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文学家们有时偶而遇见一个运动的光点,在望远镜里发观一颗行星,可是勒威耶先生发现这个新的天体却没有朝天一瞥,他是在笔尖上看见这颗行星的。只靠计算的力量,他就确定了我们所知的这个行星系统边界外的一个天体的位置与大小。——阿拉果  相似文献   

2.
首先引入“天体力学(Celestla]mechanics)”这一术语的是法国著名数学家、天文巨匠拉普拉斯。他的全名为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Pierre·SimonmarquisdeLaplace),因研究太阳系稳定性的动力学问题而被誉为法国的牛顿和天体力学之父。他和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法国著名数学家拉格朗日以及勒让德(Adrien—MarieLegendre)并称为“三L”。  相似文献   

3.
关于勒让德多项式的算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勒让德多项式P_1(x)和缔合勒让德多项式P_(1m)(x)的两种算法,即直接计算和递推算法,并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当1取值较大时,也可以保证达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人马座中的三片“树叶”──M20·朱悫编译·人马座中有许多壮观的星团和星云(参见图),其中M20(NGC514)尤为美丽动人。它是一个典型的气体发射星云,由一大团发光的氢气气体云和位于其前面的尘埃云组成。1747年法国天文学家勒让蒂尔首先观测到这个星...  相似文献   

5.
大吸引体之谜须眉自从1986年以美国天文学家德雷斯勒(AlanM.Dressier)为首的七人小组发现了所谓“大吸引体”以来,是否真的存在着这个大物体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介绍近期对此问题研究的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七人小组发现,我们银河系北、南两...  相似文献   

6.
“视界”与退行速度大于光速的星系可否被观测到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涛 《天体物理学报》1997,17(3):227-238
对于“我们能否观测到退行速度大于光速的星系”这个问题,目前大多数宇宙学家将回答:“不能,因为这些星系处在我们的视界之外”,这里的思想是,相对论宇宙学中的速度必须由相对论多普勒红移公式来定义,然而在宇宙学中,红移是“宇宙学”的而非“多产勒”的,并且有一个速度的独立定义可以应用。  相似文献   

7.
1846年9月23日,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加勒按照法国天文学家乌阿班·勒维烈的推算。在预定的天区发现了太阳系第八颗行星——海王星。这一天。被历史评价为“牛顿力学最辉煌的一天”。一“海王星年”(绕太阳的公转周期)为164.79地球年,按此推算。  相似文献   

8.
罗斯庄园的巨镜威廉·帕森斯是一位贵族出身的业余天文学家。1800年生于英国约克,22岁毕业于牛津大学后进入议会工作,41岁时承袭了他父亲的领地和爵位,成为第三代罗斯伯爵。1845年被爱尔兰选入上议院。他从政之余,把全部身心都献给了天文学。他一心想磨制...  相似文献   

9.
周期彗星位置的计算器程序秦国明编者按:秦国明同志系驻山东潍坊的一名现役军人,他酷爱天文学,为了寻彗星,1995年他自费购镜件,组装了一架口径248毫米、焦距1230毫米的赤道式反射望远镜。他在几年的业余天文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这里发表的这篇短文原载...  相似文献   

10.
一、太空美术的历史回顾太空美术 (SpaceArt)就是天文学的美术 ,也是宇宙航行的美术。它是宇宙和太空的美术 ,而且反映了天文学的成就和发现 ,也反映了宇宙航行与太空技术。最早的太空美术作品 ,据我所知是意大利美术家多纳托·克连特 (DontoCret)在 1 71 1年所画。他有关太阳、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以及彗星的 8幅油画 ,都保存在凡蒂岗纪念馆中 ,而且已经在第十一届世界《月球和行星科学会议公报》第一卷 ( 1 980 )上发表。太空美术的另一些早期作品是在 1 865年出版的儒勒·凡尔纳的著名的作品《从地球到…  相似文献   

