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以西昌地区泥石流调查为例,介绍了利用解析测图仪直接从航片上采集高程数据,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提取有关地形属性数据的方法,并结合目视解译与泥石流形成有关的非地形环境因子,通过计算、自动复合成图和统计运算,获得了大量西昌地区泥石流形成环境的定量、半定量数据。并通过综合分析,对西昌地区泥石流形成环境有了比较确切的了解,为制定泥石流治理规划提供了十分有用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将工作流思想引入到地形因子的提取中,应用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对地形因子流程化提取过程进行建模描述与方法研究。通过对地形因子提取过程中数据流转关系和数据输入与输出、参数执行、因子模型与驱动执行的结构化组织与描述,形成一套适用于地形因子流程化提取的模型和建模方法。在基础地形因子提取算法的基础上,采用分辨率为5 m×5 m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对实验区域的地形因子进行全自动流程化提取验证。同时,应用该模型对实验区域的河网进行提取,均取得了良好效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与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3.
微地形是输电线路工程安全运行、电线积冰风险区划和线路建设期能耗计算等工作的重要基础,实现输电线路微地形的合理提取是复杂地形条件下电网工程建设的前提与保证。针对传统输电线路微地形提取存在决策知识模糊、主观因素影响大和缺少定量提取指标等问题,依据规程中微地形分类体系,提出了以地形位置指数、坡度、相对高程和水体距离为特征因子的组合表达输电线路微地形提取决策方案,利用数字地形分析技术建立了输电线路微地形自动提取方法。以2012—2018年某电网公司9条输电线路域栅格数字高程模型数据进行提取实验,实验结果与分析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垭口地形、高山地形、抬升地形、峡谷地形和水汽地形5类典型输电线路微地形,且揭示了微地形分布与线路灾害发生的相关性,可为电网建设可行性论证、线路精细化设计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海岸线变化趋势预测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海岸线预测系统是为了实现海岸线预测的量化和自动化。系统分由三个部分组成:遥感影像海岸线边缘提取与矢量化、海岸线相关因子计算(变化速率与分维度)和海岸线变化趋势预测。以海岸线遥感影像为数据,通过八邻域法海岸线边缘提取及矢量化、海岸线相关因子计算两个功能模块的处理,基于GM(1,1)模型的海岸线变化趋势预测模块对输入的四期矢量海岸线数据建立GM(1,1)模型,根据用户输入的预测原点和预测精度,得到若干预测点,继而得到预测的海岸线轮廓。系统采用C#语言基于ESR I ArcOb jects的开发来实现。该系统在辽宁省国土资源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Cl]以0031724对DEM地形定t因子挖掘中若干问题的探讨=S恤eKeyPo纽tsinTerr日nVariabloDerivi】lgfromDEMS/汤国安,杨玮莹,杨听(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测绘科学一2003,28(1)一28一32 在地学研究中,地形结构信息的提取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提取一直是地学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地形特征分析和水系特征分析两方面,比较了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自动提取地形定量因子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优缺点,并对其中存在的诸多理论与技术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讨。图1表3参15解),根据规范和待…  相似文献   

6.
对DEM地形定量因子挖掘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在地学研究中 ,地形结构信息的提取具有重要意义 ,而如何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提取一直是地学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地形特征分析和水系特征分析两方面 ,比较了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自动提取地形定量因子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优缺点 ,并对其中存在的诸多理论与技术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福州市生态环境遥感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ENVI软件的支持下,利用TM卫星遥感数据提取福州市生态环境评价因子;利用1 10万地形数据,在GIS环境下生成高程和坡度(由等高线生成)栅格数据,并通过ERDAS转换成ENVI可读的数据格式,经过投影转换,使之与提取的环境因子进行复合,生成综合影像;通过线性回归方法确定植被、水分、热容量、土壤及地形等因子的权重,建立福州市生态环境遥感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福州市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区域生长与GVFSnake模型相结合的水域边界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梯度矢量流GVF(Gradient Vector Flow) Snake模型实现了全色遥感影像上水域边界的智能提取.对于形状特别复杂的水域,单独利用GVF Snake模型提取其边界,存在着人机交互繁琐、时间消耗大、提取精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初始化的GVF Snake,利用区域生长法自动...  相似文献   

