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矿床的开发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但直到16世纪中叶,才提出有关矿床成因的某些观点。一百年后,Descartes(1644)认为矿床物质来自地球深部,这成为后来铜、镍来自地幔的始祖。 19世纪中期,法国著名地质学家Elie de Beaumont(1847)认识到镁铁、超镁铁岩中铬、镍、铂等矿床的分结现象。1893年发现了萨德伯里铜镍矿床。此后人们普遍重视镁铁超镁铁岩有关铜镍硫化物矿床的研究。20世纪初,(1929)提出硫化铜镍矿床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已探明镍矿储量主要为岩浆硫化铜镍矿床(以下称硫化镍矿床),目前开采的镍矿均属这一矿床类型。因此,加强硫化镍矿床的总结工作有着重要意义。笔者曾考察了四川、云南等省几个镍矿,就蒐集到的资料对中国几个硫化镍矿床基本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3.
五、镍矿床评价的基本原则如上所述,内成硫化铜镍矿床在成因上和空间上与典型的基性侵入体-苏长岩、辉岩、橄榄岩有关,很少与正常的辉长岩和辉长岩-辉绿岩有关.矿床与侵入岩是同生和后生的.矽酸镍矿床是由于超基性岩石,主要是蛇纹岩在炎热和湿润气候条件下,由于化学风化作用的结果形成的.就是说,这些矿床与超基性岩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还必须指出,硫化铜镍矿床的时代永远是属于前寒武纪或下古生代,很少属于上古生代或中生代.矽酸镍矿床的形成中属于中生代或第三纪.必须指出,巨大的镍矿床在地台区范围分布,而其时代为前寒武纪-下古生代.  相似文献   

4.
华北地区镍矿床(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省及河南省等地,已发现镍矿床(点)19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3处,小型矿床8处,矿点7处.新元古代和晚古生代是华北地区镍矿床形成的2个高峰期.矿床类型以岩浆型为主,其次为风化壳型和沉积变质型.沉积变质型镍矿床主要产在华北陆块区内,形成环境与裂陷盆地有关;岩浆型和风化壳型...  相似文献   

5.
吉林赤柏松硫化铜-镍矿床的矿浆成因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德彬 《地质学报》1994,68(2):142-157
80年代初,作者基于对红旗岭矿床的研究,提出了硫化铜-镍矿床的矿浆成因观点,十余年来已引起中外同行专家、学者的重视。本文拟通过对吉林长白山区赤柏松矿床的地质学、地球化学、岩石物理化学、地质热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论述硫化铜-镍矿床的矿浆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6.
文美兰  罗先熔 《中国地质》2013,40(2):594-601
金川铜镍矿床是世界级典型的超大型硫化铜-镍矿床之一.根据在已知剖面上开展的多元地学信息综合找矿可行性试验结果,结合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确立了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找矿标志,并建立了金川铜镍矿区深边部地-物-化综合找矿模式.依据上述找矿模式,在金川Ⅱ矿区深边部开展找矿预测工作,发现了5个具有找矿前景靶区,其中在Ⅰ类靶区②号多元信息综合异常带深部经工程验证发现了隐伏铜镍矿体.  相似文献   

7.
云南富宁县安定铜镍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国龙 《云南地质》2014,(4):550-554
安定铜镍矿均产于安定基性岩体中.矿床类型属于岩浆熔离—热液硫化铜镍矿床,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产出.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外已知岩浆硫化铜镍矿床,主要是与分异的基性侵入体,或基性—超基性侵入体有关;而与独立的超基性岩体有关的矿床,甚为少见。而且过去已知的岩浆铜镍矿床,往往规模甚小。本文则系介绍一个含硫化铜镍矿床的超基性岩体的地质-岩石特征,希能借此引起我国地质工作者的注意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我国岩浆型硫化铜镍矿床中伴生金银含量、赋存状态和地质特征。铜镍矿石中一般Ag高于Au、Au和Ag主要呈独立矿物产出 ,形成自然元素。金属互化物、蹄化物和硫铋化物。共发现24种金和银的独立矿物。(?)(?)(?)金银矿物。矿物颗粒一般为15—60μm。一般来说,铜镍富矿石,特别富铜矿石的AuAg含量要比贫矿石高;晚期热液作用的铜镍矿床其AuAg含量要比单一熔离矿床高。硫化铜镍矿床是伴生金银矿床一种主要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0.
钯和镍的碲锑化物及其他铂族金属新矿物、新变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东北地区W岩体硫化铜镍矿床和西南地区Y岩体硫化镍矿床的地质研究工作,发现了若干铂族金属新矿物、新变种。目前,我们主要研究了钯和镍的碲锑化物,其他初步认为属铂族金属新矿物或新变种者,一并在此综合报导。  相似文献   

