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质学的证据表明 ,在喜马拉雅的冲断层带MCT和MBT处有大规模的地壳缩短 ;在雅鲁藏布缝合带附近也观测到冲断层 .但是 ,迄今还不知道这些冲断层向下俯冲多深 .我们根据地震学的证据 ,认为喜马拉雅及南藏的冲断层向下延伸至 80— 1 0 0km ,然后停止 .在MCT、MBT以及雅鲁藏布缝合带下面的冲断层与喜马拉雅以及南藏的多次地壳俯冲有密切关系 .这个现象为印度—欧亚的碰撞过程设定一个十分重要的框架 .该地区的地壳俯冲有一定深度 ,由于入侵的地壳太轻 ,使俯冲不能更深 ;此时由于印度板块的继续向北推进 ,在原俯冲带后方 ,出现另一个新的地壳俯冲带 .喜马拉雅与南藏的多重地壳俯冲与该地区地质活动的多幂性相吻合 .首先 ,在雅鲁藏布缝合带产生地壳俯冲 ,在到达 80— 1 0 0km处停止 .然后 ,在雅鲁藏布以南的MCT和MBT相继产生新的地壳俯冲 .它们也在 80— 1 0 0km的深处停止 .除了喜马拉雅和雅鲁藏布向北倾斜的地震带外 ,另外还观测到一个自地表从唐古拉山向南缓慢倾斜并到达雅鲁藏布地壳底部的地震带 .它可以解释为在唐古拉山附近的地壳向北仰冲 .喜马拉雅及南藏的多重地壳... 相似文献
2.
3.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新生代地壳缩短量的估算及其地质依据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发生在始新世((45±5) Ma)的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之间的碰撞和持续的陆内汇聚作用使得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壳缩短了大约2 000~2 500 km. 印度板块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深深地插入青藏高原之中, 造成地壳的大规模缩短和抬升. 分布在青藏高原南部, 内部仅遭受了轻弱的新生代变形的各构造地层单元, 包括北喜马拉雅岩带、拉萨以及羌塘地块, 向东延伸到该地区时, 总宽度由700 km剧减至200 km, 其内部的变形程度也随之加强. 初步的研究表明, 这些构造单元的宽度变化是地壳水平缩短的结果, 缩短量为500 km, 缩短是通过地壳碎片的冲断、褶皱和侧向逃逸完成的. 尽管在该地区地壳缩短量是如此之大, 但是这些构造地层单元仍然是连续的, 向南东方向一直可以追索到云南西部. 相似文献
4.
印度地壳与岩石圈地幔的俯冲前缘和俯冲形态,对认识高原构造变形、隆升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青藏高原西缘分布的流动宽频带地震台站(TW-80测线和Y2台网)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通过接收函数H-κ网格搜索与CCP叠加方法,对研究区地壳结构进行成像.结果显示:(1)研究区西侧北西—南东向剖面(剖面1,2),狮泉河逆冲断裂带以南,深度67~80 km范围内均观测到连续的Moho界面;40~55 km范围内存在另一组横向上可连续追踪的界面,其形态与之下Moho面横向变化趋势近乎平行;(2)研究区东侧剖面3下方,Moho面从南端喀喇昆仑断裂带下方向北逐渐加深,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附近增至大约67 km,进入拉萨块体至台站WT20和WT03下方至最深75~80 km,然后向北有所抬升.基于成像结果和岩石学研究成果推测藏南块体下方,自西向东均存在俯冲印度板块下地壳的榴辉岩化现象,可以用来指示印度板块地壳尺度的俯冲前缘,其在青藏高原西部(约80°E)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附近,向东逐步递减至拉萨块体中部.
相似文献5.
