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林市兴业县是一个年轻的县。为使这个新建县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雨露沐浴下得到迅速成长,数以十万计的建设者日日夜夜奋战在城乡第一线,倾注心血,挥洒汗水。保增长、保红线,是贯穿2009年国土资源系统全年工作的主旋律,特别是2009年夏、秋季节,八桂大地上保障项目用地的大会战高潮迭起,  相似文献   

2.
广西兴业县龙安高岭土矿床产于大容山花岗岩体龙门单元补充侵入岩,成矿母岩为细粒斑状二长花岗岩。高岭土分布广,储量大,埋藏浅,易开采,矿物组分主要为高岭石和石英。高岭石为片状晶体,有序度高,粒度细,粒级分布理想,广泛用于陶瓷、造纸、橡胶、油漆及无线电电子元件、冶金、石油、原子能、建材等,具有巨大的经济开采价值及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区春季交通源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文中以PM_(2·5)和PM_(10)为研究对象,于2005年3月13日至19日前后6d的时间内,在成府路东口、前门2个地区设立采样点,研究分析了北京市春季交通源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PM_(2·5)和PM_(10)的质量浓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在工作日所测得的PM_(2·5)和PM_(10)的质量浓度值要高于在周末所测得的质量浓度值;(2)PM_(2·5)和PM_(10)的质量浓度存在明显的时变化规律,在7:00~9:00,19:00~21:00和23:00之后,PM_(2·5)和PM_(10)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三个峰值;(3)PM_(2·5)和PM_(10)的质量浓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存在明显的变化规律,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的最大值与低温(0~5℃)有关,而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的最小值在高温(11~15℃)时被观察到;(4)PM_(2·5)和PM_(10)的质量浓度的最大值与高湿度值(36%~46%)有关,而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的最小值在低湿度值(11%~25%)时被观察到;(5)通过对成府路东口、前门采样点颗粒物浓度与风级比较,发现二者呈明显的反相关关系,由此可见,风力大小对特定区域的颗粒物浓度起决定性作用;(6)与国外一些城市的PM_(10)的污染水平相比,在北京成府路东口、前门所测得的PM_(10)的质量浓度都要比国外一些城市高,由此可见,汽车尾气仍是北京市区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4.
由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捷克原子能代办处共同主持于1989年9月18日至22日在捷克玛丽亚温泉市召开了“欧洲铀矿资源和铀矿地质讨论会”。出席的国家(代表人数)有捷(11)、法(13)、波(7)、南(4)、西德(3)、英(3)、保(2)、罗(1)、苏(1)、瑞典(1)、芬兰(1)、比(1)、西班牙(1)、葡(1)和中国(1),共宣读了19篇报告,还参观了捷克亚希莫夫铀矿床和普日布拉姆铀矿床陈列馆。欧洲铀矿分布广泛,主要在海西造山带及其地台盖层,苏联、芬兰、瑞典的老地盾,以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野外土化学分析资料和室内原状土Ph(Ⅱ)、Cu(Ⅱ)和Hg(Ⅱ)的混合溶液淋滤实验资料为基础,以热力学基本原理为理论根据,建立Pb(Ⅱ)、Cu(Ⅱ)和Hg(Ⅱ)在土层系统中的迁移形式的数学模型。以此,评价Pb(Ⅱ)、Cu(Ⅱ)和Hg(Ⅱ)在包气带土层系统中的积累位置、积累方式及其迁移条件。确定配位体(∑HCO~-_3、∑Cl~-,∑SO~(2-)_4)浓度变化对于Pb(Ⅱ)、Cu(Ⅱ)和Hg(Ⅱ)稳定迁移形式和稳定迁移浓度大小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从5L水中用铁、铅、钡和铈作载体,系统分析~(234)U、~(238)U、~(228)Th、~(230)Th~(232)Th、~(224)Ra、~(226)Ra、~(228)Ra和~(210)Pb的含量或比值。铀、钍经Fe(OH)_3沉淀富集后用TBP萃淋树脂柱分离,用激光荧光和比色法测定,同位素比值用α谱仪测量,化学回收率在90%以上,测量下限分别为1μg/L和3μg/L。镭、铅经硫酸盐沉淀富集后,用EDTA在不同pH条件下分离,~(224)Ra和~(226)Ra用射气法测定,~(228)Ra和~(210)Pb分别用其β子体~(228)Ac和~(210)Bi在低本底β装置上测量,测量下限分别为2.5×10~(-2)、8×10~(-3)、4×10~(-3)和5×10~(-3)Bq/L。  相似文献   

