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秒必争的地震速报在防震减灾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进行了模拟测震地震 速报与数字测震地震速报的对比,总结分析了两者的差异。对地震速报工作的不足之 处提出了看法.对以后地震速报的改进、提高作出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地震速报评比”的重要性及“地震速报评比”软件的研制及使用效果。认为用该软件进行速报评比可使评比结果更公正、准确,评比工作效率也可以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福州、小陶地震的波形记录及各种定位参数 ,总结了该地区的震相特征和各台的震级情况 ,结合地震速报的规程 ,提出了对这两个地区地震速报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南投、台中地震的波形记录及各定位参数 ,总结出该地区的震相特征和各台的震级情况 ,结合地震速报的规程 ,提出了对这两个地区地震速报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介绍由福建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自编的地震速报操作平台软件中的七个子程序及其主程序对提高地震速报速度的作用 ,同时也详细阐述实现该软件的几项关键性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我国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实时速报系统的发展目标,着重研究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解决的实时数据流接收、震相自动识别、震相可靠性处理、实时地震定位、震相到时等值线实时绘制、地震震级的实时计算、地震动强度分布图的实时绘制等问题。我们编制了一套实时地震速报软件,实现了上述功能,并用福建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2000至2004年网内ML≥2.5共69个地震事件进行软件功能检测,结果表明网内地震三要素的速报能力,由目前的8分钟左右缩短至30至50秒;与月报目录相比,99%的地震震级误差小于0.2级,1%的地震震级误差在0.3至0.4级;97%的震中误差小于5公里,3%的误差在5至10公里,完全满足地震速报的要求。此外,通过实时仿真技术,系统还可给出实际观测到的PGA、PGV、PGD等值线图,这可为应急救灾确定重灾区和有感范围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对2005年3月6日台湾宜兰海域6.1级有感地震的速报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其地震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 1 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福建数字地震台网测定的台湾地区ML≥ 5 .0级地震 (9.2 1地震序列取ML≥ 5 .5级地震 )测定了Ms震级 ,并将福建台网测定的ML、Ms震级与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测定的大震速报Ms震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编辑部 《地质论评》2019,65(1):65010039-65010039
正第40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讨论决定,《地质论评》自2019年起,在原有"问题讨论"、"科技述评"、"研究进展"、"通讯资料"、"消息报道"和"新书介绍"6个专栏的基础上,新增两个栏目:"专题细解"和"窥斑速报"。"专题细解"(Theme Paper)专栏为一组对同一专题进行研究的文章,一般由4~7篇组成,一般应当包括一篇评述,其余为专题研究或讨论。"窥斑速报"(Express Letter)专栏快速发表对重要地质问题有关证据或重要地质体的新发现,该栏文章的格式与正  相似文献   

10.
76 3长周期地震仪 1 997年起取代基式仪 ,承担我国一类合网对国内外地震的监测和对外观测资料交换任务。本文介绍了我台 76 3长周期地震仪的震相记录特征 ,有利于台站对震相的分析 ,提高对外资料交换和大震速报水平。  相似文献   

11.
This research looks at the very nature of perception of seismic risk, an issue that is not only academically important, but also it can save lives and reduce injury and community costs. The background idea is that citizens in big cities, vulnerable to seismic hazard are living with latent and permanent concerns about a possible earthquake. We were interested in revealing significant aspects of Bucharest citizens’ orientations and tendencies in relation to the possible seismic event. Bucharest, the capital of Romania, is exposed to the greatest seismic hazard compared with other European capitals. The dimensions of study were: the anticipations of seism occurrence, the behavior during the event, evaluations of consequences, support factors, and individual vulnerability. This article is an example of the low cost approach on a sample of 190 citizens, understood as an exercise in attempting to relate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to various aspects of risk perception. The methodology used was based on a field investigation, where the research agents’ applied one questionnaire containing free/post codified/fan answers concerning: demographic variables, the buildings’ features, and perceptions about the possible earthquake event.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hazard perception significantly associates with aspects concerning the subjects’ orientation toward institutional factors/human relations/negativism, and toward financial/material/moral support in case of disaster etc. It is hoped that this issue will serve to inspire further investigations into this very important and socially sensitive field, due to the fact that hazard analysis and mitigation would be more effective when i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human dimension of disasters.  相似文献   

