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小英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32(2):91-93,I0002
采用2009年12月~2010年1月广西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数据,结合作业期间的相关气象资料,分析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结果表明,在影响广西的天气系统总体偏弱的情况下,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后,雷达回波强度出现明显增强,降雨明显增加,降雨实况均比常年同期偏多,偏多程度在1成~2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根据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特点,利用卫星资料接收系统获取的GMS卫星11原始资料,讨论了适宜飞机增雨作业应用的卫星数据定位、红外数据重采样等小区域GMS资料处理方法。利用影响山东省12次降雨天气过程的GMS-5卫星资料与其对应时次的94个雨量观测站自记降雨资料,统计分析了静止气象卫星多通道资料与降雨概率、降雨强度的关系,初步建立了云层可作业几率、期望增雨量等宏观作业模型。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人工增雨作业期间北方天气系统云雨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979~1988年,4~6月、9~10月全省125个站逐时降雨量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山东降雨的时空分布。针对这期间飞机人工增雨特点,将其中北方天气系统影响的340个降雨日分为2类5种天气形势,对其形势特点、降雨特征、云状与降雨的关系作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锡林郭勒盟云水分布及人工增雨效率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锡林郭勒盟暖季降水资源分析,讨论了稳定性降水和对流性降水的分布特征.人工增雨作业方式受云、降雨性质影响,根据降雨性质和降雨日变化,阐述了飞机增雨和火箭增雨适宜区域和作业时段.结果表明:西南部和中东部偏南地区稳定性降雨多,是飞机增雨适宜区,北部和东南部对流性降雨多,是火箭增雨适宜区;飞机增雨易于早晨作业,而火箭增雨易于下午和晚上作业;受天气条件和飞行条件影响,锡林郭勒盟飞机可作业次数少,而火箭可作业条件多,但地域面积大,作业点少,易于集中作业.  相似文献   

5.
山东沿海降雨云系宏观特征及人工增雨潜力的估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连云  王以琳  龚佃利 《气象》1996,22(10):35-38
针对山东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山东沿海地区的降雨特征,统计了沿海云层的宏观物理量,分析了莱州湾、黄海北部和东南沿海3个地区云与降水的关系,对主要降雨天气系统计算了降雨效率及增潜力,增雨潜力在42.55%-68.79%。通过对天气系统中水汽垂直分布的分析,为飞机在山东沿海地区增雨作业最佳催化层次的选择提供了信。  相似文献   

6.
飞机人工增雨空地传输系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该文讨论了目前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中无线空地传输系统的研制与应用状况,并结合飞机人工增雨及科研探测的实际特点与需要,以吉林省飞机人工增雨空地传输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飞机人工增雨空地传输系统的开发重点、注意事项、研制方法等技术问题,对于确保飞机增雨作业的安全及科学性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气象》2022,(1):44-48
文章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和锡林浩特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等分析了2020年6月21—22日锡林郭勒盟一次明显降雨天气过程,以及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结果表明:(1)在天气形势和作业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对系统云系播撒催化剂,促使大量的人工冰核迅速形成冰晶,使云中过冷水转化为降水。(2)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后,作业区及下风方向的降水回波强度稳定或加强,回波面积明显扩大。(3)自动气象站雨量观测资料分析得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使得飞机作业区及下风方向区域的降水范围及降水量均增大,增雨效果能维持3~6 h。(4)在有利的天气背景下,K指数为22~28℃,SI指数为0~2℃,比湿为8~12 k·kg-1,云顶温度在-15~-50℃,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时间段内,云体较厚,含有丰富的过冷水,这种低能量高湿度且有较厚云体,具备了好的增雨潜势,适于开展飞机人工增雨催化作业。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用1992~1996年内蒙古西部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记录及相应的天气气候资料,分别从增雨作业方式和作业效果两方面,对飞机人工增雨进行了较完整的分析和探讨。1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方式1.1安—26飞机增雨作业方式1.1.1直线式飞行作业:飞机在作业区上空...  相似文献   