7.
世界古生物学会最近出版的“世界古生物学家名录”(Rex A.Doescher,1989)回答了这个问题.根据在73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已收人“名录”的共有7456人.拥有古生物学家最多的是美国、中国和苏联;其次是西德、法国、英国、日本、波兰和加拿大等(都在200人以上).各国的古生物学家一般分布在四类不同的单位:(1)地质矿产开发部门和经济实体部门;(2)大学;(3)科研单位;(4)自然博物馆.有些国家的古失物学家主要集中在(l)和(3)类单位,如我国、苏联和波兰等;而另一些国家略有不同,其相当多的古生物学家分布在(2)和(4)类单位,如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当然在(1)类单位也有相当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正>在元素周期表中,金(Au)和银(Ag)元素的左侧,钌(Ru)、铑(Rh)、钯(Pd)、锇(Os)、铱(Ir)、铂(Pt)六个元素组成一个整齐的六元矩形(图1)。它们都具有高密度、高硬度、高熔点、高沸点和耐腐蚀等特点。在地球形成时,密度促使它们向地核富集,仅有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滞留在地壳中(Field and Gray, 2013)。在这些元素中,有一种和金一样,延展性非常好的金属——钯,是一种作为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化学工业以及汽车尾气处理中的不可替代、不可多得的稀贵金属。  相似文献   

9.
Reater  A 李才 《世界地质》1993,12(4):49-55
在较低级变质泥质岩石中利用全岩的K—Ar和~(40)Ar/~(39)Ar分析方法来测定劈理形成年龄时,由于矿物样品的特殊性和碎屑颗粒间潜伏氩的存在,使测定工作变得复杂。复杂的矿物影响可通过仔细分辨K/Ca和~(40)Ar/~(39)Ar的年龄光谱加以解决。然而,碎屑的影响可能继续存在,甚至在具有渗透性裂开的变质泥质样品中(全岩和白云母,粒级均在0.4~0.63μm之间)也不例外,直到浅变质带(或浅带)的边缘这种影响才被消除。伴有浅变质裂开的凝灰岩夹层其~(40)Ar/~(39)Ar和K—Ar法测定的全岩劈理年龄与地层古生物学测定的劈理年龄相一致,这说明K—Ar和~(40)Ar/~(39)Ar法不受碎屑的影响。在粒级上与上述浅变质凝灰岩相区别,富含白云母的另一种凝灰岩具有下面特征,颗粒间界限明显,K—Ar和~(40)Ar/~(39)Ar全气体年龄与上述凝灰岩一致,不随颗粒的大小发生变化。近带高变质凝灰岩由边界不清的白云母颗粒组成,它们连续记录了~(40)Ar/~(39)Ar全气体年龄,其中~(40)Ar/~(39)Ar值比K—Ar值高10%~15%(全岩粗碎屑颗粒),这一差异是由于在辐射中受反冲气体~(39)Ar的影响,并表明颗粒的边界形态(有效表面积/体积)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39)Ar的反冲。  相似文献   

10.
<正>铂族元素(简称PGEs)系指元素周期表上紧密相邻的第五、六周期和Ⅷ族的锇(Os)、铱(Ir)、钌(Ru)、铑(Rh)、铂(Pt)和钯(Pd)。PGEs在地壳中的丰度极低且在低温下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一直被认为是表生条件下的惰性元素,不发生明显的化学迁移。然而,随着PGEs在机动车催化转化器中的广泛应用,由机动车向环境排放PGEs可能造成的潜在环境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催化转化器(Catalytic Converter)是安装在汽油车排气系统中,通过催化剂进行氧化和/或还原反应,降低排气中CO、  相似文献   

