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秀存  易燕明  苏志 《热带地理》2003,23(2):123-125,133
利用广西88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0年冬季冻害站数资料,通过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开展、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MHAT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西冬季冻害的时空特征、变化趋势、突变、周期性.得出结论:广西冬季冻害主要有2种分布型态:(1)全区偏多(少 )型;(2)桂东北及部分江、河流域偏多,其余偏少型.冻害站数呈减少趋势,在1985~1 987年前后出现突变点,其变化周期不明显,但年际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2.
利用阿克苏温宿县冬季核桃种植区内外和本地气象站观测数据,分析果园内外和气象站温度的日、月和季节变化,并采用回归模型建立果园内温度预报方程。结果表明:(1)冬季观测点S1和S3日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变化基本上呈现"三峰两谷"型,S1均低于S3,且有较明显的区域性特征。(2)S1与S3日均温度、最低温度之间的关系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3)利用模型和实际观测初步得出温宿地区核桃越冬冻害监测气温四级预警指标,为当地政府科学指导生产,减轻或避免冻害对核桃生产的影响提供依据。(4)冬季月平均温度一般在-9℃以上,且S1S3,对核桃越冬较有利;月极端温度、季平均温度S1比S3均偏低。  相似文献   

3.
低温冻害是柑桔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我国亚热带地域广阔,地形复杂,由于地形、水体、自然小气候的存在和共同作用及受人工栽培的影响,某一定范围能有相对暖的冬季和相对较高的最低气温,从总体上降低了可能对柑桔栽培构成威胁的各级低温的出现频率,因而扩大了亚热带柑桔栽培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4.
丹顶鹤越冬期在人工湿地的夜栖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湿地内,通过对丹顶鹤越冬期间夜栖地的调查,得出鹤群夜栖分布及其动态规律,并提出对该种群与夜栖地的管理措施。该项工作主要借助望远镜、GPS.照相机,采用直接计数法统计数量和利用文献资料数据。结果表明:人工湿地中丹顶鹤的夜栖分布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其中安全度和水位为其主要限制因子。因此控制人工湿地冬季水位,保护栖息环境不受人为影响是丹顶鹤安全越冬的主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人类活动对越冬大天鹅(Cygnus cygnus)栖息地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以黄河三门峡水库为例,由于越冬大天鹅缺少可利用的栖息地,大天鹅越冬时过高的种群密度导致了禽流感疫情的发生,直接威胁着越冬大天鹅的生存和繁衍。大天鹅栖息地选择研究是其栖息地修复和种群分布研究的基础。从影响越冬大天鹅选择栖息地的水源、食物、干扰、隐蔽物4方面选择了10个可能因子,探讨越冬大天鹅栖息地选择机制。利用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越冬大天鹅分布实测数据,考虑到大天鹅分布的"1-0"型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开展研究。利用遥感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取变量,经显著性检验,最终筛选出用于建立模型的7个变量,其贡献率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与投食点的距离、与水体的距离、与小麦地的距离、与道路的距离、土地利用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坡度。通过建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回归模型,预测越冬大天鹅出现概率的空间分布,与观测值建立误差错判矩阵,得到的Kappa系数为0.78。在三门峡水库,由于冬季食物匮乏,大天鹅在越冬期多选择靠近人类投食点和种植冬小麦的区域,其主要越冬栖息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植物覆盖较少、坡度较缓的开阔坑塘水面、滩地和洪泛湿地。  相似文献   

6.
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和GIS技术,构建福建省越冬期极端最低气温(Td)和4个等级冻害指标(-2℃Td≤0℃、-3℃Td≤-2℃、-4℃Td≤-3℃、Td-4℃)发生频次空间分析模型,根据荔枝冻害评价指标,对漳州市荔枝种植区进行区划。结果表明:1)漳州市荔枝种植区可分为微冻害区、轻度冻害区、中度冻害区、重度冻害区,其中最微冻害区、轻度冻害区、划区结果与实际荔枝种植分布较吻合;2)漳州市荔枝种植微冻害区、轻度冻害区主要分布在漳州市东南部及西北部低山丘陵,中度冻害区、重度冻害区主要分布在适宜区以西海拔较高区域。  相似文献   

7.
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和GIS技术,构建福建省越冬期极端最低气温( Td )和4个等级冻害指标(-2℃<Td≤0℃、-3℃<Td≤-2℃、-4℃<Td≤-3℃、 Td <-4℃)发生频次空间分析模型,根据荔枝冻害评价指标,对漳州市荔枝种植区进行区划。结果表明:1)漳州市荔枝种植区可分为微冻害区、轻度冻害区、中度冻害区、重度冻害区,其中最微冻害区、轻度冻害区、划区结果与实际荔枝种植分布较吻合;2)漳州市荔枝种植微冻害区、轻度冻害区主要分布在漳州市东南部及西北部低山丘陵,中度冻害区、重度冻害区主要分布在适宜区以西海拔较高区域。  相似文献   