12.
五大连池火山爆发可分为两期、三个亚期。其中史前一期、两个亚期;有史以来一期、一个亚期。近半个世纪以来,该区地震频繁,且从微震至中强震,震源较浅,具有小震群、构造与岩浆活动等复杂震源机制的特点。初步分析,该区地震是其火山活动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地倾斜连续观测是地壳形变观测研究中重要内容。汶川8.0级地震前,布设在四川德阳金河测点的新型BSQ型数字垂直摆倾斜仪观测到了明显的地形变异常现象。分析其观测结果可知,汶川8.0级地震前约半月时间内德阳金河测点的地倾斜运动速度较过去的平均运动水平提高了数十倍,且震前地表快速倾斜的方向在N25°W左右。除此之外,德阳金河BSQ型数字垂直摆倾斜仪测点还观测到较为完整的,对应于可以反映地表应力集中、释放过程的震前地表破裂过程。上述现象为今后研究强震孕育机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介绍与分析了布设在龙门山断裂带附近的其它类型地倾斜仪在震前的观测结果。事实证明,BSQ型数字垂直摆倾斜仪在强震前的浅表过程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今后的地震前兆台网工作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该文利用单孔波速测试技术,对上海越江隧道工程场地作稳定性地质调查与评价。剪切波测试成果表明,工程场地属软弱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Ⅳ类;不需要考虑土层的液化现象;Ⅶ度地震烈度条件下,工程场地不会发生震陷问题;场地地脉动卓越周期为0.60~0.81s。  相似文献   

15.
台湾大地构造环境与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劲鸿 《吉林地质》2000,19(1):13-17,85
台湾、吕宋和琉球等岛弧区是中新世以来地震多发区.1999年9月21日台湾南投大地震以其震级大、震期长和损失惨重引起国内外关注.本文以台湾所处大地构造环境特征探讨发震机制和9.21大地震对地学界的警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介绍“数字福建”项目中防震减灾空间信息资源改造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杨丽娟 《地质论评》2021,67(4):67041192-67041197
中国地质调查事业始于民国。1913年地质调查所正式成立,直至1950年裁撤,30余年间一直是中国地质学家的大本营。1916年初,地质调查所重新改组为地质调查局,并在行政上直接隶属农商部。同年夏天,地质研究所学生毕业后入地质调查局工作,成为地质调查局主要成员。1916年底,地质调查局被裁撤,又恢复地质调查所,但此后工作形式与机构管理均与调查局时期无太大变化。地质调查局因存在时间较短,加之史料不多,以往著述着墨不多。本文以《农商公报》、《政府公报》及地质调查局相关原始材料为基础,考察地质调查局成立始末、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及早期进行的地质调查工作。认为地质调查局的成立是中国地质学者建立独立地质调查专门机构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8.
杨丽娟 《地质论评》2021,67(3):67040030-67040030
中国地质调查事业始于民国。1913年地质调查所正式成立,直至1950年裁撤,30余年间一直是中国地质学家的大本营。1916年初,地质调查所重新改组为地质调查局,并在行政上直接隶属农商部。同年夏天,地质研究所学生毕业后入地质调查局工作,成为地质调查局主要成员。1916年底,地质调查局被裁撤,又恢复地质调查所,但此后工作形式与机构管理均与调查局时期无太大变化。地质调查局因存在时间较短,加之史料不多,以往著述着墨不多。本文以《农商公报》、《政府公报》及地质调查局相关原始材料为基础,考察地质调查局成立始末、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及早期进行的地质调查工作。认为地质调查局的成立是中国地质学者建立独立地质调查专门机构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研究1997年5月31日永安西南M_L=5.1级地震前尤溪电磁辐射异常特征及其与本次地震三要素的关系,探讨利用数字采集仪PP40打印机记录电磁辐射信息,比起模拟记录的优势所在,总结出利用震前电磁辐射异常信息,进行短临地震预报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半导体矿物热电特性的基本理论,通过大量科学研究成果之间客观联系的分析,论证了天然半导体矿物热电特性与地震预测的关系.结果表明,地壳内广泛存在天然半导体矿物,且绝大多数天然半导体矿物具有热电特性.孕震过程产生梯度热场时,会激发周围热电介质产生热电势,热电势的积累对孕震区电场具有一定的干扰效应,这种干扰效应可作为地震预测的信息源之一.另外,从成矿带和地震带之间的空间关系分析,可以认为天然半导体矿物的集中分布与地震活动带相一致.上述结论对深刻理解地震地电异常机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