11.
纳米铁去除饮用水中As(Ⅲ)和As(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园英  秦臻  刘菲 《岩矿测试》2009,28(6):529-534
在好氧水体中,As(Ⅲ)比As(Ⅴ)更易迁移,而且在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效率更低。在实验室合成制得BET比表面积为49.16 m2/g,直径范围为20~40 nm的纳米铁。通过批试验考察纳米铁对As(Ⅲ)和As(Ⅴ)去除能力及其反应动力学情况。结果表明,在pH为7,温度20℃时纳米铁能够快速地去除As(Ⅲ)和As(Ⅴ),在60 m in内,0.25 g纳米铁对起始浓度为968.6μg/L As(Ⅲ)和828.9μg/L As(Ⅴ)的去除率大于99.5%。反应遵循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标准化后的As(Ⅲ)和As(Ⅴ)比表面积速率常数kSA分别为1.30 mL/(m2.m in)和1.64 mL/(m2.m in)。由实验结果可知,具有高反应活性的纳米铁是用于含砷饮用水处理非常有效的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12.
太古宙耶洛奈夫超群(加拿大斯拉夫构造省)是由沉积岩和火山岩原岩层组成,其不整合复盖在花岗质基底上。这种上地壳岩系不同于许多太古宙绿岩带,因为它含有大量(80—85%)沉积岩。在耶洛奈夫,杰克逊湖组(大约300米)的石屑砂岩和砾岩不整合复盖在卡姆(Kam)组(镁铁-英安质火山岩达6700米)之上。在顶部附近,它们与班汀(Banting)组(达1200米)的长英质火山岩呈断层接触。在东部,杰克逊湖组全  相似文献   

13.
沽源铀矿田位于开源-赤峰断裂带以南的华北古板块北缘,燕辽Mo-U-Ag-Pb-Zn多金属成矿带西段和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西南段,铀矿赋存在粗面岩-流纹岩组合中。2个粗面岩样品(样号分别为GY101和GY108)的锆石均具有明显的环带结构,Th/U比值高,属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SHRIMP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GY101粗面岩13个分析点的206Pb/238U年龄范围为142~136 Ma,加权平均值为(138.4±1.3)Ma,MSWD=0.47;GY108粗面岩12个分析点的~(206)Pb/~(238)U年龄范围为143~137 Ma,加权平均值为(139.5±1.3)Ma,MSWD=0.49,指示地质时代属早白垩世早期。粗面岩具有较高的SiO_2、K_2O+Na_2O含量和K_2O/Na_2O、Fe_2O_3/FeO比值,在SiO_2-(K_2O+Na_2O)图解中落在碱性系列粗面岩或粗面英安岩范围,在SiO_2-K_2O图解中落在橄榄玄粗岩系列范围,结合标准矿物Q含量小于20%,属典型的高钾碱性粗面岩。稀土元素含量高,富集轻稀土,Eu负异常不明显,稀土分布模式为右倾轻稀土富集型,具高压型粗面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Pb和高场强元素Zr、Y,亏损Nb、Ta、Sr、Ti元素,具高Sr-Ba英安岩-流纹岩的微量元素特征。较低的Ti/Zr、Nb/Ta比值和较高的Rb/Sr比值,具有壳源火山岩的特征;具有较高的(~(87)Sr/~(86)Sr)_i(0.707781~0.708156)、εNd(t)(–5.31~–5.83)和δ~(18)OVSMOW(7.08‰~8.05‰),较小的tDM2(1361~1376 Ma),较低的(~(206)Pb/~(204)Pb)_i(16.97~17.00)、(~(207)Pb/~(204)Pb)_i(15.06~15.62)和(~(208)Pb/~(204)Pb)_i(36.73~36.80),在ε_(Nd)(t)-(~(87)Sr/~(86)Sr)_i图解中落在EMⅠ富集地幔与亏损地幔的联线附近,在(~(208)Pb/~(204)Pb)t-(~(206)Pb/~(204)Pb)_t图解中落在靠近EMⅠ富集地幔的下地壳和地幔之间,在(~(87)Sr/~(86)Sr)_i-(~(206)Pb/~(204)Pb)_t和(~(143)Nd/~(144)Nd)_i-(~(206)Pb/~(204)Pb)_t图解中均落在EMⅠ富集地幔端元附近,在Zr/Al_2O_3-TiO_2/Al_2O_3和Y-Zr判别图解中都落在板内构造环境内。可见,沽源铀矿田粗面岩的成因可用两阶段模式进行解释:中元古代源于EMⅠ富集地幔和亏损地幔的岩浆混合并在底侵于下地壳的过程中受到少量古老下地壳物质混染后形成年轻下地壳;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发生的挤压构造事件导致地壳加厚,早白垩世早期在拉张构造环境下加厚地壳的年轻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粗面质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粗面岩。  相似文献   