印度地壳与岩石圈地幔的俯冲前缘和俯冲形态,对认识高原构造变形、隆升机制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青藏高原西缘分布的流动宽频带地震台站(TW-80测线和Y2台网)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通过接收函数H-κ网格搜索与CCP叠加方法,对研究区地壳结构进行成像.结果显示:(1)研究区西侧北西—南东向剖面(剖面1,2),狮泉河逆冲断裂带以南,深度67~80 km范围内均观测到连续的Moho界面;40~55 km范围内存在另一组横向上可连续追踪的界面,其形态与之下Moho面横向变化趋势近乎平行;(2)研究区东侧剖面3下方,Moho面从南端喀喇昆仑断裂带下方向北逐渐加深,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附近增至大约67 km,进入拉萨块体至台站WT20和WT03下方至最深75~80 km,然后向北有所抬升.基于成像结果和岩石学研究成果推测藏南块体下方,自西向东均存在俯冲印度板块下地壳的榴辉岩化现象,可以用来指示印度板块地壳尺度的俯冲前缘,其在青藏高原西部(约80°E)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附近,向东逐步递减至拉萨块体中部. 相似文献
6.
7.
青藏高原东缘下地壳流动的地震学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0年完成的穿过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的深地震测深剖面揭示了川西高原的地壳结构具有地壳增厚(主要是下地壳增厚)、地壳平均速度低等特点,显示地壳的缩短与增厚的碰撞变形特征。根据川西高原上设置各爆炸点的记录截面图共同呈现PmP(莫霍界面反射波)弱能量的特点,推断在川西高原的下地壳介质具有强衰减(Qp=100~300)的性质。利用我国西部地区的宽频带地震台站的面波资料反演青藏高原及其邻区的地壳上地幔S波三维速度结构,在周期T=29.2s和T=42.9s的Rayleigh波群速度分布图上,显示了青藏高原东部(包括川西高原)呈现大范围的低速异常。多方面的结果表明,地震学方法为当前流行的下地壳流动模型提供了深部证据。 相似文献
8.
在青藏高原,利用远震波形及演所得的Moho界面深度,其横向变化很大.在班公缝合带附近,Moho界面出现10余公里的错断.羌塘块体的Moho界面向北倾斜,而柴达木和巴颜喀拉的Moho界面向南倾斜.利用近震Pn的走时验证远震波形反演所得的Moho界面深度,两者的结果十分吻合.综合近来地球物理观测的结果。我们得到喜马拉雅─祁连山的地壳构造图,它贯穿印度─欧亚的碰撞带和中生代的陆─陆碰撞带.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拉萨块体的地壳是由多个双向冲断层所组成,它们可以解释为在不同时期中,印度次大陆曾经数次向拉萨块体地壳挤入,而且羌塘块体的地壳也向拉萨块体的地壳挤入.测量冲断层的水平长度,可以定量估算自50Ma陆─陆碰撞以来,印度次大陆和羌塘块体向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拉萨块体地壳挤入的长度. 相似文献
9.
在青藏高原,利用远震波形及演所得的Moho界面深度,其横向变化很大.在班公缝合带附近,Moho界面出现10余公里的错断.羌塘块体的Moho界面向北倾斜,而柴达木和巴颜喀拉的Moho界面向南倾斜.利用近震Pn的走时验证远震波形反演所得的Moho界面深度,两者的结果十分吻合.综合近来地球物理观测的结果。我们得到喜马拉雅─祁连山的地壳构造图,它贯穿印度─欧亚的碰撞带和中生代的陆─陆碰撞带.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拉萨块体的地壳是由多个双向冲断层所组成,它们可以解释为在不同时期中,印度次大陆曾经数次向拉萨块体地壳挤入,而且羌塘块体的地壳也向拉萨块体的地壳挤入.测量冲断层的水平长度,可以定量估算自50Ma陆─陆碰撞以来,印度次大陆和羌塘块体向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拉萨块体地壳挤入的长度. 相似文献
10.
在青藏高原,利用远震波形及演所得的Moho界面深度,其横向变化很大.在班公缝合带附近,Moho界面出现10余公里的错断.羌塘块体的Moho界面向北倾斜,而柴达木和巴颜喀拉的Moho界面向南倾斜.利用近震Pn的走时验证远震波形反演所得的Moho界面深度,两者的结果十分吻合.综合近来地球物理观测的结果。我们得到喜马拉雅─祁连山的地壳构造图,它贯穿印度─欧亚的碰撞带和中生代的陆─陆碰撞带.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拉萨块体的地壳是由多个双向冲断层所组成,它们可以解释为在不同时期中,印度次大陆曾经数次向拉萨块体地壳挤入,而且羌塘块体的地壳也向拉萨块体的地壳挤入.测量冲断层的水平长度,可以定量估算自50Ma陆─陆碰撞以来,印度次大陆和羌塘块体向特提斯喜马拉雅和拉萨块体地壳挤入的长度. 相似文献
11.