11.
铂、铬、钛和硫化铜—镍等岩浆矿床均与基性、超基性侵入体有关,但并不是每一个这种岩体都含有金属矿化.常见的是,岩类相似的侵入体在一种情况下是含矿的,在另一种情况下则不合矿,而以后者居多.这个原因至令尚未安全查清,问题在于产生含矿岩浆并形成岩浆矿床的主要控制因素还不清楚.本文试图阐明含矿与不含矿的基性—超基性成分岩浆形成过程的某些规律,并根据对硫化物与硫化物-硅酸盐系统所作的实验以及多年来对铜-镍矿床的研究和一些文献资料,说明上述几种矿床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2.
毛亚晶  秦克章  唐冬梅 《岩石学报》2018,34(8):2410-2424
岩浆铜镍矿床100%硫化物中的Ni含量与赋矿岩石和成矿过程紧密相关,记录岩浆成分、分异程度与硫化物演化过程。硫化物异常高镍(高镍硫化物)往往被认为与科马提质岩浆或者后期热液作用密切相关。近年研究结合勘查证实,赋含高镍硫化物的矿床(高镍铜镍矿床)不仅限于科马提岩,还与苦橄质、玄武质岩浆有关,另外,热液富集作用并不是必要因素。本文总结了世界上高镍铜镍矿床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分析提出了不同机制的判别标志,并展望了其勘查前景。详细对比高镍铜镍矿床的产出环境、赋矿岩相、矿石特征、矿物组合等特征,该类矿床往往产于大陆裂谷和造山带环境,与基性程度较高的岩浆有关,以橄榄岩赋矿为主,含镍硫化物组合主要为镍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组合,少数为针镍矿-镍黄铁矿-黄铁矿组合。科马提岩相关矿床可将Ni含量大于16%的硫化物定义为高镍硫化物,苦橄质-玄武质岩浆相关矿床的硫化物可分为高镍硫化物(Ni10%)、中镍硫化物(5%~10%)和富铜硫化物(Ni5%,CuNi)。原生高镍硫化物可由富镍岩浆熔离、硫化物从橄榄石中吸取Ni、硫化物结晶分异、硫化物与硫不饱和岩浆反应等机制形成。苦橄质-玄武质岩浆相关的矿床,硫化物与橄榄石的Fe-Ni交换反应是高镍硫化物形成的重要机制。辉石岩源区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富镍岩浆是否为高镍硫化物形成的必要条件尚存争议。不同机制形成的高镍硫化物具有迥异的岩石-矿物组合和地化特征。硫化物矿物组合、橄榄石成分(Fo值、Ni含量、Fo值-Ni含量的相关性)、伴生元素(铜、铂族元素)丰度-配分模式等特征可作为区分不同高镍硫化物形成机制的有效指标。我国新疆黄山南、坡一和青海夏日哈木矿床(部分浸染状矿化橄榄岩)以赋含高镍硫化物为特征,新疆喀拉通克矿床的硫化物则以富铜为特征,中国其余矿床的硫化物均属中镍硫化物。目前研究指示中国的高镍铜镍矿床与母岩浆相对富镍、硫化物与橄榄石Fe-Ni交换作用密切相关,后者可使硫化物Ni含量提升3%~5%。在铜镍矿床勘查方面,稀疏-中等浸染状高镍硫化物矿石即可达到工业品位,稠密浸染状-块状高镍硫化物矿石可达到很高的Ni品位(10%),是高品位镍矿勘查的一个重要方向。造山带环境富水、相对高氧逸度(可高达QFM+1)的岩浆可能是形成高镍硫化物的有利条件,该环境橄榄石Fo值较高(87mol%)的岩体有利于形成高镍硫化物。  相似文献   

13.
新疆北部喀铜镍矿是一个产于基性杂岩体中的大型硫化铜镍矿床,矿石中除铜镍外,尚有钴、金、银、铂、钯、硒和碲等多种有益元素。在对该矿床进行矿相学研究中,发现金属矿物多达52种(包括未确定矿物6种),其中富镍硫铁铜钾矿、等轴方黄铜矿、银镍黄铁矿、镍辉钴矿、碲铅矿、碲银矿、叶碲铋矿、碲镍铂钯矿和等轴碲铋钯矿等,具有重要的矿物学意义或工业意义,为新疆首次所发现。本文从地质产状、分布状况、矿物特征、物理光学性质和化学成份(电子探针分析)诸方面作如下报导。不妥之处,请指正。  相似文献   