14.
含硫化物尾矿常常释放大量的酸性排水和重金属,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和土壤,破坏生态系统,因此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安徽铜陵杨山冲尾矿库浅层富硫化物尾矿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粉末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光电子能谱(XPS)和同步辐射近边吸收精细结构谱(XANES)等方法,系统分析了尾矿中砷的赋存形式,发现尾矿中的砷有3种价态: As(-Ⅰ)、As(Ⅲ)、As(Ⅴ)。在风化较弱的下部尾矿中,砷以As(-Ⅰ)、As(Ⅲ)和As(Ⅴ)的形式赋存;而强烈风化的表层尾矿中只检测到As(Ⅴ)的存在。从下部到表层,从低价态的As(-Ⅰ)和As(Ⅲ)逐渐变为高价态的As(Ⅴ)。下部尾矿中的砷主要赋存于黄铁矿中,而表层尾矿中的砷主要赋存在铁的(氢)氧化物和硫酸盐中。  相似文献   

15.
陈廷愚 《中国地质》2010,37(4):1162-1174
亚洲中部及邻区的成矿作用,在地球演化早期即前寒武纪,以碳、硼、磷、镁、金、铁、铜等为主,在晚期即显生宙后期,以铝、铅锌、钨锡、钼、汞锑等为主。前寒武纪碳(C,石墨矿)的集中发育可能与地球早期地壳和大气圈中氧丰度不高有关,碳不易氧化;硼(B)、磷(P)说明在地球演化早期,地壳中相对富含挥发分元素;镁(Mg)、铁(Fe)、金(Au)说明在地球演化早期,地壳中镁铁质成分占据主导地位。铜(Cu)系多期成矿的元素,其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元古宙、古生代和中生代。在经济上有意义的铝(Al)即铝土矿的成矿高峰期,以中国为例,主要出现在石炭—二叠纪。铅(Pb)、锌(Zn)、钨(W)、锡(Sn)、钼(Mo)主要成矿于中生代。汞(Hg)、锑(Sb)初步沉积在古生代,但成矿则主要在中生代,一般说来,比铅、锌、钨、锡、钼更晚。这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C、B、P、Mg、Al属第2~3周期,其成矿主要出现在地球演化早期;Fe、Au、Cu、Pb、Zn、W、Sn、Mo、Hg、Sb属第4~6周期,其成矿主要出现在地球演化晚期。铀(U)为第7周期,成矿更晚;中国铀矿的成矿主要在钨(W)、锡(Sn)、钼(Mo)、铋(Bi)、铁(Fe)、铜(Cu)、锌(Zn)、铌(Nb)、钽(Ta)、稀土(REE)等所有矿化之后。换言之,在地球的演化历史中,成矿元素的原子结构由简单逐渐趋于复杂,其外层电子层数由2~3层(C,B,P等)发展到多达7层(U)。由此可见,在普查找矿中,寻找周期表前部的元素的矿床,应当主要在古老地壳地区(前寒武纪地层发育地区)进行;寻找周期表中部的元素的矿床,在古老地壳地区和年青地壳地区都应注意;而寻找周期表后部的元素的矿床,则主要应在年青地壳发育地区,即年青的地质、构造、岩浆及热液活动发育的地区进行。显生宙以来,特别是晚古生代和中生代以来,地球上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进一步发育,使成矿元素的演化趋势进一步复杂化;这一阶段外生矿床主要是沉积矿床的形成,以及特别是碳、氢和氧的再循环,导致了大量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序言 建立在1856年达西定律基础上的地下水流的首次计算是Dupuit在1863年发表的。以后又相继发表了几千篇文章。其中最主要的是Forchheimer(1886)、Zhukovskii(1888)、Slchter(1893)和Boussinesq(1898)的著作。从Muskat(1937)、Polubarinova-Kochina(1952)、Aratin与Nume-lov(1953)、Harr(1962)、Bear等(1968)和Dewiest(1969)的较新著作可以看出,后来的作品补充了早期文献的论述。 本世纪初,Pennink(1905)将模型研究应用于地下水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自然降温过程中抗氧化系统、膜脂过氧化、NO释放量、NO合成酶(NOS)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季节变化,研究植物内源NO在圆柏属植物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和圆柏(Sabina chinensis)叶抗冻过程中的信号功能.结果表明:随温度降低,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氧化酶(APX)活性和谷胱甘肽(GSH)、脯氨酸(Pro)、类胡罗卜素(Car)含量增加并在冬季达最大值,NO释放率、NOS和NR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也显著增加并在9月和2月出现两峰值;两树种叶中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都与平均温度和MDA含量负相关,而且NO的产生总是发生在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增加之前,表明抗氧化系统在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膜脂过氧化提高抗冻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NO作为信号分子可能激活了抗氧化系统诱导植物抗冻性.在抗冻过程中,祁连圆柏叶的NO释放率、NOS和NR活性、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抗氧化剂含量都高于圆柏,表明祁连圆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策略.  相似文献   

