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2016,(5)
正2016是中国的"十三五"开局之年,"十三五"规划到底有哪些特点?绿色发展规划会对我国的能源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地球》记者近日采访了在能源行业一线耕耘值守几十载的前辈——国务院参事、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  相似文献   

2.
正全球当前的首要发展目标是低碳经济,日渐稀少的一次能源以及一次能源导致的碳排量让我们的地球逐渐失去了生机与活力,新型能源与稳定廉价的能源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廉价高效的二次能源也是世界今后的首要发展目标。世界新能源开发利用和减排二氧化碳、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已经与日俱增,刻不容缓。2010年11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制定了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7,(2)
<正>2017年1月5日,国家能源局举办了《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仰哲介绍并解读了这两份规划。他表示,初步测算,整个"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总的投资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4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1000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430万吨,减少烟尘排放约580万吨,年节约用水约38亿立方米,带动就业人口将超过1300万人。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7,(2)
<正>不久前,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国发[2016]74号)(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是指导“十三五”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确保实现“十三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有关负责人对《工作方案》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7,(2)
<正>国务院不久前审议通过并印发了《全国"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赵英民就《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规划》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编制《规划》具有重大意义。赵英民表示,《规划》是"十三五"统筹部署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依据。我国出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实施大  相似文献   

6.
《地球》2016,(5)
正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等。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形态和发展方向。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低碳经济如何影响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新能源将迎来怎样的  相似文献   

7.
正5月15日,由世界资源研究所、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清华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效与投资评估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协办的中国分布式能源发展研讨会暨《中国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发展前景及实现路径》图书发布会在京召开。来自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的近200名业内人士参加了此次会议。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6,(7)
正为推动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响应国家"十三五"绿色发展规划要求,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不久前在山东济南市举办了"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2016年会暨低碳城市与新能源发展论坛"。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表示,低碳转型是我国  相似文献   

9.
资讯     
《地球》2017,(2)
<正>国土部将实施"国土资源标准化+"行动为深入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总体要求,国土资源部近日印发《国土资源部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国土资源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分工。《实施方案》提出,实施"国土资源标准化+"行动,构建新型国土资源标准体系,建立  相似文献   

10.
潘自强  姜子英 《地球》2015,(4):52-55
我国大气污染严重,能源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化石燃料,特别是煤炭又是能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在改善煤电燃料链环境影响的同时,加快发展核电是减少我国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现实有效途径。不同能源产生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比较应是系统的、全面的比较。仅仅比较发电厂,甚至只说用电本身是不恰当的;例如有人说采用电动汽车就可解决污染问题,而我国电能主要来自燃煤电厂,燃煤电厂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采用电动汽车有可能减小局部地区的污染,但从整体上看有可能是增加了污染。以核电为例,即不仅指核电厂本身,而是指包括从开采→水冶→转化→浓缩→元件制造→发电处理→废物处置的全过程。全面的比较指不仅限于系统本身的比较,而且包括建造这些系统及所用设备和原材料生产的过程,即整个生命循环产生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  相似文献   

11.
高芯蕊 《地球》2010,(1):36-37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把人类推向了工业社会,与此同时,温室气体排放急剧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日益严重,“低碳经济”由此应运而生。新能源在低碳经济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分别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和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提出了"推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的能源工作总要求,明确了"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是党中央专门研究能源安全问题的第一次会议,首次明确确立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工作总要求。会议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此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新时代。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目前已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首次制定和颁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确立了"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3.
《地球》2017,(2)
<正>分布式清洁能源的多能互补和综合梯级开发利用是有效提高能源系统综合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的重要途径。近期发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都明确提出了要加快推动清洁能源的分布式应用,建设分布式电源多元互补的示范工程。目前,分布式清洁能源多能互补与互联网的结合应用,在当前起步阶段,面临着政策、技术、价格机制、商业模式等多重挑战。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5,(5)
<正>近几年,可再生能源飞速发展,其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在全社会范围内达到了共识。环境的改善、气候的应对变化、减少能源依赖、调整能源结构、推进相关产业发展等,都依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前,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实现规模化发展,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措施及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内容和根本方向。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况如何?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能源转型?为此,《地球》杂  相似文献   

15.
“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一词首次出现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是英国政府为实现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其实质是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核心是通过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构建一个低碳经济发展体。  相似文献   

16.
《地球》2017,(2)
<正>"十三五"时期是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开创发展新格局的关键五年。不久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印发了《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朋德近日对《规划》作了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6,(9)
正近日,农业部会同中央农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林业局、粮食局联合印发了《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出台背景如何?有哪些政策创新?农民的收益会不会受到影响?针对这些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德国法兰克福财经管理大学和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了年度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成绩单"——《2018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趋势》报告。这份报告对2017年全球市场的表现进行了盘点,再次指出太阳能、风电等可持续能源的巨大发展潜力。《2018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趋势》报告显示,2017年太阳能前所未有地主导了全球新能源发电投资。世界范围内太阳能  相似文献   

19.
正不久前,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对未来三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部署。近日,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大气环境首席科学家柴发合和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副主任丁焰这三位专家就其中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要求各地完成"十三五"约束性指标  相似文献   

20.
《地球》2016,(12)
正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规范有序发放排污许可证,严格落实企事业单位环境保护责任,到2020年,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近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赵英民就《方案》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