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基于东部某油田物性资料,建立典型碎屑岩储层模型,利用弹性波方程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正演,对模型进行多波正演模拟。
通过分析正演模拟的炮集记录、叠前偏移剖面以及振幅属性,总结了多波正演的波场特点及其分辨率。分析结果表明,转换波反射频
率比纵波的低,能量随偏移距的增加而增加,零偏移距处能量为零;转换波在地层厚度为λ/4处发生调谐效应,调谐振幅属性变化规
律与纵波变化规律一致;综合考虑该区纵波、转换波波速以及不同深度的纵波、转换波中心频率变化,可知在该区目标层深度转换波
分辨率低于纵波分辨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理论地震图,分别探讨台站埋深、S波速度以及衰减结构对井下地震计噪声强度的影响,发现当台站深度小于参考深度即S波速度与声波速度相等的深度时,声波转换波/P波振幅比随深度变化较小;而当台站深度大于参考深度时,声波转换波/P波振幅比随深度指数下降。利用2015年天津爆炸事件在井下地震计记录的波形,分析井下地震计噪声强度的变化特征,其结果与基于理论地震图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当地震资料既存在严重静校正问题,信噪比又极低时,严重的静校正问题会制约提高信噪比技术的效果,同时低信噪比问题又会严重导致静校正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两者形成一种耦合关系,严重影响资料的成像效果。以解决复杂地表条件下低信噪比资料的静校正问题为出发点,讨论了折射层析静校正和初至波层析静校正适用性,提出了层析静校正融合技术;分析了生产中常用模型迭代剩余静校正和非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基于蒙特卡罗剩余静校正与模型约束最大能量剩余静校正的综合剩余静校正技术,摸索出一套有效解决低信噪比资料静校正问题的处理技术。以YE地区存在严重静校正问题的低信噪比资料为例,验证了所述静校正处理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濮阳台记录的21次地震进行了地震波衰减研究,讨论了地球介质品质因子随频率变化的关系;利用不同地震采用不同流逝时间的尾波品质因子测定方法,有效去除了由于不同地震或同一地震的地震散射波在纵向介质中穿透深度的不同而导致对品质因子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扑捉到品质因子的异常变化特征与地震孕育过程的关系。利用改进后的模型,对鲁豫交界地区尾波值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该地区品质因子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和区域介质衰减的时间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为消除时移地震数据间由地震采集和处理等因素引起的差异,突出与油气藏内部流体变化有关的时移差异,需要对时移地震数据的监测测线与原始测线数据进行一致性处理。在时移地震数据互均衡处理、时差校正和分角度子波提取的基础上,对D气田时移地震的多个限角叠加地震数据进行叠前同时反演,得到纵波波阻抗、横波波阻抗、纵横波速度比和密度等属性的时移差异数据。反演的时移差异属性对D气田的开发动用区块表现清晰,能够进行气藏模型优化,预测剩余储量分布,对D气田的二次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S变换在汶川地震前后应变变化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入时频分析中的S变换方法,对姑咱台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曲线中出现的“压性脉冲”和“潮汐畸变”异常信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背景信号的基础上,周期约10~60分钟的信号在汶川地震前开始大量出现,震后逐渐衰减;能量最大的信号仍然是背景信号,其能量幅度随地震发生时间的临近而增大,震后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7.
