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周玉凤 《地球》2012,(1):106-107
痕都斯坦玉器(简称痕玉),是指乾隆时期传人我国的一种玉器制品。由于乾隆皇帝的喜爱,痕玉曾盛极一时。尽管今天大多数人对痕玉感到陌生,但是在拍卖市场上,痕玉已经开始悄然升温。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6,(11)
正中国玉石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最近,又有一个新成员入驻了。近日在吉林省长白山脉首次发现一座可采百年的大型玉矿——"磐龙玉",引起国内外玉石界和文化界的高度关注。经专家考察研究后发现,该玉矿部分玉种从外观和色泽方面与红山文化已出土玉器原料高度吻合,或可解开红山文化玉器部分原料来源这个百年之谜。最新与最早,真是一个奇妙的搭配。  相似文献   

3.
正古人用以祭祀苍茫大地的玉琮、中国玉器中出现最早并一直延续不断的玉琮、蕴含死后重获新生愿望的玉蝉、造型憨直古朴的玉鱼、模拟实用兵器而来的玉斧玉矛,明代官阶身份标志的玉带扣、象征古代女子成人的白玉笄……在国家博物馆近日展出的"爱国情怀——章乃器捐献文物展"中,"玉器之美"单元展出了章乃器收藏并捐献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古玉,上自遥远的新石器时代,下至仿古之风盛行的清代,代代相承,略成系列,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6,(7)
正妇好是谁?她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军事家、政治家和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在目前所知的商代墓葬当中,妇好墓出土的玉器数量多、品种全,1600多件随葬器物中,各类玉制品占到了750多件,且制作精细、技艺高超,犹如一座极其华美的古玉博物馆。近日"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在首都博物馆亮相,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主办,首都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共同协办。读者不妨跟随《地球》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6,(10)
正2004年,一种新玉种在云南发现,被云南省观赏石协会名为"黄龙玉"。黄龙玉是继新疆和田玉和缅甸翡翠之后发现的最优质的玉种。也是从那年起,"龙陵黄龙玉雕"逐渐广为人知。从无到有,从贱到贵,从无人问津到备受追捧,黄龙玉,这个曾被当成铺路石的新兴玉种,用十二年的时间,历经波折,终以其优秀的玉质和优美的色彩实现了华丽的蜕变。到如今,已有700余件黄龙玉作品获国内外奖项。近日在云南龙陵开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7,(8)
<正>近几年来,析木玉玉雕作品在全国各地的珠宝玉石展会、文化艺术品博览会及"天工奖"等各类活动及奖项上频频亮相。析木玉细腻的质地能让雕刻细节纤毫毕现,其所特有的绿色十分丰富多变,浅绿素雅、深绿庄重,最浓的近于苍绿,古朴厚重。而随着析木玉走向全国,这种珍贵的玉料被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并认识。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7,(12)
<正>"汉中玉"为什么会散发出咖啡的香味?"田黄"因为什么被称为"石中之王"?"香妃玉"又有着什么样的历史传说?和田籽料为什么大都是卵形的?来自外域的"痕都斯坦玉"凭什么在中国占据一席……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近日举行的2017中国国际珠宝展中,各色宝玉石纷纷闪耀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而它们各自背后的故事更是令人回味。展览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与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联合主办,来自斯里兰卡、泰国、韩国、波兰、日本、德国、意大利、瑞士、印度、美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多家参展商参展。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7,(4)
<正>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京津冀三地相通的文脉形成了三地文化的相似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地人民共同铸就了生活的理想与和谐。那么,在古代,京津冀地区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他们休闲时喜欢把玩什么物件?哪些玉器又是他们的最爱?在近日首都博物馆展出的《金玉满堂——京津冀古代生活展》之"居家篇"中,《地球》记者感受了一把古代京津冀地区流行的居家时尚。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7,(11)
<正>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加工、磨制玉石。最初,玉石选料的标准比较模糊,好看坚固的石头都可以作为玉石,而制作好的玉器也一般用作祭祀、装饰以及陪葬,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水平的提高和工具、技法的进步,对玉石的选料也更加科学讲究。经过数千年发展,人们对玉石的认识逐渐统  相似文献   

10.
正"天下奇石数不尽,唯有泰山石敢当。"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势雄峙于中国东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泰山玉则吸纳数十亿年的日月精华,结合泰山孕育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集国山的尊贵、国石的灵气于一身,被众多国内专家誉为"国玉"。2017年10月,《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标准号:GB/T16552-2017)正式批准发布,"泰山玉"首次被收录到该国家标准名录中。在不久前举办的2017中国国际珠宝展中,《地球》记者见  相似文献   

