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磁纬度地区△T异常解释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物探与化探》2006,30(1):48-54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茶陵-永兴盆地南缘的航磁(△T)异常进行了研究。铀矿区内航磁异常的解释结果与已知铀矿体的对比表明航磁异常与铀矿化有关。据此推测,与已知矿区类似的其它航磁异常也都可能反映了不同规模的隐伏铀矿化。磁性矿物的相对富集区可能代表着铀沉积的理想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3.
4.
Zhao  SK 许惠平 《世界地质》1991,10(3):39-50
由磁卫星(MAGSAT)资料绘制了中国区域磁异常图。资料首先分为拂晓和黄昏二组且对每一组分别进行处理。这二组数的各阶相关系数表明短波(≤540km)特征以非壳噪声为主。根据这二组数据中波长在540~2300km谐波得出了磁异常图。它代表了在卫星高度约400km处中国地壳磁异常,其幅值在—6~7nT之间。研究区域处于中、低磁纬度,磁异常并直不同接发因源相关。为克服这一困难,把磁异常图转化成反映地磁化率横向变化的地壳磁化率图。在反演中老虑了地磁场方向和强度的变化。该磁化率异常图呈现了区域构造,前寒武克拉通为强磁性,而山脉和缝合带为低磁性区。  相似文献   

5.
利用微机兼有的文本及图形工作方式,在不增加外设的情况下,采用人机对话形式,根据磁异常特征在屏幕上构造磁异常体模型,并完成模位移、旋转、放大、缩小、删除以及模参数的修改。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国际单位制与高斯单位制中磁异常的正反演问题,力求从物理学的角度说明其含义,并以球体为例,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了两种单位制中磁异常的正反演计算。  相似文献   

7.
航磁△T剖面异常场源深度计算的切线法是基于中高磁纬度区建立起来的计算剖面磁异常场源深度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以此方法为基础,明确地提出计算低磁纬度区△T剖面负磁异常场源深度的异常“反切”概念和做法,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其正确性。通过△T剖面负磁异常的“反切”做法,使得传统的计算中高磁纬度区△T剖面磁异常场源深度的切线法及系数表可直接用于低磁纬度区,从而圆满地解决了低磁纬度区利用切线法计算△T剖面负磁异常场源深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低磁纬度地区ΔT异常解释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海南省诸岛礁及广阔的南海海域,位于磁赤道带两侧的低磁纬度区内,在以水平磁化为主的环境中,磁性物体所产生的ΔT异常特征与处于中纬度地区的中国大陆广大地区的ΔT异常特征差别较大,长期以来,对其认识与解释都感到困惑.通过对实测资料的应用与研究,分析了不同磁化条件下,ΔT、Za、Ha异常的关系,提出了低磁纬度地区ΔT异常的解释思路、\"倒相180°解释方法\",改进了低磁纬度地区化赤、化极等磁化方向转换的稳定性和变倾角转换问题,论述了ΔT总导数模量定性与定量解释方法等.认为不仅可解决低磁纬度地区的磁异常解释问题,而且在对全球磁异常的认识与解释时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煤田自燃区上磁异常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内蒙古平庄西露天煤矿顶板砂岩的磁性研究,指出这些煤矿顶板的上侏罗统灰色砂岩在天然状况下是弱磁性的,天然剩磁在n×10-3A/m级次,磁化率在10-4(SI)级次。但经高温热处理(>600℃)后,磁性迅速增高,剩磁增大五个级次,磁化率增大四个级次。通过多种岩矿分析方法进一步搞清楚,这些砂岩的胶结物成分是弱磁性的碳酸铁(FeCO3),经高温处理后,成为强磁性的磁铁矿(Fe3O4)。这种变化是我国北方地区许多侏罗纪煤田自燃区上出现磁异常的主要原因。文中还给出了黄铁矿热处理前后的磁性变化情况。最后利用测得的岩石磁性,设计了多种理论模型,正演计算了所产生的磁异常值。结果表明,利用高精度磁法勘探来区分这类煤田的自燃区与非自燃区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在南伊利诺伊州上空进行的航空磁测中,识别出一个40nT的磁异常,该局部磁力高位于一个区域磁力低的西缘。这个磁异常大致与位于伊利诺伊州Gallatin县NW的Omaha油田相吻合。最初认为磁异常是与这个油田有关的钢铁类人为源造成的,但在与之相似的油田上测得的数据中并不存在磁异常。在靠近Omaha构造穹窿顶部所钻的Luther Rister1号井中,遇到了两条含磁铁矿9.0体系%的超基性侵入岩带。这些  相似文献   