8.
于强 《地理研究》1992,11(3):95-97
本文将地形因子参数化,建立了柑桔冻害低温与测点海拔高度、遮蔽度、山体遮蔽长度和地势倾斜度之间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态安全水平的物元评判模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作为人口高度集聚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安全性更加具有脆弱性。该文选取了若干公认的反映城市生态安全水平指标,建立了类型识别的物元评判模型。应用于我国十大城市,得出以下结论:处于"较安全"的城市有南京市、深圳市、大连市;处于"临界安全"的城市有上海市、广州市、南昌市、合肥市;处于"不安全"的城市有天津市、武汉市。评价结果基本与实地相符,说明建立的物元评判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2月~2006年3月,采用粪便分析法对北京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密云水库北部地区越冬灰鹤(Grus grus)的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鹤冬季为植食性,主要的食物有5科13种。谷物为其冬季食物的主要来源,占食物总量的76.40%。除农作物外,灰鹤也取食湿地植物的种子或植株,但仅占食物总量的13.27%。将野鸭湖灰鹤和密云水库灰鹤的食物组成进行比较,发现两越冬种群虽然都主要以农作物为食,但野鸭湖灰鹤以取食玉米(Zea mays)为主,密云水库越冬灰鹤取食最多的食物则为高粱(Sorghun bicolar)。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对越冬水鸟种群的影响,分别在该湿地公园建设前(2013~2014年)、建设期间(2015~2016年)和建成后(2017~2018年)的水鸟越冬季(12月至翌年3月),开展了逐月水鸟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共记录越冬水鸟38种,隶属于7目10科,雁鸭类是绝对优势类群,其中,斑嘴鸭(Anas zonorhyncha)的种群数量最大;1月的水鸟物种和种群数量都最大,各月水鸟群落的物种组成变化较小,12月至翌年3月,水鸟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逐月增大;各年度越冬季水鸟总物种数几乎没有差异,2015~2016年越冬季的水鸟种群数量最大。该湿地公园从建设前到建成后其越冬水鸟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在不断增大。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后,在此越冬的水鸟的觅食和栖息地质量得到改善,越冬水鸟群落结构更为优化,说明该公园的建成对越冬水鸟起到了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对越冬水鸟种群的影响,分别在该湿地公园建设前(2013~2014年)、建设期间(2015~2016年)和建成后(2017~2018年)的水鸟越冬季(12月至翌年3月),开展了逐月水鸟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共记录越冬水鸟38种,隶属于7目10科,雁鸭类是绝对优势类群,其中,斑嘴鸭(Anas zonorhyncha)的种群数量最大;1月的水鸟物种和种群数量都最大,各月水鸟群落的物种组成变化较小,12月至翌年3月,水鸟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逐月增大;各年度越冬季水鸟总物种数几乎没有差异,2015~2016年越冬季的水鸟种群数量最大。该湿地公园从建设前到建成后其越冬水鸟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在不断增大。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后,在此越冬的水鸟的觅食和栖息地质量得到改善,越冬水鸟群落结构更为优化,说明该公园的建成对越冬水鸟起到了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鄱阳湖区农田已成为越冬白鹤的重要觅食地,白鹤在农田的数量动态研究尚不充分。本研究选择白鹤集中越冬的五星、康山垦殖场,采用样线法调查了2020—2021年越冬季两处垦殖场农田的白鹤种群动态。结果表明:7只白鹤2020年10月底到达五星垦殖场藕田觅食,11月有1523只,12月有693只,2021年1月有420只,2月1次调查记录到80只,3月白鹤北迁;康山垦殖场稻田白鹤数量在12月初开始增加,12月有1163只,1月有1536只,2月1次调查记录到543只,3月北迁。五星垦殖场农田白鹤数量高峰期在2020年11月,单次记录达2282只,康山垦殖场高峰期在2021年1月,单次记录达2000只。白鹤全球种群数量现存约3500~4000只,两个垦殖场越冬期单次调查记录均超过白鹤全球种群总数量的50%,农田对鄱阳湖白鹤越冬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升金湖和菜子湖越冬白头鹤栖息地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头鹤(Grus monacha)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其在国内的主要越冬地为安徽省升金湖和菜子湖,评估白头鹤越冬栖息地的质量对于其种群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调查,获得了越冬白头鹤的分布和数量数据;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的遥感影像,提取出越冬白头鹤在升金湖和菜子湖的空间分布信息;选取影响越冬白头鹤空间分布的栖息地因子,采用熵权法,确定影响因子的权重;采用模糊赋值求积法,构建栖息地适宜性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模型,评价白头鹤越冬栖息地的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升金湖和菜子湖越冬的白头鹤个体数量为445只,越冬中期白头鹤的平均个体数量多于越冬前期和后期,2019年2月,在升金湖和菜子湖越冬的白头鹤个体数量分别为(271±17)只和(174±20)只,3月,其个体数量分别为(185±14)只和(96±11)只;在升金湖,越冬白头鹤主要分布在杨峨头的草滩、新胜圩的稻田和联合的泥滩中;在菜子湖,其主要分布在梅花大圩的稻田中。