18.
天然及人工放射性是目前生态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在本次试验中,抽查了广东省内不同土壤(沉积物)类型中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和~(40)K的含量,49件样品中~(238)U、~(232)Th、~(226)Ra和~(40)K的含量分别为84.3(17.9~209.1)Bq/kg、103.0(10.6~263.8)Bq/kg、77.7(12.0~206.0)Bq/kg和463.3(15.3~1557.6)Bq/kg,地表空气中的伽马吸收剂量率为126.8(27.2~265.9)nGy/h。研究区样品的等效镭为260.7(33.5~619.0)Bq/kg,外部危害指数值为1.2(0.15~2.8),年有效剂量率确定在155.5(33.3~326.1)μSv/y。将每件样品分为岩石背景、地貌背景和土壤类型三个变量因子,随机森林分析表明,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分布主要受控于不同的岩石背景,其次为土壤类型和地貌特征。与国内外不同地区的研究对比,广东省内土壤样品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高于国内和全球的平均值,但放射性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岩溶洞穴旅游资源特性与开发保护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杨明德 《中国岩溶》1998,17(3):233-238
溶洞旅游资源是一类位于地下的特殊景观资源,具有五大特征: ( 1)不可再生性但可永续利用; ( 2)资源旅游功能上的不可替代性;( 3)在岩溶分布区具遍在性和景观自身的雷同性; ( 4)因属环境脆弱性资源,故旅游开放后表现出高度变异性; ( 5)存在旅游生命周期律。在溶洞资源开发中,必须做好四个环节方面的工作,即: ( 1)调查、研究、评价; ( 2)科学规划; ( 3)合理开发利用; ( 4)有效保护和管理。此外,对在溶洞资源开发中的近邻互斥效应和立法保护问题,文中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前言我们在澳大利亚工作的目的是检验苏联迭层石分类及其分带方案(Scheme)的可靠性。我们发现他们的分类,如在别处讨论过的一样,在我们的迭层石中一般是可应用的。我们尽可能广泛地获得了迭层石在地理和时代(temporal)上分布范围的资料。普里斯(1971)对阿得累德(Adelaide)地槽前寒武纪和寒武纪迭层石作了详细的地层和岩相研究。沃尔特(1970,1972)研究了阿马德斯(Amadeus)、乔治纳(Georgina)、麦卡阿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