11.
正从李白的"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到杜牧的"零叶翻红万树霜,玉莲开蕊暖泉香",从黄庭坚的"泉响风摇苍玉佩,月高云插水晶梳"到龚自珍的"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古代文人墨客中的作品中总能看到"玉"的身影。"以玉比德、君子佩玉、无故玉不去身"。玉文化在中国有着八千多年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作为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  相似文献   

12.
正被称为"中华第一龙"的红山玉龙、蕴含一代王后神奇故事的妇好玉凤、让现代人直呼"烧脑"的凌家滩玉版玉龟、让后世几乎望尖莫及的良渚玉琮王,还有目前发现最早也是最精美的镶嵌绿松石铜牌饰以及迄今为止唯一用绿松石镶嵌的殷墟嵌绿松石甲骨……在由央视及文博组织共同打造的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  相似文献   

13.
周玉凤 《地球》2011,(12):100-101
黑舍里氏法名众圣保,是一个7岁时得天花而夭折的小孩这是北京地区出土的唯一一件带有“子刚”款的玉器中国古代能在器物上留下名字的玉器匠人很少,陆子刚便是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7,(12)
<正>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三清山是中国三大道教名山之一,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景区总面积229.5平方公里,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被很多媒体评选为"世界最美的山"。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6,(12)
正玉,是千万年的造化之物。玉雕,更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俗话说"黄金有价,玉无价",温润晶莹的玉石一直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之一,人们把玉石看作高贵尊荣的标志,更是为历代皇宫贵族所珍爱。而被后人赞誉为"燕京八绝"之一的玉雕,其工艺究竟包含着怎样的奥秘呢?近日,在首都博物馆特展《匠心筑梦烁古今——燕京八绝》上,《地球》记者与那些精美的玉雕有了一次近距离接触。  相似文献   

16.
《地球》2016,(12)
正岫岩玉以产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玉之一。广义上可以两类:一类是老玉(亦称黄白老玉),老玉中的籽料称作河磨玉,属于透闪石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淡黄偏白,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另一类是岫岩碧玉(亦称瓦沟玉引)属蛇纹石类矿石,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至湖水绿,其中以深绿、通透少瑕为珍品。中国对岫岩玉的认识和开发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考古发现,岫岩地区在距今1~2万年前的旧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6,(2)
正金全才有一个创造中国特色工艺玻雕的梦。玻璃,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别称,"陆离""琅玕""流离""璃""颇黎"等,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玻璃透光、坚硬、易碎、可薄、可厚,是非常好的工艺美术材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云:"玻璃,本作皮颇黎。其莹如水,其坚如玉,故名水玉。"郑和下西洋时带去的最受欢迎的商品  相似文献   

18.
金星宇 《地球》2015,(1):82-85
<正>一方美玉沁润了一个民族千年的文化情怀,它那温润细腻,光华洁白的质地象征着儒家美好的品行,被当做谦谦君子的典范。玉伴随着中国古老文明的发展,已经渐渐融入了民族的血液之中,它超脱了一般物质的范畴,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与精神寄托。请读者跟随着本栏目推出的"美玉中国"系列,一起去探寻绵延千年的中国玉文化,静听美玉与我们心灵的共鸣。  相似文献   

19.
独山玉是我国史书记载的四大名玉之一,因其色彩缤纷,玉质坚硬,其工艺品玲珑剔透。俏色天成,深受世人喜爱。独山玉矿体的地质特征、矿物组合、化学成份较为特殊。玉矿体赋存于辉长岩体中,矿体规模小,属于分布不均匀却又成群出现的小脉状矿体,常形成玉脉密集带。独山玉矿物成分以基性斜长石、黝帘石为主,含有铬云母、透辉石、钠长石、绿帘石、阳起石、黑云母等,矿物成分决定了玉石的颜色。玉矿石属SiO2弱饱和弱碱性的中色岩石,玉石中TiO2、Cr2O3含量与玉石颜色相关。本文在分析独山玉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及开发利用的基础上,认为独山玉资源潜力较大,玉石加工性能好,具有良好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正在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结合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綦江。这里以足迹化石见长,存有世界最大古鸟足迹、中国保存最完美鸭嘴龙足迹、中国数量最多翼龙足迹,恍如重返侏罗纪;这里凭丹霞地貌出名,自然天成的"望夫石"、形象逼真的"三轿石"、自然鬼斧神工的虎山绝壁和玉瀑飞虹,丹霞奇景绝对让你过目不忘;这里还是西南地区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净音寺香火旺盛,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流传有"鸡公嘴的菩萨,应远不应近"之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