14.
萨德贝里铜-镍矿床发现已有一百年的历史。然而,对该矿床的成因至今仍有不同的法,多数认为属于熔离矿床,但也有认为属于高温热液矿床等。《萨德贝里铜-镍矿床的成因》一文所述,就属于后一种观点。作者根据萨德贝里铜-镍矿床矿石的形成与含镍侵入岩的关系,以及矿石的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和硫的同位素成分等因素,认为该矿床属高温热液矿床。提高对这类矿床成因的认识,对普查勘探同类矿床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为此,将其翻译成文,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疆黄山东硫化铜镍矿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山东硫化铜镍矿床,是一个以铜镍为主,同时伴生有钴、金、银及铂族元素的大型矿床.作者通过几年的矿区研究工作,试图对矿床特征提出一些粗浅看法.谬误之处,请批评指正.黄山东硫化铜镍矿床位于天山地槽褶皱带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东部,觉罗塔格复背斜苦水向斜束中的山口—双岔沟背斜北翼.矿区出露地层为中石炭统干洞组,为一套巨厚的火山碎屑岩和含炭硅质岩沉积建造.  相似文献   

16.
红旗岭硫化铜镍矿床是一组矿床,产于吉林省中南部,典型矿床有红旗岭1号矿床。辉发河大断裂是穿壳岩石圈深断裂,是镁铁超镁铁质岩浆上升的通道。硫化铜镍矿床产于燕山期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中。对含矿岩体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形成含矿岩体的岩浆为钙碱性玄武岩岩浆,并后期混染了壳源物质。矿床主要形成于岩浆熔离作用,伴有接触交代及热液成矿的叠加,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深部熔离贯入型。  相似文献   

17.
地学发展至今,几乎无人怀疑岩浆硫化铜镍矿床与来自地幔的含矿岩浆有关。然而,这一内生岩浆矿床与地幔中岩浆的形成、分异演化,直至上侵成岩成矿有何具体内在联系,迄今并未得以充分揭示。作者以自己的实践为基础,结合当代国外的有关模拟实验,对原始岩浆的形成及其含矿专属性原因,含镍岩浆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以及铜镍矿浆的形成及其类型……等岩浆硫化铜镍矿床矿浆成矿的几个基本问题论述如下,以资共同探索。  相似文献   

18.
硫化铜镍矿床是典型的岩浆矿床,其成矿母岩几乎皆为基性、超基性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基性、超基性岩都产有硫化铜镍矿床。在成矿的各种控制因素中,岩浆成分是其中最重要的控制因素。本文试图从成矿元素与造岩元素的关系来探讨镁铁质岩浆携带硫化镍矿的能  相似文献   

19.
硫化铜镍矿床中伴生金矿床的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源 《西北地质》1991,12(2):57-59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金矿床的分类可看出,在以成矿作用为主要依据的分类系统中,硫化铜镍矿床中伴生金矿床的归类问题尚有一定分歧。有的学者将其划归为岩浆型矿床,如W·艾孟斯(1937)的分类中岩浆分凝型金矿床;胡伦积(1982)的岩浆分异型金矿床;有的成因类型划分中则无岩浆型矿床,如朱奉三(1983)等。事实上,硫化铜镍矿床中伴生金矿床主要为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其富集机理类似斑岩铜矿中的伴生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硫化铜镍矿床一般多赋存在基性-超基性岩体内的特定岩相里,硫化铜镍矿体在基性-超基性岩体中,具有一定的空间形态和一定的地质位置,硫化铜镍矿床和基性-超基性岩体在成因上和空间上,存在有一定的依附关系.事实已经证明,在基性-超基性岩体中并不是全部都含有工业矿体的,只是在部份基性-超基性岩体中含矿.已知含矿岩体,有超基性岩在边部基性岩在中心的,辉长岩一二辉岩—橄榄岩-橄榄辉岩型岩体和基性岩在边部,超基性岩在中心的橄榄岩一二辉橄榄岩-纯橄榄岩型岩体…等等.本文仅就个人对在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硫化铜镍矿区,进行普查和勘探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从现象方面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供普查和勘探硫化铜镍矿床的地质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