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董湘龙  丁卫撑  张文 《地质论评》2019,65(Z1):303-304
正土壤氡及其子体测量可用于寻找铀矿,寻找与放射性元素或断裂构造有内在联系的金属和非金属矿床,寻找地下水和地热资源,以及地震预报、断层确认、滑坡探测、民用建筑工程氡浓度调查等。当前测氡方法主要分为瞬时法和累积法,瞬时法包括Ra A卡法、α能谱法、闪烁瓶法等,累积法包括钋-210法、活性炭法、径迹法、热释光法、α杯法等。瞬时法成本低、操作简单、高效  相似文献   

2.
测定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的溢出水校正称量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辉  韦昌富  李幻  曹华峰  吴二林 《岩土力学》2010,31(7):2141-2145
在利用压力板仪测定非饱和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时,常用的取样称量法、溢出水称量法分别存在实测试样质量与实际试样质量不相等、实测排水量与实际排水量不相等等问题,从而造成试验结果失真。为此,溢出水校正称量法被引入用来消除取样称量法及溢出水称量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取样称量法、溢出水称量法、溢出水校正称量法的对比研究发现,在同一基质吸力作用下,由取样称量法、溢出水称量法确定的试样饱和度均小于由溢出水校正称量法确定的试样饱和度,并对该现象进行了解释。随后,对取样称量法、溢出水称量法、溢出水校正称量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虚拟垂线流速时差法流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继伟 《水文》2020,40(1):52-57
根据目前传统时差法流量计算存在的问题,提出并着重阐述了虚拟垂线流速时差法流量计流量计算方法。在京杭大运河徐州段运河水文站进行了计算验证。结果表明,虚拟垂线时差法与传统时差法和流速仪法趋势一致,虚拟垂线法优于传统时差法。可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为国产化时差测流装置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矿产资源调查的物探方法和仪器设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国栋 《物探与化探》2007,31(Z1):35-40
论述了矿产资源调查中的物探方法,应用条件,仪器设备及应用实例。其中包括磁法,重力,瞬变电磁法,频率域电磁法,直流电法和地震法等。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污染调查中的地球物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秋 《地下水》2014,(2):57-58
地下水污染调查是国内外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查阅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地下水污染调查的地球物理应用基础,主要的地球物理方法及其应用。主要的地球物理方法主要有电阻率法、大地电磁法、地质雷达法、放射性法、核磁共振法、地震勘探法等,这些方法对于不同的污染物有不同的特点,如电阻率法、大地电磁法多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污染,地质雷达法、核磁共振法和地震勘探法多用于有机污染。充分研究和合理选择这些方法,将使地球物理方法在地下水污染调查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考虑土体应力历史影响的沉降修正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亮  孙锡杰 《岩土力学》2006,27(10):1723-1726
在分层总和法中,e-lgp法比av 法、e-p法优越之处在于其考虑了土体应力历史的影响,但由于参数的难以确定,导致e-lgp法在实际工程中很少应用。介绍了一种在无高压固结试验时可使av法、e-p法中计入土体应力历史影响的思路,提出了相应的修正系数概念,分析了该修正系数对于不同状态土体的大致取值范围,并给出了其近似计算式。实例验证表明,av法、e-p法经修正后结果更趋于合理,且与e-lgp法很接近,故在工程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桩静载荷试验快速法与慢速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4根管桩静载荷试验快速法与慢速法对比试验研究,找出了在各级荷载作用下,快速法与慢速法沉降差异规律及快速法与慢速法分别得出的极限承载力差异规律;得出了将快速法静载试验下的沉降及单桩极限承载力修正成慢速法静载试验的沉降及单桩极限承载力的公式;提出了适应天津地区管桩的快速法静载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指示元素垂向分带序列计算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和确定矿床原生晕指示元素垂向分带序列是地球化学找矿研究特别是矿床原生晕分析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地学者提出了多种计算方法。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方法:分带指数法、广义衬值法、浓集重心法、浓集指数法、比重指数法、含量梯度法等,并指出这些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认为计算矿床原生晕指示元素垂向分带序列时,不宜采用传统的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而应采用广义衬值法、浓集重心法或比重指数法。  相似文献   

9.
面波频散能量谱成像精度是近地表横波速度计算的重要影响因素,有效提取面波频散曲线是后续反演地层结构及介质物性参数的重要环节。文中论述了τ-p变换法(τ为垂直波慢度,p为水平波慢度)、高分辨率线性Radon变换法、频率分解法、相移法、f-k变换法(f为频率,k为波数)、SFK变换法和矢量波数变换法等7种不同面波频散能量谱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通过上述方法,对三层速度递增水平层状介质模型正演模拟合成Rayleigh波记录进行频散能量谱计算,并与理论频散曲线进行比较;根据所得频散能量谱,分析不同方法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的特点与应用差异。结果表明:在提取频散曲线过程中,高分辨率线性Radon变换法和矢量波数变换法提取精度较高,f-k变换法提取精度最低,低频信息与高频信息无法有效识别;SFK变换法、矢量波数变换法、高分辨率线性Radon变换法抗噪性能强;τ-p变换法、f-k变换法、相移法计算速度优于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0.
马孝春  苏焕忠 《探矿工程》2009,(Z1):342-345
对地下管道的非开挖修复技术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目前中国主要大城市在用的内衬法、冷轧缩径法、模锻缩径法、折叠法、翻转内衬法、缠绕法的主要特点与适用范围,并对北京市非开挖法修复技术的需求做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可变网格的有限单元分析在边坡稳定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非线性有限单元法的基础上,引进八节点的狭长单元来描述边坡中的滑动面,同时对于有限元单元网格可调节点坐标进行变更形成新的网格,于是利用原有基本网格架,通过多次有限元分析求出边坡中可能滑动面的稳定系数曲线K=f(),并进而确定最危险的滑动面,在此基础上开展一系列稳定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12.
样品逐级破碎、逐级缩分后,试样的粒度与保留试样量之间都应遵循切乔特公式Q≥Kd^2。对红土型镍矿的K值试验,统计缩分样品检测结果在95%的置信度下,分析数据不可疑值、测量值之间无系统误差,测量结果(n=1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单次测定结果与平均结果的测量误差均小于允许误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比福建省各个河口、海湾沉积物与其物源区水系沉积物元素含量,发现微量元素在浅海环境中的富集系数K(Ni)>K(Cr)>K(As)>K(Cu)>K(Zn)>K(Pb)>K(Hg)>K(Cd),揭示各元素的迁移机制有所不同;有些区域富集系数偏离平均值较多,反映出有些元素有额外的输入,最有可能是人为污染的叠加。  相似文献   