11.
改革创新,博大精深──纪念沈括逝世900周年席泽宗沈括(1031~1095)沈括字存中,浙江杭州人,生于1031年,卒于1095年,今年是他逝世900周年。他生活的时代,正当北宋王朝的后期,他死后31年,北宋就在金兵的进攻下灭亡了。沈括一生的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12.
据媒体近期新闻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天文系主任亚伯拉罕·勒博(Abraham Loeb)在1月26日正式出版了新书《天外来客:地球外智慧生命的第一个迹象》(Extraterrestrial:The First Sign of Intelligent Life Beyond Earth)。在书中作者重申了他在2018.年的研究工作。事情起源是在2017年10月19日,加拿大天文学家罗伯特·威里克(Robert Weryk)在夏威夷哈莱亚卡拉天文台(Haleakala),通过Pan-STARRS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了神秘天体“奥陌陌”(Oumuamua,意为“第一个来自远方的使者”);这个神秘天体可能是地外文明“光帆”的一部分,即地外文明的产物;如果是真的,那么就意味着2017年外星人的科技遗迹曾与地球擦肩而过。这则新闻又一次掀起一阵关于外星人的波澜,因为关于外星人的传说太多了。勒博的新书也已经被国内出版商买下翻译版权,在今年(2021年)上半年,预计将在中国出版它的翻译版本。  相似文献   

13.
1846年发现海王星之后不久,勒威耶就预言"对这颗新行星(海王星)观测三四十年以后,我们又将能利用它来发现就离太阳远近而言紧随其后的那颗行星。"果然19世纪后期,一些天文学家开始着手寻找"海外行星"了。但是这次要比寻找海王星难得多,因为这颗行星对海王星的摄动很小,不可能像发现海王星那样,比较准确地预报其位置,而且它距离地球实在太远,观测起来势必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14.
值得崇敬的学者──北京天文学会名誉理事长叶述武先生邹仪新1982年在中国天文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表彰几位卓有贡献的天文学家,其中有一位就是叶述武同志,他亦是北京天文学会名誉理事长;其在研究和教育岗位的奉献,值得崇敬。他于公元1911年生于广东...  相似文献   

15.
藤井旭的宇宙赞歌李元在世界天文科普事业中,有一位杰出的人物,他就是藤井旭,1941年生于日本山口市,在多摩美术大学毕业后,从60年代起献身于天文科普事业,成为日本白河天体观测所的创建者和所长。他是当代世界著名的天体摄影家、美术家和科普作家。从1968...  相似文献   

16.
全天最大的星团──ω星团朱悫编译在半人马座y和(之间的in星因是全天空中最大的球状星团。早在1800多年前,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就已将它编人他的星表中。到1603年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巴耶尔再次把它编人星表,在他的(天文图志》一书中,把这个星团看做一颗...  相似文献   

17.
新发现的太阳系外缘小天体胡中为自1930年发现冥王星以来,人们十分关注太阳系是否还有冥外天体的问题。1950年,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做了管星轨道统计研究,发现轨道半长径为3~10万天文单位的繁星数目多,他推算那里有个大致球层状的脊星储库,早在1932年...  相似文献   

18.
张钰哲与天文科普──纪念张钰哲逝世十周年李元张钰哲院士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我们深深怀念他。我们不仅怀念他在天文科学研究上所做的贡献,也怀念他在天文科普方面所做的贡献。他不但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科普作家。《天文学论丛》一鸣惊人张钰哲早年留学美国,在芝加...  相似文献   

19.
传播科学,任重道远──记天文学家、科普作家卞毓麟本刊记者温学诗卞毓麟是《天文爱好者》的老作者,他潜心科学研究,同时又在科学普及这块园地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希望读者朋友们都能从他执著于科学普及事业的精神和行动中汲取有益的养分。“梦天”之路1943年7月...  相似文献   

20.
道德与星空─—记康德和他的一段名言苏宜康德(1724~1804)“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1788年在他64岁时发表的名著(实践理性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