9.
水文模型的参数设置涉及专业领域的知识和繁琐的操作步骤,是水文建模面临的一大难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模型的应用和推广。基于知识驱动的方法,将水文模型参数设置知识分为参数提取知识和取值范围知识两类,分别对其进行形式化表达和自动推理,初步实现了水文模型参数智能化设置;结合Web Service、工作流和参数自动率定等技术,研发了水文智能建模原型系统;最后,以TOPMODEL模型的参数设置为例,对知识驱动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知识驱动的方法能在保证模拟精度的前提下有效简化水文模型的参数设置流程,降低水文建模难度。  相似文献   

10.
在西部黄土高原复杂地形地貌下构建采煤沉陷盆地和提取水平位移的难度较大,传统地表沉降监测手段只能获取线状数据,效率低,而重复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在大梯度形变区域易出现失相干现象,难以达到矿区地表沉降监测精度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构建沉陷盆地和提取水平位移的方法。结合多地形因子构建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模型,提取沉陷盆地构建过程中受地形影响较小的特征稳定区,利用较优插值算法对稳定区进行拟合,得到完整沉陷盆地。为了提取采煤地表水平移动信息,将二进制形状上下文特征描述算子与多地形因子融合起来,以改进特征匹配算法。基于此设计地表水平移动提取方案,提取主断面水平移动信息,同时对水平移动提取误差与点云密度、地形因子进行定量分析。榆神矿区结果表明,利用结合地形因子的DNN模型能有效提取特征稳定区,在复杂地貌下减小了沉陷建模误差,为构建采煤沉陷盆地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利用融合地形特征的改进特征匹配算法提取的水平移动曲线符合采煤沉陷水平移动基本规律,与水平移动偏差相关性较强的地形因子可用于衡量改进特征匹配算法对水平移动提取误差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孙颖  张新长  罗国玮 《测绘学报》2014,43(6):620-636
本文基于边缘与局部信息提出了一种处理多波段图像的活动轮廓模型,并将其应用于LiDAR数据的建筑物边界提取。本文首先将分类得到的屋顶点云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并作为模型的输入图像,进而采用变分水平集方法解求模型能量函数的最小解,得到建筑物的边界。该模型消除了其他活动轮廓模型对初始曲线和所处理图像类型的限制,适于任意形状的建筑物边界的自动提取;水平集规则项的添加,减小了模型的计算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与IAC模型、GACcolor模型相比,本文模型在建筑物边界提取的应用中可以达到更高的匹配度、形状相似度以及位置精度。  相似文献   

12.
张海波  汪长城  朱建军  付海强 《测绘学报》2018,47(10):1353-1362
利用机载E-SAR传感器获取的P-波段全极化SAR数据与实测林分样地数据,分析不同极化方式后向散射系数在地形起伏区与森林地上生物量(AGB)的响应关系,以改进的水云模型为基础,建立了融入地形因子的分析性模型。采用遗传算法确定模型的最优参数,并对模型在不同坡度情况下的可靠性、稳定性进行分析,同时通过与常用模型相对比,确定水云分析模型在复杂地形区估算AGB的优势。结果表明:在森林AGB处于较低值的情况下,后向散射系数(HH、HV、VV)变化趋势与AGB变化趋势保持一致,但随着AGB值的增大,这种一致性仅在HV极化方式下继续保持,因此相比之下,HV极化方式更适用于复杂地形区生物量的估算。地形对森林AGB的估算具有极大的影响,后向散射系数与AGB的相关性随着地形坡度的增加而减小。5种模型估算森林AGB的能力大小排序为:水云分析模型 > 二次模型 > 对数模型 > 指数模型 > 线性模型。地形起伏较小的地区估算稳定性排序为:水云分析模型 > 二次模型 > 对数模型 > 指数模型>线性模型。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估算稳定性排序为。水云分析模型 > 二次模型 > 线性模型 > 指数模型 > 对数模型。利用水云分析模型对研究区AGB估算,其实测AGB与模型估算的生物量值决定系数为0.597,RMSE为30.876 t/hm2,拟合精度为77.40%。  相似文献   