由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记录了高原约50 Ma演化历史中物质东流的构造史,因此受到地学界的广泛重视. 现代大地测量与地质研究结果给出了该区现代地壳运动的图像,为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提供了重要的边界约束条件. 利用重力异常计算的高原及邻区地幔对流应力场与地表地壳运动格局的明显差异表征了高原东部地壳与地幔物质的运动解耦. 基于随深度变化地壳蠕变率的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高原东部地壳增厚与高原内部存在很大差异,高原东部地壳增厚主要表现为下地壳的增厚,并且地幔形变过程与地表变化也不一致,同样显示出地壳、地幔运动的解耦. 研究表明,下地壳低强度分布可能是导致这种解耦的重要原因,而了解高原东部地壳及上地幔物理力学性质对我们认识高原物质东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由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记录了高原约50 Ma演化历史中物质东流的构造史,因此受到地学界的广泛重视. 现代大地测量与地质研究结果给出了该区现代地壳运动的图像,为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提供了重要的边界约束条件. 利用重力异常计算的高原及邻区地幔对流应力场与地表地壳运动格局的明显差异表征了高原东部地壳与地幔物质的运动解耦. 基于随深度变化地壳蠕变率的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高原东部地壳增厚与高原内部存在很大差异,高原东部地壳增厚主要表现为下地壳的增厚,并且地幔形变过程与地表变化也不一致,同样显示出地壳、地幔运动的解耦. 研究表明,下地壳低强度分布可能是导致这种解耦的重要原因,而了解高原东部地壳及上地幔物理力学性质对我们认识高原物质东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14.
15.
Lin Jin-lu 《地震地质》1987,9(4):49
The mid-Gretaceous paleomagnetic pole for the Lhasa Terrane (69.8°N 292.9°E, A95 = 5.1°) is in strong discordance with that for the stable Eurasia (69.5°N 167.4°E, A95 = 8.7°),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Lhasa Terrane has moved 2400±800 km NNEward and rotated 31.4±9.2 counterclockwise with respect to the stable Eurasia. The relative motion started at the time when the Indian plate began to collide with the Eurasian plate (or maybe started a little earlier), and was accomplished through th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非震形变的位错模型,用混合全局反演方法,拟合了中国台湾南部1990-1995年间的GPS观测资料.根据地质构造和地震观测,构筑了包括6个刚性块体和19个断层的简单模型.反演结果表明,菲律宾海板块以(69±2)mm/a,方向为317°±2°的速度与欧亚板块会聚,其中约一半的会聚率在台东纵谷消耗掉,另外部分则平均分配在其西边的块体交界处.菲律宾海板块和中央山脉地质区均向西北方向挤压,过了中央山脉后,块体运动呈扇形分布,与应力方向一致.西部麓山地质区与滨海平原地质区交界处的断层均以逆冲分量为主,由南向北倾角逐渐变小,断层宽度一般为10km左右,均表现为强锁定,历史上的大地震多发生在这个地区.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建立非震形变的位错模型,用混合全局反演方法,拟合了中国台湾南部1990-1995年间的GPS观测资料.根据地质构造和地震观测,构筑了包括6个刚性块体和19个断层的简单模型.反演结果表明,菲律宾海板块以(69±2)mm/a,方向为317°±2°的速度与欧亚板块会聚,其中约一半的会聚率在台东纵谷消耗掉,另外部分则平均分配在其西边的块体交界处.菲律宾海板块和中央山脉地质区均向西北方向挤压,过了中央山脉后,块体运动呈扇形分布,与应力方向一致.西部麓山地质区与滨海平原地质区交界处的断层均以逆冲分量为主,由南向北倾角逐渐变小,断层宽度一般为10km左右,均表现为强锁定,历史上的大地震多发生在这个地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