针对油气井射孔作业引发的微地震事件频率高、持续时间短、能量小,地面采集的微地震信号易被地面环境中随机干扰噪声掩盖,分析微地震相特征时需对微地震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使用常规频率滤波法难以获得准确结果.采用维纳方程相关函数迭加滤波方法,压制随机干扰噪声,获取清晰微地震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衰减随机干扰噪声、突出微地震信号同相轴,提高对微地震信号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含不同裂缝工况的压电-混凝土梁机电耦合模型,通过安装在混凝土梁设定位置的压电激励器输入激励信号并实时采集反馈信号,计算应力波信号值与小波包能量值,分析信号值和能量与损伤工况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在混凝土梁跨中垂直裂缝和支座处斜裂缝工况下,压电应力波的信号值随裂缝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裂缝宽度增至2~3 mm时信号值会有所减小,随后裂缝宽度增加对其影响不再明显。当在裂缝演化方向上的深度达到梁体纵向中心轴高度时,应力波接收信号衰减明显。将信号相对能量值作为损伤程度因子,有利于分析应力波在病损混凝土内部的传播与衰减机理,能有效检测混凝土裂缝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波场延拓的多次波预测和减去技术是压制水层多次波的有效手段。常规波场延拓方法中,由已知的原始波场通过与水底各点的格林函数褶积来预测地震数据中的多次波,但在进行褶积相加时只有稳相点附近的能量才对求和结果有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精度拉东变换的稳相点拾取方法,是利用拉东域中的低曲率信息提取稳相点附近的同相轴,利用KL变换突出水平同相轴,得到优化的多次波贡献道集,对其进行叠加,能够很好地解决波场延拓预测的多次波存在假象的问题,并采用贝叶斯匹配减去技术将预测的多次波去除,提高了预测的多次波的精度,在同相轴两端出现的假象得到了很好的消除,理论和实际数据的应用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AVO、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和高频地震能量衰减等方法检测砂岩是否含气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些方法是否适用于层状白云岩储层含气性检测并不清楚。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马五5白云岩的岩性和含气性变化,采用岩石物理分析、AVO类型分析、叠前反演、叠后能量衰减等多种地震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岩石物理参数交会图不能严格区分含气白云岩、不含气的含灰白云岩和含泥白云岩,但白云岩气层与灰岩和砂泥岩的参数差异较明显。通过截距-梯度交会图与正演模型相结合可以判断研究区白云岩属于第Ⅰ类和第Ⅳ类AVO异常,但因影响因素过多,因此不能完全依靠AVO类型进行含气性判别。在各种叠前弹性参数反演中,纵横波速度比反演以及泊松比反演可以较好地反映白云岩含气层厚度、分布与尖灭。分频能量衰减分析表明,含气段比不含气段的最高能量对应的频率会降低大约5 Hz。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和分频能量衰减检测白云岩是否含气具有一定的效果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对信息化测绘及其体系的认识与理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依托信息化测绘及其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战略前景,本文在对测绘体系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信息化测绘及其体系的定位,并结合其发展趋势探讨了对信息化测绘及其体系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2.
红藻石和蓝藻石概念及分类归属的综述和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和总结前人对红藻石和蓝藻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岩石薄片显微镜下观察实例,发现在以往碳酸盐岩颗粒分类中没有红藻石和蓝藻石的合适位置.鉴于红藻石重要的成因意义和造礁作用,有必要明确红藻石的概念和归属.珊瑚藻本身极易钙化,经生物矿化作用最终保存下来的珊瑚藻屑一直放在生物碎屑中,而红藻石是由非固着的珊瑚藻构成的钙质独立结...  相似文献   

13.
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是一个全新的网络化的市场时代。网络营销是每一个商家的必然选择。网络市场在经过了3个阶段的演变后,将会有较大发展。它具有无店铺经营的若干基本特征,具有发展公共关系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4.
Mollisols properties and changes in Ukraine and China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Soils are the foundation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basis for human food production.Mollisols in Ukraine and Northeast China are two out of the four major Mollisol regions in the world.The natural areas from which Mollisols developed are the prairies and steppes that experience temperate and freezing conditions.This review pap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climate,vegetation,and topography of Mollisols regions in Ukraine and Northeast China,analyzes their properties,including soil texture,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soil bulk density,pH,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and other chemical properties,and compares the property changes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Mollisols in relation to sustainable grain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5.
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应用中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通讯专网机房集中监控系统的整体情况,组网方式,重点讨论了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最后对监控系统的管理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在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体会,从课程建设和教改的必要性、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大力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完善课程考核模式等方面作了详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村镇社区作为我国社会的基层组织,是社会生活最基本的环境载体,村镇社区对地方病、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对城市社会医疗卫生工作的良性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技术的发展,为提高村镇社区地方病、传染病的防治管理水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从村镇社区实际出发,设计了基于Java Applet的电子地图应用程序JAEMA,在此基础上,采用轻量级设计模式,综合运用Struts+Spring+Hibernate框架构建了村镇社区地方病、传染病防治咨询系统EIPCAS,为提高村镇社区地方病、传染病防治水平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Bertrand's Law and Weinberg's Principle and Their Extens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The topography and geomorphy controlled by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hydrogeological unit playdecisive roles not only in the distribution of surfaceand groundwater flow, the permeability of theaquifer but also in the hydrogeochemical reaction…  相似文献   

19.
在简单分析“T”形天线和地波传输特点的基础上,以行业标准中对NDB覆盖半径和覆盖区中最小场强为切入点,运用电磁波传输和天线与地网的工程公式,探索了NDB天线和地网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据此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了自然和自然贡献情景模型发展的背景、历史和内容,概括总结了自然和自然贡献情景模型的发展进程以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情景模型的概念框架,讨论了自然和自然贡献情景模型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为了在全球层面解决现有综合集成模型存在的问题,根据地球表层建模基本定理和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提出了具有中国原创特点的自然与自然贡献情景模型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