11.
12.
杨建平 《华北地质》2011,34(2):146-149
老挝华潘省相柯县平然村铜镍多金属矿区处于地球低磁纬度区域,对该区以近似水平磁化为主的△T异常进行化极和向上延拓处理后,再结合地质资料对磁异常进行分析推断解疑,找到了成矿有利地区.经钻探验证,见到了铜镍矿体,取得了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3.
在磁异常的反演计算中,为了避免由于选错了磁性体的形状而产生很大的误差,前人已研究了多种所谓自动反演的计算方法.与传统的方法不同,用这些方法,可以同时确定磁性体的几何形状和埋藏深度等参数.但是前人研究的方法需要计算磁异常的三阶导数,因此所受高频噪声干扰十分严重,以至于影响到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很难用到实际资料处理中.本文提出的场比值法可以同时确定磁性体的形状和埋藏深度.场比值法通过场比值field-ratio来确定磁性体的形状,field-ratio的物理含义与Euler反褶积公式中的形状因子类似.场比值法的优点是在反演计算中只需要计算磁异常的一、二阶导数,因此比前人的方法受高频随机干扰小,可以用于实际资料的处理中.模型实验证明了场比值法的正确性,在河北省宽城地区用场比值法对磁异常反演计算,展示了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在重磁异常的解释理论中,出现了两个规范,第一个规范形成于1920-1935年,并稳定地存在到1960年;第二个规范形成于1970-1980年。目前解释理论的发展特征,可以看成是第二个规范范围内的《常态科学》。文中给出了两个规范的结构式,并指出了造成这两个规范变更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5.
RGIS软件中2.5D重磁联合反演模块采用2.5D人机交互重磁异常反演方法,具有界面简洁、操作方便、反演曲线实时显示等优点.笔者以甘肃敦煌地区甘C-2011-0011航磁异常反演为例,介绍了该软件数据输入、参数设置及模型建立的具体方法.反演结果与实际钻孔验证结果基本吻合,表明反演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磁性场源深度成像方法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模型试验给出场源深度计算的精度,并应用此方法计算出引起雅鲁藏布江航磁异常的磁性体深度,为进一步探讨雅鲁藏布江航磁异常带的性质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华北陆台北缘1:100万重磁异常图的地质研究和综合分析,认为华北陆台北缘由东胜、赤峰和辽东二个太古宙地块组成。在三个地块的边界地带和内部深大断裂带附近有晚太古宙绿岩带分布,表明三个地块在晚太古—早元古早期(约2500Ma)可能衔接在一起。三个地块北部都存在一边缘隆起带,但重磁异常场不连续,反映它们各自的基底演化历史的不同。根据三个地块上的重磁异常场推断的断裂带方位比较,表明各地块之间的相对运动主要沿这些深大断裂带进行。  相似文献   

19.
20.
在磁法数据的三维反演中,异常解释的磁异常化极法在实际运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化极后是否可以提高磁异常的准确性还有待研究。运用对化极后的磁异常数据进行三维反演的方法,对局部磁异常进行磁法反演;反演的结果与未进行化极的磁异常数据的三维反演结果进行对比,表明化极后的反演结果更接近异常体模型;同时运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3D地球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