9.
应用2004~2005年沈阳辉山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对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系统、增雨作业云系及其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提出了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和作业时机、作业区域等判别方法,为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山东省飞机人工增雨机载全球定位通讯系统的工作流程和硬件配置以及软件的主要功能。结合我省春季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进行了8个架次的作业飞行试验,实现了该系统在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实时监测、指挥、存档等重要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成功地投入业务使用,并将大大提高增雨催化作业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宁夏适宜人工增雨作业天气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楠 《气象》2005,31(8):46-50
利用宁夏24个测站1971~2000年常规地面观测中总云量、低云量、云状、降水量等资料,结合NCEP/NCAR(1971~2000年)逐日全球再分析资料,对宁夏30年层状云、对流云及混合云降水的时空分布及环流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30年中,宁夏层状云降水次数明显多于对流云和混合云降水次数,是宁夏降水的主要类型;而大雨以上降水主要为混合云降水;宁夏南部地区以层状云降水为主,北部地区对流云和混合云降水次数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12.
在抗旱、防雹、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大活动气象保障等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的推动下,2008—2018年我国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和应用得到快速发展。在气溶胶粒子、云(雾)物理垂直结构和降水形成机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科学试验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建立了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实时业务数值预报模式,提高了对作业云特征和演变过程的预报能力,对作业方案的科学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在机载云粒子谱仪与成像仪、多通道微波辐射计、X波段偏振雷达、雨(雾)滴谱仪、先进火箭作业系统等核心关键技术装备的国产化研发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研制成功国产机载云粒子测量系统、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和立体播撒火箭作业系统,并应用于业务,提高了作业条件监测识别和地基作业能力。建立了空中国王、新舟60等型号的先进飞机探测和作业平台,大幅度提高了作业飞行高度、续航时间和空中作业能力。在电离、飞秒激光、声波等人工增雨新技术领域开展了理论和实验探索研究,在飞秒激光诱导降雪机理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回顾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 在过去的40多年中, 围绕人工增雨技术与外场试验、雹云物理与人工防雹、雾结构观测与人工消雾、云的宏观结构与云图、云降水模式与数值模拟、云物理室内实验与催化剂及催化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很多研究成果在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发挥了实际效益。  相似文献   

14.
湖南秋季积层混合云系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统计分析2007—2016年秋季湖南省长沙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湖南省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资料, 得到湖南省秋季积层混合云系的降水分布情况、一般结构特征和相应的飞机增雨作业方法。使用多普勒天气雷达、GRAPES_CAMS数值模式和中小尺度气象站网等资料对典型作业天气过程进行云降水物理和数值模拟分析, 采用成对对流云和基于TREC算法的回波跟踪等方法进行作业效果评估。归纳得到湖南省秋季积层混合云系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判别的12个宏微观指标, 探讨在使用运7飞机、碘化银烟条作业装备条件下, 开展飞机增雨作业的最佳催化时机、部位和剂量。针对积层混合云系中的降水性层状云系、积云对流泡, 飞机增雨适宜作业的区域、播撒高度和催化剂量:在过冷高层云的-15~-5℃层, 播撒达到30 L-1的人工冰晶浓度; 在过冷积云的-15~-7℃层, 静力催化使冰晶浓度达到30 L-1或动力催化达到100 L-1。这些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人工增雨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广西有代表性的30个站点的观测资料其中包括降水量、降水日数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摸清广西适合人工增雨云的情况,减少作业的盲目性,为全区人影作业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江淮地区对流云人工增雨技术研究基地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89~1999年5~9月资料,从地理环境条件、天气背景及降水资源条件、研究基地开展对流云人工增雨可能性,对江淮地区建立对流云人工增雨技术研究基地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该地区实验期有足够的对流云可供开展人工增雨研究,适合在该地区建立对流云人工增雨技术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17.
广西云资源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正国  杨振球 《广西气象》2006,27(3):67-69,25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广西有代表性的30个站点的观测资料其中包括降水量、降水日数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摸清广西适合人工增雨云的情况,减少作业的盲目性,为全区人影作业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自然控制论的观点,重新审视了人工影响天气诸多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人工调控有限区域天气的正问题和反问题,并对最优调控问题,根据观测实例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自然控制论是指导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的一个好的理论框架,不仅要加强观测以了解自然降水过程,发展数值模式以更好的模拟实际降水过程,更需要开展反问题的研究;对最优调控的讨论表明,不能仅仅局限于有无催化可能,更应全面考虑降水云系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雷恒池  洪延超  赵震 《大气科学》2008,32(4):967-974
回顾和总结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近5年(2003~2007年)的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内容涉及云和降水物理研究、云和降水数值模拟研究、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和云化学研究等诸多领域。随着国家和社会对人工影响天气需求的日益增加,云降水物理仍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会随着观测和理论研究的发展而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工增雨研究有很好的成果,有大规模作业的丰富经验,近年来又有很大进步。"人工增雨研究专辑"选登其中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成果和经验,以及未来近期内可以再进一步提高的一些思考和建议。作者试图先对这些经验和问题进行归纳概述和分析讨论。大体上说,这些成功的研究成果和作业经验有:选择有利于增雨的历史天气—气候背景条件、临近作业时对作业云的判断、机理的数值模拟、凝结核和雨滴及它们的谱分布规律和新催化剂的研制等。未来近期内应该做、而且可以有结果的使作业进一步科学化的工作,除结合经验介绍而指出的一些外,关键是:1)尽量做到观测—预报—作业—效果检验一体化;直接面对增雨作业效果本身进行检验,这样才能使作业和效果检验科学化。为此应用控制论的观点和方法(尤其是工程控制论和自然控制论)是可行的。2)要开展暖性对流云催化作业的研究。3)一定要对已有的工作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并一定要将研究工作和作业实践密切结合起来。4)一定要气象和水利部门协调起来,才能充分有效地解决四度空间的水资源利用问题。此外,还涉及其他一些人工影响天气的问题,如防雹、消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