越冬白头鹤栖息地具有归一化植被指数居中、距离水源较近、尽可能远离道路和居民区等干扰较多的区域等特征。升金湖作为越冬白头鹤栖息地的适宜性优于菜子湖,升金湖和菜子湖越冬白头鹤的最适宜栖息地面积分别为209.76 hm2(占0.63%)和68.36 hm2(占0.28%)。由于大量沉水植物消失,造成越冬白头鹤食物资源减少。建议对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等沉水植物进行恢复,以扩大越冬白头鹤的适宜栖息地面积。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的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模糊模式识别理论为基础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 ,对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等级的模糊划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 ,以陕西榆林地区土地利用为例 ,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模糊等级序列及其隶属度 ,对该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进行了模糊等级评判。研究结果显示 :在土地利用研究中模糊综合评判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盐城市黄海湿地是丹顶鹤(Grus japonensis)西线迁徙种群的主要越冬地。由于黄海湿地在不断萎缩,水鸟的食物资源逐渐减少,丹顶鹤越冬种群有集中于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越冬的趋势。采用增强回归树模型,评估了丹顶鹤越冬生境质量,分析了丹顶鹤越冬生境质量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丹顶鹤越冬生境质量管理概念模型,提出了丹顶鹤越冬生境质量管理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有效保护丹顶鹤越冬种群及其越冬栖息地提供科学依据。底栖动物是越冬丹顶鹤的主要食物来源,丹顶鹤越冬生境中底栖动物量的变化本质上是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改变了滨海湿地的生态过程,减少了越冬丹顶鹤食物的丰富度和可利用量,因此,在越冬丹顶鹤食物丰富度管理对策方面,提出以恢复水文过程为核心的滨海湿地生态过程恢复。在食物可获取性管理方面,可以通过有效管理人工管理区和自然生境区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覆盖度和高度,提高越冬丹顶鹤食物的可获取性;同时,在自然生境区,防止自然湿地流失,控制互花米草向陆地扩张速度,恢复碱蓬(Suaeda glauca)生境结构。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态安全水平的物元评判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人口高度集聚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安全性更加具有脆弱性。该文选取了若干公认的反映城市生态安全水平指标,建立了类型识别的物元评判模型。应用于我国十大城市,得出以下结论:处于“较安全”的城市有南京市、深圳市、大连市;处于“临界安全”的城市有上海市、广州市、南昌市、合肥市;处于“不安全”的城市有天津市、武汉市。评价结果基本与实地相符,说明建立的物元评判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1987-1989年,我们在山东禹城县新垦沙荒地开发利用中,为改善果树立地条件,对葡萄、山楂、桃、李等果树园地表,进行秸秆覆盖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覆盖能调节土温,夏季避免果树高温灼伤,冬季能够安全越冬。并改善沙土水分、养分等理化性状,抑制杂草生长,减轻风沙流危害。使果树生长发育良好,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鸳鸯(Aix galericulata)越冬的主要分布区域和河流,研究气候因素等对鸳鸯越冬分布区的影响,收集了鸳鸯越冬分布的95条地理数据,经筛选后,选择74条用于建立模型;利用最大熵模型,预测越冬鸳鸯的潜在分布区;采用刀切法,评价各种环境变量对模型的重要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值(AUC值),对预测结果进行准确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0次重复建立模型的AUC平均值为0.971,即所建立的最大熵模型的预测结果优秀;鸳鸯越冬的高适宜区面积为6.83×104km2,中适宜区的面积为33.41×104km2,低适宜区的面积为67.34×104km2;鸳鸯越冬的高适宜河流的总长度为32 727.27 km,鸳鸯越冬的高适宜区和河流都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湖北省和安徽省;最干月的降水量、与水源的距离和最冷月的最低气温是影响鸳鸯越冬区分布的主要因素;鸳鸯对水环境和隐蔽度(安全)有较高的要求。根据鸳鸯越冬区分散分布的特点,建议采取...  相似文献   

20.
高山地区年降水量随高程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云南省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气候类型多样,垂直变化突出;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在分析年降水量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地形气候因子相关法,分8个区建立年降水量与海拔高程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分区的年降水量随海拔高程的变化呈线型关系,且各区不同;高差悬殊的多雨区关系明显,且年降水量随海拔高程变化的梯度大;高差较小的坝区盆地,关系次之。利用各区年降水量与高程关系,推求无资料地区的年降水量,弥补了高山雨量站点的不足,绘制的云南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图,较好的反映了云南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