14.
方解石和白云石溶蚀实验热力学模型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肖林萍  黄思静 《矿物岩石》2003,23(1):113-116
通过碳酸盐(方解石、白云石)溶蚀作用实验室模拟研究,建立了溶蚀作用的热力学模型方程,对埋藏成岩的3种不同温压条件下(348.15K,Mpa ,373.15K,25Mpa,403.15K,30MPa)碳酸盐溶蚀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提出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碳酸盐溶解反应的吉布春播由能降低,因而溶解反应增强;在相同温度和压力的地质条件下,白云石较方解石更易溶蚀并形成次生孔隙,这为油气生成运移提供了有利的地下空间和通道。  相似文献   

15.
甘肃南祁连党河南山中奥陶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赵虹  党犇  王崇礼 《现代地质》2004,18(1):64-69
甘肃南祁连褶皱带党河南山地区中奥陶世火山岩的岩石学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等研究证明,本区火山岩由基性火山岩和中性火山岩组成。其中,基性火山岩分属碱性玄武岩系列和拉斑玄武岩系列;而中性火山岩为一套钙碱性安山岩,二者均具有低钾、高钠的特点。这些火山岩的稀上元素配分曲线均属于轻稀土富集型,(w(La)/W(Yb))N=2.73~7777,(w(La)/w(Sm))N=1.43~3.21,(w(Gd)/w(Yb))N=1.01~1.92.明显地表现为轻稀土元素配分曲线陡倾,而重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相对平坦的特征。微量元素配分曲线图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富集和Nb、Ta、Zr、Hf及Ti不同程度的亏损。这些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特征证明本区火山岩形成于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16.
发射光谱法简单、快速测定矿样中微量钽铌时,主要伴生元素锡对准确测定微量钽铌有辅助作用。改进在钨、铁等元素干扰存在时,钽铌分析线对选择。与化学分析测试结果比对验证后,发现光谱分析微量钽铌准确度得到很大提高,可满足地质找矿品位0.01%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岩溶峰丛洼地饲料植物元素富集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研究典型岩溶峰丛洼地常见饲料植物对矿质元素Ca、Mg、K、P、Fe等的富集特征发现,岩溶峰丛洼地中元素在饲料植物各器官内的分布具有不均一性;大量元素Ca、Mg、K、P主要富集在饲料植物的叶片中,微量元素Fe、有益元素Na 主要富集在根部;饲料植物各器官对大量、有益元素的富集特征为高Ca、K而低P、Na;生长于不同岩溶峰丛洼地区的同种饲料植物,由于岩溶地球化学背景及气候条件等的差异,其同类器官对同一元素富集的量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在奉节脐橙种植区野外采集表层土壤样进行分析,探讨了土壤中常量元素、主要微量元素及其有效态的地球化学特征。表层土壤中,主要营养指标N、P、Corg含量较高,K含量一般;微量元素Fe、Zn、B分布较均匀,Mn、Mo分布不太均匀,Cu分布不均匀;土壤元素有效态中,有效态P、Mn、Cu、Si、K、Fe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19.
南堡凹陷沉积岩化学元素分布特征及多元统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堡凹陷Ed1亚段、Ng、Ng、Nm地层的75个沉积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粒度效应造成砂岩和泥岩元素丰度明显不同,砂岩除富集K、Na、Sr、Ba、Si外,其余元素均较泥岩亏损.根据地层垂向上元素丰度由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可将这4个亚段分为Ed1、Ng和Ng、Nm3个阶段,与凹陷构造演化特征响应.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表明,表生环境中元素具有不同的迁移富集规律,Ca、Na、Sr等具有较强的活动性,Zr、Hf等少数元素则在粗粒级中含量较高,而其余元素则多在黏土粒级中富集.元素在表生环境中地球化学行为的不同主要受化学结构特征控制,沉积环境对其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相山两种不同成因角闪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详细研究相山两种不同成因角闪石的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发现:江西相山铀矿田北部同时存在两种不同成因的角闪石:正变质成因的角闪石,寄主岩石为斜长角闪(片)岩,微量元素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Th,Ta,U)、稍为富集Ti,Se和相对贫高场强元素(HFSE)(Zr,Hf,Y,Yb,Cr,HREE)为特征,稀土总量低,稀土分布型式为近水平型,δ^18O为7.95~8.58,显示变质火成岩的氧同位素特征;副变质成因的角闪石,寄主岩石为含石榴角闪石英片岩.微量元素以高度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K,Rb,Th,U)、稍为富集Ta,Nb,Ce,Zr,Hf,Sm和相对贫高场强元素(HFSE)(Ti,Y,Yb,Cr)、强烈亏损Sc为特征,稀土总量高.轻重稀土相互分离程度高,轻稀土富集,O同位素组成(δ^18O)较高,为9.95~10.02,显示碎屑沉积变质岩的氧同位素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