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介绍青海格尔木至诺木洪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 ,针对以往水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 ,用水量平衡的方法 ,讨论其未来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宏观效应  相似文献   

2.
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河流域是我国干旱区一个较大的内陆河流域,集水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主流长821公里,发源于祁连山,穿越河西走廊,流泄于内蒙古西部高原。本文对黑河流域水资源、土地资源、草场资源的数显和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分析了流域水资源潜力及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变化。指出目前水资源开发已影响到中游绿洲建设规模和下游绿的安全。研究认为现阶段水资源开发利用应使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相协调。实行以流域为整体的开发,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加强中、下游水资源利用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实行分区定量分配和综合治理,从而提高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various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climate change in the region of the Kashafroud G-WADI Basin in Iran; quantifies the local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especially local water scarcity; and simulates and discusses several proposed methods to combat these impacts. Hydrologic and climatic data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nd VENSIM modeling is used for various simulations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basi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tural climate changes affecting Kashafroud Basin include increased temperature, less rainfall, more frequent droughts, and changes in rainfall patterns, all of which are local symptoms of climate change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the most important challenge in the basin is the overexploitation of surface and groundwater resources to meet the growing water demands, especially domestic needs. Changes in land use, reallocation of water uses, groundwater depletion, and degradation of the quality of surface waters have all contributed t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al features of this basin, and are the main reason why water demands now exceed the renewal capacity of the basin. Proposed response measures include re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mong different uses, inter-basin water transfers, drawing water from six small dams on the Kashafroud River, reducing groundwater extraction, and replacing groundwater extraction for agriculture by reuse of urban wastewater.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although changes in global climatic parameters have altered environmental features in the basin, local factors, such as water utilization beyond the renewable capacity of the basin, are more significant in worsening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4.
我国发展中的水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唐以剑  章申 《地理学报》1989,44(3):302-313
本文根据我国水资源短缺与分布不均的特点,比较综合地分析了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全国水污染的区域差异规律和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环境自净功能,合理布局工业;改革生产流程,控制污染物排放;利用多种途径改进环境治理措施和强化环境管理等主要对策构思。  相似文献   

5.
博斯腾湖水质矿化度与水资源利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在回顾博斯腾湖环境基本情况及水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水资源利用的设想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是制约干旱、半干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结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指标和美丽中国评价指标,以水资源承载力为核心,从水资源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协调系统5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确定权重,评价2001-2017年黑河流域各县区水资源承载力及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当前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下,2010年以来黑河流域大多数县区GDP均超过最大承载能力,而人口则在2010年以前已超载。(2)从水资源承载综合评价结果来看,2001-2015年随着生态输水工程的进一步实施,水资源承载力有所好转,但中下游波动较大,水资源形势依然十分严峻。(3)控制不断扩展的绿洲面积,减少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实施合理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措施,是减缓水资源压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海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分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柳长顺  刘昌明  杨红 《地理学报》2004,59(3):349-356
流域水资源管理分区对制定流域水资源管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根据环境、粮食、水资源和社会经济4大类30个指标,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分析其聚类过程,把海河流域分为太行、燕山山区、山前洪、冲积扇区、京津唐地区、山前平原区、中东部平原区和淀东清南天津区 (天津市区) 和徒骇马颊河平原区7个区,分区结果符合流域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各区各具特点,应制定不同的水资源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耦合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介绍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耦合模型和应用实例。从数学形式上看,它是多目标优化模型,目标函数选用自由度较高并具竞争性的系统状态指标;约束条件应该包括各相关子系统的状态模拟方程,使模拟与优化实现耦合。在研究实例中,选用了GDP和COD排放量指标来表征研究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状况,约束条件主要包括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和宏观经济系统扩大再生产—投入产出耦合模型。由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决策是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开发决策支持系统辅助决策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GWR模型的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驱动机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孙才志  马奇飞  赵良仕 《地理学报》2020,75(5):1022-1035
遵循“以人文本”的绿色发展理念,综合考虑水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综合选取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科技四大因素共19个指标,测度2000—2016年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并对其驱动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分布不均衡性;各因素对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影响存在着空间差异,且随着时间而变化;总体来看,产业结构、工农业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环保投入和科技转化率等因素对中国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影响,人均水资源量、人口规模和污染物排放等因素的增加则限制了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高;就其空间差异而言,水资源禀赋、人口规模等因素对西部地区水资源绿色效率的促进作用大于东部,而产业结构、用水结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对水资源绿色效率的影响程度东部大于西部。研究结果对于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各地区发展的水资源政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业节水灌溉环境影响系统分析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在分析节水灌溉实施区水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选择34个因子建立环境指标体系, 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节水灌溉项目实施前、后环境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 项目实施后, 环境质量总体变化为正值, 有29个环境因子向有利方向发展(Pi>0)。环境变化显著度排序依次是自然生态、社会状况、环境质量、设施建设、农业生态、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1.
