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含砷难浸金矿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郑存江 《陕西地质》2003,21(1):88-98
文中介绍了焙烧预氧化、加压预氧化和细菌预氧化含砷金矿预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工业应用实践。总结了含砷难浸金矿的化学预处理技术、电化学预处理技术和微波预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这些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黄晓彬 《广西地质》1997,10(1):89-93
文章介绍了细菌氧化预处理金矿的原理,综述了目前较流行的两类细菌氧化工艺,并举出工业应用成功的例子,提出今后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难浸金矿提金技术又有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利用河南盐矿测试中心研究的难浸高硫金精矿细菌预氧化提金半工业性试验技术,对小秦岭地区潭头的难浸金精矿进行试验,经细菌预氧化6天,再氰化浸出,金浸化率达91.31%。 (2)利用西安综合岩矿测试中心研究的难浸高砷硫化金精矿细菌预氧化技术,完成了广西贵港福六金矿浮选金精矿日处理6吨和青海五龙沟金矿浮选金精矿日处理12吨以及两种混合金精矿日处理10.5吨的工业性试生产,处理量分别为400吨和200吨,金的浸出率90%~94%,生物预氧化时间150小时,处理成本为每吨600元。 (3)成都综合岩矿测试中心针对四川高硫高碳型金矿进…  相似文献   

4.
沈万钧 《贵州地质》1997,14(3):260-263
本文概述了当前国际上处理微细粒金矿原生矿石的三种行之有效的生物氧化工艺和西澳两个细菌氧化厂的基建内容和建设投资,并探讨了这些方法应用于黔西南岂类型金矿的可行性,指出了黔西南金矿中载金的非硫化物矿物的预氧化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难处理金矿石堆浸的预处理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难处理金矿难浸的原因,指出该类金矿浸出前必须进行预先氧化,才能取得理想的浸出效果。介绍目前已在国内外获得工业应用的几种预氧化方法的原理、应用概况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难处理低品位金矿细菌堆浸的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细菌堆浸法的原理、试验和生产方法、影响因素、国内外试验结果和应用现状,以及基建投资、生产成本和适用的金矿石类型。指出该工艺是一种技术上易于实现、投资少、成本低的新方法,适于处理低品位低硫硅质金矿和含炭硅质金矿。  相似文献   

7.
利用细菌对难处理金矿进行浸出处理,具有成本低廉、环境污染小、处理效率高等突出优点,已成为非常有前途的难处理金矿的预处理方法。笔者以河北遵化滑石峪金矿(含金黄铁矿)样品为例,在几种氧化亚铁硫杆菌中发现D3菌种处理此类难浸金矿有显著的增大提金率的效果。在200目粒度条件下,氰化提金率从单纯氰化的63.9%提高到细菌预处理后再氰化的88.2%,而且对100目以下的大粒度金矿,提金率也普遍提高10%以上;此外,还进行了该菌种处理金矿过程的条件实验,如粒度影响、pH值变化和物理方法强化的研究,得出了金矿在细菌氧化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和在实际操作时的最优化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8.
0引言近年来世界各主要产金国不但注重易选冶金矿的来冶,而且对难选冶金矿的开发利用也B益加紧.其中含砷金矿石在世界范围内及我国的难浸金矿石总储量中均占有一定比例。国内外矿业界对该类难选冶含砷金矿石来用预处理方法主要有:氧化焙烧、化学氧化、压热浸出和细菌浸出等,其目的主要是提高这类顽金矿的综合回收率。氧化焙烧、任热浸出的投资费用高,化学氧化对有害杂质组分比较复杂、且含量较高的含砷、破难浸金矿石也不易提高其余的回收率;而生化处理技术,则不但适于处理高合砷、硫的金精矿和富矿,也由于其生产成本较低,并具有…  相似文献   

9.
李红  张爱云  申爱丽 《地球化学》2000,29(1):50-55,T002
为探讨微生物在桂西北卡林型金矿氧化矿体形成期间的作用,应用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和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等方法分离、鉴定了桂西北明山卡林型金矿表生带氧化矿石、半氧化矿石、原生矿石样品中的微生物。结果表明,明山金矿表生带不同氧化程度矿石中主要微生物的分布特征不同,本区卡林型金矿表生带的成矿环境中微生物的活动十分活跃,且不同表生亚带具有不同的微生物类群特征;蜡状芽孢杆菌为好氧及兼性厌氧化能异养型细菌中的优势菌  相似文献   

