鲁木齐市召开了“阿尔金活动断裂带”研究课题第三次工作会议。李玉龙、刘光勋、张裕明研究员,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李裕彻、朱世龙,以及地震出版社副编审何寿欢同志出席了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主要是近几年来一直在野外实地考察阿尔金活动断裂带的甘肃、新疆、青海省(区)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和地质研究所5单位的同志,共27人。新疆地震局局长石鉴邦、党组书记杨振铎等在会前着望了与会代表,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以国家地震局局长安启元为团长的中国地震代表团一行5人,应会议主席的盛情邀请,于1987年4月3日赴美出席了4月6—10日在洛杉矶市举行的第二届国际地震会议。会议由洛杉矶市政府主办,另有9个共同发起单位和20个资助和赞助的私营单位。出席会议的除美国有地震危险的18个州的各界代表外,还有来自其他27个国家的代表共500多人。会议议程包括4次大会涉及6个主题、15次专题分组会、4次参观演习项目和一项任选野外考察。会议共宣读80多篇论文和报告。中国代表团在大会及专题分组会的报告均获得了与会者好评,特别是团长的大会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获得很大成功,为国家赢得了荣誉。4月11—16日,代表团一行应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邀请,考察了帕克菲尔德地震预报实验场,参观访问了地质调查局门洛帕克分部。本文概述了上述活动情况、会议特色、收获和体会,并指出,这是一次组织得很好、获得很大成功的国际性会议。  相似文献   

6.
2004年3月31日至4月3日,中国石油学会(CPS)和美国勘探物理学家协会(SEG)联合主办的2004年第六届国际地球物理会议暨展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SEG年会是全球地球物理界的顶级专业学术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小范围的会议,每4年召开一次大会.会议主要交流、展示各国在地球物理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新仪器.本次会议共有国内外地球物理方面的专家、代表1200余名参加.会议共设立了5个分会场和软件、仪器展区,同时举办了由全球各大石油公司总裁参加的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7.
由首席科学家高抒、李家彪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 973项目 )《中国边缘海的形成演化及重大资源的关键问题》于 2 0 0 0年 9月 2 6日至 9月 2 7日在浙江省杭州市玉皇山庄召开了项目第一次学术研讨会及第二次项目工作会议 ,来自中科院、国家海洋局、中国地质大学等八个单位共 48人参加了会议。各课题的负责人及主要研究骨干 ,项目专家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项目依托单位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学术研讨会共提交了 40篇研究论文的详细摘要 ,38位科研人员在会议上以边缘海的形成演化为主题宣读了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涉及与边缘海形…  相似文献   

8.
国际地质合作计划(IGCP)第206项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部分资助的活动断裂对比项目。此项目由中国、美国发起。1984年6月4日—8日在日本神户举行了第一次工作会议。中国代表以我国的郯庐、山西—黄河、二台,鲜水河、红河等五条活断层为例向会议提出了对比研究样本。第二次工作会议于1985年11月5日—7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会议有中国、美国、日本、英国、新西兰,土耳其、印度、尼泊尔、秘鲁等九个国家的代表。我国国家地震局及其下属的北京地质研究所、兰州地质研究所和山东、新疆、内蒙、山西、宁夏、陕西、江苏、安徽、云南、四川等省、自治区地震局的代表参加了会议。马杏垣、徐煜坚、邓起东等地震、地质界的专家和工作者应邀列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共40多人。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震学会1986年共召开了10次学术会议,其中3次是与有关兄弟学会和单位联合举办的,共宣读学术论文797篇。本文主要概述了中国地震学会主持召开的7次学术会议,并分别介绍了每次会议的主办单位、时间、地点、主要宗旨以及效果等。这些会议的共同特点是:1.总结了各有关学科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明确了学科的发展方向;2.为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通过交流,互相学习,加强了各学科和各专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渗透。  相似文献   

10.
郝记川 《地震学报》1992,14(4):515-515
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于1992年6月22-28日在北京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228人,分别来自全国各地震系统、国务院各部委的有关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及有关大专院校.会议共收到论文312篇,在会议期间参加交流的有210篇.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1994年AGU香港会议与旧金山会议的概况,介绍了这两次会议中地震预报研究专题的情况,论及了这两次会议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2.
欧洲地震委员会第24届大会于1994年9月19-24日在希腊首都雅典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共380人。会上宣读和张贴论文541篇,内容主要涉及地震预测研究、地震活动性、工程地震、震源物理和数据采集、理论与解释等。本文综述这次大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第23届欧洲地震委员会全会于1992年9月7—12日在捷克和斯洛伐克首都市拉格召开。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共345人。会上宣读论文278篇,张贴论文70篇。本文在概述了这次会议情况的同时,详细介绍了其学术交流情况及笔者对会议的印象与体会。  相似文献   

14.
Invigorating hydrological research through journal publication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Editors of several journals in the field of hydrology met during the General Assembly of the European Geosciences Union—EGU in Vienna in April 2017. This event was a follow-up of similar meetings held in 2013 and 2015. These meetings enable the group of editors to review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journals and the publication process, and to share thoughts on future strategies. Journals were represented at the 2017 meeting by their editors, as shown in the list of authors. The main points on invigorating hydrological research through journal publications are communicated in this joint editorial published in the above journals.  相似文献   

15.
YAM@NAM 2007     
Delegates at the simultaneous National Astronomy Meeting, UK Solar Physics meeting and Spring MIST meeting were impressed by the warm welcome and efficient organization from the hosts, the 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ter in Preston. The meetings were successful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and the breadth and depth of science discussed, but also in terms of the spread of that science across the media.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北京市地震局应急指挥中心MCU高清视频会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分析了MCU在地震应急视频会议系统中的优势,并阐述了MCU不同组会模式在地震应急指挥和日常会议中的应用。通过多点台站、区地震局和三方级联模式在地震演练和日常会议中的应用案例表明,MCU的建设在提高应急联动协调能力和满足日常会议需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未来使用云视频、MCU资源池等技术更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7.
This year's RAS National Astronomy Meeting was held at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 from 31 March to 4 April. Also joining NAM 2008 were the meetings of the UK Solar Physics (UKSP) and the Magnetospheric, Ionospheric and Solar-Terrestrial (MIST) special interest groups. The event was organized by QUB scientists within the Astrophysics Research Centre and the Centre for Theoretical Atomic, Molecular and Optical Physics. Alan Fitzsimmons, Mihalis Mathioudakis and Andrew Kavanagh report.  相似文献   

18.
《Astronomy& Geophysics》2009,50(3):3.12-3.13
The success of holding the RAS National Astronomy Meeting as part of an international meeting with the European Astronomy Society and the UK Solar Physics and MIST meetings has prompted many people to wonder: "Should we do this more often?" Sue Bowler reports.  相似文献   

19.
《Astronomy& Geophysics》2008,49(1):1.39-1.39
RAS meetings returned to Burlington House in December, to find the familiar apartments transformed – thanks to a lot of hard work from RAS staff and contractors.  相似文献   

20.
How do papers on electrical and electromagnetic methods published in Geophysics and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reflect the actual field application of the various techniques? Our study based on 10 volumes of the journals (1973–1982) suggests a rather good agreement. EM techniqu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both in the field and in print. However, an imbalance was detected in the subject matter. Too many published papers deal with theory, and too few with new instrumentation and techniques, case histories,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rocks. Papers presented at annual meetings of the EAEG and SEG give a more even-handed and accurate view of geophysical activities. Unfortunately, many of our colleagues around the world are not able to attend the annual meetings regularly and depend on journals for their information. Practicing and research geophysicists should submit more papers on subjects that at present are not adequately cove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