黑河流域水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12,他引:16  
作为典型的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历来是研究寒区、旱区水文与水资源的热点地区。水资源是联系该流域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纽带,更是其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限制因子。因此,对于黑河流域水资源的研究非常广泛,也取得了很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上游产流区的冰雪变化与黑河径流量、黑河出山口径流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径流量的模拟与预测;中下游耗散区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及对策;同位素、水资源承载力以及水资源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措施。今后的重点应从流域的宏观尺度,开展黑河流域生态经济的综合研究、生态水文学和水污染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郗敏  张晓云  袁军  孔范龙 《湿地科学》2012,10(3):371-377
山东寿光滨海国家湿地公园中,湿地类型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珍稀濒危物种和特有种多,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该湿地公园中的湿地为典型的人工湿地,在经历了人类活动的高强度干扰后,人工湿地明显退化,亟需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的湿地进行恢复和保护.通过分析区域现有湿地水文、水质条件以及湿地类型、资源现状和目标保护物种分布,综合考虑水源地,以湿地资源有效保护为根本出发点,运用生态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水系贯通、湿地功能恢复、水质和动植物生境改善等一系列生态重点工程和措施,优化该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环境,使该公园的湿地充分发挥它的多种功能,为该公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邓铭江 《干旱区地理》2019,42(5):961-975
以新疆典型干旱区内陆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地理、地貌、水文气象条件、流域水循环特征的系统分析,提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三大问题,即:水资源匮乏且时空分布严重失衡,跨界河流水安全问题突出;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结构严重失调,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利用效率效益低,供需矛盾和水盐平衡失控。以水问题和水需求为导向,工程措施与生态保护并举,采用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构建了三层级多目标水循环调控理论与工程技术体系,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提出了区域、流域、灌区水循环调控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科学模式和关键技术。结合区域地形地貌特点和水资源禀赋条件,建立了北疆"网式"、南疆"环式"、东疆"串式"结构水循环调控框架,增强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调控能力。针对流域水循环特点,提出山区水库替代平原水库和河道内与河道外引水"三七调控"、经济与生态耗水"五五分账"的综合调控模式。围绕现代灌区建设和面临的挑战,研究指出建立节水灌溉—水盐调控—地下水利用—生态保护"四位一体"的水资源高效利用综合调控技术体系,是干旱区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河中下游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利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00-2008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比较和定量分析塔里木河中下游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各县市城镇化水平与用水总量、用水效益、产业结构和用水结构的变化过程,建立城镇化水平与用水效益、用水总量之间的数学关系。结果表明:巴州各市县的用水效益都在不断提高,基本上是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地方其用水效益也高。城镇化水平与用水效益呈线性增长关系,巴州整体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对用水效益的增加有较大影响,城镇化水平提升一个百分点,用水效益增加2.62 元/m3。巴州的城镇化水平与用水总量之间对数增长关系不明显,水资源对城市化进程存在明显的约束作用。今后需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提高用水效益,促进城镇化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呈现出城市化水平高、用水总量低、用水效益高的高水平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15.