10.
冯军  毛俊丽 《甘肃地质》1999,8(2):88-93
肃北县黑刺沟金矿属砾岩型金矿,该矿矿石属典型的含砷、硫微细粒难选金矿石。通过各种选矿试验,该矿矿石用全泥氰化法金浸出率低于17% ,浮选、焙烧氰化法浸出效果也不好,而用细菌预氧化、碱浸预氧化氰化法效果较好,金浸出率最高可达92.4% ,是处理该类矿石较有效的选矿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永奎  宋航 《矿物岩石》2003,23(4):80-84
四川某金矿是一种难浸金矿,因为矿石中的金被包裹于含铁硫化矿物中,而且含有机炭质物。细菌Hst能有效氧化金矿中的硫化矿物以提高金的浸出率。如果细菌氧化矿石中铁的浸出率大于90%,金几乎完全解离,金的氰化浸出率大于90%。研究表明,该金矿的难浸特性是因为金包裹于含铁硫化矿物中,有机炭质物和粘土矿物对金浸出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含砷金矿资源分布广、储量大。这种金矿主要的载金矿物是黄铁矿和毒砂,金以细颗粒或亚显徽形态包裹在其中。国外对这类金矿的预处理的方法主要有氧化焙烧法、硫酸加压氧化法、硝酸分解法、细菌氧化法等。但必上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如对环境污染大、材质要求高等缺陷。  相似文献   

13.
难处理金矿石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难处理金矿石处理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这些方法的关键是预氧化和(或)去除碳持矿的“劫金性”。难处理金矿石的预氧化方法有焙烧法、加压氧化法、化学氧化法、细菌法、氯化法、含硫试剂氧化法等。工业上应用的主要是焙烧法和加压法。近年来,细菌法和氯化法也开始应用于工业。  相似文献   

14.
小河金矿的细菌预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存江  熊英 《陕西地质》2000,18(2):93-97
陕西旬阳小河金矿的浮选金精矿含砷(20-27%),采用细菌预氧化时较为困难。采用不同方式对有T.f菌进行驯化,有效地提高了细菌的氧化活性,金的浸出率从0.6%提高到85.12%。  相似文献   

15.
生物制剂浸金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浸金制剂对氧化型金矿金的浸出率大于95%,对经过细菌预氧化的难浸金精矿金的浸出度与氰化法相同。  相似文献   

16.
红外光谱方法在找金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红外光谱在金矿普查评价中的应用:石英薄片中气液包裹体与金的关系研究;石英中杂质阳离子与金的关系研究;黄铁矿与金的关系研究;金矿区氧化带和矿带共生组合矿物研究。  相似文献   

17.
林滨兰  熊英 《陕西地质》2000,18(2):98-100
测定含砷金矿细菌氧化渣中的砷,用50%盐酸20ml搅拌5分钟浸洗测试样,可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田晓娟  王艳  杜德平  彭立娥 《物探与化探》2008,32(3):298-300,303
选用了耐砷能力强、具有分解硫化矿能力的氧化亚铁硫杆菌1s、1号和马兰3种菌株作为实验用菌,对DBF矿样做氧化浸出实验,就其氧化过程中砷含量、pH变化和金的最佳浸出条件均做了详细的研究。给出细菌氧化金矿过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金的最佳浸出条件。  相似文献   

19.
1国家级民品技术开发项目的进展(1)西北地质局211大队陕西庞家河金矿100t/dl业试验厂已建成投产。该试验厂是在国家计委批准的《微细浸染型难处理金矿加压处理——树脂矿浆提金工艺研究》军转民国家级重点科技开发项目的基础上开设的,是我国黄金行业第1条采用加压浸出工艺技术的生产线,其特点是工艺新、难度大,针对庞家河金矿由氧化、半氧化、原生矿3部分组成的实际情况,采用加压氰化浸出——树脂矿浆提金工艺。经过几个月的运行试验,该工艺处理氧化矿石和半氧化矿石金浸出率在85%以上,但处理原生矿石时浸出率较低。为了解决原生…  相似文献   

20.
我国难处理金矿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难处理金矿的特点和研究概况,指出了难处理金矿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开发措施,展示了难处理金矿在我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