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吕长广 《测绘通报》2008,(1):44-45,68
提出一种在测站没有定向点的情况下,利用全站仪进行碎部测量的作业方法,阐述该方法的作业过程、精度情况和注意事项,为解决全野外数字测图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由于控制点无通视方向而影响碎部测量作业的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秦永  姚吉利 《测绘通报》2009,(1):54-56,67
提出一种在室内不依靠草图而实现道路碎部点自动连线的方法,该算法充分考虑大比例尺地图下十字路口间道路碎部点的聚类特性,利用坐标方位角、碎部点标号等手段实现道路碎部点间的自动连线.给出具体算法及演示实验,在城区大比例尺地形测绘时,利用本方法可降低手工绘图的劳动强度,提高计箅机绘图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地籍碎部测量的三种方法中,解析法因具有精度高,面积准确和便于微机管理等优点,深受人们的关注,已成为地籍测量的发展趋势。但解析法的外业工作量大,成图速度慢。这些弱点主要表现在建筑群杂乱的老城镇和旧街坊内部,因为这些隐蔽地区难以设站用极坐标法观测,通视条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多年的大比例地形图数据的生产实践,总结了在满足规范对原始观测数据要求的前提下提高外业作业效率的方法,解决了复杂情况下碎部点施测的原始观测数据内业计算的相关问题,详细探讨了复杂情况下碎部点施测计算处理的基本原理、思路以及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施工测量中,利用全站仪开展导线控制测量与碎部测量同步进行的数据处理.该方法可提高施工测量的工作效率和测量精度,并可拓展全站仪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数字刺点方法的详细工作流程,借助手持GPS设备进行野外数字刺点,实时导航数据快速抵达目标像控点实地位置,在Global Mapper中对数字影像进行缩放浏览,在影像上标定好具体像点位置、点之记、现场作业照片,测量地面坐标后以数据库形式将成果回传内业。该方法能提高刺点可靠性和效率,在纹理稀少测区应用中具备较强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光电经纬仪长距离测图的方法,分析了碎部点的平面及高程精度,并对各项限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仪器的对中精度直接影响方位测量(特别是短边方位测量)精度,而对点器同心度对仪器的对中精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对于对点器同心度的检验方法并未见之,本文由经纬仪互瞄的原理和性质,提出一种检验陀螺经纬仪激光对点器同心度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有效,对提高陀螺经纬仪的定向精度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精密对中。  相似文献   

10.
矿山测量陀螺经纬仪定向实验教学时由于仪器昂贵和极易损坏,不利于在实际的教学中大范围推广使用。针对以上弊端,本文应用 Flash脚本编译环境,开发了交互功能灵活、符合测绘专业大学生认识学习规律的陀螺经纬仪逆转点定向模拟系统,为初学者提供了很好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近景摄影测量影像立体测图中需要物方控制点并对其分布要求高,以及GPS RTK碎部测图无法解决GPS信号不佳处的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将GPS RTK和普通相机相结合的联合碎部测图技术。利用GPS RTK与近景相机相对位置关系及GPS RTK三维坐标来计算相机摄站坐标,降低了测量过程中获取拍摄中心位置信息的难度;利用相邻像对中GPS RTK标靶中心像点坐标,对相邻像对进行绝对定向,有效避免了测量过程中对控制点的依赖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碎步点测量精度优于10cm,可用于GPS信号遮挡区域的城市大比例碎部测图,并较传统的碎部测图具有更高的效率,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针对跟踪式定向观测中的逆转点数据 ,采用Schuler Wolf模型替代传统的等权处理 ,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改造 ,包括初始信号作为参数求解、关联系数 ρ进行迭代估计等 ;用多项式衰减替代理想情况下的指数衰减 ,作为平差处理的函数模型。实测数据解算结果表明 ,由此组成的逆转点平差模型具有解算精度高、残差为白噪声信号、参数求解比较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跟踪式定向观测中的逆转点数据,采用Schuler-Wolf模型替代传统的等权处理,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改造,包括初始信号作为参数求解、关联系数ρ进行迭代估计等;用多项式衰减替代理想情况下的指数衰减,作为平差处理的函数模型.实测数据解算结果表明,由此组成的逆转点平差模型具有解算精度高、残差为白噪声信号、参数求解比较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下架式陀螺经纬仪逆转点观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基于下架式陀螺经纬仪的逆转点观测方法,阐述逆转点观测法的意义,着重分析逆转点观测方法的原理及其与积分法测量的差别,并通过分别在室内和室外的实测数据对其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认为逆转点观测方法也可以运用于下架式陀螺经纬仪。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基础地理数据更新需求,为了免去外业布设控制点,减少内业刺点工作量,提高控制点精度、密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已有DOM和DEM数据,利用IPS软件和辅助软件,实现高精度自动刺像控点的方法。将已有DOM根据具体匹配需求裁切,裁切后的DOM和像片同时加载到IPS中进行同名像点匹配,根据DOM的地理参考、匹配点像平面坐标、TFW头文件及DEM共同解算出匹配点的物方坐标。通过平差探测和目视检查剔除错误点,改变匹配点属性为控制点,即完成了控制点刺入工作。之后可在IPS中继续完成空三处理、地理信息产品制作等,也可导出、转换为其他软件的文件格式,供后续处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陈朋  周大伟 《测绘科学》2015,(8):117-120
针对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采集过密、冗余信息较多,现有压缩算法存在不足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点到平面距离的散乱点云压缩算法。将该算法与基于三角形法向量夹角和格网法两种现有算法的压缩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构建的空间三角网可以发现,该文算法对物体特征复杂的部位有较好的压缩效果,且在压缩率较高时,不会使较平缓的部位出现过度压缩而失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全站仪测量地形要素顶部特征点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全站仪在三维数字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获得三维地形图要素的底部特征点相当简单,关键是地形要素顶部特征点利用全站仪是怎样获取的,本文通过几种方法和对应的实测数据对这方面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最后得出全站仪测量三维数字地形图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定角视距测量上、下视距丝的夹角为定角及其和仪器乘常数的关系,推导出了平板仪测图碎部点测量的又一计算公式;并提出了相应的作业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测小角法应用于特定方向上位移监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测站观测的方向距离法;通过对影响位移精度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指出了使用该方法在方案精度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针对基准点可能发生变动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具体观测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三维坐标转换模型出发,根据罗德里格矩阵的性质,首先推导出了单标靶点云定向的线性拟合方程,再以同名激光束相交于公共标靶为约束条件建立线性约束方程,进而实现全区域所有扫描站点云定向参数的整体解算。相对于传统的非线性的单站点云定向方法,本文方法能对区域内多站点云整体定向,计算过程不需要计算参数初值,定向后各站点云精度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