华北平原农业节水实用措施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根据定点定位试验结果 ,提出适用于华北平原现实经济、技术状况的农业节水实用措施 ;喷灌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节水工程技术措施 ,秸秆覆盖和留茬可有效地进行农田界面调控 ;利用水分胁迫诱导的“反冲”机制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合理配置有限的水资源 ,达到节水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预测陕西关中地区需水量的改进GM(1,1)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需水量评价与预测是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采用定额法计算需水量。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需水量要素组成的分析,认为需水量要素属平稳时间序列,且一阶累加生成数据系列满足指数规律,符合灰色预测条件。为了提高GM(1,1)模型的精度,采用一种改变背景值的新方法,即:中心逼近方法。通过精度检验,中心逼近式GM(1,1)模型平均误差百分比、误差平方和分别比传统的GM(1,1)模型提高了0.147和1.579。用中心逼近式GM(1,1)模型预测需水量各要素近期和中长期值,经检验,其中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耕地面积、工业总产值预测模型满足一级模型,等级为良好。牲畜头数预测模型为不合格模型,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时间序列数据不完全符合指数规律。通过定额法计算,预计75%保证率时2005年和2010年关中地区工农业需水量分别占总需水量的92.21%和89.75%,生活需水量分别占7%和9.04%。  相似文献   

17.
以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基于199家企业样本,采用碳排放强度、单位碳排放的用水效率、单位碳排放的废弃物排放强度指数及单位产品的虚拟水含量和隐含碳排放等指标,对27种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的碳排放效率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为:1)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的碳排放强度差异明显。南京市江宁区27类行业的平均碳排放强度为0.35 t/万元,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碳排放强度最高,而仪器仪表制造业碳排放强度最低。2)尽管企业碳排放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有一定的行业关联,但企业碳排放效率主要受经济效益、生产工艺、原料和能源类型等因素的影响。3)不同企业单位产品的隐含碳排放和虚拟水含量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轿车、铁矿石、金属铸件和摩托车等产品的虚拟水和隐含碳排放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产品。4)企业碳排放与相应的三废排放强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其中,碳排放与废气排放强度的关联度最高。5)在对未来企业排放效率评估、碳核查及碳配额分配中,不仅要考虑企业碳排放的经济效益,也要考虑企业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效率,并建立基于碳排放综合绩效评估的企业碳配额分配方案,这对于落实碳减排、推动资源节约和生产方式转变以及加强环境治理的多重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侯庆丰 《中国沙漠》2013,33(6):1921-1927
水足迹概念拓宽了传统水资源评价体系的外延和内涵,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借鉴水足迹研究的基础,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CLIMWAT数据库和CROPWAT软件,以甘肃省酒泉、武威、兰州、平凉、天水等地部分农作物生产水足迹的计算为例,构建以合理利用水资源为基础的甘肃省农作物种植结构,倡导最大限度地利用绿水资源,减少蓝水资源过度使用引发的地下水位减退、土壤盐化、水侵蚀或土壤退化等环境问题,为保护环境、节水增效和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在总结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基础上, 以城市化地区为重点从水循环过程出发, 探讨 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水资源的形成和转化规律, 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探讨城市化地区水 资源承载力的理论研究基础, 即: 变化环境下的水循环理论、城市化与“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 与环境”系统交互胁迫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 提出城市化地区水 资源承载力量化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 将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纳入到区域“社会经 济—水资源—生态与环境”复合系统中, 从水循环动力过程出发, 揭示水资源承载力的本质。研究 成果可为城市化地区节水战略的实施、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华北地区水循环与水资源安全:问题与挑战   总被引:41,自引:6,他引:41  
夏军 《地理科学进展》2002,21(6):517-526
华北缺水及其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变化是中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由于山区与平原径流明显减少和过量开发水资源,造成了地下水漏斗加深、平原区河道干涸、湖泊湿地萎缩、地表和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影响到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文以海河流域为重点对象,通过国内外学科前沿进展综述,指出华北地区缺水及其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背后的自然和人文因素作用与发展演化的背景,强调高强度人类活动作用下的水循环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提出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的水循环基础与应用问题研究的若干建议与思考。研究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作用下的华北地区水循环过程,水体运动与污染物质输移及其与生态环境演变耦合机制,阐明华北地区"河道断流,水体污染,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的成因规律,特别是人类活动的驱动分量,提出生态环境修复的理论基础,不仅对变化环境下流域水环境演变的地学基础科学前沿研究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