13.
人们很早就开始研究地形信息提取的技术,而传统的地形分析是基于二维平面地图进行的,从基于纸质地图到基于数字地图的地形分析,是地形分析手段和功能的一次重大突破。随着科学的发展,三维虚拟现实环境中的地形分析,使分析结构以可视化的状态更准确、更立体地表现出来,这又成为GIS历史上一个质的飞跃。地形信息的提取与分析,在水文学、地貌土壤学、生态学、工程学等领域都是有广泛应用的,所以,地形因子的提取成为本课题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省直管市(县)体制下建设用地监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解决省直体制下市(县)建设用地管理业务监管难度大问题,研究建设用地全过程监管关键技术,设计该模式下的监管模式、技术架构、业务模型和数据模型,实现省直管市(县)模式下的建设用地批前、批中、批后"批-供-用-补-查-登"全过程监管。  相似文献   

15.
对遥感影像线状地物的提取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分别采用Snakes模型、二值形态学和面向对象处理等3种算法智能化提取线状地物。通过实验验证,3种智能算法都是行之有效的,且Snakes模型在各种线状地物提取上表现稳定,而二值形态学和面向对象算法在部分线状地物提取上表现较为突出,整体稳定性却不如Snakes模型。  相似文献   

16.
建筑物作为三维模型的主体,其矢量化主要依赖人工勾画,虽有采用深度学习等方法进行建筑物提取的研究,但依然需要标注大量样本。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天津市典型区域为试验区,提出一种融合高度和光谱信息的倾斜摄影数据建筑物自动提取方法。首先,通过高度初始分割、植被信息滤除、形态学后处理等,逐步优化建筑物提取结果,实现建筑物信息的自动提取,建筑物的总体识别精度达到94%。然后,通过对建筑物轮廓进行矢量化和规则化,在地理信息平台中实现了建筑物的对象化查询,拓展了实景三维模型的应用深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Stamp平台,开发了广州市地下管线三维管理系统,实现了海量的地上三维建(构)筑物、地表地形地貌模型、地下三维综合管线以及地铁等其他地下空间设施模型的一体化建模、浏览、查询、统计、分析,本文对系统的三维数据库(模型)、功能、应用及特色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利用原始影像制作正射影像图的方法及数字影像图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网络数据库技术、GIS技术以及地图学知识,建立集岩芯岩屑卡片管理、岩芯岩屑资料管理、岩芯岩屑架位管理、岩芯岩屑信息WEB查询于一体的大型网络数字化岩芯岩屑资料管理模型,并据此模型开发出应用软件系统应用于吉林油田的生产实际,实现岩芯岩屑信息及相关地质资料的综合管理及发布功能。  相似文献   

20.
基于DTM的水边线遥感信息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边线附近的高浊度悬沙及浅滩表层的残余水体是影响水边线信息提取的重要因素。在分析长江口区不同浓度水体与背景地物光谱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决策树分析方法进行水边线提取,在分类器的节点用水深信息作为约束条件,消除了水边线附近热流对热红外波段水边线提取的影响。同时,利用参考DTM及潮位信息实施了水边线的提取,此方法有效消除了表层残余水体对水边线提取的影响。最后运用统计学中自身一致性校验及平均偏移指数来评价提取结果。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总体提取效果较好,精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